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95
- 72
- 15
- 167
- 145
- 65
- 48
- 35
- 241
- 131
- 42
- 33
- 3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周昱希 冯迅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5年39卷5期 586-5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与多种皮肤表现相关.研究表明,COVID-19可能影响天疱疮的发生及病情加重,但具体关联尚不明确.本文旨在综述相关研究进展,分析COVID-19对天疱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黎 唐懿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4年38卷1期 100-1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者男,69岁,咳嗽、咳痰、喘息3 d.右侧腰背部可见大片状紫红色瘀斑.咽拭子COVID-19核酸阳性,CT示肺部感染.考虑瘀斑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皮肤表现.予抗病毒、抗炎等治疗后肺部症状缓解,瘀斑逐渐消退.提示临床医生应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茜 杨思 等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31卷19期 72-75页
【摘要】 猴痘是由一种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在基因和皮肤病变特征上与天花相似,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的双链DNA病毒.猴痘的典型症状和显著特征为皮肤黏膜损伤,与麻疹、水痘等急性发疹性传染病类似,医务人员需重点关注猴痘的皮肤表现临床特征,做好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忻悦 巩毓刚 等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2年17卷3期 337-34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了解皮肤病合并恶性肿瘤疾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10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67例皮肤病合并恶性肿瘤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1.86%的患者年龄>60岁,在确诊肿瘤前皮肤表现以皮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8年34卷9期 2021-2026页ISTICPKUCA
【摘要】 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及各种类型的重叠综合征,常与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但自身免疫性肝病与风湿性疾病和(或)皮肤病的相关性描述甚少.为此,详尽综述了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的风湿病样及皮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贺洋 颜晓菁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5年34期 4266-4268页ISTICPKUCA
【摘要】 临床上约10.0%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会出现皮肤浸润的髓外表现。以皮肤表现为首发症状就诊,在基层医疗机构或无血液科的医院比较容易误诊,但按皮肤病治疗无效、白血病临床症状明显后,患者往往已处于晚期,预后较差。本文报道了1例以皮肤表现为首发...
【关键词】 白血病,单核细胞,急性;类天疱疮,大疱性;皮肤表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雪 李玲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0年13卷33期 3821-3823页ISTICPKUCA
【摘要】 很多消化系统疾病可有特异或非特异的皮肤表现,而且多种多样;此外,皮肤表现可能是消化系统疾病的首发症状.如何准确识别这些皮肤表现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可尽早发现一些潜在的胃肠道疾病和肝胆胰疾病.本文主要就消化系统肿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麦花 骆丹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7年36卷6期 407-4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可具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皮肤病变,包括类风湿结节,速发类风湿结节病、类风湿结节病、类风湿血管炎、Felty综合征、坏疽性脓皮病、关节炎间质的肉芽肿皮炎、栅栏状中性粒细胞肉芽肿皮炎、类风湿中性粒细胞皮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育民 余胜斌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6年20卷11期 688-6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归纳、分析Sézary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 报告1例Sézary综合征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59岁,以全身皮肤潮红伴瘙痒为主要特征,外周血淋巴细胞达171.9×109/L,骨髓中异常淋巴细胞达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俊 王培光 等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6年12卷5期 481-483,4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皮肤表现突出.某些皮损或皮损组合是诊断HIV感染的重要线索,也是反映免疫状态的标志.该文介绍了HIV感染者中皮肤损害的一些认识及相关皮肤病与患者CD4+ T细胞计数的联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虞瑞尧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3年32卷6期 363-3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在临床上已有病例报告.多发性卵巢囊肿可导致高雄激素性血症,引起痤疮、多毛、皮脂溢出、女性型脱发等症状.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痤疮无效,需采用抗雄激素疗法,必要时采用根治疗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晓敏 张树辉 等 《胃肠病学》 2019年24卷1期 54-57页ISTICCA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UC肠外表现(EIM)多样,可涉及骨关节、皮肤、肝胆、眼等全身多个器官系统,一种EIM的出现增加了其他EIM的发生风险.皮肤表现是UC重要的EIM,可分为反应性皮肤表现、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依 陈琢 等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8卷4期 442-447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4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PID)的临床感染情况和皮肤特征,帮助皮肤科医师早期识别并诊断这4种疾病.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确诊的87例年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猛 丁康 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9年28卷7期 821-825页ISTICCA
【摘要】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除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小玲 马琪 等 《临床内科杂志》 2018年35卷10期 684-685页ISTICCA
【摘要】 患者,女,34岁,因“反复皮疹1月,发热伴意识障碍2周”入院.患者1个月前洗澡受凉后出现四肢皮疹,为粟粒样、平皮面,伴瘙痒,无发热、寒战,当地医院按“荨麻疹”给予激素及外用药物后皮疹消退.2周前患者外出途中皮疹再次出现,分布于颜面、四肢、背...
【关键词】 皮肤表现;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安兴 罗娟 等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年13卷2期 129-132页ISTICCA
【摘要】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消化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多达10%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俊霞 田原 等 《临床荟萃》 2016年31卷8期 847-851页ISTICCA
【摘要】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皮肤表现类型多样,包括炎症累及皮肤的IBD特异性皮肤表现及反应性皮肤表现;与IBD并发的皮肤表现,以及继发于其他原因而出现的IBD继发性皮肤表现.溃疡性结肠炎(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荣杰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5卷21期 36-37页
【摘要】 目的:分析慢性饮水型砷中毒患者皮肤表现、合并疾病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慢性饮水型砷中毒患者100例,了解皮肤表现和合并症情况.结果:从合并症角度分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冠心病,其次为肝硬化;从皮肤表现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玉磊 苏晓红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4年3期 207-209,213页ISTIC
【摘要】 抗磷脂综合征是一种以反复动静脉形成、流产、血小板减少及血抗磷脂抗体持续阳性为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综合征可以累及包括皮肤在内的全身任何器官。临床上皮肤表现可作为其首要症状,多见于网状青斑、Sneddon综合征、白色萎缩、皮肤溃疡坏死...
【关键词】 抗磷脂综合征;皮肤表现;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 王宝玺 《癌症进展》 2004年2卷1期 46-50页ISTIC
【摘要】 内脏肿瘤的皮肤表现可以分为副肿瘤性皮肤病及皮肤转移瘤.本文首先复习了3种比较特异性的副北肿瘤性皮肤病:皮肌炎、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和副肿瘤性天疱疮,这些皮肤病对某些肿瘤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并综述了非特异性副肿瘤性皮肤病及皮肤转移瘤的主要表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海·孟根其其格 乌仁其木格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21卷13期 56页
【摘要】 本篇论文论述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皮肤表现及其蒙西医结合治疗探讨,我院皮肤科门诊于2008年7月至2010年3月接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皮肤疾病106例,以14C呼气试验为诊断标准,采取蒙医治疗方法,取的良好的效果,临床观察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乌仁其木格 海·孟根其其格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21卷12期 85-86页
【摘要】 皮肤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许多皮肤病,病因不明,属疑难杂症,随着目前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发现越来越多的皮肤病的与内脏疾病有密切联系,如: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遗传,甚至肿瘤的发生,均在发病前及同时有皮肤的损害,有时往往误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雪 李玲 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04卷3期 131-133页
【摘要】 很多消化系统疾病可有特异或非特异的皮肤表现,而且多种多样;此外,皮肤表现可能是消化系统疾病的首发症状.如何准确识别这些皮肤表现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可尽早发现一些潜在的胃肠道疾病和肝胆胰疾病.本文主要就消化系统肿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雯 甘为 等 《旅行医学科学》 2010年4期 36页
【摘要】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大部分患者在皮肤科就诊治疗,但是少数患者由于比较剧烈的腹痛首诊消化科或者普外科。这些患者中有的是因为皮肤表现不明显而反复就诊并做了大量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斯汉 胡荣欣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7年14卷2期 76-78,84页
【摘要】 目的:探讨艾滋病皮肤粘膜疾病的病种分布、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78例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皮肤粘膜疾病的种类、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结果:艾滋病皮肤粘膜损害复杂,以真菌、病毒感染为主,分别为165例(92.7%)、120例(67.4%),疾...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皮肤表现;临床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虞瑞尧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5年12卷3期 276-278页
【摘要】 <篇首>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伴有复杂临床症状综合征的妇科常见内分泌疾病,有许多皮肤科的临床表现.有时病人会到皮肤科就诊,作为皮肤科医生应了解和认识本病,从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祥祥 杨骥 等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8年51卷1期 14-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化病(SSc)患者的皮损特点及其与临床分型、自身抗体、内脏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12-2014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硬皮病专科确诊的120例SSc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中,皮损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佳玮 刘薇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7年46卷10期 733-7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IgG4相关性疾病是近期被认识的一种系统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多器官进行性受累,外周循环中可检出高滴度的IgG4.该病可以有皮肤受累,根据皮损中是否有大量浆细胞浸润,皮疹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皮疹包括皮肤浆细胞增多症,假性淋巴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黎民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9年15卷5期 538-5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998年10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包括会诊、转诊有皮肤表现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94例,其中有11例在诊治过程中出现漏诊或误诊,误诊(或漏诊)率为11.70%.现将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遐 李忱 等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7年43卷4期 212-215页MEDLINEISTICCSCD
【摘要】 SAPHO综合征是一类表现为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炎的综合征,为一种少见的累及骨、关节、皮肤的慢性炎症性疾病.SAPHO综合征的皮肤表现多样化,主要包括掌跖脓疱病、严重痤疮、寻常性银屑病、毛囊闭锁三联征等.引起SAPHO综合征皮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萌 梁羽萍 《河南中医》 2010年30卷6期 567-568页ISTIC
【摘要】 目的:统计分析HIV/AIDS患者的皮肤表现,了解其临床特点,为临床最大限度的发现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防止漏诊、误诊提供线索.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就诊的39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启国 黄一锦 等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8年34卷4期 240-242页MEDLINEISTICCSCD
【摘要】 多发性骨髓瘤是骨髓内单一浆细胞株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该病病程长,主要以血液中异常免疫球蛋白增多及骨质浸润破坏引起的症状多见.其皮肤表现可以分成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特异性皮损包括髓外皮肤和黏膜浆细胞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皮肤浸润所致的皮肤肿瘤.非...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皮肤表现;Multiple myelom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韬 宋相瑾 等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3年56卷8期 794-799页
【摘要】 自身炎症性疾病(AID)是一组由固有免疫细胞介导的异常炎症反应性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包含单基因和多基因突变.AID临床表现多样,常累及多系统,具有周期性发作、间歇性症状缓解的特点,皮肤是主要受累的器官之一.由于AID涉及多种突变基因...
【关键词】 遗传性自身炎症性疾病;分类法;皮肤表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祥祥 杨骥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22年51卷4期 204-207页
【摘要】 目的:分析系统性硬化病(SSc)并发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SSc-PAH)患者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2012-2016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硬皮病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伟军 陈利红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5年39卷6期 666-6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例1 男,54 岁,肢端水肿、麻木、疼痛6 个月,腹胀、消瘦3 个月.例2 女,42 岁,双手遇冷发紫2 年,全身色素沉着伴硬化多毛1 年.例3 男,49 岁,双下肢乏力伴四肢皮肤变硬3 年,加重1 个月余.3 例患者均以皮肤硬化为皮肤临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明明 问雅琦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5年32卷1期 5-10,5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基于组织常驻记忆性T细胞(tissue resident memory T cells,TRM)探讨刺络放血对咪喹莫特诱导的复发型银屑病小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背部涂抹咪喹莫特乳膏(Imiquimod,IMQ)二次诱导的方法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慧 周田田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22卷21期 144-146页ISTICCA
【摘要】 本文总结皮肤性病科医师带教轮转全科住院医师的心得体会,探讨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旨在提升全科住院医师对常见皮肤病的诊疗能力,并改善皮肤性病学的教学质量.通过4周的短期轮转培训,全科住院医师需掌握常见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重点学习病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鹤 胡中柱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5年41卷7期 514-516页ISTIC
【摘要】 T细胞和NK细胞来源的血管内淋巴瘤极为罕见,本文报道一例.患者,男,76 岁.间断发热1 个月余,双大腿红斑半个月.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及脂肪见小血管内数量不等的大的异型的单一核细胞.免疫组化:EBER原位杂交阳性.CD3(+),CD4(+)...
【关键词】 血管内NK-T细胞淋巴瘤;皮肤表现;免疫组织化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小燕 张颖鹏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5年32卷5期 371-376页
【摘要】 玫瑰痤疮是面中部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大约6%~72%的患者会累及眼部.眼型玫瑰痤疮和玫瑰痤疮发病机制相似,涉及免疫反应和神经血管功能失调,眼部微生物组的改变导致炎症和睑板腺功能障碍等,其常见的眼部特征有结膜炎、眼睑炎、角膜炎、睑缘毛细血管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倩 董霞 等 《医学信息》 2025年38卷12期 188-192页
【摘要】 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包括先天免疫反应失调、神经血管功能异常及微生物组改变,共同导致慢性炎症和皮肤表现.临床药物治疗包括外用甲硝唑、克林霉素、红霉素、伊维菌素、壬二酸、过氧化苯甲酰、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及水杨酸等,口服多西环素、异维A酸、羟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