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3
- 5
- 4
- 19
- 12
- 12
- 8
- 5
- 18
- 16
- 10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白春杰 杨琳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06年26卷3期 67-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讨短棒状杆菌体外用药的抑菌效果,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将短棒状杆菌稀释成6.0×109/mL的菌悬液,分别与已传代扩增的1.0×102/mL的供试菌菌悬液等量混合,再接种至培养皿中,计算菌落总数.同时设生理盐水、CP滤液和灭活CP的对照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琳 夏天瑶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6年18卷5期 360-3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提取短棒状杆菌的有效成分,观察生物学效应,为研制新型治疗制剂奠定基础.方法 将短棒状杆菌77-1株用冷热外压法获得细胞壁,再经苯酚及三氯甲烷萃取肤聚糖成分.结果 提纯品经紫外吸收测定、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抑瘤试验、脾激活试验、毒性试验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志文 张红艳 等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17卷3期 497-498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短棒状杆菌(CP)局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胸腔内注入复方苦参注射液30 ml+CP4 ml+0.9% NS20ml+2%利多卡因10 ml,对照组注入CP4 ml +0.9% NS20 m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芳 许弟群 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6卷6期 11-12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短棒状杆菌(Cp)化学成分及抗骨髓瘤的抑瘤效果.方法 用Lowry法测定Cp的蛋白质含量;用蒽酮法测量Cp的多糖含量;用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氨基甲酸酯(AQC)柱前衍生荧光法对Cp水解液中各种游离氨基酸种类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芳 洛淑萍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6年19卷1期 94-95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分析短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arvum,Cp)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方法用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氨基甲酸酯(AQC)柱前衍生荧光法,分析Cp水解液中各种游离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结果除色氨酸被水解而未被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宇宏 高航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年18卷5期 405-406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减轻短棒状杆菌全菌体制剂接种后的局部疼痛等副作用.方法采用超声破碎、蛋白水解及脱脂的方法提取了细胞壁,通过脾激活试验及抑瘤试验,检测纯化的短棒状杆菌细胞壁活性对家兔股四头肌的局部刺激作用及热原反应.结果纯化的短棒状杆菌细胞壁可使小鼠脾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铭 张琼文 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9年42卷2期 97-10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检验短棒状杆菌细胞壁提取物对膀胱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方法 将3组大鼠分别膀胱灌注短棒状杆菌细胞壁提取物、致癌剂MNU、0.9%氯化钠,灌注9周后提取每组的大鼠膀胱RNA,检测RNA的纯度与浓度.将提取的RNA反转录成cDNA,设计引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肃 杨林 等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7年35卷1期 13-14页ISTICCA
【摘要】 提高短棒状杆菌疫苗临床疗效,解决接种后局部硬结,发烧等不良副反应.在菌体菌苗的基础上,采用超声、破碎、离心、胰酶消化脱脂的方法提取细胞壁做脾激活抑瘤试验生物学检定.结果显示,纯化的短棒状杆菌细胞壁可使小鼠脾激活指数达到4.06.能抑制艾氏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琳 白春杰 等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6年34卷4期 23-26页ISTICCA
【摘要】 研究短棒状杆菌外用剂型,为体外用药开辟新途径.将短棒状杆菌接种在适宜培养基上,连续扩增传代,培养终液稀释成不同浓度.依照新药管理办法,在动物体内进行各种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经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皮肤光敏试验、局部刺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玉祥 何兴隆 等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49卷8期 37-39页
【摘要】 为针对性地防治南江黄羊皮肤脓肿病,对5只患脓肿病的南江黄羊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出1株短小芽孢杆菌,1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2株假结核棒状杆菌.使用克拉霉素、环丙沙星、青霉素、四环素、左氟沙星等12种药物对4株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咏思 沈凯佳 等 《食品科学》 2021年42卷2期 170-176页
【摘要】 以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ATCC 13032)为出发菌株,敲除其支流代谢关键酶乳酸脱氢酶合成基因lldh,建立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干扰(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
【关键词】 谷氨酸棒状杆菌;乙醛酸;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干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春 吴南 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47卷5期 67-7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NCPP)联合瘤内缓释化疗对小鼠黑色素瘤的影响.方法 给小鼠皮下接种B16肿瘤细胞后建立荷瘤小鼠,随机分成4组,①生理盐水(NS)对照组:瘤内和腹腔注射NS;②缓释治疗组:瘤内注射含Ara-C缓释液;③NCP...
【关键词】 黑色素瘤;瘤内化疗;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春 吴南 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47卷5期 67-7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NCPP)联合瘤内缓释化疗对小鼠黑色素瘤的影响.方法 给小鼠皮下接种B16肿瘤细胞后建立荷瘤小鼠,随机分成4组,①生理盐水(NS)对照组:瘤内和腹腔注射NS;②缓释治疗组:瘤内注射含Ara-C缓释液;③NCP...
【关键词】 黑色素瘤;瘤内化疗;无细胞短棒状杆菌制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鹏 李玲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7年19卷6期 529-5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短小棒状杆菌对H22荷瘤小鼠及其免役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抑瘤实验、小鼠碳廓清实验、MTT法观察短小棒状杆菌对小鼠实体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短小棒状杆菌可使荷瘤小鼠的碳廓清指数、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升高,并由刀豆蛋白(Co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静 张利宁 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43卷1期 30-3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无细胞短小棒状杆菌纳米级制剂(NCPP)杀灭病原微生物和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纳米技术,制备NCPP,NCPP与短小棒状杆菌制剂(CPP)分别注射于小鼠腹腔,10 d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尚先 宋静 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03年10卷2期 101-1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无细胞短棒状杆菌纳米级制剂(NCPP)体内抗肿瘤作用及机理.方法:小鼠腹腔注射NCPP与短棒状杆菌制剂(CPP)14 d后测定脾指数.小鼠腹腔注射艾氏腹水癌细胞,于注射癌细胞前1 d及注射后次日起,连续(间隔1 d)腹腔注射NC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媛媛 岳启安 等 《医学综述》 2007年13卷17期 1357-1359页ISTICCA
【摘要】 棒状杆菌属除白喉棒状杆菌外,其他棒状杆菌一般认为是条件致病菌,寄生在人类口谮腔、鼻腔、咽喉部、外耳道、眼结膜、外阴和皮肤等处,可引起抵抗力低下的宿主发生各类感染.棒状杆菌属中的短小棒状杆菌是一种强有力的免疫激活剂,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瑞堂 霍泽仁 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11卷12期 1570-1572页ISTIC
【摘要】 目的 采用短小棒状杆菌制剂对小白鼠ICAM1/LFA1基因表达的研究,从而进一步研究短小棒状杆菌制剂对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机理深入研究提出依据.方法 本试验采用realtime PCR方法,以GAPDH和β-actin分别作为各组织样品的内源控...
【关键词】 短小棒状杆菌制剂;制备;ICAM1/LFA1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隼 韩效林 等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6年23卷4期 346-34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初步探求短小棒状杆菌(CP)纯化物是否具有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机理.方法短小棒状杆菌纯化物(酶解法)及短小棒状杆菌分别注入负瘤小鼠.氚标记胸腺嘧啶掺入法(3H-TdR)测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流式细胞仪对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mR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琳 白春杰 等 《药物生物技术》 2005年12卷2期 98-100页ISTICCA
【摘要】 欲提高短棒状杆菌制剂的临床应用效果,为该产品进一步精制奠定基础,进行了短棒状杆菌有效成份的研究.在适宜的培养基中,以厌氧法培养短棒状杆菌,分别收获菌体及培养上清,做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显示,菌体细胞内脾激活和抑瘤试验生物学活性显著,细胞代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东南国防医药》 2005年7卷5期 353-355页ISTIC
【摘要】 <篇首>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晚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常引起呼吸困难和胸痛,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且易于复发,单纯应用胸腔穿刺抽液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及时有效的控制胸水,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很重要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瑞堂 程晓耕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年18卷6期 531-532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观察丙酮处理的短棒状杆菌制剂的毒性和免疫激活功能.方法用丙酮脱脂方法去掉短棒状菌的部分外膜蛋白及附着在菌体上的杂蛋白,制成制剂,与现用短棒制剂同时进行异常毒性试验、毒性试验、脾激活试验、抑瘤试验.结果丙酮处理后短棒状制剂比原短棒状制剂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陈西 章杰 《肿瘤学杂志》 2003年9卷4期 225-22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价短小棒状杆菌菌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毒性.[方法]应用短小棒状杆菌菌苗胸腔内给药治疗4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结果]有效率76.1%,其中完全缓解率47.8%;毒副反应主要为发热和胸痛,预防性用药后可控制.[结论]短小棒状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丹 屈虹 等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24卷1期 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eritoneal exudative macrophage, PEMφ)在榄香烯复合瘤苗免疫保护效应中的作用.方法:用血红蛋白释放法、硝酸还原法、MTT法等检测榄香烯及榄香烯复合瘤苗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兆娟 《地方病通报》 2007年22卷4期 109页
【摘要】 <篇首> 1992年10月以来,新疆乌鲁木齐市火车西站医院应用短小棒状杆菌菌苗(以下简称短棒)治疗癌性胸腔积液,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鉴光 杨镇华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6年26卷1期 89-90页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短小棒状杆菌免疫剂与抗癌药物对癌性积液的局部治疗效果差异.方法:将55例具有癌性胸腔积液的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试验组为A组34例,对照组为B组21例.两组病人均按常规全部进行胸腔穿刺抽完胸内液体后注入药物.结果:A组有效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芳 吴隼 等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19卷3期 73-77页
【摘要】 用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氨基甲酸酯(AQC)柱前衍生荧光法检测短小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arvum,Cp)水解液中各种游离氨基酸种类及含量,除色氨酸被水解而未被检出外,Cp水解液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詹特斌 《福建医药杂志》 2005年27卷2期 64-65页CA
【摘要】 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分别配合短棒状杆菌制剂(CP)与顺铂(DDP)胸腔内注射治疗晚期肺癌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46例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分别进行短棒状杆菌制剂及顺铂胸腔内注射,按WHO疗效标准评价.结果治疗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玮 张利宁 等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27卷5期 347-348页
【摘要】 目的:研究无细胞棒状杆菌纳米制剂(Non-cell Nano Scale Product from Corynebacterium Parvum,NCPP)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ψ)产生一氧化氮(NO)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为临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君杰 CHANG KP 等 《地方病通报》 1999年14卷3期 8-16页
【摘要】 本项研究旨在确定几种利什曼表面分子抗原对婴儿利什曼原虫实验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用重组的利什曼原虫细胞表面糖蛋白GP63和脂磷酸聚糖(LPG)以短小棒状杆菌菌苗为佐剂免疫草原兔尾鼠.用婴儿利什曼原虫强毒株前鞭毛体攻击感染,测定其免疫保护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梅 周亚伟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14年49卷19期 1687-169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无细胞短棒状杆菌纳米制剂(NCPP)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B virus,DHBV)的活性.方法 麻鸭胫静脉注射抗鸭乙型肝炎病毒阳性血清,建立乙型病毒性肝炎动物模型.无细胞短棒状杆菌纳米制剂给药分高(每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曲守方 黄杰 等 《药物分析杂志》 2010年30卷7期 1205-12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无细胞短小棒状杆菌纳米级制剂(NCPP)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纳米技术制备NCPP.将NCPP与短小棒状杆菌分别注射小鼠腹腔,10 d后,处死小鼠,收集腹腔液体,分离培养巨噬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检测巨噬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曲守方 黄杰 等 《药物分析杂志》 2010年30卷3期 563-5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Toll样受体是一类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特异地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在固有免疫应答中和获得性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讨论了配体和信号传导途径.TLR2和TLR9在短小棒状杆菌的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Toll样受体;短小棒状杆菌;Toll- like receptor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彬裕 高尚先 《药物分析杂志》 2009年29卷3期 448-4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纯化CP-CpG-DNA的方法,为研究DNA免疫增强佐剂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应用经超声破碎、蛋白酶K消化、CTAB沉淀及酚、氯仿抽提等步骤从短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parvum,CP)中提取基因组D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尚先 曲守方 等 《药物分析杂志》 2005年25卷6期 681-6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状态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差异及无细胞短棒状杆菌纳米级制剂(NCPP)活化巨噬细胞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将C57/B6小鼠分为痤疮丙酸杆菌(ATCC12930)组、NCPP组及对照组.于第1 d及第7 d腹腔注射...
【关键词】 肝纤维化;无细胞短棒状杆菌纳米级制剂;巨噬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尚先 厉保秋 等 《药物分析杂志》 2004年24卷2期 193-1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采用逆转录病毒鼠白血病病毒感染小鼠模型,研究无细胞短棒状杆菌纳米级制剂(NCPP,Nano-scale Product from Corynebacterium parvum)体内抗逆转录病毒鼠白血病病毒作用,初步评价其抗HIV的作用...
【关键词】 无细胞短棒状杆菌纳米级制剂;免疫调节剂;巨噬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尚先 马海战 等 《药物分析杂志》 2003年23卷4期 323-3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无细胞短棒状杆菌纳米级制剂(NCPP)体内抗结核作用及机理.方法:NCPP各剂量组与乌体林斯组豚鼠皮下攻击结核杆菌H37RV后,第3,10,17 d肌肉注射给药,于5,7,9周分3批处死动物,取脾查活菌分离数,并做病理镜检.另取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勤惠 杨平平 等 1991年11卷6期 369-37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文较系统地观察了几种免疫活性物质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和血清内溶菌酶(LSZ)活力的影响。硫羟乙酸盐同时激活Mφ和血清LSZ活力。短棒状菌苗使碳廓清率升高,同时使Mφ和血清内LSZ、肝脾重量同步升高,且均有显著的剂量依赖关系。环磷酰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芳 许弟群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年25卷6期 774-777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探讨酶法处理短棒状杆菌(Enzyme-digested Corynebacterium parvum product,ECPP)的效果.方法 采用热灭活、超声、Pronase酶消化等方法处理短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芳 杜瑞林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年25卷11期 1492-1497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探讨酶法处理短棒状杆菌(Enzyme-digested Corynebacterium parvum product,ECPP)对荷瘤鼠脾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NIH小鼠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荷瘤对照组(C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