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7
- 21
- 1
- 28
- 8
- 2
- 2
- 1
- 15
- 10
- 10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秦新民 李文兰 等 《广西植物》 2005年25卷1期 58-61,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NPR1基因为植物抗病基因表达和系统获得性抗性中的一个关键基因.该文以DNA-PCR扩增的方法,从拟南芥基因组DNA中克隆出NPR1基因,通过序列分析,所克隆的NPR1基因与报道的基因序列完全一致.将其构建成植物表达载体,为今后植物抗病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窦道龙 王冰山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02年1期 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系统获得性抗性(SAR)是植物防御病原微生物侵染的一条有效途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其表达特性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从活性氧的代谢、抗病基因的利用、过敏反应的诱导和SAR的组成性表达等方面论述了植物广谱抗病基因工程的研究策略,已取得的成就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世亚 袁澍 等 《生命的化学》 2008年28卷3期 256-259页ISTICCA
【摘要】 系统获得性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SAR)是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介导的植物对病原物的广谱抗病反应,NPR1和WRKY是SA信号传递过程中的重要转录因子.SAR的发生需要可移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峰 《工业微生物》 2007年37卷5期 51-53页ISTICCA
【摘要】 综述了由植物病原菌和非病原性的根际促生菌诱导产生的两种植物系统抗性:系统获得性抗性(SAR)和系统诱导抗性(ISR),比较了两类系统抗性的诱导、信号分子和机理的异同点,阐述了信号分子水杨酸在系统获得性抗性诱导过程中的作用及茉莉酸和乙烯在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赛群 邹燕红 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47卷z2期 31-35页
【摘要】 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株RS-F523接种后能显著提高番茄对青枯病的抗性,但RS-F523在体外对强致病力菌株RS-F052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RS-F523接种后植株中与系统获得性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伟 李红玉 等 《植物保护学报》 2005年32卷4期 425-430页
【摘要】 受病原体感染后,植物会获得一种持久广泛的抗性,称为系统获得性抗性,受到昆虫侵害时也会获得类似的系统获得性抗性.植物系统抗虫与抗病信号分子不同,前者是茉莉酸(JA)、甲基茉莉酸(Me-JA)或系统素,而后者是水杨酸(SA).SA介导的系统抗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惠芳 丁德荣 等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43卷2期 225-229页
【摘要】 烯丙异噻唑(PBZ)处理水稻根能使其产生对稻瘟病的系统获得性抗性,因此在东南亚稻区被广泛用于防治稻瘟病,然而关于其作用的分子机理还知之甚少. 运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试图通过分离鉴定受PBZ诱导调控的关键基因,探索其作用的分子机理. 以PBZ...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财 刘诗敏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5年44卷2期 134-1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代谢产物N-羟基哌啶酸(N-hydroxy-pipecolic acid,NHP)是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中关键的移动信号分子.然而,NHP的受体蛋白及调控其代谢、修饰和运...
【关键词】 系统获得性抗性(SAR);N-羟基哌啶酸(NHP);植物免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文博 严汉池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3年42卷11期 70-76页CSCD
【摘要】 NPR(Nonexpressor of pathogenesis-related genes)家族蛋白为植物水杨酸(SA)受体,在细胞核内作为共转录因子参与植物多种生理过程.NPR蛋白功能多样性的发挥依赖于SA诱导下空间结构的变化,NPR空...
【关键词】 水杨酸;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系统获得性抗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勇辉 殷瑞雪 等 《生物化工》 2022年8卷6期 193-195页
【摘要】 激活蛋白是从真菌中分离纯化得到的一种新型蛋白质激发子,它可以结合存在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通过激活植物自身免疫系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耐受性.利用激活蛋白提高植物抗病性对加强我国的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介绍了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晓寒 王向尧 等 《江苏农业科学》 2021年49卷3期 46-52页
【摘要】 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non-expressor of pathogenesis-related genes 1,简称NPR1)作为植物激素水杨酸(SA)信号的主要调节因子,参与系统获得性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雯 潘璐琪 等 《贵州农业科学》 2013年41卷10期 40-43页
【摘要】 为了进一步明确水杨酸及茉莉酸介导的植物抗病信号传递的分子机制,阐明植物的抗病机理,综述了水杨酸与茉莉酸介导的植物抗病过程、关键酶、标记基因以及二者在抗病通路中的交叉对话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水杨酸与茉莉酸在植物抗病中的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楠 覃磊 等 《植物学报》 2022年57卷4期 412-4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系统获得性抗性(SAR)是一种因病原微生物初次侵染植物局部叶片而被激活的整株水平上的持久广谱抗性.在初次侵染部位快速产生的抗性信号,可通过韧皮部传输到植物其它部位,从而激活SAR.哌啶酸/N-羟基哌啶酸(Pip/NHP)作为新发现的移动信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钟惠导师:薛勇彪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博士) 2009年
【摘要】 由于植物不能够移动,它们必须具备对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进行响应的机制。本研究发现LHR(Leaf and Height Regulator)通过抑制水杨酸积累,而参与水杨酸介导的抗病反应和生长的调节。LHR/AtSFL75/CPR30编码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爽 熊樱 等 《植物研究》 2019年39卷5期 752-75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暴露在细菌或其它微生物病原体下,会形成全身防御,称为系统获得性抗性SAR(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该系统可以在病原体二次侵染时有效抑制病原体对植物的伤害.其中,WRKY转录因子和病程相关蛋白PRs(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海扩 张欣 等 《植物学报》 2004年46卷10期 1200-1205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α-吡啶羧酸(PA)是动物细胞程序化死亡的诱导物.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PA可以激发单子叶模式植物水稻的过敏反应(HR).进一步用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进行的研究表明,PA是一个广谱的植物HR反应的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世杰 谢纯政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2年31卷1期 57-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PR10 (pathogenesis-related class 10 protein)类蛋白与植物的抵御外来病害及系统获得性抗性(SAR)有着紧密联系,本文采用基于PCR的基因组DNA步移法,从抗黄曲霉花生品种粤油20中克隆ARAhPR1...
【关键词】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ARAhPR10;启动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天 彭少麟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9年17卷5期 445-45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研究水杨酸羧甲基转移酶基因在植物防御系统中的作用,采用RACE法从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cDNA文库中克隆到薇甘菊水杨酸羧甲基转移酶基因SAMT全长cDNA,并进行外源表达以及水杨酸诱导模式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c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燕华 何水林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年10卷6期 811-81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诱导抗病性是植物抵御病害侵袭的重要机制之一,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抗病策略,在农业可持续病害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系统获得性抗性(SAR)作为植物诱导抗病性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分子生物学实验手段的迅速发展及其在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艳霞 孙振钧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15卷8期 1358-136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试验,研究了蚯蚓粪是否诱导黄瓜产生炭疽病系统抗性.结果表明,盆栽基质中加入蚯蚓粪后,黄瓜炭疽病的发病率比种植在加有草炭基质中的发病率低得多,差异显著(P<0.05).与经典的系统获得性抗性SAR试验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静 宋纯鹏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5年31卷1期 1-10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以H2O2为代表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以促细胞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为代表的蛋白激酶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并参与各种生理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炳楠 王双超 等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2年20卷2期 188-195页
【摘要】 从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胞外分泌物中分离到一种蛋白激发子PevD1 (UniProtKB accession No.P86840).为了明确该蛋白激发子的特性以及诱导植物抗病的机制,本研究在大肠杆菌(Es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世杰 谢纯政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2年31卷1期 57-62页
【摘要】 PR10(pathogenesis-related class10protein)类蛋白与植物的抵御外来病害及系统获得性抗性(SAR)有着紧密联系,本文采用基于PCR的基因组DNA步移法,从抗黄曲霉花生品种粤油20中克隆ARAhPR10(A...
【关键词】 花生(Arachis;hypogaea;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大仁 陈观水 等 《热带作物学报》 2011年32卷5期 881-885页
【摘要】 水杨酸介导的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的正向关键调控基因PRJ功能上在许多植物中极其保守.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对以甘薯NPRJ基因为主要分析对象的7个NPR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其相应氨基酸序列的组成成分、氨基酸翻译后修饰、导肽、跨膜结构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游晶晶 马金彪 等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1年30卷3期 203-210页
【摘要】 通过对野生型拟南芥及npq4(非光化学猝灭减弱)、vtc2(抗坏血酸生物合成途径受阻)、ndr1(NDR1基因突变导致系统获得性抗性上游信号途径中断)3种拟南芥突变体进行UV-B周期性处理,探究其在UV-B辐照下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并检测其叶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岩 郭东林 等 《分子植物育种》 2010年8卷2期 365-369页
【摘要】 三烯脂肪酸(trienoic fatty acids,TAs)是高等植物细胞膜脂中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三烯脂肪酸不仅是膜的组成成分,而且可以调节植物对温度、盐、干旱等非生物胁迫以及病害等生物胁迫的适应性.本文介绍了高等植物三烯脂肪酸及其相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观水 周以飞 等 《作物学报》 2009年35卷12期 2218-2224页
【摘要】 在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SAR)中,NPRI蛋白是水杨酸介导的基因表达中关键调控因子.本研究以青农2号为试验材料,利用同源序列法和RACE技术分离甘薯SAR途径的主要抗病信号元件NPR1(none expresser of PR gene)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彦霞 李红霞 等 《华北农学报》 2008年23卷3期 112-115页
【摘要】 不同浓度杀菌剂三唑酮处理烟草后,烟草植株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防御酶活性有所提高,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也比对照活性增强.因此认为,三唑酮可以诱导烟草对TMV的系统获得性抗性(SA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春红 李运朝 等 《华北农学报》 2007年22卷1期 40-43页
【摘要】 分别用系列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毒素处理玉米叶片后再接高浓度毒素观察其病斑大小,并测定了与抗病相关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从而确定了低浓度T毒素能够作为激发子来诱导玉米的系统获得性抗性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且不同的品种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彩霞 马春红 等 《玉米科学》 2005年13卷1期 77-78,82页
【摘要】 用不同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毒素培养滤液处理玉米叶片,检测玉米叶片中MD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以1:40的低浓度T毒素预处理的效果最好.96 h的动态测试中,MDA含量较对照平均下降43.g%,从而说明低浓度T毒素培养滤液本身能够作为激发子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春红 翟彩霞 等 《中国农业科学》 2005年38卷8期 1578-1584页
【摘要】 以1对同核异质的玉米C1 03为试材,进行了利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培养滤液作为激发子来提高玉米抗病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经预处理叶片的病斑面积为(0.3±0.05)~(0.9±0.5)mm2,而对照为(2 3.1±8.7)mm2,差异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彩霞 马春红 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年19卷4期 387-389页
【摘要】 概述了利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毒素培养滤液处理玉米叶片以提高玉米叶片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与植物抗病性呈正相关,从而说明低浓度T毒素培养滤液本身能够作为激发子来诱导玉米的系统获得性抗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惠敏 吕建珍 等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21卷3期 67-71页
【摘要】 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克隆到的NPR1基因是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中的一个关键基因,它在植物抗病基因工程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NPR1基因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在此对NPR1基因的结构、作用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钊 黄明明 等 《微生物学报》 2022年62卷12期 4878-489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桃果实易受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侵染引起软腐病,导致果实采后腐烂损失严重.目前人工合成的化学杀菌剂是控制桃果实采后病害的主要方法,但长期使用容易带来食品安全隐患、病原菌抗药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研究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本昌导师:徐子勤 西北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拟南芥AtDHyPRPl (DOUBLE HYBRID PROLINE-RICHPROTEIN1, AT4G22470)基因没有内含子,开放阅读框全长1128bp.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包含375个氨基酸,大小为38.79kDa,在N末端存在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林燕燕导师:陶宗娅 四川师范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本研究所使用的HarpinEccs是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CSDS001菌株的hrpNCSDS001基因在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JM109中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的蛋...
【关键词】 HarpinEccs蛋白 ; hrpN基因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可文导师:沈应柏 沈昕 北京林业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本研究以造林中常见树种合作杨(P.Simonii×P.Pyramibalisc.v)为实验材料,采用不同处理方式——人为止血钳夹伤、扬扇舟蛾取食以及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icacid,MeJA)熏蒸处理合作杨,检测了受损伤及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迟鸣 毛倩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年30卷7期 39-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PR10(病程相关蛋白10)类蛋白与植物的抵御外来病害及系统获得性抗性(SAR)有着紧密联系,而且许多PR10类蛋白都具有RNase活性,并通过这种活性抵抗外源病害.根据获得的XIOsPR10基因,将其构建到pET28a中,通过原核表达及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建平 王兴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08年33卷23期 2847-284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茎人药,是一味常用中药.半夏生长适宜温度在15~25℃,当气温高于26℃或低于13℃时半夏倒苗[1].半夏倒苗既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曲文峰 《中国伤残医学》 2011年19卷10期 69-70页ISTIC
【摘要】 感染控制始终与儿童密切相关.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已经采取了相当的控制措施预防儿童院内感染.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对于重危患者及体重偏低患儿在医疗救治环境中,均为院内感染高风险人群,其主要原因是这些重危患者通常体内置入各种插管.院内感染风险还与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