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85
- 6
- 74
- 71
- 51
- 28
- 17
- 14
- 10
- 9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朱立苇 孟忠华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年23卷20期 4992-49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4种献血者手臂穿刺部位皮肤消毒方法的效果,并比较献血者性别、年龄、既往献血次数和增加清洁步骤对消毒效果的影响,以降低采血过程中的细菌污染.方法 分别采用碘酊、安尔碘、聚维酮碘和复合碘棉签法对献血者的手臂穿刺部位进行消毒,接触式表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燕勇 朱心强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0年25卷10期 634-63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为了解嘉兴地区档案馆真菌种类的分布情况、档案工作环境的真菌污染程度及其对档案工作人员健康的潜在危害,以便为制定真菌污染控制措施、保护工作人员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向102名档案馆(局)档案工作人员和105名社会一般人群发放调查表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韦臻 徐慧 等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7年43卷2期 106-109页MEDLINEISTICCSCD
【摘要】 大气颗粒物是重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也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目前已成为关注的重点,其中大气颗粒物中空气动力学直径≤2.5 μm的细颗粒物(PM2.5)比表面积大,易携带有毒物质,对人体的致病性更大.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义安 庞兴旺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13年26卷5期 480-481页ISTICCA
【摘要】 目前用于皮肤消毒产品种类较多,产品说明中均标示:有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和医院感染常见细菌等功效.面对种类繁多,功效一致,成分、含量各异的皮肤消毒液,对使用于献血人群的献血前皮肤消毒产品,进行消毒效果的比较评估是必要的.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丹华 唐红芳 等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0年28卷6期 433-43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二甲基甲酰胺(DMF)接触工人皮肤污染量的测定方法,并对DMF接触工人皮肤污染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不同岗位的37名DMF接触工人,随机分成异丙醇组(16人)和去离子水组(21人),分别以异丙醇和去离子水为擦拭溶剂,采用气相色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健 廖恒运 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3年37卷1期 19-1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我们自1996年6月至2001年10月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用盐酸戊乙奎醚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治疗组424例,其中男183例、女241例,年龄8~67岁,平均(32.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文佳 王雅文 等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2年20卷3期 189-19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反映三硝基甲苯(TNT)接触水平的生物标志物,研究TNT作业工人体内的血红蛋白加合物与接触量的关系.方法使用GC-MS法测定25名TNT作业工人血液中TNT血红蛋白加合物(4A-Hb、2A-Hb)的含量,观察其与接触量的相关性.接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玮 申艳青 等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0年18卷5期 291-29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三硝基甲苯(TNT)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主要以粉尘形式,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由于对安全方面的严格要求,硝铵炸药的生产目前仍为半机械化,大多工序仍需手工操作,皮肤污染十分严重.因此,TNT经皮肤吸收是当前引起TNT中毒的主要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居亭 周琴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22卷19期 2777-2778页ISTIC
【摘要】 目前临床中换药使用的物品及方法存在以下问题:不可用于卧床患者清创换药,不可用于患肢创面冲洗。医生在给患者的患肢冲洗伤口时必须有医护人员拿托盘等在患肢下方接住冲洗液,由于托盘容量及高度的影响,冲洗液不可避免地会污染床单被罩。浪费人力资源,且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伦英 连方方 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25卷19期 3323-332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造口护理方法在回肠造口术后早期护理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直肠低位前切除加预防性回肠造瘘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良安 张文艺 等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2年36卷4期 238-241页ISTIC
【摘要】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β射线所致皮肤剂量估算规范》已经卫生部批准并发布.此标准是在广泛调研国内外文献、系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进行一些方法验证的基础上制定的.此标准主要用于β射线皮肤污染所致的皮肤剂量估算,对皮肤辐射损伤的诊断和β射线皮肤污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岳红 万红 等 《中国职业医学》 2011年38卷6期 513-515页ISTICCA
【摘要】 三硝基甲苯(Trinitrotoluene,TNT)属于苯的硝基化合物,为白色或黄色针状结晶,熔点80.65℃,沸点240℃,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苯、芳烃、丙酮等.属高毒物质,主要经皮肤和呼吸道吸收,急性中毒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洪霞 《中国临床研究》 2010年23卷9期 829-83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环氧树脂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化工原料,进人呼吸道和皮肤会引起中毒.在生产、包装、运输或使用过程中,机械排风装置不完善,密闭化不严格,不注意个人防护,不按操作规程作业,工作后不注意清洗暴露部位的皮肤,造成皮肤污染等,均可导致环氧树脂中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堂 张晔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9年23卷1期 75-78页ISTIC
【摘要】 近年来心脏起搏器及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功能日益完善,技术逐渐成熟,但术后感染作为一个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一直是术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多数文献报道术后感染多来源于囊袋局部皮肤污染,多为葡萄球菌感染.预防性应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玉芹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15卷20期 1949-195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双腔气囊导尿管在直肠癌行Miles术后的应用护理.方法 把F20~24双腔气囊导尿管置入结肠造口内,用50 ml注射器向气囊内注入30~40 ml生理盐水,将气囊充盈轻轻向外拉使其与结肠造口壁紧贴,接无菌引流袋持续引流.结果 2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再辉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5年4期 200-201页
【摘要】 目的:对深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预防感染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100名2013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深静脉置管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对其实施精心护理,以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平均置管时间为(34±9)d,8名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T.OUYANG 第九届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本研究调查了健康中国女性中皮肤光损伤和干燥的特征,考虑了季节变化、污染和阳光照射等环境因素、生活方式以及职业和吸烟等习惯性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秀芳 朱冬承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9年27卷4期 381-3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介绍一种基于外固定支架所配套的皮肤牵引器在治疗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中的使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0月,利用该外固定支架配套皮肤牵引器治疗9例污染严重的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嶷 周金华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19年35卷7期 904-9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广东省广州市农村蔬菜地土壤汞水平并评价其生态和人体健康风险,为本地汞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2018年对广州市7个区的农村蔬菜地土壤进行抽样并检测其汞水平,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土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淼 郭立群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9年36卷9期 869-873,878页ISTICPKUCSCD
【摘要】 PM2.5作为目前国内大气污染物的代表物质,其颗粒直径小,易于透过皮肤或黏膜组织进入体内,造成人体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的损伤.皮肤作为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也是接触PM2.5等污染物的第一道屏障.暴露于一定剂量的污染物会使皮肤出现敏感、老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平 杨志海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9年31卷7期 825-826,8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丁字带对比传统丁字带对妇科阴式手术后患者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妇科阴式手术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3例使用改良丁字带固定,对照组93例使用传统丁字带固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阴道微生态,敷料污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9年52卷9期 665-6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空气污染对一些皮肤病有影响,如特应性皮炎或荨麻疹.该文综述户外空气污染对皮肤的不良影响,同时阐明日照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一、污染和污染物一般信息和毒性潜能(详见原文).二、污染物如何到达皮肤深层?至撰写本文时,文献中尚没有关于“真正的环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9年52卷5期 368-3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污染受到了越来越多发达国家居民的关注.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复杂固体混合物(颗粒物)和气体化合物(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等)组成,还包括一些天然的、不可避免的污染,如森林大火、火山喷发、水土流失等.城市污染可通过两种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9年52卷8期 590-5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众所周知,空气污染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而工业和车辆排放的废气是户外空气污染最主要的来源.柴油机排放物主要包括大小不同的碳质颗粒、脂肪烃、多环芳烃(PAH)及其衍生物、一氧化碳、硫和一氧化氮等气体.柴油机尾气颗粒物对人体造成有害影响的主要机制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一松 高莹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8年28卷20期 3164-31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大便失禁患者减污染策略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状况的影响,为CAUTI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医院重症监护室(IC U)住院治疗的大便失禁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策略分为对照组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桂银雪 杨娜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8年34卷10期 217-2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防腐剂是化妆品中防止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成分.为获得高效防腐且无毒副作用的洗发液防腐剂,实验选取4种抗菌肽进行MIC测定,筛选出针对个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杀菌效果较好的两个抗菌肽N2和NZ2114.通过体外抗菌试验和细胞水平及小鼠皮肤刺激性实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婵媛 《现代预防医学》 2018年45卷12期 2215-221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对2015年7月铁岭市发生一起皮肤炭疽疫情中运用UPT上转发光免疫分析仪联合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描述与分析,探讨可以快速现场检测炭疽芽胞杆菌的方法.方法 采集疑似皮肤炭疽患者的焦痂下涂抹样本10份和炭疽疫区外环境样本19份,运用上转...
【关键词】 炭疽芽胞杆菌;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技术;荧光定量PC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世宏 华近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18年39卷3期 470-4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邻苯二甲酸酯(PAEs)属于酞酸盐,为常用的增塑剂,是一种主要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常见的各种消费品中,包括食物包装材料、家用化学品等,可通过食物摄入、呼吸道吸入和皮肤接触进入体内[1-2].与双酚A(BPA)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佳乐 宫可同 等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8年34卷5期 400页ISTICPKUCSCD
【摘要】 患者 女,47 岁,因右手机器绞伤致出血、疼痛 6 h 急诊入院.临床检查:右示中环指于手掌中段不规则离断,仅少部分肌腱相连,屈伸肌腱大部分从近端抽出,示中环指双侧及小指桡侧神经血管从近端抽出,神经呈鼠尾状,血管呈缎带状(图 1);示中指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Valacchi G Pecorelli A 等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8年51卷10期 7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环境污染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难题,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据估计,90%以上的城市人口居住环境的污染水平超过了WHO的标准限额.许多研究证实,臭氧暴露对皮肤有害,然而相关的体内研究数据却很缺乏.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近7万名患者的临床数据,将荨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小静 顾思超 等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7年10卷4期 274-2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诺卡菌最早由Edmond Nocard于1888年在牛鼻疽中发现,它是一组需氧的革兰染色阳性细菌,广泛存在于灰尘、土壤、污染的水源和腐烂的植物中[1].人诺卡菌感染主要累及皮肤、肺和脑组织,常发生于HIV感染、器官移植受体、长期使用激素、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森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7年35卷6期 474-47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是指医疗相关人员从事临床诊疗、护理、检查和检验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病原体感染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皮肤或黏膜,或者被含有血源性传播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可能被病原体感染导致疾病传播和健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军 谢琅 等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17年36卷11期 781-78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了解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患者组蛋白H4第20位赖氨酸一甲基化(H4K20me1)修饰水平与碱基切除修复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并分析其与DNA损伤的关系,为深入揭示砷致DNA损伤修复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贵州省兴仁县交乐村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枫 罗华 等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17年36卷7期 507-51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对云南家族性砷中毒人群进行砷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砷中毒来源,建立典型病例档案,以提高对地方性砷中毒的认识,为地方性砷中毒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在云南省下小营村,以发现的砷中毒患者家族内全部成员为调查对象,进行健康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予红 魏莹 等 《中华烧伤杂志》 2017年33卷7期 453-45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会阴部创面易受粪便和肠液污染,治疗十分棘手,若早期处理不当,创面易感染.传统方法治疗此类创面,常先行结肠造瘘术[1],使粪便和肠液改道排出,以减少对创面的污染,再行清创术治疗.而结肠造瘘术常造成医源性损伤,可能导致早期瘘口裂开,后期结肠回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佩慧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7年50卷5期 391-3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污染物危害认识(心肺疾病等)的不断加深,人们对环境空气污染的研究兴趣也在日益增加,但空气污染与皮肤健康的相关研究则相对有限.近期,有临床数据表明,空气污染物中的超细颗粒物(UFP)可通过加剧皮肤炎症反应来加重特应性皮炎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芙蓉 徐宇 等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7年50卷3期 229-2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又称环境基因组学(environmental genomics),指不依赖培养直接从微生物的天然环境中提取微生物基因的遗传物质,对微生物群体进行研究分析,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生物资源.传统的微生物群落检测主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旭 孔佩慧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6年49卷4期 300-3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皮肤作为重要的人体器官,是对机体存活至关重要的保护性屏障。皮肤可以防止体内水分及矿物质的丢失,在机体处于有害环境暴露时起到保护作用,如异物、微生物、紫外线和其他污染物。此外,皮肤具有多种功能,包括体温调节、感觉、分泌排泄、产生维生素 D 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子久 王君棪 等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6年31卷18期 1435-14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硝苯地平在临床中被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量中毒国内外均有报道.因其在儿科疾病应用较少,故中毒报道亦少见,而过量中毒者也多为误服患儿.目前少有新生儿中毒报道,现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新生儿科收治1例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儿,男,2d,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