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
- 10
- 9
- 6
- 1
- 16
- 5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春华 张瑾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41卷6期 605-60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丘脑网状核(RT)一氧化氮能神经元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脑立体定位、核团埋管及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技术(PSG).结果 RT双侧分别微量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2.0 μg后引起睡眠增多;注射一氧化氮...
【关键词】 丘脑髓板内核/生理学;硝普钠/药理学;睡眠/药物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瑾 李春华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41卷1期 7-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海马CA1区给予去甲肾上腺素(NA)对大鼠睡眠的影响.方法运用立体定位技术进行海马微量注射,通过多导睡眠描记(PSG)观察大鼠睡眠的变化.结果 NA引起慢波睡眠(SWS)和总睡眠时间(TST)增加,NA的β型受体阻断剂普奈洛尔减少S...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药理学;酚妥拉明/药理学;普奈洛尔/药理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鸿 肖红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9卷43期 106-10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机体在血虚模型状况下,酸枣仁汤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①实验于2004-03/05在中国药科大学中医药教研室实验室完成.选用昆明种雄性小鼠246只.②观察酸枣仁汤(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经煎煮制成酸枣仁汤颗粒.酸枣仁颗粒溶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友霖 朱修援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9卷40期 164-166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本草纲目记载小檗科淫羊藿属植物淫羊藿有益精气,坚筋骨,补腰漆,强心力等功能,近年来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报道较多.目的:观察在抖笼换能器法,阈上、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干预的情况下淫羊藿提取物对小鼠自发活动和睡眠功能的影响.单位:赣南医学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曦 明亮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40卷4期 314-31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冬虫夏草发酵液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采用自发活动仪记录法、小鼠走动时间和举双肢法、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法、爬杆实验观察受试药的镇静催眠作用.结果冬虫夏草发酵液可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缩短小鼠入睡潜伏期,延长小鼠睡眠持续时间;提高小鼠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闵小芬 李前进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4年39卷5期 356-35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定眩颗粒的镇静、催眠、镇吐及对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法、小鼠走动时间和举双肢法,研究受试药的镇静作用;采用硫酸铜和顺铂致家鸽呕吐的模型,观察受试药的镇吐作用;采用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观察受...
【关键词】 催眠药和镇静药/药理学;睡眠/药物作用;呕吐/药物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宇翎 张艳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38卷2期 118-12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养心安神颗粒的镇静、催眠和耐缺氧作用.方法观察养心安神颗粒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对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时间和睡眠个数的影响以及对缺氧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养心安神颗粒(0.8、1.6 g/kg,ig×7 d)能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功良 赵乐章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38卷1期 6-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5-羟色胺(5-HT)在大鼠腹外侧视前核(VLPO)对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脑立体定位、核团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技术.结果 VLPO微量注射5-羟色胺酸(5-HTP,5-HT前体)使大鼠睡眠减少,觉醒增加;而VLPO微量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斌 章功良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38卷5期 333-33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腹外侧视前区(VLPO)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脑立体定位、核团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技术.结果 VLPO双侧分别微量注射GABA合成关键酶(谷氨酸脱羧酶,GAD)抑制剂3-巯基丙酸(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功良 赵乐章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37卷3期 175-17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大鼠中缝背核(DRN)微量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后睡眠的变化及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采用核团微量注射、多导睡眠描记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DRN内微量注射PCPA(10μg)引起睡眠时间增加,尤以深慢...
【关键词】 血清素;神经元/药物作用;睡眠/药物作用自由词 中缝背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唐贵 李开双 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1年12卷1期 27-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自主活动试验、催眠试验、跳台法和建立小鼠“阴虚 ”模型以研究更年清口服液 的药理作用。结果表明,更年清口服液显著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延长戊巴妥钠阈剂量小鼠的 睡眠时间,改善樟柳碱所致的记忆获得障碍,并拮抗甲亢“阴虚”小鼠免疫功能的减退和皮...
【关键词】 @更年清口服液/药理学;睡眠/药物作用;记忆/药物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延龙 高隽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35卷3期 194-19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基底外侧杏仁核(BLA)内注射吗啡和纳络酮对大鼠睡眠的影响.方法多导睡眠描记术和杏仁核微量注射.结果 BLA注射吗啡可增加觉醒,减少慢波睡眠和总睡眠时间,而阿片受体阻断剂纳络酮引起的作用则与之相反,并可完全阻断吗啡的作用.结论 B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库宝善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31卷3期 204-20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睡眠有3种成分:浅睡眠、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SWS)和快眼动睡眠.提出催眠药物开发新构想,即SWS是最重要的睡眠成分,选择性增加深睡眠的催眠药物最重要,它将对改善失眠,辅助治疗焦虑症、抑郁症和痴呆症具有重要意义.近十年...
【关键词】 慢波睡眠;睡眠/药物作用;催眠药和镇静药/药理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蕾 张景行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33卷1期 6-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杏仁核内微量注射鸟磷酸腺苷(cGMP)和亚甲蓝(MB)对大鼠睡眠和觉醒的影响.方法多导睡眠描记(PSG).结果 cGMP可使觉醒增多,慢波睡眠和总睡眠时间减少,浅慢波睡眠潜伏期延长;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MB除对睡眠潜伏期无显著影响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松岳 杨桦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9年16卷3期 227-22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术后辅助鼻渊舒口服液治疗对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68例临床确诊的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作为治疗组,与55例对照组分别行多导睡眠监测(PSG),通过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后随机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两组常规应用抗生...
【关键词】 鼻窦炎/中西医结合疗法;窦息肉/中西医结合疗法;鼻渊舒口服液/治疗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郁昕 宁康健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7年14卷2期 98-9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处理的杜仲叶对小鼠的中枢镇静作用.方法:实验分为不同剂量、不同给药途径、不同炮制的杜仲叶水煎液和水煎醇沉液,各组小鼠给药后20分钟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测定小鼠的睡眠率和睡眠时间.结果:生杜仲叶水煎液腹腔注射中、大剂量组对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锦芳 刘大护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6年13卷4期 234-23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金铃子散中臣佐药延胡索的变化对小鼠镇痛、镇静作用的影响.方法:金铃散中延胡索采用醋蒸、醋煮、醋炙等法炮制,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连续3天给药后,观察各处理组对小鼠自发活动、痛阈以及戊巴比妥钠睡眠的影响.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煮制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锦芳 邢丽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4年11卷5期 294-29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杜仲的不同处理方法对小鼠中枢镇静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分4种不同处理方法:处理一为不同部位的杜仲水煎剂腹腔注射对小鼠镇静作用的影响;处理二为炒杜仲水煎剂不同给药途径对小鼠镇静作用的影响;处理三为不同浓度的炒杜仲水煎荆腹腔注射对小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宁康健 曾艳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9年16卷6期 459-46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采摘时期杜仲叶的中枢镇静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活动仪自动记录及腹腔注射阈剂量戊巴比妥钠麻醉法,观察不同给药剂量、不同采摘时期杜仲叶水提醇沉液腹腔注射对小鼠的中枢镇静作用,并与杜仲皮比较.结果:杜仲壮叶的中枢镇静作用明显强于嫩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