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89
- 142
- 23
- 840
- 55
- 39
- 15
- 6
- 62
- 40
- 35
- 34
- 3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惠琴 王春娟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3年27卷7期 1050-1054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旋转移动是无托槽隐形矫治中最难以预测的牙齿移动方式之一,牙体形态可影响牙齿去扭转的矫治效果,目前尚无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纠正下颌不同形态扭转牙时每步旋转量设计对牙齿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例伴下颌中切牙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广磊 蔡梁婧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35卷4期 617-6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上颌第二前磨牙大多数为单根管或者双根管,三根三根管发生率较低,该文报道上颌第二前磨牙三根管1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颖 Armine Kartalian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09年25卷4期 455-45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CBCT技术比较Hyrax扩弓矫治器治疗前后上颌第二前磨牙(P2)区颌-复合体宽度及牙齿、牙槽嵴倾斜度的变化.方法:23例,(女17例,男6例;平均年龄(12.70±1.89)岁上颌牙弓狭窄、后牙反牙合的患者.所有患者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艳 邹韵秋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08年24卷6期 673-67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运用根管手术显微镜和现代根管治疗技术对上颌第二前磨牙进行根管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上需行根管再治疗的上颌第二前磨牙63颗,利用根管手术显微镜去除初次治疗的失败因素,小号K锉疏通根管,镍钛机用根管锉冠向下法预备主根管,显微镜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琳 白丁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7年34卷3期 226-2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正畸治疗中,对于某些牙列拥挤不很严重,面型尚可的病例,拔除第二前磨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从拔除第二前磨牙理论的提出、发展历史、适应证以及拔除第二前磨牙后牙移动规律以及颅颌面组织的结构变化等作一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红 辛秉昌 等 《口腔疾病防治》 2019年27卷2期 107-10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上颌第二前磨牙多根多根管的发现及根管治疗方法,以期为根管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1例上颌第二前磨牙咬合不适伴冷热刺激痛及自发性痛的患者的病例资料和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病例通过CBCT明确了患牙的牙根及根管数目为3根4根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征 白雨豪 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34卷5期 278-281页ISTIC
【摘要】 目的:应用显微CT扫描法研究中国人离体上颌第二前磨牙分支根管解剖形态.方法:收集100颗中国人上颌第二前磨牙,经显微CT扫描后构建根管系统三维可视化模型.观察并记录分支根管、根尖三角区发生情况,分析分支根管发生率、分布和开口特征.结果:共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艳娜 陈澜月 等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7年10卷2期 102-104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头影测量片检测第二前磨牙先天缺失与颈椎骨骼异常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法 选取2002-2015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第二前磨牙先天缺失的研究组患者56例,其中男24例,女32例;年龄14 ~ 42岁.无恒牙先天缺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芬 孙海燕 等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2年5卷7期 447-448页ISTICCSCDCA
【摘要】 畸形中央尖多见于下颌前磨牙,尤以第二前磨牙最常见,偶见于上颌前磨牙,常为对称性发生.有些畸形中央尖无任何临床症状,有些会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甚至形成皮瘘,影响牙根正常发育.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科发现左下第二前磨牙畸形中央尖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汉东 韩伟利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3卷30期 87-88页
【摘要】 目的 研究正畸治疗中拔除第二前磨牙的应用效果和意义.方法 600例行正畸治疗拔除第二前磨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00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拔除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正,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兴 杨剑 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8年18卷A3期 231,238页
【摘要】 本文报告1例下颌异位阻生第二前磨牙自体牙移植到正常牙位病例.利用数字化影像分析、微创拔牙、浓缩生长因子(CGF)等技术将阻生于下颌骨舌侧阻生第二前磨牙取出后即刻移植到原第二前磨牙区,同期植入混有CGF的人工骨粉,弹性固定移植牙.术后查咬合关...
【关键词】 自体牙移植;阻生第二前磨牙;浓缩生长因子(CG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威 朱光勋 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27卷3期 160-161页ISTIC
【摘要】 先天性牙缺失是临床上见到的一种先天性的一颗或多颗牙缺失的牙发育异常性疾病.最多见者为第三磨牙缺失,其次为上颌侧切牙或F颌第二前磨牙缺失.本文报告一例第二前磨牙及下颌侧切牙先天性缺失病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竹亮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0年03卷10期 607-609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正畸拔除第二前磨牙对第三磨牙萌出角度和萌出间隙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在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行直丝弓正畸治疗的41例安氏Ⅰ类错(牙合)青少年患者,所有患者第二前磨牙及第二磨牙完全萌出,第三磨牙牙冠已形成但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敖云会 《口腔医学》 2007年27卷3期 14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14岁.2006年10月15日因牙列拥挤不剂而就诊.口内检查:7┼7/7┼7,(4/4)位于正常牙弓上,(5/5)颊侧错位,(5)腭侧有一额外牙,其大小、形状与正常无异.摄片示(5)腭侧也有一额外牙胚,尚未萌出.诊断为上颌第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赤东 蒋彤林 《中国医师杂志》 2002年z1期 240-24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是固定矫治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术,在临床治疗中,常出现第二前磨牙托槽脱落的现象.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应用方丝弓技术矫治的错牙合患者出现84例第二前磨牙托槽脱落,分析其托槽脱落原因,探讨临床处理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志伟 庞兰 等 《现代临床医学》 2013年39卷2期 124-125页
【摘要】 目的:探讨拔除第二前磨牙矫治错(牙合)畸形病例颌面的垂直向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8例错(牙合)患者,采用拔除4颗第二前磨牙的方式进行矫治,对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其硬组织垂直向的变化.结果:前牙覆盖减少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伟杰 王丽 《吉林医学》 2012年33卷4期 888页CA
【摘要】 成功的根管治疗术依赖于对根管形态和解剖知识的正确认识、对根管系统的严格清理、消毒与充填.若对牙根、根管解剖形态的复杂性了解不深,则可能出现遗漏根管,导致根管治疗的失败.上颌第二前磨牙多为一个或二个根管,出现三个根管的概率很低,而出现三根三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翁曙萍 程海荣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49卷16期 42-43页
【摘要】 目的 观察正畸治疗中不拔牙与拔除第二前磨牙对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的影响,探讨拔除第二前磨牙对青少年牙齿正畸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5月进行拔除第二前磨牙正畸的患者30例为治疗组,选择30例不拔牙正畸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再波 高桂林 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25卷4期 64-65页
【摘要】 为总结替牙期第二乳磨牙龋坏致第一恒磨牙前倾的早期矫治经验体会,对68例此类患儿采取口外弓、Hickham型头帽等装置进行早期矫治.结果 68例患儿,矫治后进行复查,第二前磨牙均到适当年龄进行了正常乳恒牙替换,未发现因间隙不足而产生错位萌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邦莲 邵金陵 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1年21卷2期 59-6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显微CT技术测量陕西地区出土的3 000年前人上颌第二前磨牙的根管直径,并计算其根管锥度,期望为中国人牙齿的演化积累相关资料.方法:选择陕西地区出土的3 000年前15~25岁(平均18岁)人上颌第二前磨牙20个(单根管),应用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蕾 邵金陵 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1年21卷3期 169-1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用Micro-CT扣描重建陕西地区出土三千年前人上颌第二前磨牙,测量并记录其牙冠釉质厚度,比较不同部位釉质厚度的差异,以期摸索一种新的古代牙齿标本形态数据的保存方式,并为研究中国人牙齿的演化过程积累资料.方法:用Micro-CT扫描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丁一 赵雯静 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25年30卷5期 262-26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根尖发育9期下颌第二前磨牙根尖屏障术后,选择5种根管上半段充填材料,分别为玻璃离子、纳米树脂、牙胶、Biodentin、纤维桩.对比哪种材料能更好的保护根管壁及根尖区牙体组织,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使用CBCT,ABAQUS20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静 刘小杰 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25年30卷1期 24-27,3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观察上颌第二前磨牙根管形态及其增龄性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343例患者的600个上颌第二前磨牙的锥形束CT影像资料,按年龄分为6组:≤ 20岁组、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诗语 黄钖钖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4年28卷28期 4541-4546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无托槽隐形矫治中磨牙远移产生的反作用力会导致支抗牙移位,即支抗丢失.有关牙弓形态和第二前磨牙缺失对支抗的影响尚未见报道.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法研究牙弓形态和第二前磨牙缺失对上颌磨牙远移支抗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1名成年男性锥形束CT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关天美 程雪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40卷5期 729-7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牛牙症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一种牙齿结构变异,牙齿髓腔扩大、髓室底向根尖移位、牙骨质釉质交界处无收缩是其特征,最常见于恒磨牙,临床上发现下颌前磨牙的牛牙症病例较少,该文报道1例下颌第二前磨牙重度牛牙症伴C形根管的显微根管治疗,5年复查预后良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馨匀 韩易辰 等 《天津医药》 2024年52卷9期 977-981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价新型交叉颊面管(XBT)关闭上颌第二前磨牙拔牙间隙支抗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5例牙列中重度拥挤、骨性Ⅰ类、上颌第二前磨牙缺失或临床检查难以保留的青少年患者,应用生理性支抗技术,减数上颌第二前磨牙,解除拥挤、内收前牙.治疗前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金 王坚 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24年29卷8期 448-45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本研究利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来评估上颌第一和第二前磨牙根管系统的形态和增龄性变化.方法:我们收集了724位患者的上颌第一、第二前恒磨牙的CBCT资料.将这些患者分为六个年龄段:15~24岁年龄组、25~34岁年龄组、3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嘉豪 陈华 等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31卷10期 727-73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类型患者减数拔牙后正畸治疗中断1.5月(45 d)后牙齿漂移的程度.方法 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选取已拔双侧前磨牙但因故未按时进行粘接托槽治疗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口腔上下颌模型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沈聪 滑昊阳 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39卷5期 前插1,319页ISTIC
【摘要】 牙齿受遗传或后天影响,而未在正常的解剖位置生长发育,因骨或软组织障碍而完全不能萌出的阻生牙也可称为异位牙,这种异位牙可以是乳牙、恒牙、及多生牙[1]. 异位阻生的恒牙可同时表现为恒牙的先天性缺失,其病因尚未十分明确. 牙齿异位阻生临床罕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静 殷金萍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57卷1期 68-7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材料修复下颌第二前磨牙非龋性颈部缺损的生物力学行为.方法:制备右下颌第二前磨牙颈部缺损模型(对照),分别用IPS e.max(A组)、Celtra Duo(B组)、Filtek Z350树脂块(C组)、Lava Ultima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彪 王星星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22年38卷12期 1192-119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扭转下颌左侧第二前磨牙时,不同附件和不同扭转量对下颌左侧第二前磨牙牙周膜应力及位移影响.方法:应用CT获得患者下颌骨牙列DICOM文件,运用Mimics、Geomagic Hypermesh等软件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苑迎娇 胡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37卷2期 280-2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下颌前磨牙根管形态较为复杂,可能存在多根管,给根管治疗带来难度.插诊断丝的X线片,和多角度投射有助于发现其他根管.CBCT可更加直观的看到根管形态,从而有利于分析根管的分布.报告1例CBCT在下颌第二前磨牙双根3根管治疗中的诊断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殷金萍 王静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21年37卷9期 820-82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模拟口腔咀嚼环境,采用不同材料修复非龋性颈部缺损后进行动态加载,研究各咀嚼阶段下颌前磨牙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提供参考.方法:以右下颌第二前磨牙颈部缺损模型为对照组(Control),IPS e.max(...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 徐宁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37卷4期 573-5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管形态的变异会增加根管治疗难度,其中S形双弯曲根管一直是根管治疗中的难点,现报道2例上颌第二前磨牙S形根管的根管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冬梅 谢莉莉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22年43卷3期 14-1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嵌体材料修复右下颌第二前磨牙非龋性颈部缺损(non-carious cervical lesions,NCCLs)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选择因治疗需要拔除的右下颌第二前磨牙,首先采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安天 胡燕妮 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38卷12期 748-751页ISTIC
【摘要】 目的:基于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数据分析成年人下颌第二前磨牙根管根尖区近远中向管径及自然锥度.方法:随机筛选2019年1月~2020年1月份在我院CBCT检查数据库中的120名患者的图像资料.选取下颌第二前磨牙为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聪 秦鹤嘉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2022年25卷3期 163-168页
【摘要】 下颌第二前磨牙经常表现出多变和复杂的根管形态,是最难进行根管治疗的患牙之一.对根管形态充分了解,对髓室底的恰当评估,以及对影像学检查的认真解读是根管治疗成功的先决条件.口腔手术显微镜及CBCT的应用为下颌第二前磨牙变异根管的寻找和治疗提供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倩颖 梁立中 等 《口腔疾病防治》 2020年28卷4期 246-251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上颌前磨牙牙根形态、三根管的发生率和根管解剖形态,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珠海市口腔医院412名患者,共779颗上颌第一前磨牙,728颗上颌第二前磨牙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倩颖 梁立中 《口腔疾病防治》 2020年28卷2期 88-92页ISTIC
【摘要】 目的 采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下颌前磨牙C形根管的发生率以及根管解剖形态,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508例患者共964颗下颌第一前磨牙,907颗下颌第二前磨牙的CBCT...
【关键词】 C形根管;根管形态;Vertucci分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淑慧 黄日鸿 等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20年14卷4期 228-23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BCT)分析云南地区人群下颌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和第一恒磨牙根管解剖形态,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 根据年龄(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分层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