-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861
- 172
- 93
- 23
- 6
- 634
- 511
- 488
- 412
- 290
- 348
- 264
- 246
- 124
- 12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任玉强 柴新禹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1年5期 787-7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建立神经元电生理模型是神经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神经元电生理模型是从已知的生物物理学数据出发模拟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研究神经元的电生理学特性及信息编码功能.文中对从单个神经元建模到神经元网络建模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并讨论了相关方法的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一菲 陈志武 等 《安徽医药》 2007年11卷2期 141-1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应用计算机信号采集和处理技术研究豚鼠离体心肌细胞正常、缺血及再灌注时的电生理特性. 方法离体细胞灌流,细胞内微电极记录,计算机信号采集与处理.结果 豚鼠右心室乳头肌肌细胞静息电位RP为-72±6.58 mV,动作电位峰值(APA)为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雪莲 丁华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4年41卷8期 987-991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探讨盆底三维超声及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2月在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并在产后6~8周内接受复查的27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发生SUI分为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田宏 许静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4年38卷6期 441-446页ISTIC
【摘要】 目的 建立左束支起搏(LBBP)模型,明确LBBP起搏电极植入部位与起搏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健康比格犬5只.在三维标测系统的指导下建立犬LBBP模型.术后对犬心脏行大体染色和组织病理学检测明确起搏电极位置,结合术中记录的心电图及起搏参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捷 王宽全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年9卷8期 1594-1597页ISTICCA
【摘要】 心脏兴奋收缩的微观基础是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模型在解剖实验基础上提供了更为全面有力的数据.是研究心肌细胞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来单细胞意义上的电生理模型越来越精细,使得心肌细胞的工作原理以不同角度在微观领域得以进一步阐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岳 朱波 等 《协和医学杂志》 2023年14卷4期 844-849页ISTICPKUCSCD
【摘要】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世界上患病率增长最快的神经发育障碍,该病具有显著的遗传异质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excitatory-inhibito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璐 王洪霞 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27卷3期 134-139页ISTICCA
【摘要】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肌无力(ICUAW)是发生于ICU患者的危重疾病,常累及肢体肌肉及呼吸肌,导致患者脱机困难、住院时间延长及病死率增高,严重影响ICU患者预后.机械通气、脓毒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ICUAW常...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肌无力;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神经电生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祥 潘金锡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42卷5期 583-5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经听泡-迷路径路改良建立人工听觉脑干植入(auditory brainstem implantation,ABI)豚鼠模型并评价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方法·对20例听力正常的雄性健康成年白化豚鼠行改良后经听泡-迷路径路ABI手术,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睿璇 姜尚伟 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53卷6期 1099-110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构建Cyp4v3-/-小鼠模型以模拟人类结晶样视网膜变性(Bietti crystalline dystrophy,BCD)患者的临床症状,为进一步探索BCD的致病机制和基因治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利用clustered regul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雯 姚巧玲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49卷4期 439-44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究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C(TRPC)相关蛋白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大鼠心脏和肾脏损害中的作用.方法: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实验组大鼠在间歇性低氧舱中,每天暴露于间歇性低氧环境8 ...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代谢;蛋白质类;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理生理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丽芳 黄楚开 等 《眼科新进展》 2016年36卷3期 206-20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评估激光光凝法诱导大鼠高眼压模型的有效性.方法 532 nm激光光凝小梁网法诱导大鼠左眼高眼压(n=45,右眼为对照眼),评估激光后大鼠眼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视网膜电图的变化;采用Tono-Lab眼压计测量清醒状态下的双眼眼压,每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丽芳 黄楚开 等 《眼科新进展》 2016年36卷3期 206-20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评估激光光凝法诱导大鼠高眼压模型的有效性.方法 532 nm激光光凝小梁网法诱导大鼠左眼高眼压(n=45,右眼为对照眼),评估激光后大鼠眼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视网膜电图的变化;采用Tono-Lab眼压计测量清醒状态下的双眼眼压,每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翔 刘蔚楠 等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22卷3期 167-170页
【摘要】 目的:研制一种简易且经济的脊髓打击器,并评估其制备脊髓撞击损伤大鼠模型的稳定性.方法:根据Allen′s法原理制作简易打击器.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8只大鼠.4组大鼠暴露脊髓后,用30 g克氏针从不同高度自由坠落(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军 史焕昌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年27期 4316-4321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临床研究证明全身亚低温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有关亚低温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也相继开展。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亚低温对神经再生微环境的影响,探索其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67只大鼠中...
【关键词】 实验动物;脑及脊髓损伤动物模型;亚低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昕 周宾宾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年40期 6553-6560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建立一种成功率较高、安全可靠的标准脊髓横断模型是研究脊髓修复的前提条件。目的:评价大鼠脊髓横断模型制备的价值及椎板切除对脊髓的影响。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VIP)、万方数据库中所...
【关键词】 实验动物;脑及脊髓损伤动物模型;脊髓损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寅 陈旭义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年27期 4282-4286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弥散张量成像是一项常用于大脑临床研究中的技术,但很少用于脊髓损伤的诊断或预后。
目的:采用显微技术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评测脊髓离断情况,这为进一步的干预治疗提供良好的动物损伤模型。
方法:健康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娇娇 黄强民 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3年32卷7期 621-6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大鼠肌筋膜触发点模型,观察慢性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电生理和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32只7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实验组(恢复4周组、恢复8周组和恢复12周组,每组n=8).钝性打击结合离心运动建立创伤性肌筋膜触发点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景德 卢培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年16卷2期 257-260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建立稳定、标准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是研究脊髓损伤修复的前提.目的:建立一种实用、标准、可靠的急性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方法:将60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成两组.脊髓损伤组:打开T8胸椎对应脊髓,剪开硬膜,用特殊设计的眼科维纳斯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心雅 许亮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1年30卷2期 240-2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虚拟心脏建模是连接心脏宏观和微观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利用微型计算机和可视人断层数据,通过图像增强、组织分割和三维重建,建立了分辨率为0.5 mm × 0.5 mm × 0.5 mm的心脏结构和胸前表面几何模型;以单细胞动作电位仿真为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如秀 王妮娜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31卷8期 1118-112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在建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测量反映窦房结电生理功能的各项指标,并用中药康心复律方进行干预,探讨其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家兔窦房结电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 大耳白兔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托品组,康心复律方高、中、...
【关键词】 康心复律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模型;电生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雪红 樊小力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40卷5期 545-54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测100 Hz正弦波振动对制动大鼠比目鱼肌M波和H反射的影响,为探明肌梭在废用性肌萎缩发生中的作用.方法:以大鼠后肢制动作为废用动物模型,用振动仪实施100 Hz正弦波振动,14 d后观察大鼠比目鱼肌M波及H反射的变化.结果:大鼠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随力 任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0年26卷11期 1538-154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甲状腺激素是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类激素,在脑高级认知功能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引用了自己和他人的研究结果,从动物模型的建立、神经行为学和神经电生理学等方面总结了甲状腺激素在脑学习和记忆功能中的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力 陈林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38卷4期 383-38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家兔全血细胞复阻抗谱的数据特征参数.方法:在0.01~100 MHz频率范围,利用4294A阻抗分析仪,测量了10只家兔30个血液样本的交流阻抗,通过Bode图、Nyquist图、Nichols图谱的数据分析,建立家兔血液细胞电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丽娟 郑东诞 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9年30卷6期 723-7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兔左心房高频起搏心房颤动(AF)动物模型,并进行电生理特性研究.[方法]16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起搏组两组.两组均在左心房外膜缝合固定一起搏电极,起搏组以1 000 min~(-1)的频率进行高频起搏;对照组不起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宇 夏灵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8年27卷4期 526-5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仿真研究心衰情况下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变异对细胞电生理和透壁特异性的影响机制,以及心力衰竭下心室透壁复极化的改变与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基于反映正常和衰竭人体心肌细胞离子通道透壁特异性的实验数据,建立离子通道水平的心肌细胞电生理数学模型,模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学斌 冯哲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7年23卷12期 2494-24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用KCl和针刺分别在鼠皮层诱导皮层扩散性抑制(CSD),建立大鼠CSD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Spangue-Dawley大鼠25只,随机分为针刺诱导组(n=10)、KCl诱导组(n=10)和NaCl对照组(n=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灵 叶学松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7年24卷1期 110-115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在原有电生理心脏模型基础上,我们采用有限元方法和复合材料理论建立了一个电生理-力学复合双心室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右心室心壁在收缩期的三维运动进行仿真分析.模型建立过程中,考虑了心肌的纤维旋向、心电兴奋产生的心肌收缩力.心室壁位移、最小主应变...
【关键词】 电生理-力学心脏模型;双心室模型;右心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宇 夏灵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7年26卷5期 724-729,7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情况下快速收缩心肌和慢速收缩心肌力学特性的变化及其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基于心衰心肌生理实验数据建立心室肌细胞电生理-力学复合模型,仿真对比正常和心衰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进而研究其对细胞收缩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
【关键词】 心力衰竭;电生理-力学细胞模型;心脏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旭辉 李世亭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27卷4期 472-4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Beagle犬动眼神经--下斜肌系统电生理数学模型,并进行计算机仿真研究.方法 选用10只雌性Beagle犬,以不同参数电刺激动眼神经海绵窦后段,采集下斜肌肌细胞复合动作电位(CMAPs),利用数学模型模拟动眼神经对下斜肌调控的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灵 叶学松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6年25卷3期 257-2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往的电生理心脏模型大多是静态的,而非动态模型.这样在用准静电场理论求解体表电位时,整个心动周期中等效心电偶极子(源点)与体表(场点)之间的距离假设为恒定不变,从而会引入较大的系统误差.因此,为了更准确仿真心电图,有必要采用动态或跳动的心脏...
【关键词】 心电图;电生理-力学动态心脏模型;有限元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东贵荣 白妍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6年10卷39期 48-5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采用微电极技术,观察大鼠脑出血前后头穴针刺对其甩尾反射潜伏期和神经元放电变化的双向影响.方法:实验于2000-05/2001-03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电生理实验室完成.①体质量225~250 g雄性Wistar大鼠32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文伟 曲极冰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31卷1期 17-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注射用蒺藜皂苷(GSTT)对麻醉开胸犬结扎冠脉所致急性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杂种犬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血塞通(阳性对照药物)组及GSTT 6.26、12.52和25.0mg·kg-1剂量组;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浩 尹炳生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3年20卷1期 86-90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实现了用细胞自动机式并行计算构造全心脏的电生理模型,并介绍这种电生理模型的仿真设施与应用.仿真应用首先是求解心电图正问题,尤其是仿真各种心律失常心电图,准确说明各种不规则波形所蕴含的电生理意义.其次,是在通道层次对心电活动动力学性质特别是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斯纯 刘文勤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3年7卷16期 2296-229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波幅比值和波峰潜伏期 (PL)比值的生后变化,为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用 SD大鼠,雌雄不拘.对照组 15只成年大鼠,实验组选用 3窝 (共 32只 )新生大鼠 ,1个月后断乳,雌雄分笼...
【关键词】 诱发电位,听觉,脑干 /生理学;疾病模型,动物;大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浩 尹炳生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1年18卷4期 511-514,519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介绍一个基于单细胞动作电位计算心电图的算法,它以立体角分析为工具,计算一个与相邻细胞相连的心肌细胞对场点电势的贡献.该算法在我们用扩展细胞自动机系统Cellular3.0实现的全心脏电生理模型CardioAuto中得到实现与应用,仿真结果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商立军 商立群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0年17卷3期 333-338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以心肌细胞数学模型的历史发展为线索,综述了有关心肌细胞的数学模型及其在模拟电生理中的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志文 赵莉芳 等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18年38卷5期 365-3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一种对小型动物行心内膜电生理检查及心律失常模型制作的简易微创技术.方法 兔全身麻醉后分离颈静脉,经颈静脉送入多极电极头端至右心房或右心室,也可通过分离出颈动脉并置入5F鞘管,沿鞘管送入多极电极的头端至左心室.将多极电极另一段连接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传侠 《中国处方药》 2019年17卷2期 13-1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癌兔周围神经的神经电图变化特征,为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早期发现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 将25只健康中国白兔随机分成观察组(1组,n=13)和对照组(2组,n=12),观察组采用开腹行瘤组织小块移植法建立VX2肝癌兔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玲 吕雪漫 等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6年35卷2期 104-108页ISTIC
【摘要】 以蠕变特性指标研判重组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干预动物视神经损伤的效果.以钳夹法复制动物视神经损伤模型,以重组人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连续干预30 d后,对各组动物进行视觉电生理检测,之后取各组动物视神经进行组织形态观察和蠕变实验.视神经损伤模型以重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慰祖 姚慧萍 等 《临床眼科杂志》 2014年22卷1期 80-82页ISTIC
【摘要】 目的 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并观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功能早期改变.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诱导方法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对大鼠眼部情况、血糖及体重等一般情况进行观察.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进行视网膜电图检测,并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