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4
- 4
- 11
- 5
- 4
- 4
- 4
- 8
- 8
- 7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奥美珍 闫苗 等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23年35卷4期 870-877页
【摘要】 本文在MP2/aug-cc-pVTZ水平下对一氧化碳(CO)和环硼氮烷(B3 N3 H6)之间的弱相互作用进行理论研究,得到6种稳定的B3 N3 H6…CO复合物结构.B3 N3 H6…CO复合物中存在N—H…C/O氢键以及π…π、lp…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榕榕 柯玉琴 等 《江西农业学报》 2022年34卷3期 119-126页
【摘要】 为研究烤烟生产过程中适宜的钾镁比例,通过开展田间随机区组试验,以农户常规施肥(N:P2O5:K2O=1:0.68:3,施K2O量为315 kg/hm2)为对照,研究了优化钾肥处理(N:P2O5:K2O=1:0.68:2,施K2O量为210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畅 余杰予 等 《生态学杂志》 2025年44卷5期 1731-174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氡同位素(222Rn)是一种天然的放射性气体,无色无味、半衰期短(t1/2=3.8天),化学性质保守,地下水中较地表水中浓度更高,且对地下地质条件的突变较为敏感,可作为一种理想的示踪剂,应用于水科学研究当中.然而迄今为止,氡示踪剂技术在水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娜 李天来 等 《生物技术》 2007年17卷2期 86-89页ISTICCA
【摘要】 14-3-3蛋白家族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序列高度保守.主要以同源或异源二聚体形式存在,可以同时与两个靶蛋白或者与一个靶蛋白的两个结构域相互作用,通过与靶蛋白上的一小段共有序列的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残基结合来发挥其调控功能.本文综述了植物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纪春 王学臣 等 《生命科学》 2001年13卷4期 145-147页ISTICCSCD
【摘要】 概述了光合作用光反应与CO2同化和NO-3/NO-2还原的耦联关系,提出了应该从氮、碳代谢整合角度讨论作物的光合作用,以便根据生产目的,调节作物的氮、碳代谢,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怡梦 陈慕琪 等 《植物生理学报》 2024年60卷5期 753-7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碳代谢和氮代谢是谷类作物中最基本的两大代谢过程,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谷类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本文以水稻、小麦和玉米为代表介绍了近十年来谷类作物中碳氮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谷类作物中碳代谢和氮代谢可能存在的互作关系,同时阐述了碳氮比、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亚香 戚智彦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1年45卷4期 334-34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过度放牧导致的养分"入不敷出"是我国天然草地大面积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草地退化又显著影响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能否通过补充土壤养分来恢复退化草地的固碳功能,迄今相关研究较少.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生态系统呼吸(ER)和生态系统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子旭 卢玉生 等 《生态学杂志》 2020年39卷12期 3979-398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试验以日光温室南、北两列绿竹为研究对象,南、北两列绿竹冠层光照强度分别为强光(Ls)和弱光(Ln),每列绿竹分别设置不施氮(N0)、低氮(N1∶ 325 g·丛-1)、高氮(N2∶ 650 g·丛-1)3个氮肥水平,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和氮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欣 汪诗平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5年42卷9期 1818-18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揭示西藏地区放牧对在功能基因层面上的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最近发明的网络工具(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分子生态学网络)分别在对照和放牧条件下分析基因芯片中碳循环和氮循环基因.[结果]碳和氮循环基因网络在对照和放牧条件下都具有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晶 曾超美 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9年24卷13期 1026-10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4种气体信号分子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在心血管系统中发挥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随着肺动脉高压(PAH)发病机制的阐明,气体信号分子及其相互作用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现对气体信号分子在PAH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旨在明确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思颖 导师:龚继明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础医学 遗传学(博士) 2022年
【摘要】 氮(N,nitrogen)是植物的大量必需元素,对植物营养生长和逆境响应至关重要。高等陆生植物从外界吸收的主要无机N源为硝酸盐,经过同化产生的酶、转运蛋白及氮衍生物等,能维持体内其他营养元素(如Fe、C)的动态平衡以确保生命体的正常运转。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许嫄 导师:张袁健 东南大学 化学 化学;分析化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酶催化作为生物催化的重要途径,参与着机体的生命活动和生理代谢。天然酶具有高活性、高底物选择性等特点,然而,酶的分离、纯化成本高昂,且在高温、酸碱等非生理环境下易失活。因此,既具有纳米材料理化特性,又蕴含酶学催化功能的纳米酶应运而生,与天然酶...
【关键词】 金属-氮共掺杂碳材料 ; 纳米酶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凌肖露 导师:符淙斌 杨宗良 南京大学 大气科学 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博士) 2016年
【摘要】 作为表征地表植被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叶面积指数(LAI),是影响地表辐射传输、物质能量平衡的重要植被生物物理学参数,同时也是连接植被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微观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重要参数.由于陆地下表面强烈的不均匀性,正确描述地表植被的冠层结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袁野 导师:吴凤芝 东北农业大学 园艺学 蔬菜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Mill)是我国北方地区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但设施内的光照强度常常不能满足番茄生长的需要,从而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变劣;氮作为蔬菜营养的三要素之一,直接决定了其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优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佳佳 段晓敏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6期 7334-73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物土壤结皮是生态系统工程师,推动沙漠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为了进一步了解生物土壤结皮中微生物在碳氮循环中的功能以及偶联机制,采用宏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分析了腾格里藓结皮附着土(BRS)和藓结皮抖落土(BBS)中与碳氮代谢相关的基因多样性.研究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铭 程慧梓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5期 1874-18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全球气候变暖与氮(N)沉降是两个同时存在的全球变化主要因素,但目前关于二者的研究多以单因子为主.细根形态和化学性状等功能性状在促进植物养分获取和森林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但目前气候变暖、N沉降以及两者交互对细根形态和化学性状的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雯琳 邱晓杰 等 《草业科学》 2023年40卷8期 1988-1999页
【摘要】 通过在内蒙古草地开展模拟全球气候变化的试验,测定分析土壤 0-10、10-20 cm总有机碳(SOC)、总氮(TN)、总磷(TP)、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有效磷(AP)的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探究非生长季增温和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晗 赵腾雯 等 《分析测试学报》 2022年41卷8期 1259-1266页
【摘要】 石墨相氮化碳是一种新兴的二维蜂窝状纳米材料,其结构中C原子和N原子以sp2方式杂化,通过PZ轨道上的孤对电子相互作用形成类似于苯环的π键,构成高度离域的共轭体系.这一独特结构使其可与一些离子或分子产生疏水、π-π键、氢键和静电力等相互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德新 张伟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0期 3622-36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揭示黄土高原典型人工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叶片与土壤碳(C)、氮(N)、磷(P)元素变化特征及其交互作用,以延安庙咀沟流域恢复20-40a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霍利霞 红梅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6期 2139-21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荒漠草原凋落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自然降雨(CK)、增雨30%(W)和减雨30%(R)3种水分处理和0(N0)、30(N30)、50 (N50)和100 kg hm-2 a-1(N100)4种氮素(NH4NO3)水平处理,用分解袋法,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淑兰 方华军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23期 8285-82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气氮沉降增加倾向于促进受氮限制陆地生态系统地上生物量,但是对地下碳过程和土壤碳截存的影响结果迥异,导致陆地生态系统“氮促碳汇”的评估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大气氮沉降输入直接影响微生物活性或间接影响底物质量,改变凋落物和土壤有机质(SOM)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博 史亮涛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23期 8604-86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碳氮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关键元素,然而碳氮对土壤生态系统功能是否具有交互作用还缺乏深入研究.通过干热河谷土壤的葡萄糖和硝酸铵的交互添加实验,研究了氮、碳添加及其交互作用对干热河谷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氮交互作用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立革 珺郭 等 《生态科学》 2018年37卷4期 45-51页ISTICPKUCSCD
【摘要】 针对设施土壤C/N比失调,蔬菜产量下降的问题,采用裂区设计大田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S1)在水肥一体化(FG)和膜下沟灌(FP)两种灌溉方式对设施土壤碳、氮及蔬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肥一体化(FG)灌溉方式下的秸秆腐解率相比膜下沟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明燕 季清娥 等 《生物安全学报》 2017年26卷2期 103-110页ISTICPKUCSCD
【摘要】 实蝇与体内微生物的共生关系是目前较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其中,肠杆菌科细菌是这些内共生微生物中的重要一类,广泛存在于实蝇肠道和生殖系统中.研究证明,共生肠杆菌科细菌在参与实蝇的碳氮循环、营养代谢、生殖免疫及生物防治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近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泉 张小短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3期 7965-79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我国西南紫色土地区,农田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绿肥应用也面临严峻问题.为改善农田土壤健康状况,探索绿肥的应用途径,通过紫云英与油菜间作,重点探讨了绿肥紫云英对油菜根际土壤碳氮及其微生物特征的影响,同时与秸秆覆盖的效应作了比较,其创新性在于将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景立权 赖上坤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4期 4254-42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和温度的增加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两个最主要特征.目前空气中的CO2浓度已从1800年的不到280 μmol/mol上升到391 μmol/mol,预测本世纪末最高将增至936μmol/mol.伴随CO2及其它温室气体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家兵 张秋婷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2期 3628-36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14年4月,选择闽江口鳝鱼滩湿地中未被入侵的短叶茳芏群落(A)、互花米草入侵斑块边缘(B)以及互花米草入侵斑块中央(C)为研究对象,基于时空互代研究方法,探讨了互花米草入侵序列下湿地土壤碳氮空间分布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入侵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元彬 黄从德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6期 5227-52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通过野外原位试验,对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进行了模拟氮沉降和降雨试验,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分析系统(LI-COR Inc.,USA)测定了对照(CK)、氮沉降(N)、减雨(R)、增雨(W)、氮沉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丕征 刘世荣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4期 4485-44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盆栽试验和韧皮部环割方法研究了碳水化合物供应、氮素形态及其交互作用对红椎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无机氮源采用硝酸铵(AN)、铵态氮(NH~-N)、硝态氮(NO;-N),有机氮源采用尿素(Urea)、精氨酸(Arg)和甘氨酸(Gly),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益君 闫文德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2期 342-3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类活动引起陆地生态系统氮输入水平持续升高,对全球碳循环产生影响.为探究氮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采用氮添加试验对亚热带湿地松林的土壤呼吸进行了研究.试验共设置4种氮添加水平:对照CK,0gm-2a-1;低氮L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元虎 张卫信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20期 6614-66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无脊椎动物生物量通常小于土壤生物总生物量的10%,但它们种类丰富,取食行为及生活史策略多种多样,且土壤动物之间,土壤动物与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土壤动物的生态功能主要通过取食作用(trophic effect)和非取食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海英 焦广发 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5年34卷10期 1008-10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空气污染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公共卫生和环境问题,近年来受到国内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空气中主要的污染物有一氧化碳(CO)、氧化氮(NOX)、臭氧(O3)、二氧化硫(S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等.PM根据其空气动力学直径以微米为单位命名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悦 鲍雪莲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8期 2494-25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辽宁沈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利用运行2a的开顶式气室,研究了臭氧(O3)浓度升高和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O3浓度升高降低了成熟期小麦根生物量.O3浓度升高和不同氮肥施用水平的交互作用改变了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建福 赵鑫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9期 6006-60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物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土壤肥力,如何保持并提高土壤肥力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土壤有机碳和氮素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动态平衡直接影响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振宏 何宗明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3期 4205-42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福建省南平市峡阳国有林场二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 Hook)人工林5种采伐剩余物管理措施(收获采伐剩余物和地被层、全树收获、仅收获树干和树皮以及加倍采伐剩余物、炼山)下0-40 cm深度土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宗宁 石培礼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9期 6191-62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氮沉降和放牧是影响草地碳循环过程的重要环境因子,但很少有研究探讨这些因子交互作用对生态系统呼吸的影响.在西藏高原高寒草甸地区开展了外源氮素添加与刈割模拟放牧实验,测定了其对植物生物量分配、土壤微生物碳氮和生态系统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娜 于志海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2年32卷4期 843-85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14-3-3蛋白是真核生物中许多信号传导级联反应的主要调节分子,易于与具有磷酸化的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的靶蛋白互作进而调节碳氮代谢、三羧酸循环、莽草酸合成等多种生理过程中的多种酶活性.该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14-3-3蛋白的研究进展,对植物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雪梅 孙向阳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5期 4714-47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于2005 -2008年连续4年测定了不同造林密度(2 m×2 m、2m×3 m、2 m×3.5 m、2 m×4 m、2 rm×5 m、3m×3 m、3 m×4 m)下2年生三倍体毛白杨(B304)和对照二倍体(131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珏 闫丽 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32卷6期 802-80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 l/2,ERKl/2)抑制剂对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poxyeicosatrienoic acid,11,12-E...
【关键词】 11,12-环二十碳三烯酸;缺血/再灌注损伤;一氧化氮合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蓓 孙庚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6期 1506-15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活性、惰性有机质库和微生物生物量在数量和分配上的变化是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贮存和动态变化的决定性因素.采用OTCs(Open top chambers)升温以及刈割+粪便归还的方法,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氮组分和微生物生物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