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3
- 28
- 1
- 20
- 17
- 13
- 7
- 6
- 61
- 8
- 5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敏 谭宁 等 《动物学报》 2007年53卷2期 278-28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利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方法,观察盘基网柄菌细胞分化和凋亡过程中酸性磷酸酶的变化.在细胞丘阶段,酶反应颗粒出现在线粒体内自噬空泡内,随着内自噬空泡的逐渐增大,线粒体内的酶反应颗粒逐渐增多,线粒体内嵴结构不断破坏,直至遍布整个空泡化的线粒体内;当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宁 施佳乐 等 《动物学报》 2006年52卷3期 603-611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本文用透射电镜和DAPI荧光染色法研究了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细胞分化和柄细胞的凋亡特征,结果显示:细胞丘中绝大部分细胞的线粒体内出现一小空泡,随着发育进程,空泡逐渐增大,线粒体的嵴随之变少,直至线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连生 《动物学报》 2004年50卷1期 75-82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饥饿的盘基网柄菌进入多细胞发育期,在发育早期,AK127细胞(gp150突变细胞)能表达DdCAD-1和gp80两种粘附分子,但它们不足以促进细胞继续发育,发育停留在细胞疏松结合阶段.粘附分子gp150调节的细胞与细胞间的粘着影响了细胞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峰 陶祖莱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6年23卷2期 304-308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对生物模式的形成机制的探讨一直是生命科学特别是发育生物学的重要课题.目前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多学科的研究数据并提出了一些的理论,但生物模式形成的真正机制仍然很不清楚而需更深入的探索.本文试图运用元胞自动机方法建立一个从单细胞及其行为到细胞与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小霞 卢英华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05年21卷3期 380-38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用PCR扩增从激活的人中性粒细胞中得到的编码可溶性Fas配体胞外区中第141个到第281个氨基酸的cDNA,将其与hCG-β信号肽片段融合到质粒MB12neo中,随后导入到盘基网柄菌AX3细胞中,得到分泌性表达hFasL的重组菌AX3-H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德明 侯连生 《生物学教学》 2017年42卷6期 4-5页PKU
【摘要】 本文概述了胞外诱捕的概念、作用以及盘基网柄菌作为研究胞外诱捕起源和机制所具备的优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德明 侯连生 《生物学教学》 2011年36卷11期 9-10页PKU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信号分子NH3在盘基网柄菌中的来源、去路及在盘基网柄菌发育中的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轩轩 周良雪 等 《生物技术》 2013年23卷1期 79-8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以乳酸菌及盘基网柄菌为代表研究芸豆PHA对其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观察芸豆PHA对乳酸菌增殖的影响;采用液体振荡和贴壁培养观察芸豆PHA对盘基网柄菌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1)乳酸菌培养12 h,1 mg/ml组滤纸片周围出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兴超 卢英华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07年5卷2期 52-56页ISTICCABP
【摘要】 研究了聚氨酯泡沫应用于固定化盘基网柄菌的可行性,发现以简单处理过的聚氨酯泡沫为载体,能够高效实现盘基网柄菌的固定化培养.考察了载体粒径大小、载体量和摇床转速等对固定化培养的影响,在优化的培养条件和固定化条件下,盘基网柄菌的最大细胞密度是悬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颖盈 侯连生 《细胞生物学杂志》 2007年29卷1期 67-70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盘基网柄菌作为致病菌宿主模型的研究主要有:筛选致病菌株及相应突变菌株毒性;鉴别对致病菌易感性和抗性的突变细胞宿主;宿主细胞的有效标记、已完成的基因组计划以及宿主细胞与致病菌间信号转导通路的相互作用;这些都表明盘基网柄菌是致病机制研究的理想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一铮 张敏 等 《生命科学》 2006年18卷5期 457-461页ISTICCSCD
【摘要】 本文综述了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发育过程中调控细胞分化及细胞比例的一些信号分子,包括分化诱导因子(DIF-1、SDF-2)、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环状亮氨酸拉链蛋白(rZIP)等,介绍了这些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建涛 施佳乐 等 《细胞生物学杂志》 2006年28卷2期 183-187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对盘基网柄菌发育过程中分化诱导因子(DIF)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包括DIF对盘基网柄菌前柄细胞、柄细胞分化的作用以及DIF的生物合成、DIF的诱导、降解失活、DIF对细胞命运和细胞比例的调节及其作用机制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杰 徐志南 等 《工业微生物》 2006年36卷4期 50-55页ISTICCA
【摘要】 近年来,盘基网柄菌作为异源重组糖蛋白表达载体的研究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已经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复杂糖蛋白成功地得到了表达.通过对表达产物的研究发现,盘基网柄菌具有各种翻译后加工机制,例如磷酸化、酰基化及形成GPI(糖基磷脂酰基醇)锚点等,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佳乐 彭建涛 等 《生命科学》 2005年17卷3期 246-250页ISTICCSCD
【摘要】 肌动蛋白是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细胞吞噬过程中的关键组分,通过其细胞内的定位和多聚化形式在确定的时间和地点连接特定的分子,使吞噬过程得以完成.profilin是肌动蛋白多聚化的重要调节分子,在磷脂酰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轶 侯连生 等 《生命的化学》 2004年24卷1期 47-49页ISTIC
【摘要】 在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发育的过程中,环腺苷酸 (cAMP)的4种受体 (cAR1~4)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将胞外不同浓度的cAMP所代表的信息传递到胞内,调控发育.cAR1和cAR3作用相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连生 华燕 等 《生命科学》 2004年16卷4期 221-225页ISTICCSCD
【摘要】 在盘基网柄菌发育早期,DdCAD-1和csA调节了变形虫细胞间的粘着,调控该过程的机制类似于胚胎发育中上皮细胞层的闭合.完成网柄菌发育的一个必需分子是gp150异嗜性粘附分子.盘基网柄菌β-连环蛋白同源物Aardvark(Aar)的缺乏使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宁莎 侯连生 等 《生命科学研究》 2003年7卷4期 283-288页ISTICCA
【摘要】 在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eum)多细胞发育中,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A,PKA)发挥多重作用.细胞聚集阶段,PKA调节腺苷酰环化酶的活性,中转cAMP,诱导dut、pdi等一些发育早期的基因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连生 朱红英 等 《生命的化学》 2002年22卷4期 351-353页ISTIC
【摘要】 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依赖4种类型细胞粘附系统的表达使其多细胞发育顺利进行.在发育初期,由钙结合蛋白DdCAD-1调节EDTA/EGTA敏感的粘着位点.在发育的多细胞聚集阶段,出现EDTA抗性的粘着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小凤 侯连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期 116-122页
【摘要】 显微镜观察盘基网柄菌野生型KAx-3细胞和突变型RNAi-allC细胞,计数结果表明后者的单细胞繁殖速度约为前者的8倍.为探究该突变型盘基网柄菌细胞周期缩短的原因,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研究了ATR-Chk1-Cdc25...
【关键词】 ATR-Chk2-Cdc25信号通路;G2/M细胞周期;Q-PC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霄红 王颖 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51卷4期 734-739页
【摘要】 为观察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在SIH培养基上对氧基酸的利用情况,以2.4-二硝基氯苯为衍生化试剂,研究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测定氨基酸的方法.在60 min内16种氨基酸达到基线分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能星 魏晓静 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4期 77-84页
【摘要】 运用RT-PCR技术从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总mRNA中克隆到了尿囊酸酶基因(allC),该基因编码区开放读框长1 100 bp,编码的蛋白约42 kD.由于是在野生型和突变型细胞中差异表达的片段,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 王大磊 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6期 109-115页
【摘要】 用吖啶橙和Hoechst 33342两种活体荧光染料,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来了解盘基网柄菌多细胞发育期间蛞蝓体阶段中出现的细胞分化及凋亡特点.结果发现:随着发育进程,将发育成柄细胞的前柄细胞先被染成蓝绿色,然后被染成绿色,再成橙色,最后为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树任 施佳乐 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6期 110-115页
【摘要】 用Percoll密度梯度技术分离和收集盘基网柄菌前柄和前孢子细胞,Western blot分析gp150分子和胱天蛋白酶在前孢子细胞和前柄细胞两种类型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只能在前柄细胞中检测到gp150蛋白条带,并随细胞发育蛋白的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一铮 张敏 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2期 53-58,91页
【摘要】 为研究gp150蛋白调控盘基网柄菌发育相关基因的功能,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比较分析盘基网柄菌发育14 h的KAx-3细胞和AK127细胞.结果显示两种类型细胞基因表达有明显差异,突变细胞不能表达275 bp片段.对其测序分析后发现差异片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轶 陈颖盈 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4期 101-106页
【摘要】 用生化抽提细胞质膜蛋白和SDS-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方法比较gp150突变AK127细胞和野生型KAx-3细胞质膜蛋白的结果显示,各发育时期的AK127细胞和KAx-3细胞在含量方面比较恒定的质膜蛋白组分是68 kD,60 kD,54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连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2期 63-67页
【摘要】 饥饿的盘基网柄菌进入多细胞发育期后,在细胞疏松结合阶段,gp150分子分布在多细胞体外周;在蛞蝓体阶段,gp150分子把蛞蝓体分成前孢子细胞区和前柄细胞区两个部分,在分化成柄细胞的区域内gp150分子的量逐渐增多.实验结果表明gp150分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祥仁 黄霄红 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45卷z1期 32-36页
【摘要】 利用SIH合成培养基,在7 L发酵罐培养盘基网柄菌.培养147 h后,细胞密度达到4.0×107 mL-1,为在复杂培养基上所能达到的细胞密度的2~4倍.培养过程中葡萄糖的消耗量为6.7 g/L,产氨浓度达0.88 g/L.对培养基中的氨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连生 付卓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4期 73-77页
【摘要】 采用生化抽提骨架蛋白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方法比较盘基网柄菌AK127细胞和KAx-3细胞骨架蛋白的结果显示,各发育时期的KAx-3和AK127细胞骨架蛋白在含量和组分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整个发育阶段两种类型细胞共有的蛋白组分是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连生 马宁莎 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4期 103-110页
【摘要】 比较了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野生型细胞KAx-3和突变型细胞AK127在多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发生.两者有明显的区别;突变细胞的发育只能停留在细胞疏松聚集阶段,而野生型细胞能顺利完成整个发育过程.利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晓雪 蒋锐达 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43卷3期 45-51页
【摘要】 以盘基网柄菌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基于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 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RISPR-associated pro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家家 葛晓雪 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42卷2期 66-72页
【摘要】 通过对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RasD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趋电性研究,探究盘基网柄菌能否作为开发电激治疗肿瘤的生物模型.研究发现RasD蛋白含有187个氨基酸残基,是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颖 Bing Song 等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21年40卷2期 105-113页ISTIC
【摘要】 细胞趋电性在伤口愈合、胚胎形成、神经再生等领域至关重要.前期研究表明,细胞在脉冲电场下也能够定向移动,但目前多种非直流电场也被临床证实能有效地促进伤口愈合,而其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设计了能产生连续变化电场的电刺激器,研究分析低频(1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碧巍 陈苏维 《生命科学研究》 2021年25卷2期 102-108页ISTICCA
【摘要】 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是研究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模式生物,可用以研究帕金森病相关基因DJ-1的作用和致病机理.本研究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了人类DJ-1的盘基网柄菌同源基因片段DAM,并利用酶切位点BamH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淑琴 赵三军 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41卷3期 63-68页
【摘要】 以模式生物盘基网柄菌为研究对象,通过药物(N-乙酰-L-半胱氨酸和L-单甲基精氨酸)抑制细胞内活性氧或者敲除活性氧结合位点基因(DdFHa和DdFHa/b),探讨在外源性电场作用下,活性氧的含量以及活性氧信号转导对细胞趋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韵金磊 《生物化工》 2019年5卷4期 128-131页
【摘要】 盘基网柄菌作为研究趋向性的关键模式生物,通过对盘基网柄菌的研究可以逐渐了解真核细胞趋化性和趋电性的机制.本文综述了盘基网柄菌趋电性和趋化性的研究进展,比较了盘基网柄菌细胞趋电性和趋化性信号传递的异同.盘基网柄菌的趋化性由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晓慧 施利民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28卷3期 1-3,1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电信号对细胞迁移的影响,确定细胞趋电性性质以及趋电性迁移的最佳电场强度.方法细胞饥饿5h后分别暴露于0、2、4、6、8、10、12 v/cm 7个电场强度下,分析其迁移特征.结果 细胞朝电场负极迁移,趋电指数随电压强度的加大而增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静静 田莉 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6期 96-102页
【摘要】 以Ethidium bromide(EB)代替盘基网柄菌生长环境中所遇到的毒物,检测盘基网柄菌中是否存在能吞噬毒物的特定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丘时期仅能看到EB加入后显现的暗红色轮廓;Hoechst33342定位细胞核,以确证EB被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广 导师:陈艳秋 刘淑艳 延边大学 园艺学 果树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紫柄菌(Dictyostelium purpureum),Dictyostelium fasciculatum,轮柄菌(Polysphondylium pallidum)基因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