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4
- 3
- 52
- 15
- 12
- 6
- 6
- 13
- 11
- 9
- 7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高崇 吴国贺 等 《中国烟草科学》 2018年39卷2期 69-75页
【摘要】 为防控延边烟区烟草菌核病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开展了病原菌鉴定及抗性种质材料筛选研究.将收集的病原菌核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经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观察、rDNA-ITS测序比对及基于rDNA-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病原菌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晨燕 袁正杰 等 《浙江农业学报》 2016年28卷10期 1730-1737页
【摘要】 水稻纹枯病是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水稻纹枯病抗性属于数量遗传性状,目前尚未发现高抗或免疫的水稻种质材料。为了提高水稻抗纹枯病种质的筛选和研究效率,对水稻离体叶片抗纹枯病接种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更精确的控制,并采用了量化的病情调查方法。取纹...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汤正辉 导师:林宏辉 四川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种类繁多,除少数种类外,主要生长于热带地区。苦苣苔科是较大的科,全世界约150属,3700余种。其中有上百种美丽的观赏品种。该科植物多具有披满绒毛的叶片,整株植物外形多为莲座状,具有颜色鲜艳的管状或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商闯 贾银锁 等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008年41卷4期 329-33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篇首> 1969年Smedegard-Petersen和Nelson[1]首次报道玉米小斑病菌毒素(Helminthosporium maydis toxin.简称Hm-毒素)时曾利用抑制种子根生长法和离体叶片法对Hm-毒素进行生物测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伟 陈勇 等 《生态学杂志》 2008年27卷9期 1571-157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尖角突脐孢菌(Exserohilum monocerns X27)菌株的粗毒素为材料,通过滤纸法、离体叶片法和盆栽喷雾法,测定了粗毒素对稗草萌芽及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2叶期稗草叶片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军 赵红盈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7年13卷2期 220-2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室内采用离体叶片法研究了转sck单价基因抗虫水稻86AS1和转cry1Ac/sck双价基因抗虫水稻MSB不同生育期主茎顶叶对二化螟幼虫的杀虫效果.结果发现,不同生育期的MSB对二化螟初孵幼虫表现出了很强的毒杀效果,二化螟幼虫校正死亡率在扬花...
【关键词】 转sck单价基因抗虫水稻;转cry1Ac/sck双价基因抗虫水稻;二化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建江 王文桥 等 《中国蔬菜》 2016年5期 18-21页
【摘要】 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了2种新杀菌剂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SC)和22.5%啶氧菌酯SC对番茄灰霉病的作用方式及田间防效。结果表明: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和22.5%啶氧菌酯SC对番茄灰霉病保护作用的EC50值分别为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蒙静雯 谢业焜 等 《广东农业科学》 2016年43卷2期 89-93页
【摘要】 从全国7个省份(黑龙江、内蒙古、山东、河南、湖北、福建和云南)收集Alternaria alternata,采用SSR中性分子标记和交配型特异性引物测定菌株并选出234株不同基因型的菌株,再用离体叶片法测量菌株的致病力(病斑面积).结果表明...
【关键词】 Alternaria alternata;马铃薯早疫病;致病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芳胜 马志强 等 《中国农学通报》 2013年12期 201-205页
【摘要】 旨在探讨杀菌剂与哈茨木霉菌互作防治植物病害增效作用的评价方法。采用对峙法,孢子悬浮液法和离体叶片法分别测定了哈茨木霉菌与啶酰菌胺互作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用互作系数>1作为互作增效作用的评价标准,并用离体叶片法验证其评价结果。3种方法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芳胜 马志强 等 《农药》 2012年51卷8期 601-604页
【摘要】 [目的]为提高木霉的生防效果,筛选出与木霉联用的杀菌剂.[方法]对峙法、孢子悬浮液法和离体叶片法测定木霉对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对2个病菌的抑制作用,并用EC50比值>1作为筛选标准.[结果]对峙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兵 彭峰 等 《贵州农业科学》 2010年38卷4期 113-116页
【摘要】 为探讨链格孢菌对空心莲子草的防治潜力,采用离体叶片法检测了链格孢菌不同极性代谢产物、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对空心莲子草的致病性.结果表明,链格孢菌乙酸乙酯相代谢产物对空心莲子草离体叶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在最高浓度2 000 μg/mL时,石油醚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桂双 王文桥 等 《农药学学报》 2009年11卷3期 312-316页
【摘要】 采用盆栽植株喷雾-叶碟法、叶碟喷雾法分别测定20%唑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的保护、治疗作用,采用离体叶片法、叶碟法测定其对黄瓜霜霉病的铲除作用.结果表明:在200μg/mL浓度下,20%唑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的保护、治疗效果分别为77.9...
【关键词】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刺;唑菌酯;悬浮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彦 王树桐 等 《中国农学通报》 2008年24卷5期 308-312页
【摘要】 [研究目的]筛选新型的植物源杀菌荆,对黄瓜细茼性角斑病的有效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方法]使用平板打孔法对30种中草药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筛选,并且使用液体培养法和离体叶片法对其防效进行验证.[结果]五倍子、丁香、地榆的乙醇提取物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省委 陈璐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4年42卷8期 173-179,后插28-后插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究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et Zucc.)Maxim.叶片不同发育时期黄酮类成分变化与元素积累的规律,揭示其黄酮类成分的形成机制.方法 以箭叶淫羊藿叶片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发育时期分为t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杰 李滨胜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8年35卷12期 1437-1443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建立外源基因甜菜叶绿体转化体系,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了包含有编码苏云金芽孢杆菌晶体蛋白基因By crylAc 和编码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基因bar 的甜菜叶绿体转化载体pSKARBt/bar,以甜菜叶绿体基因组中atpB/rbcL做同源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潇 王曙光 等 《河南农业科学》 2022年51卷3期 104-111页
【摘要】 为明确楸树茎腐病的致病原因,了解不同楸树材料对致病菌的抗性差异,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感病楸树植株中分离纯化菌株并验证其致病性,之后进行形态与分子鉴定,采用离体叶片穿刺法和浸根法将致病菌接种至不同楸树材料,测定不同楸树材料叶片β-1,3-葡聚糖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可心 毕秋艳 等 《农药学学报》 2022年24卷4期 743-751页
【摘要】 为明确灰葡萄孢对氟唑菌酰羟胺不同敏感型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将9个不同敏感型菌株在无药PDA平板上继代培养10代后,测定其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在PDA平板和离体叶片上测定了其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和致病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婉倩 李学敏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年23卷10期 1581-1587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溶血现象是人工心脏泵设计与研发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溶血的产生与血细胞在泵内运动时所受剪切力和在泵内的运动时间有关.目的:分析离心血泵不同运行参数及不同结构参数与血细胞在泵内所受剪切力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速度系数法设计离心血泵的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同兴 吴鸿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8年30卷1期 19-37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利用扫描电镜、叶表皮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研究了番荔枝科93种2变种植物叶片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番荔枝科植物叶片形态结构具有较大相似性,如叶表面均具有表皮毛,表皮细胞具有晶体,气孔器为平列型,具2~6个副卫细胞,仅分布在远轴面,普遍具有败育气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尉姗姗 尹林克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7年29卷2期 251-255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抗冻蛋白被发现于低温环境下生存的生物体中,它能够吸附在冰晶表面并改变冰晶的生长形态,对于增加植物的抗低温胁迫能力有重要作用.用纤维素DE-52离子柱层析提取分离出了冬季新疆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叶片中的抗冻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树才 李国婧 等 《植物学报》 2001年43卷11期 1207-1210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首次报道了专一识别水杨酸(salicylic acid, SA)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该抗体源于以5- 氨基水杨酸(5-ASA)的5位氨基为偶联位点,血蓝蛋白(KLH)为载体合成的SA-NH-CH2-NH- KL H 免疫原.它对 SA 和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爱霞 方炎明 《广西植物》 2017年37卷4期 470-4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研究选取杭州市2个污染区常见的6种绿化树种叶片作为材料,以清洁区为对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受试树种叶内及对应样点降尘、土壤中Pb、Cd、Cr、Cu、Ni和Zn的含量,分析叶片的吸污能力以及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降尘的相关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冲 程波 等 《中国药房》 2017年28卷13期 1793-179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构建新疆一枝蒿cDNA文库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Trizol法提取一枝蒿幼嫩叶片总RNA,反转录成单链cD-NA,长距离聚合酶链反应法(LD-PCR)合成双链cDNA;PCR产物经蛋白酶K消化,采用sfiⅠ酶切,酶切产物用CHR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海坤 焦健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6年36卷7期 1464-146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中国野生刺葡萄、山葡萄、桑叶葡萄和东南葡萄的成熟叶片为材料,比较柱式植物叶绿体DNAout试剂盒和改良的高盐-低pH法分离叶绿体及提取cpDNA效果。结果显示:(1)2种方法均分离得到了中国野生葡萄的叶绿体,但与柱式植物叶绿体DNAou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令凡 焦健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5年35卷3期 508-51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明确油橄榄的抗寒机理,对甘肃陇南地区主栽的6个油橄榄品种离体叶片进行低温胁迫(5℃、0℃、-5℃、-10℃)处理,并以18℃常温培养为对照,测定与抗寒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品种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少宇 张俊琦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5年35卷9期 1899-190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三倍体杨树品种‘银中杨’(Populus alba×P.berolinensis Yinzhong)无菌苗叶片为材料,对其原生质体分离及纯化条件进行研究,为进一步通过细胞融合、基因工程等进行品种改良探索新的途径.结果表明:酶的种类及浓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迪 郑雪玲 等 《南方农业学报》 2021年52卷9期 2482-2488页
【摘要】 [目的]明确环境因子对女贞褐斑病病原菌小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生长的影响及该病菌对不同种类植物的致病性,为女贞褐斑病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前期研究鉴定的女贞褐斑病病原菌小新壳梭孢NPGY-1为材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艳辉 冯紫薇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3年25卷5期 585-5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神农架地区濒危药用植物七叶一枝花叶片中一株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中分离纯化得到七个聚酮类化合物和一个简单的生物碱类的次级代谢产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质谱等方法确定,分别为Citrinin H1(1),dehydroiso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贵明 曾继吾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2年20卷1期 19-2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春甜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huntianju')果皮和叶片为材料,分别用Tris-HCl、尿素/硫脲(Thi/Urea)、三氯乙酸/丙酮(TCA)和酚(Phe)等4种方法提取柑橘总蛋白质,从蛋白质产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欣 杜丽璞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年13卷4期 596-6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方便、快捷、准确地对转基因小麦中的bar基因进行检测,对于筛选纯合稳定转基因植株、获得无筛选标记转基因植株、鉴定常规小麦品种和商品小麦中的bar基因成分等具有一定价值.本试验对叶片涂抹、植株喷洒、培养基添加除草剂3种方法鉴定转bar基因小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洁 曹坳程 等 《植物学报》 2011年46卷4期 470-4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9-羰基-10,11-去氢泽兰酮为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的主要致肝脏毒性成分及杀虫的生物活性成分.从紫茎泽兰叶片中分离提纯得到9-羰基-10,11-去氢泽兰酮(Euptox A)标准品,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冯 郑春芳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1年19卷6期 519-5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适用于秋茄(Kandelia candel)叶片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酚抽提法提取的蛋白质浓度较低,约1.7 μg μL-1,SDS-PAGE电泳后几乎无条带;而采用改良TCA -丙酮沉淀法可显著提高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明志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1年19卷4期 360-3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从广东乳源县的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内生真菌中分离和筛选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进行了研究.从南方红豆杉的树皮、茎部、叶片及叶片研磨物中分离纯化了145株内生真菌,对其中的53株内生真菌采用摇瓶发酵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安娜 陆健健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8期 2245-22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长江口微咸水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潮汐淹没和改进的静态箱法,针对芦苇在不同淹水条件下对甲烷的传输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淹没样点割除芦苇前后平均甲烷释放分别为1.60 mgCH<,3>m<'-2>h<'-1>和0.50 mg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西北植物学报》 2009年29卷10期 2118-212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泰山酸枣叶片为外植体,以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及培养方法等因素对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定芽启动的最佳培养基激素组合为1.0 mg·L-1 TDZ+0.5 mg·L-1 IAA;不定芽诱导伸长最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志聪 杜道林 等 《广西植物》 2009年29卷3期 342-3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传统的纸样称重法用来测量离体叶片的面积,烦琐、耗时、精度不高.为寻求一种适合的方法,我们对离体叶片采用扫描仪获取叶片的数字图像,利用Image J软件测量叶片的长、宽、周长、面积及叶柄的长,并与传统的纸样称重测定叶面积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燕玲 贺红 等 《广西植物》 2009年29卷5期 678-6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广藿香叶片及带节茎为材料,研究青枯菌粗毒素不同制备方法、青枯菌不同培养时间及不同菌液浓度对外植体离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滤灭菌法制备的青枯菌粗毒素致毒性比湿热灭菌法处理更强,外植体成活率明显降低;以培养12 h的青枯菌粗毒素对外植体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蕴薇 董文珂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08年2期 127-1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建立了山茶低温诱导蛋白研究中叶片蛋白双向电泳技术体系.采用固相pH胶条在IPGphor TM等电聚焦系统上进行等电聚焦,在Ettan TM Dalt Ⅱ高通量电泳仪上进行SDS-PAGE电泳,以银染法染色,得到了分离效果良好的蛋白质双向电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峰 蔡宇杰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8年44卷1期 45-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浸出离心法从女贞叶中分离的质外体蛋白,约占叶片可溶蛋白的1.63%,其中的质外体过氧化物酶占叶过氧化物酶(POD)总酶活性的3.14%.以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一分子量为62 kDa的质外体过氧化物酶,其对H202的表观k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廷璞 安建平 等 《生态学杂志》 2008年27卷9期 1592-159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用镉诱导黄瓜叶片组织产生金属硫蛋白(MT),经分离纯化,血清白蛋白偶联后作为抗原.采用背部皮内、皮下和耳缘静脉注射免疫家兔,制备出效价为1:16的免疫血清.用饱和硫酸铵盐析法和Sephadex G-200柱层析分离纯化IgG.经测定纯化后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