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4
- 44
- 14
- 4
- 3
- 1
- 11
- 9
- 8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浩强 彭琳 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3年44卷5期 835-8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储存时期红细胞悬液中血小板数量的变化,探讨白细胞过滤器对红细胞悬液中的血小板去除效率.[方法]将58份红细胞悬液根据储存时间不同分为4组:1周组(16份),2周组(16份),3周组(14份),4周组(12份),将四组红细胞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国良 朱琳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06年19卷6期 475-47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目前开展白细胞滤除的血站越来越多,由于对全血过滤白细胞的时间没有明确的规定,新采集的血液什么时间滤除最好?400ml血液滤除多长时间最佳?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红细胞悬液,去白细胞;白细胞/计数;滤除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银才 任俊泉 等 《实用癌症杂志》 2003年18卷3期 298-298页ISTIC
【摘要】 <篇首> 有文献报道,围手术期输血会增高肿瘤的复发率,并使创口感染的并发症增加[1].为观察输血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我们对输注滤除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与输注普通红细胞悬液患者及未输血患者的感染发生率进行了观察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守全 胡雪 《激光杂志》 2012年33卷4期 90-91页
【摘要】 目的:评估不同的辐照方法对MAP保存液中红细胞造成的影响及存储损伤。方法:将滤除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分三组.对照组不予辐照,即刻辐照组在采集后立刻辐照,14日辐照组在保存14日后进行辐照。在储存期的1、7、14、21、28、35天检测三组红细...
【关键词】 辐照;白细胞滤除红细胞悬液;平均细胞体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鑫 于洋 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10卷8期 1951-1954页
【摘要】 为研究保存前白细胞滤除对于红细胞悬液质量的影响,用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采血袋(规格200 mL)采集健康无偿献血者全血30袋,采集后6 h内进行白细胞滤除.通过离心将全血制备为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4℃保存.收集过滤前后全血血样,分别检测过滤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洪珊 曾晓晖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20年33卷2期 142-14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估团体献血对采供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8-2017年厦门市中心血站的血液供应、采集信息,按年团体献血所占比例进行分组,比较2组滤除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发出时平均有效期、d21、d14及400mL全血捐献所占比例的差异.结果 团体献...
【关键词】 滤除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团体献血;有效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雪 陈里里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15年28卷5期 517-52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估钴60辐照对MAP保存液中红细胞体内清除相关指标造成的影响,寻找辐照促进红细胞在体内清除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滤除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分3组:对照组不予辐照,即刻辐照组在采集后立刻辐照,14 d辐照组在保存14 d后进行辐照.在储存期...
【关键词】 辐照;白细胞滤除红细胞悬液;丝氨酸磷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雪娇 周湘静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09年25卷4期 582-58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了解过滤白细胞造成红细胞溶血的程度.方法:取4℃保存第5天的40袋2U悬浮红细胞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与白细胞滤器连接进行过滤,留取检测样品,分别于过滤后第0、7、14、21天分别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浆中钾离子浓度、邻甲联苯胺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世明 杜润家 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7年23卷10期 941-94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去除白细胞成分的血液输注在预防免疫性发热输血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取保存期分别为7 d、14 d及21 d的红细胞悬液60个U(单位/袋),在无菌条件下,用白细胞过滤器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取过滤前后的血液标本,检测WBC、RBC、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振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年38卷3期 473-474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近1 a来,作者采用白细胞滤除后晶体盐红细胞悬液(Saline adenine glucose mannitol red blood cell suspension,SAGM RBCs)输注,大大减少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芳 陈小张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03年19卷8期 844-84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红细胞悬液保存期间白细胞介素IL-1,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和过滤对细胞因子水平及对非溶血性发热(FNHTR)发生的影响.方法:取2 U红细胞悬液,1 U红细胞悬液予滤除白细胞和1 U红细胞悬液不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静 陈方祥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3年25卷4期 322-3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揭示不同时期库存的SAGM红细胞悬液去除白细胞前、后其红细胞C3b受体(RBC-C3bR)及其介导的免疫粘附功能的改变,并了解SAGM红细胞悬液经过滤器去除白细胞后再保存不同时期对红细胞C3b受体及其介导的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儒青 成晓玲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1年23卷12期 1395-13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使用一次性白细胞滤器去除白细胞是目前最有效、易普及的方法.但是由于过滤操作破坏了血液制剂的密闭性,有引起细菌污染的危险.我科从1999年开始使用白细胞滤器过滤血液成份供临床使用,我们对150份过滤的红细胞悬液进行了细菌培养调查,现将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成晓玲 赵树铭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1年23卷12期 1482-14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用国产滤器制备的去白细胞的晶体盐红细胞悬液(Saline adenine glucose mannitol red blood cell suspension,SAGM RBCs)进行质量和临床效果评估.方法 200单位过滤后的SAGM...
【关键词】 白细胞滤器;晶体盐红细胞悬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国春 张佳思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1年23卷7期 872-8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临床上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为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ebrile non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FNHTR),多是由白细胞及其产生的抗体、炎症性细胞因子以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所引起的[1~3]。目前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拓冬冬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6卷4期 1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悬液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这一阶段我院收治的54例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输血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2000年1月~12月普通一次性输血器直接输血的54例患者临床资料为对照组...
【关键词】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悬液;效果;不良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超英 《安徽医学》 2014年5期 658-661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滤除白细胞对红细胞悬液在储存期内质量和功能的变化的影响。方法采集20名献血者400 mL新鲜全血,每份分为2份200 mL ×2袋,将1袋制备成红细胞悬液作为对照组(n=20);另外1份使用白细胞滤器滤除白细胞后作为实验组(n=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倩 罗圆圆 等 《北京医学》 2013年35卷5期 387-390,39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白细胞滤除对红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0名健康献血员捐献的血液制备成悬浮红细胞,随机分为实验组怕细胞滤除组,使用BC.L400型去白细胞滤器(成都双流公司)]和对照组,常规保存.分别在第0、7、14、21、28、35天进行红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建红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11期 305-306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白细胞滤除技术在肿瘤患者输血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取24小时内采集的红细胞悬液,采用带滤器的3联袋在层流室内滤除白细胞,分别对反复输血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输注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观察组)及未过滤悬浮红细胞(对照组),观察2组输血反应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帅 王帧 《黑龙江医药》 2018年31卷6期 1371-1372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去除白细胞血液输注对膀胱癌患者预防免疫性输血反应的作用.方法:抽取7天、14天保存期红细胞悬液60个U(单位/袋),基于无菌环境下,采用白细胞过滤器除去血液中白细胞,检测过滤前后续页标本中Hb、pH值、钾离子、钠离子等指标.随机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栋才 罗玫玲 等 《现代临床医学》 2018年44卷4期 283-284页
【摘要】 目的:探究滤除白细胞对保存期内红细胞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血站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采集的84例健康献血者的血液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健康献血者的血液制成红细胞悬液,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将42例血液标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扬丽 陈健 《中国保健营养》 2018年28卷20期 84-8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滤白红细胞制备过程中需掌握的质量控制点.方法 :采用带白细胞过滤器的四联袋全血,通过白细胞过滤器进行血液滤后离心制备成少白红细胞.结果 :制备的40份滤白红细胞抽检均合格.制备后的少白红细胞的悬液肉眼观察:血袋无破损 、无凝块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莉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31卷6期 401-40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价临床输注保存前滤除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内科住院的输血患者318例.将调查对象按输注血液成分的不同分为悬浮红细胞组(悬浮组,n=183)和保存前滤除白细胞的悬浮红细胞组(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波 王燕 等 《山东医药》 2009年49卷13期 48-4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血液采集后24 h内使用滤器滤除红细胞悬液中自细胞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对输血后发热反应的影响.方法 取24 h内采集的红细胞悬液,采用带滤器的三联袋在层流室内滤除白细胞,检测过滤前后血标本WBC、RBC、Hb、血浆pH值、钾钠离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9年11卷4期 332-33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用过滤法去除白细胞全血分离制备常规储存年轻红细胞悬液的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取30名健康献血者,应用一次性使用过滤去除白细胞血袋采集400 ml全血,过滤去除白细胞后,再经过2次离心手工分离,取上层的红细胞,加入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明珠 万年青 等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 2007年4卷3期 121-1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血液在保存期不同时间段炎性细胞因子(IL-1、IL-6、IL-8和TNF-α)含量的差异,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含量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FNHTR)发生率的关系,为选择滤除白细胞时机提供依据.方法:无偿献血800人次,每人次400 m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世明 张勇萍 等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 2007年4卷5期 198-20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FTS-PL型过滤器对机采血小板悬液中白细胞的去除率与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检测去白细胞前后血小板的回收率,白细胞及红细胞的残余量,对患者输注血小板悬液后的血小板上升值和临床应用疗效进行检测与观察.结果: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悬液中血小...
【关键词】 去除白细胞;血小板悬液/机器单采;血小板输注无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孔陶 赵茹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07年20卷2期 139-14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血液在贮存前滤除白细胞,可以避免白细胞在保存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如可溶性HLA抗体、细胞因子、补体和一些酶类等物质的产生,并进一步减少输血相关病毒传染等不良反应发生[1,2],大大提高输血质量.目前国内多数血站采用采血后先离心,分出血浆...
【关键词】 白细胞过滤器/联袋型;红细胞悬液,去白细胞;去白细胞效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穆原 席雪芹 等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年20卷6期 427-428,430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在不同温度下过滤去除白细胞时对红细胞溶血的影响,寻找防止其溶血的措施. 方法:将保存5 d的红细胞悬液40 u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 u,前组红细胞悬液于4℃储血冰箱中取出后立即进行过滤,后组红细胞悬液置于35℃水浴箱复温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瑶 张嘉卿 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6年8卷3期 212-2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造成滤除白细胞后的红细胞溶血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以保证血液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200 ml ACD-B全血10例,平均分成3组.A组为未经任何处理的对照组,B组为白细胞滤除组,C组为经离心后制备成红细胞悬液组.于0、1、3、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容伯芬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5年7卷1期 28-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储存期的红细胞悬液在过滤前后各项实验指标(包括血象和生化)的差异来评价以聚脂纤维为滤芯材料的过滤器的过滤效果.方法取保存期分别为7、15、25 d的红细胞悬液50 U.在无菌条件下,用FTS-RC(血库型)血细胞过滤器进行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江存 张献清 等 《陕西医学杂志》 2005年34卷11期 1362-136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库血白细胞过滤后紫外线照射氧合加温处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1290U库存红细胞悬液分别采用白细胞过滤(B组)、紫外线照射充氧+白细胞过滤(C组)、紫外线照射充氧+白细胞过滤+复温(D组)进行处理,并与单一应用紫外线照射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锋 刘伟平 等 《医学临床研究》 2005年22卷9期 1311-13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过滤白细胞血液前后质量的变化.[方法]随机抽取红细胞悬液100人份,进行前后过滤白细胞质量检测,并做出分析.[结果]过滤后白细胞去除率达到99.68%;红细胞脆性、血浆游离Hb、红细胞回收率无明显变化.[结论]过滤白细胞后的血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卉 刘景汉 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5年7卷3期 170-1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估红细胞悬液经滤除白细胞后降低输血副作用的效果.方法选取1998年1月~2001年10月间148份大剂量输血的手术病历,记录红细胞悬液或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输注前、输注1 d后的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谷草转氨酶(GOT)、谷丙...
【关键词】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无效红细胞输注;血小板-白细胞复合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爱周 戈霓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年13卷8期 1059,110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测定滤除白细胞前后浓缩红细胞悬液的各项指标,评价白细胞过滤器的质量.方法使用国产南京双威血库型白细胞过滤器滤除浓缩红细胞悬液中的白细胞,并对滤除前后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总数及血红蛋白(Hb)、钾离子(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兰 鲁德聚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03年16卷2期 93-9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或白细胞去除时,减少红细胞损伤莫菲氏滴管内液面的最佳高度.方法将180袋红细胞悬液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袋,用白细胞过滤器过滤,观察组莫菲氏滴管内液面调至2/3高处,对照组调至1/3高处,每袋血液去除在10~15mi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凯 姚仁南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23卷4期 336-33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估白细胞滤器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患者接受滤除白细胞输血.对200 U红细胞悬液滤除白细胞前、后分别进行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并对患者输血反应进行了观察.结果应用白细胞滤器后其白细胞比过滤前显著减低,过滤前、后白细胞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红梅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3年5卷4期 281-28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临床输血采用白细胞过滤方式被认为是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的有效途径,目前国产过滤器有血库型和床边型两种,笔者观察23例住院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保存前去白红细胞悬液(使用血库型滤器)、床边去白红细胞悬液(使用床边型滤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成晓玲 赵树铭 等 《重庆医学》 2003年32卷12期 1657-1659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过滤去除白细胞过程中红细胞溶血的原因,寻找解决方案.方法采用不同处理模式:先过滤后离心/先离心后过滤、用/不用生理盐水预浸润滤器制备红细胞悬液.48u全血,其中30u全血,每单位分为3份(A、B、C袋).按A、B、C袋将30u全血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焯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年13卷1期 43-4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白细胞过滤前后血液质量的变化,及其对临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降低的程度.方法:将200ml/袋全血或1u/袋红细胞悬液用白细胞过滤器滤除白细胞.取过滤前后血液标本进行血液质量检测.并观察临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降低的程度.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