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5
- 20
- 5
- 176
- 26
- 6
- 5
- 5
- 110
- 24
- 22
- 20
- 2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余霖 高清华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5年27卷8期 2323-233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系统梳理病证结合模式下脾胃湿热证动物模型构建及评价研究现状,为优化该证候的标准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近20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文献数据库,归纳分析脾胃湿热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思路、评价体系及存在问题.结果 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钰伟 臧凝子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4年42卷6期 195-1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动物实验在中医药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病证结合动物实验更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近年来,随着病证结合动物实验的不断发展,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体系均在不断完善,然而其模型的宏观指标评价仍有很大不足,多数实验仅通过观察法来判断动物的宏观体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立松 于莉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3年25卷4期 1434-144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分析内风证诊断标准的证候组成、诊断模式及判定形式,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及PubMed数据库1915—2021年内风证临床研究文献,提取归纳相关信息.结果 共检索出3157篇文献,纳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鸿婷 姜芊竹 等 《中国标准化》 2023年2期 165-167页
【摘要】 中医内科学在中医课程中占据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关键一步.随着中西医结合的不断深入,传统病证结合和现代病证结合相交叉的诊病模式在中医内科学教材中得到充分体现,将之有效传授给学生则势在必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桂苗 施珊妮 等 《江西中医药》 2023年54卷8期 7-9页CA
【摘要】 膝骨关节炎发病机制复杂,防治形势严峻,目前关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存在两大难题:难治且复发和不可逆损伤.病证结合是中医药临床辨治的重要依据,四诊合参、审证求因、因证立法、随法选方、对症治疗,具有针对性强、疗效显著的特点.通过病证结合的方式,简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立鼎 李佳颖 等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1卷3期 277-281页ISTICCA
【摘要】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符合实践需要,得益于其良好的临床疗效、独特的理念以及国家的重视,中西医结合事业始终在稳步前进,并得到了大众认可.其中中药复方与单味药、活性成分的研究、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建立以及病证结合诊疗模式的应用逐步发展完善.但是中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莹 樊亚东 等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1卷2期 141-143页ISTICCA
【摘要】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辉煌成就.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成功实践,更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写照.吴咸中院士表示:未来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应定位于高层次发展,病证结合是尤为重要的途径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卫衡 赵岩 《环球中医药》 2021年14卷5期 917-919页ISTICCA
【摘要】 病证结合是当前主要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实现了中、西医的优势互补.但临证中针对中医药特色、优势定位和治疗特点等问题仍没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答案和表述形式,导致中医药的诊疗方法没有被广泛使用和推广,西医指南也鲜见收录中医的方案.临床实践证明,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臧凝子 庞立健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年10期 2118-212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为一种慢性、进展性、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炎的特殊类型,目前尚缺乏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近年来,中医药手段治疗IPF的临床试验开展较多,但评价标准、指标的选取却各有不同,缺乏统一的、规范的认识。本文从病证结合诊疗模式的角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国安 王义明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13卷1期 1-8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本文通过对转化医学的提出背景、发展目标、研究路线图的系统介绍和对东、西方医学体系的差异及趋势分析,较全面地阐述了转化医学时新医药学发展所带来的启示.中医药学的优势在于具有整体观、系统论的指导思想;强调天人合一,调节平衡;采用中药复方来进行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东 潘国凤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年25卷10期 2144-21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新药研究角度分析了运用病证结合模式进行中药临床前有效性评价的必要性和实用性,以及实施该评价模式的载体--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介绍了常见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制思路并进行了评价;认为通过积极的探索研究,逐步完善病证结合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可冀 宋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8卷2期 1-5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本文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了西医疾病诊断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病证结合临床诊疗和研究模式是重要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模式.作者认为,病证结合的临床诊疗和研究模式是中医学历史发展的必然,病证结合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是对中医学发展的巨大贡献,充分体现了中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19卷2期 65-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重点阐述了<金匮要略>病证结合模式在理法方药诸方面的表现与特点:病种设立以特有的病理变化为分化原则;类别设置以病为划分标准;治疗法则确立以病为化生基础;以证为前提的效不更方原则、方由法出原则、据证用药原则,及与之相对应的以病为前提的阶段性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铁兵 杨志旭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27卷7期 1289-1292,1303页ISTIC
【摘要】 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重要临床学科,其临床思维及模式的建立是临床实践的需要,病证结合思维模式是重要形式,恰当运用该思维模式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本文从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临床思维内涵、具体思维模式、实现策略及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较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逄冰 倪青 《中医杂志》 2021年62卷14期 1228-1230,1237页ISTICPKUCSCD
【摘要】 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提出"病证结合治疗六步法"诊疗2型糖尿病的基本框架:1)西医病名与中医证候、中医病名与证候结合,实现双重诊断,互为补充.2)分期辨证与辨宏观症状及微观指标相结合以实现病证结合辨证.3)提取主证时以辨证为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车艳娇 庞立健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年34卷2期 443-4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学是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其独特的理论和显著的疗效是未来世界医学瞄准和追逐的目标.中医思维作为中医坚实的根基,厘清其临床模式,有利于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医生的诊疗能力,对于传承弘扬中医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从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业 王阶 等 《中医杂志》 2016年57卷9期 724-726页ISTICPKUCSCD
【摘要】 基于病、证、症的辩证关系,临证遣药组方可在辨病基础上因病选择“专方/专药”,或在辨证基础上因证进行主方加减,或在辨症基础上针对症状灵活配伍“药对/药组”,或病-证-症结合综合立体组方.这样辨病、辨证、辨症及病、证、症结合,多模式交叉,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可群 陈嘉斌 等 《中医杂志》 2015年56卷1期 23-26页ISTICPKUCSCD
【摘要】 在肿瘤的康复与姑息治疗中运用中医病证结合诊疗模式,在现代医学认知疾病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论治,从多个角度明确肿瘤各个阶段的主要矛盾,确立治疗目的与诊疗方案.提倡治病求本,攻补兼施,使得抗癌治疗与姑息治疗相辅相成;扶正为主,善用温阳,运用中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太品 曾芳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年27卷11期 2770-27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偏头痛为临床常见疾病,也是近些年来针灸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皆表明针灸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然而目前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取穴配伍及针刺操作尚未形成统一共识,对于初学者来说如何更好地运用中医针灸治疗偏头痛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笔者在突出中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庆民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年25卷9期 1351-13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诊疗模式的不同决定了临床思维的专业选择,文章分析了当前中医临床存在的2种病证结合诊疗模式及其对中医临床思维的影响,探讨了确立中医临床病证结合诊疗模式的现实意义,并在《伤寒论》诊疗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兼容中西医疾病内容的临床病证结合诊疗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阶 王永炎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09年34卷1期 2-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现代病证结合诊疗方式是当今中医临床实践的主要形式,建立在现代病证结合基础上的中医临床组方思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多种形式.病机结合病理的组方模式不仅弥补了辨证论治的不足,也使病证结合论治有了新的发展;药性结合现代药理组方模式是现代药理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翼宙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9年27卷7期 1431-14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因此大量的相关研究见诸文献.但是分析相关文献发现,研究者对本病的病机分析、辨证分型各不相同,也缺乏客观的临床疗效评价,这些制约了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展.病证结合的诊疗模式不仅是中医临床诊疗体系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程芝 寇俊萍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09年34卷20期 2673-267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构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要符合中医临床诊疗模式,应该遵循"方-证-病-效"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所谓"方",是指临床疗效确切的经典复方."证"是指方证,即复方的临床应用指征."病",是指现代医学疾病."效"是指疗效.构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要选择临床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冬玉 《中医学报》 2017年32卷5期 770-773页ISTICCA
【摘要】 病证结合模式即现代医学诊断疾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疾病的共性规律和患者个体特性有机结合的诊疗模式.将其引入高血压性眩晕的诊治中,有助于全面把握疾病特征,优化治疗及评价体系.高血压性眩晕以邪气入脑为主要病机,以脏腑的气血阴阳失调为主要病理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飞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23卷10期 1355-1357页ISTICCSCDCA
【摘要】 病证结合模式是疾病中医诊疗观由“辩病”向“辩证与辨病结合”转变的产物,也是客观评价中医疾病疗效的科学方法之一.影响痔病病证结合模式的决定因素有痔病中医诊疗观的演变、古今痔概念内涵的演变规律、痔病相关证的时相性和空间性特征,以古今痔概念的演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迎东 徐立然 等 《中医学报》 2017年32卷4期 483-485页ISTICCA
【摘要】 艾滋病病证结合模式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包括前期探索、初步构架、完善成熟等环节,在这一体系建立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完全套用西医标准导致中医特色及优势弱化流失;中医特色性疗效指标的设立不够科学规范;专家组中医化,不能充分捕捉到中西医的共性认识...
【关键词】 艾滋病;病证结合模式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理论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生 余学庆 等 《中医学报》 2010年25卷6期 1070-107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病证结合模式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疗效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基于COPD的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况,提出病证结合模式下的COPD疗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该框架下目前常用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COPD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敬 刘斌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5年31卷8期 1369-1372页ISTICCSCDCA
【摘要】 中医辨治理论博大精深,多元体系交融并存,其中"审因求机"乃治疗疾病之核心要义与关键所在.病证乃疾病在某一阶段的显性表征,不仅涵盖了宏观的证候表现,亦包含微观的生物学指标,引入核心症状群概念对疾病特定阶段的特征进行高度凝练,厘清病机,能够更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静 林雪娟 等 《福建中医药》 2025年56卷7期 6-10页
【摘要】 目的 初步建立慢性胃炎(CG)湿热证诊断量化表,为慢性胃炎湿热证的诊断量化提供参考.方法 将2019年8月—2023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中医院脾胃科门诊、住院部及胃镜室诊断为慢性胃炎患者160例纳入训练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湿热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曦 石作荣 《辽宁中医杂志》 2024年51卷1期 74-76页ISTICPKUCA
【摘要】 肿瘤是一种病程长、病情复杂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对于这类复杂性疾病,辨病论治可解决基本矛盾,辨证论治可解决主要矛盾,二者结合可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中医治疗肿瘤历史渊源流长,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肿瘤的辨病论治和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欣煜 王菲叶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4年26卷5期 1290-1297页ISTICPKUCSCD
【摘要】 实验动物模型是结直肠癌基础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构建以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为基础的中医特色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使动物模型既符合西医疾病特征又具备中医证候的特点,对中医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基础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梳理的方式总结了当前常用的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佳美 周剑 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34卷6期 539-541,557页ISTIC
【摘要】 明末眼科名家傅仁宇所作的《审视瑶函·识病辨症详明金玉赋》是中医眼科诊法名篇,文中警句至今为各类教材及著作沿用.本文按照胞睑、两眦、白睛等病位及视觉、目红、目痛等眼部症状对相关警句进行分类整理,以便读者查阅背诵.并结合现代疾病认识及病证结合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红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5卷6期 541-5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西医学对中医学的不断渗透和结合,中医诊疗模式逐渐从辨证论治为主转变为病证结合为主.但是病证结合模式如何在疾病中应用以提高疗效尚不清楚.基于以上背景,通过论述病证结合模式中"以证统病"和"以病统证"的争鸣,分析了这两种思维模式的应用特点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河南中医药大学/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医学中心 等 《中医杂志》 2025年66卷11期 1193-1196页ISTICPKUCSCD
【摘要】 脓毒症具有发病机制复杂、病情进展迅速、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的特点,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一定优势.目前尚乏统一、客观的证候诊断标准,影响临床准确辨证治疗.因此,依据证候诊断标准建立的思路与方法,围绕病证结合模式下证候诊断标准建立的关键环节,研制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璐 导师:张勤修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五官科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研究目的:
编制过敏性鼻炎通用评价量表及鼻鼽证型积分表初稿,并检验其科学性,以期为鼻鼽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试验提供一个科学、可靠的评价工具。
研究方法:
1.构建中西医结合病证结合模式框架:依据中医理论基础,通过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天田 王凤兰 《中医杂志》 2024年65卷16期 1633-163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病脉证并治"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创的中医诊疗模式,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典范.通过回溯"病脉证并治"的起源、形成、诊疗模式的确立,以及辨证论治的提出与广泛运用发展史,认为"病脉证并治"起源于先秦"病-药"模式,秦后期出现了经方家"病-方-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