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
- 2
- 4
- 4
- 4
- 2
- 1
- 5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静姝 王言之 《毒理学杂志》 2021年35卷1期 1-4页ISTICCA
【摘要】 考虑到相当数量的化学物质主要通过皮肤途径暴露,将毒理学经口染毒的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外推到透皮吸收实验,建立统一的皮肤吸收值的设置规范已逐步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透皮吸收试验方法可分为体内和体外两种,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了减少实验变异并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Jakasa I ; Kezic S ; 《Human and Experimental Toxicology》 2008年27卷4期 281-288页SCISCIEMEDLINE
【关键词】 Administration;Cutaneous;Animal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Bouwman T ; Cronin MT ; 等 《Human and Experimental Toxicology》 2008年27卷4期 269-276页SCISCIEMEDLI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婕 张晓东 等 《光明中医》 2022年37卷20期 3827-3829页
【摘要】 中药香囊源自中医衣冠疗法,就是利用穿着的衣帽、鞋袜或饰物将药物佩带在身上,通过呼吸道或皮肤吸收而发挥其防病治病作用,是中医外治领域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以中医整体观念为理论依据,在临床"治未病"方面发挥极大作用,现笔者将临床常用中药香囊作一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玉梅 何敏 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28卷4期 484-48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对外敷中药膏进行透皮吸收的定性定量分析,初步探讨其在体透皮吸收行为.方法 选择外敷中药膏中的冰片为其指标成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药膏经腹水瘤小鼠皮肤吸收后不同时间的小鼠腹水中冰片的含量.结果 给药后15 min小鼠腹水中未测到冰片,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旭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年32卷2期 152-154,15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预测药物在体透过人皮肤的渗透性.方法:以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分子体积(V)、氢键酸度(Σα2H)和氢键碱度(Σβ2H)等理化参数作为输入层神经元,以药物在一定时间内在体透过人皮肤的透过比的对数值(R,透过量/未透过量)作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定菊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22卷9期 1645-1646页ISTIC
【摘要】 近年来,笔者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重庆市中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1月救治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32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7例;年龄16~67岁;口服中毒者29例(服毒量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璐 蔡丽娟 等 《天津医药》 2011年39卷2期 165-167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含氮酮吲哚美辛巴布剂、不含氮酮吲哚美辛巴布剂和市售乳膏剂体外透皮吸收特性.方法:以自制无氮酮吲哚美辛巴布剂和市售吲哚美辛乳膏剂作为对照组(n=6),以自制含2%氮酮吲哚美辛巴布剂作为试验组(n=6),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和小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晓峰 舒平 等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8年34卷5期 312-31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四乙基铅(tetraethyllead,TEL)为无色油状略有水果香味的液体,易挥发,易溶于有机溶剂、脂肪和类脂质,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TEL是1921年发现的,1923年开始在车用汽油中使用,直至1959年被人们用作唯一的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学问 《海南医学》 2001年12卷1期 46-4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我院1995.1~1998.12共收治小儿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42例,通过心肌酶谱(包括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测定结果和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小儿有机磷农药中毒对心脏影响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庆华 《农垦医学》 2006年28卷3期 190-192页
【摘要】 目的:通过对应用三种方法即①阿托品十氯磷定;②解磷注射液;③盐酸戌乙奎醚(长效托宁)十氯磷定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疗效、剂量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8月~2005年5月所收治的168例AOPP患者.其中使用阿托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秀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年17卷3期 303-304页
【摘要】 <篇首> 药枕目前十分流行,系通过在枕芯中填充中药,以达到保健或治疗疾病目的.但要有疗效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辨证选药.经考,药枕疗法是华夏祖先的创举,已知最早的就是我国西汉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香枕",三国时华佗就已根据闻香除病的理论制作药枕,唐代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立东 席炜滨 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7年19卷12期 74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997年1月-2005年9月我们共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15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214例,女401例;年龄18~80岁,平均33.5岁.中毒途径:口服545例,呼吸道33例,皮肤吸收2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润文 袁福祥 等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1999年18卷3期 135-1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外用吡哌酸锌软膏经烧伤创面锌吸收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对56例烧伤总面积20%以上病人随机分2组--外用吡哌酸锌软膏组和磺胺嘧啶银霜剂组,分别于用药前后不同时间点测血清锌并检测本地正常人血清锌作参照值.结果:2组烧伤病人用药前血清锌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会祥 黄德寅 等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30卷4期 282-285,29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验证NIOSH定量评估模型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通过实例应用,评估有毒化学物质皮肤接触的吸收程度,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建议.方法 选择几种典型的易经皮吸收的化学物质,通过欧洲有毒化学物质皮肤吸收的评估和预测数据库(EDETOX 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在荣 刘杰 等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2年29卷6期 5-6页CA
【摘要】 目的:证实钒离子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少量通过皮肤吸收,为研究钒降血糖、抗癌等作用提供一条新的给药途径.方法:开展经皮吸收扩散实验,用ICP测定磷酸盐缓冲液中钒离子量.结果:钒离子在特定的溶液体系中能够通过皮肤吸收,吸收峰值与价态有关.结论:特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成芳 《工企医刊》 2012年25卷2期 59-60页
【摘要】 本文对我院2006年4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农药中毒共115例治疗,愈后观察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病例年龄17 -85岁不等,男性46例,女性69例,口服中毒44例,皮肤吸收中毒71例,胆碱酯酶活力测定0 -30单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