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8
- 2
- 2
- 40
- 11
- 4
- 3
- 1
- 42
- 9
- 8
- 7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夏廷毅 《中国癌症杂志》 2006年16卷6期 454-4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γ(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是放疗诸多技术中的一类,有较好的剂量聚焦特性,在提高靶区剂量和降低正常组织损伤方面有较大优势,特别是我国独创的全身γ-刀所具有的独特剂量聚焦和剂量分布特点,在治疗实质器官肿瘤如肺、肝、胰腺等局限性肿瘤获得了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陆 岑笃才 等 《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10卷2期 193-194页ISTICPKUCA
【摘要】 1998年3月-2001年3月,我院共发生6例肺癌患者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刀)后大咯血死亡,而同期常规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只有1例发生大咯血死亡,结果提示,肺癌患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刀)有可能增加大咯血的发生率.
【关键词】 肺肿瘤/放射疗法;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刀);大咯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东山 黎维娟 《中国医疗设备》 2014年10期 4-8,68页ISTIC
【摘要】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技术和临床应用的自然延伸,是一种在精确图像引导下的大剂量低分次的放射治疗方法。体部伽玛刀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创新放疗设备,把伽玛射束治疗从头部延伸至体部。在近15年的技术发展和临床实践...
【关键词】 体部伽玛刀;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林波 赖名耀 等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2年25卷6期 341-344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5个以上多发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SRS)的副反应及联合全脑放射治疗(WBR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7例病灶数5个以上多发脑转移瘤患者接受SRS的毒副反应及联合WBRT治疗效果.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静 邵秋菊 等 《现代肿瘤医学》 2009年17卷12期 2422-2422页ISTICCA
【摘要】 对1例右肾母细胞瘤患儿右肾病灶采用立体定向X-刀适形放疗.治疗后复查CT及B超,原肿瘤明显缩小.肾母细胞瘤对放射治疗敏感,采用立体定向X-刀适形放疗疗效肯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轶鹏 胡立宽 等 《癌症进展》 2009年7卷6期 669-674页ISTIC
【摘要】 目的 为提高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肿瘤控制率并保留患眼及其部分视力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初步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 16例16眼RB行"微真空角膜接触眼球固定器"(MVCCOP)眼球固定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刀).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龙珍 《四川肿瘤防治》 2004年17卷2期 79-80,97页ISTIC
【摘要】 目的:评价X-刀立体放疗在局部晚期肺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48例患者采用高剂量分割治疗,每周3次,分5~8次进行,处方剂量6Gy~8Cy,总量40Gy~48Gy.结果:完全缓解(CR)20例,部分缓解(PR)22例,无变化(NC)4例,总...
【关键词】 肺部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前文 胡晓平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02年23卷1期 15-1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检测TOPSLANE(拓能)全身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的物理精度.方法:通过用胶片和电离室测量法,测量出系统的综合定位精度及3D-TPS单靶点规划剂量误差.结果:该系统的综合定位精度为2.65mm;3D-TPS单靶点规划剂量误差为5...
【关键词】 全身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全身X刀;3D-TP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立宽 吴欣怡 等 《山东医药》 2001年41卷13期 5-6页ISTICCA
【摘要】 为有效控制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局部复发或转移,降低其死亡率,尽可能保留患眼视力,对8例本病患儿采用颅脑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其中单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例,分次治疗6例.术后随访8~15个月,6例肿瘤均消失,2例单次治疗患儿6个月后肿瘤复发,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永生 宋锦平 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00年5卷3期 145-14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的方法、效果及适应证.方法总结79例颅内肿瘤STR治疗及随访资料.结果79例颅内肿瘤分别采用BRw分次、GTC低分次、多分次、高分次治疗.平均随访14.36个月,1年生存率72.34%,生存期1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风云 郭艳 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21卷6期 S128-S1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联合全脑放疗与单纯SRT对脑转移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方法脑转移瘤患者69例行SRT加全脑放疗32例,单纯SRT 37例. SRT等中心剂量14~22 Gy,全脑放疗30~40 Gy/3.5~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永生 宋锦平 等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0年13卷4期 203-206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比分析60例采用BRW分次、GTC低分次、多分次、高分次SRT治疗颅内肿瘤的治疗与随访资料.结果:随访23.31±13.83月,1年生存率85.0%,生存期23.31月,实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廷毅 《医疗装备》 2009年22卷7期 1-5页
【摘要】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是应用立体定位技术和特殊射线装置,将多源、多线束或多野三维空间聚焦的高能射线聚焦于体内某一靶区,使病灶组织受到高剂量照射,周围正常组织受...
【关键词】 放射治疗;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磊 钱锁开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9年20卷3期 166-167页CA
【摘要】 X-刀联合立体定向内放疗治疗18例混合型颅咽管瘤患者.结果除1例立体定向放疗术中囊腔穿刺失败,直接行X-刀治疗外,其余病人均行立体定向内放疗及X-刀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12~30个月,16例病人症状持续好转,2例无明显变化,肿瘤控制率为8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钢 原锦 等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14卷6期 691-692页
【摘要】 目的:探讨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X线立体定向技术,单次、大剂量照射脑转移瘤,设4个~9个非共面照射野,80%等中心剂量线覆盖PTV.多发转移灶,根据肿瘤所在位置、大小及局部周边水肿情况和全身状况配合全脑照射.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龙珍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4年17卷3期 200-201页
【摘要】 目的评价X-刀立体放疗在晚期肺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30例患者(原发肿瘤21例,转移性肿瘤9例)47个病灶,均采用高剂量分割治疗,每周三次,分5~8次进行,处方剂量6~8 Gy,总量40~48 Gy.结果 17个病灶完全消失,23个病灶缩小...
【关键词】 肺部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颖 彭勇 等 《医学文选》 2002年21卷2期 135-136页
【摘要】 目的探讨X-刀对体部恶性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78例体部恶性肿瘤(原发癌61例,转移癌17例),先给予常规外照射DT40~50Gy/20~25F/4~5W,体息7~10天后行体部X-刀补量治疗,分次治疗方法为DT4~8Gy/F,隔日1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兴华 赵朋 等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8年21卷2期 99-10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比分析23例采用BRW分次、GTC低分次、多分次、高分次SRT治疗颅内肿瘤的治疗与随访资料.结果 随访(23.31 4±13.83)月,1年生存率85.0%,生存期23.3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夏廷毅 第五届全国肿瘤放疗及综合治疗会议 2006年
【摘要】 γ(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是放疗诸多技术中一类,有较好的剂量聚焦特性,在提高靶区剂量和降低正常组织损伤方面有较大优势,特别是我国独创的全身γ-刀所具有的独特剂量聚焦和剂量分布特点,在治疗实质器官肿瘤如肺、肝、胰腺等局限性肿瘤获得了高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戚金凤导师:胡立宽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肿瘤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目的:为有效控制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局部复发或转移,降低其死亡率,尽可能保留患眼视力,避免损害容貌,初步探讨颅脑X-刀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方法、疗效。方法: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对16例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人应用“微真空角膜接触眼球固定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程金生 2004全国医用辐射防护与安全学术研讨会 2004年
【摘要】 应用于X、γ射线头部立体定向外科治疗系统(以下简称γ-刀与X-刀)的应用质量检测和放射卫生防护要求.适用于头部γ-刀与X-刀治疗的实施和放射防护与安全管理及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宝生导师:于金明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基础医学 肿瘤放射治疗(硕士) 1998年
【摘要】 为了探索SRS在脑转移瘤治疗中的作用及其预后因素,该院自1996年3月至1998年1月利用深圳奥沃光子公司研制开发XK-1A型颅脑X-刀治疗了41例脑转移瘤患者,原发肿瘤包括肺SCLC8例、肺NSCLC26例、乳腺癌2例、鼻咽癌1例、泪腺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甸源 高松涛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44卷4期 877-878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肺癌易发生脑转移,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严重损害患者生存质量,威胁患者生命,预后较差.放射治疗是脑转移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作者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12月至2007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立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华长春 谭启富 等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2年15卷4期 373-373,375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随着神经外科显微技术的发展,对大部分颅内肿瘤均可以采用直接手术切除的方法达到治疗目的.但对那些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麻醉、手术创伤或病变位置深和病变位于脑的重要部位,估计手术后会造成严重并发症的肿瘤患者,选择立体定向手术结合X-刀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长源 王如密 等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0年16卷4期 227-22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X-刀治疗颅内病变CT定位的方法.方法:CT定位X-刀治疗颅内肿瘤及动静脉畸形337例,采用FN-89或Fischer立体定向仪,Somatom-DR CT机扫描定位,X-刀治疗软件根据CT系列图像自动优化计划治疗.结果:所有X-...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进沛 张富利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14年35卷12期 79-81,1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外置立体定向治疗系统医用加速器性能与防护检测方法.方法:参照GBZ 126-2011、GB/T 19046--2003以及自有的检测设备,对医用加速器相关性能和防护指标进行检测;用交叉刻度的方法,采用待测的医用加速器辐射源,以在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红 孟庆勇 等 《安徽医学》 2013年34卷1期 13-14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X线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术后残留垂体腺瘤在控制肿瘤生长和改善内分泌方面的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至2008年3月X刀治疗的有完整随访结果共206例术后残留垂体腺瘤资料.病灶直径5~35 mm,平均为16.4 m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华长春 孙康健 等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8年21卷1期 39-4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颅内难治性囊性肿瘤采用立体定向活检与X-刀相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8例薄壁囊性脑肿瘤在CT导向立体定向穿刺活检,并抽吸囊液使囊腔缩小,再行X-刀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明确了病理类型,肿瘤体积缩小,患者临床症状改善,X-刀治疗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东石 陈苏 等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6年11卷1期 40-4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立体定向三维放射(X-刀)治疗颅内疾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毒副反应及放射损伤.方法:分析研究颅内疾病的CT、MRI以及周边结构的关系,根据疾病部位、大小的不同,拟定不等的治疗剂量,应用立体定向三维放射治疗.采用瓦里安21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声江 李建军 等 《四川肿瘤防治》 2006年19卷1期 45-46页ISTIC
【摘要】 目的:对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头颅部肿瘤的作用、摆位及照射技术的质量保证进行探讨.方法:我院1997年~1999年共收治79例行头颅部X-刀立体定向治疗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27例,良性肿瘤患者49例,鼻咽癌后程放疗患者22例,恶性脑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俊芳 于水 《现代肿瘤医学》 2006年14卷3期 376-37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近十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放射治疗技术立体定向适形、调强放疗(3DCRT、IMRT)逐渐替代传统的普通放疗.它可以提高肿瘤剂量,减少周围组织损伤,提高生存率.该技术的实施和拥有与之相匹配的附属设备是实现三维适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裴作升 《医疗设备信息》 2006年21卷3期 31-32页ISTIC
【摘要】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技术在肿瘤立体放射治疗临床研究中已取得优异的成果.本文介绍γ刀、X刀在临床应用中优缺点的比较.
【关键词】 γ刀(γ-knife);X刀(X-knife);优缺点比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广辉 徐振峰 等 《中国厂矿医学》 2005年18卷2期 131-13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价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以下简称X-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深圳威达公司808型X-刀立体定向放射系统,CT扫描定位治疗原发性肝癌.结果所有病例随访3~36个月,全部病例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病体缩小5%~100%.结论X...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红星 《护理与康复》 2004年3卷6期 379-380页ISTIC
【摘要】 <篇首> 脑胶质瘤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约占41.4%,是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最高、恶性程度最高、治疗效果最差的恶性肿瘤[1].目前主张综合治疗,即配合X-刀治疗等.X-刀治疗是指采用立体定向等技术把医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高能X线聚集在病灶区,达到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立高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04年3卷1期 87-8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射外科概念,在1951年由Leksell教授首先提出.放射外科是一种采用立体定向导向,使用单次高剂量聚焦电离辐射损毁颅内靶点的方法.当今放射外科恰当的定义是:在准确限定的靶点容积内单次剂量治疗所产生的特殊放射生物学效应,从而起到与手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广辉 徐振国 等 《中国厂矿医学》 2004年17卷3期 247-24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价用等中心直线加速器放射外科(以下简称X-刀)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深圳威达公司808型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CT扫描定位治疗胰腺癌.结果随访3~20个月,全部病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瘤体缩小50%~90%,有1例并发上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其源 邓新源 等 《海南医学》 2004年15卷4期 80-8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X-刀治疗颅内肿瘤的疗效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对颅内肿瘤58例66个病灶进行X-刀治疗,50例于X-治疗后3-24月进行影像学随访,其中脑转移瘤14例,听神经瘤5例,胶质瘤13例,脑膜瘤4例,松果林区肿瘤5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脉络丛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鹏 王钰 等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3年16卷3期 129-131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和评价应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加血脑屏障开放、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脑深部和重要功能区胶质瘤(GDEBA).方法对50例患者进行治疗,肿瘤体积19.72cm3~135.56cm3,平均43.28cm3,先行X-刀治疗,术后3~7天行血脑屏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声江 钟丽娟 等 《四川医学》 2003年24卷3期 242-2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头颅部肿瘤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摆位及照射技术.方法将Brain LAB X-刀立体定向治疗装置外置于Varian 600C型直线加速器准置器上,采用6MV-X线对头颅部肿瘤行小野三维集束大剂量多弧非共面旋转聚焦技术放疗.结果经X...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纳新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02年26卷6期 418-419,417页MEDLINEISTIC
【摘要】 介绍了一种应用在体部的立体定向放射手术治疗系统(简称体部X刀系统)中的滑动坐标系统的结构设计方案,同时对相关的转换公式也作了说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