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0
- 15
- 1
- 61
- 16
- 6
- 2
- 2
- 17
- 13
- 9
- 8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黄艳萍 吴学谦 等 《中草药》 2017年48卷15期 3032-30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内生真菌Phomopsissp.YK-7发酵产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Phomopsis sp.YK-7的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丽君 史大永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09年34卷1期 60-6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红藻刺状鱼栖苔Acanthophora spicifera中的甾体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利用正相和反相柱色谱、sepbadex LH-20柱色谱、反相HPLC以及重结晶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借助M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同为 黄丽刚 等 《中草药》 2016年47卷10期 1670-16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番荔枝科鹰爪花属植物毛叶鹰爪花Artabotrys pilosus枝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采用理化分析、NMR谱和MS谱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彦 尹宗宁 《华西药学杂志》 2015年30卷4期 436-4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新型芳基异丙酸类化合物2-[4-(3-氧代丁基)苯基]丙酸(OPP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方法 利用瞬态/稳态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测算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热力学参数和分子的结合距离.结果 在25℃下,反应平衡...
【关键词】 芳基异丙酸类化合物;2-[4-(3-氧代丁基)苯基]丙酸;牛血清白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庆亮 曹君 等 《肿瘤学杂志》 2014年20卷9期 762-767页ISTICCA
【摘要】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可从多种药用植物中提取的C21甾体苷类化合物在抗肿瘤、免疫调节、化疗药物增效减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C21甾体苷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萝藦科中,尤其是在通关藤,黑鳗藤,白首乌等多种植物中研究较多.C21甾体苷类化合物在抗...
【关键词】 C21甾体苷类化合物;药理学;临床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马海波 导师:李强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药化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L.f.) Ker-Gawl]的干燥块根,为常用滋阴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重要本草均有记载.其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功效,可用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锦鹏 冉聪 等 《中草药》 2019年50卷3期 785-7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白首乌是一种补肾益肝、摄生防老的名贵中药,具有防癌、抗癌的药理作用.C21甾体类化合物被认为是白首乌主要抗癌活性成分之一.对白首乌C21甾体与糖基的主要类型、C21甾体苷抗肿瘤的主要作用机制、对不同肿瘤的作用效果和影响因素、C21甾体苷的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新蕾 王晓政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9年46卷9期 2326-23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微生物转化是对天然产物进行结构修饰的重要手段,具有催化反应快、选择性强、反应条件易控制和污染小等特点.许多微生物能够对蟾毒配基类化合物进行生物转化,在不同位置进行结构修饰,并且产生毒性减弱的活性衍生物.[目的]筛选蟾毒灵生物转化菌株...
【关键词】 微生物转化;Naganishia属;蟾毒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月 季君洋 等 《中草药》 2019年50卷14期 3269-32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萝藦荚(萝藦Metaplexis japonica干燥果壳)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色谱、反相中压液相、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所得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萝藦荚95%乙醇提取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元凤 刘芳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5期 1174-11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猴耳环作为传统中药药用历史悠久,其单方制剂猴耳环消炎胶囊、猴耳环消炎片、猴耳环消炎颗粒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胃肠炎等症.现代研究表明猴耳环主要含有黄酮类、苯丙素类、有机酚酸类、三萜和甾体类化合物,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炳友 许振鹏 等 《中药材》 2018年41卷2期 497-502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假烟叶树是传统中药,且为西南多个少数民族的常用药材,在其他许多国家也被广泛使用,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假烟叶树的特征性化学成分是甾体生物碱和萜类,此外还有甾体皂苷、甾醇、C21甾体等甾体类化合物以及黄酮、有机胺类生物碱、脂肪酸等成分.现代药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元 郑红霞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42卷18期 3474-348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雌激素是与人体内源性雌激素17-β-雌二醇结构相似的植物来源的化合物,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而引起拟/抗雌激素作用.该文系统梳理了近年国内外已报道的植物雌激素相关文献,其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萜类、甾体类化合物等,具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琳玉 刘星 等 《中药材》 2017年40卷9期 2084-2088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小果菝葜根茎的甾体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半制备HPLC色谱、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运用NMR、MS等波谱法并结合文献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小果菝葜根茎中分离得到11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圆圆 康利平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42卷18期 3452-346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从化学成分上研究长柱重楼是否具有重楼药材代用品的开发价值,该研究利用UPLC-Q-TOF MS比较了长柱重楼和滇重楼的化学成分,并进一步利用HPLC-UV同时测定了77株不同来源的长柱重楼中8种重楼皂苷的含量.结果显示长柱重楼和滇重楼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吉梅 陈超 等 《生殖与避孕》 2012年32卷3期 185-1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性雌激素(phytoestrogens,PEs)是一类结构及生物学活性类似于雌激素的天然非甾体类化合物,可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对内源性雌激素起双向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植物雌激素可以缓解妇女围绝经期相关症状,且不会引起子宫内膜的复杂型增生及...
【关键词】 植物性雌激素(PEs);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华明 王隶书 等 《中草药》 2012年43卷9期 1716-17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羊齿天门冬Asparagus filicinus的甾体类化学成分.方法 羊齿天门冬用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RP-18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1H-NMR、13C-NMR)鉴定其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毅 邹建华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18期 2515-251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从海洋红树林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中寻找抗肿瘤活性化合物.方法:用人工海水培养基培养海洋红树林微生物土曲霉,对其代谢产物进行提取分离,应用现代波谱学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果:从海洋红树林微生物土曲霉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天磊 殷献华 等 《中药材》 2010年33卷1期 55-57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葎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凝胶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获得7个化合物,其中包括2个甾体类化合物和2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木栓酮(Ⅰ)、顺式-细辛醚(Ⅱ)、表木栓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伟 白素平 等 《中草药》 2010年41卷7期 1065-10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小叶忍冬Lonicera microphylla藤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柱色谱及反复重结晶分离小叶忍冬藤的化学成分,通过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 从小叶忍冬藤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其中8个黄酮类化合物,3个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丽 冯锋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09年34卷14期 1805-180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茄科茄属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全草的化学成分,探讨白英中部分甾体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柱色谱以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多种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3个甾体类化合物进行体外抑制人体肝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晓慧 谢宁 等 《中药材》 2008年31卷9期 1348-1351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五层龙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溶剂萃取及柱层析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并利用各种光谱技术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五层龙中得到16个化合物,其中7个三萜及甾体类化合物:羽扇豆醇(1)、Lup-20(29)-en-3-3β,30-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雪明 《肿瘤学杂志》 2011年17卷1期 63-66页ISTICCA
【摘要】 植物雌激素是一类天然存在于植物中与雌激素结构相似的非甾体类化合物.现代研究显示,植物雌激素不仅可以天然存在,而且其前体物质经胃肠道吸收代谢以后形成.植物雌激素大多数具有雌二醇的结构,可以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从而产生雌激素样作用或者抗雌激素样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丽艳 居文政 等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1年26卷6期 439-443页ISTICCA
【摘要】 通关藤含有三萜、甾醇、有机酸等化学成分,其活性成分主要为研究较多的C21甾体类化合物,而对其他成分的研究较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在抗肿瘤、降压、平喘等方面有着显著作用.通关藤经提取制成的一系列药物制剂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科 张佳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年10卷27期 6788-678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非那雄胺是一种合成的甾体类化合物,它是雄激素睾酮代谢成为双氢睾酮过程中的细胞内酶II型5α-还原酶的特异性抑制剂.对该酶的抑制能阻碍外周组织中睾酮向雄激素双氢睾酮的转化,使血清及组织中双氢睾酮浓度显著下降,从而可抑制前列腺增生、改善良...
【关键词】 非那特利/副作用;乳腺纤维囊性病/化学诱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骁驰 张宝璟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年9卷18期 3519-35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中药蟾酥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液相等技术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并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甾体类化合物,并利用1H-NMR,13C-NMR以及文献比较的方法,分离鉴定了它们分别为:华蟾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婧 黄勇 《国际肿瘤学杂志》 2007年34卷8期 618-620页ISTICCA
【摘要】 三苯氧胺是一种具有抗雌激素作用的非甾体类化合物,已成为各期乳腺癌患者的一线内分泌治疗药物.但最新的临床研究表明,使用三苯氧胺作为辅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并发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增加.通常认为,三苯氧胺在乳腺组织中具有抗雌激素作用,但是在子宫内膜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舰波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年10卷12期 162-163页
【摘要】 米非司酮别名息隐、含珠停,为人工合成的甾体类化合物,是炔诺酮衍生物,为新型抗孕激素药.其与黄体酮受体的亲和力是孕酮的5倍,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合力是地塞米松的3倍,与雄激素受体的结合力是睾酮的1/4,无雌激素、雄激素及孕激素活性,无抗盐皮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铭晨 《求医问药》 2011年12期 9-11页
【摘要】 植物雌激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非甾体类化合物,其结构及生物活性均类似于雌激素.植物雌激素在进入人体后,可对人体内的雌激素起到双向调节的作用.也就是说,当人体内缺乏雌激素时,植物雌激素可直接被人体当作雌激素来加以利用.当人体内不缺乏雌激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羊云霞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23卷8期 177页
【摘要】 <篇首> 肾上腺皮质激素作为治疗肾病综合征较有效的首选药物[1],在临床广泛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alhormones)是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激素的总称,属甾体类化合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嘉隆 毕黎琦 《中国社区医师》 2006年22卷5期 16-17页
【摘要】 <篇首> 分子结构特点糖皮质激素(俗称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种,属甾体类化合物,在脑垂体分泌的促皮质素(ACTH)的调节下,由肾上腺束状带合成、分泌,包括氢化可的松、可的松、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均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甾核(图1),不同的糖皮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印鑫 丁永芳 等 《中草药》 2019年50卷4期 992-10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白首乌是传统补益类中药材,具有补益肝肾、养血益精、强筋壮骨、乌须生发、抗衰老之功效,被历代医家奉为延年防老的珍品.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不同品种的白首乌进行了药理活性及物质基础的相关研究.现将白首乌近年来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通过对不同品种白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阳飞 闵勇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9年46卷10期 2743-27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甾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理医药作用,市场需求巨大.甾类化合物及其关键甾类药物通过微生物转化制备工艺较化学合成法具有区域立体选择性、减少合成步骤、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收率以及生态友好等优点逐步被应用,然而甾类物质微生物分解代谢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晶 崔晟榕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35卷2期 101-1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环阿屯醇为植物甾醇类化合物,也是诸多甾醇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关键前体物质之一,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调节胆固醇等多种药理活性.课题组前期克隆了罗汉果环阿屯醇合酶基因(Cycloartenol Synthase,CAS)并对其进行了功能验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成容 李冬连 等 《华西药学杂志》 2019年34卷5期 463-4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百合科贝母属植物瓦布贝母Fritillaria wabuensis栽培品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方法(1 HNMR、13CNMR)鉴定结构.结果 从栽培瓦布贝母鳞茎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淼 黄圣卓 等 《中草药》 2019年50卷7期 1541-15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hainanensis的生物碱类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ODS等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海南粗榧总碱中分离得到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普照 黄美华 等 《中药材》 2019年42卷2期 331-333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林麝麝香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MS、1 H-NMR、13C-NMR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林麝麝香提取物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R,3R)-e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正祥 梁敬钰 《中国天然药物》 2010年08卷4期 267-269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目的:研究苣荬菜的甾体和酚类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和植物化学分类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及Rp-18等柱层析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应用波谱解析和理化常数对照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昌松 余红伟 等 《中国天然药物》 2010年08卷4期 270-273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目的:阐明密花樫木(Dysoxylum densiflorum (Blume)Miq.)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多种层析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化合物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β-白檀酮(β-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曲玮 梁敬钰 等 《中国天然药物》 2009年7卷6期 425-427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目的:研究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全草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层析手段对鱼腥草的石油醚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鉴别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酸(1),熊果酸(2),stercu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多清 王俊杰 等 《中国天然药物》 2009年7卷2期 150-160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2007年我国科学家在海洋天然产物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了倍半萜、二萜、三萜、甾体、含卤素的杂环化合物、含卤素的酚类化合物、环肽、生物碱等类型的化合物,并且对其抗菌、抗炎、细胞毒、清除自由基等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本文按照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