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2
- 5
- 2
- 37
- 13
- 12
- 9
- 3
- 14
- 11
- 7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周铁丽 孙瑶 《浙江医学》 2024年46卷3期 234-239,256页ISTICCA
【摘要】 细菌生物膜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生物膜引起的慢性和复发性感染是当前临床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生物膜对抗菌药物和宿主免疫系统的抵抗力是导致感染持续存在和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生物膜的高度耐受性和耐药性导致常规抗菌药物无法高效根治生物膜相关性感染,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世文 张俊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59卷4期 513-527页
【摘要】 毒素-抗毒素(toxin-antitoxin)系统(简称TA系统)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和质粒中,它们由2种基本元件组成:稳定的毒素,其作用是抑制与细菌生长相关的关键环节,如DNA的复制、mRNA的稳定性、蛋白翻译和代谢调控等;不稳定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君卓 程磊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8年31卷1期 77-82页ISTICPKU
【摘要】 持留菌是细菌群体中一类可耐受致死浓度药物作用而存活的表型耐药亚群,普遍存在于细菌群体中而难以杀灭.持留菌有别于具有基因抗药性突变的耐药菌,它们通过一种复杂的休眠机制而抵御抗菌药物的作用.持留菌一旦从休眠状态复苏则会造成感染疾病的复发,成为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志利 王慧 《生物工程学报》 2018年34卷8期 1270-127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毒素-抗毒素(Toxin-Antitoxin,TA)系统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古细菌的染色体和质粒中.此系统由2 个共表达的基因组成,分别编码稳定的毒素蛋白和易降解的抗毒素,毒素通常发挥毒性作用抑制细菌生长,而抗毒素则可中和毒性,二者相互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好 程磊 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7年37卷8期 628-63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持留菌是指细菌群体中能耐受致死浓度抗生素的小亚群,在感染的复发及慢性感染的迁延不愈中扮演重要角色.持留菌的形成机制复杂,为多因素共同参与形成对抗生素的耐受.持留菌对抗生素表现为不可遗传的表型耐受,虽与由基因突变形成的抗药菌存在本质差异,但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楚海荣 付玉荣 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5年31卷2期 271-27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毒素-抗毒素系统(TA)普遍存在于细菌和古细菌的染色体和质粒中,包括人类致病菌如结核分枝杆菌等,此系统由2个共表达的基因组成,分别编码毒素蛋白和抗毒素,毒素通常抑制细菌生长,而抗毒素则可中和毒素的毒性对细菌起保护作用.根据抗毒素的性质和T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骏梁 钱鎏佳 等 《药学进展》 2018年42卷6期 404-410页ISTICCA
【摘要】 细菌耐药性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耐药机制是多样和复杂的,人们对耐药的认识一直在发展中.细菌生理代谢的变化会影响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能够引起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降低,促进耐药、耐受和持留的产生;但对细菌生理代谢的调节,又能恢复其对抗生素的敏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侯志明导师:唐荣冰 兰州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口腔医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导尿管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尿潴留以及术后导尿。由细菌产生的内源性H2S 以及生物膜的形成通常会导致抗生素抗性细菌的出现,尤其是持留性细菌(一种休眠细菌的亚群),从而导致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治疗失败。大肠杆菌是CAUTI中最常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兴导师:杨桥 浙江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 海洋科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现有研究证实大多数细菌为处于稳定期状态的持留菌。其持留性被认为是一种赌注对冲策略,使细菌在周期性变化环境中处于竞争优势。细菌持留性已成为导致抗生素治疗结核病、尿路感染和囊性纤维化患者肺部感染等长期复发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失败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邓敏芳导师:吴丽娜 颜晓梅 厦门大学 生物学 化学生物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持留菌是细菌群体中对抗生素具有耐受性的非遗传表型,通常占细菌总数的10-4-10-6,是导致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多药耐受持留菌的形成过程中,毒素—抗毒素系统(toxin-antitoxin system,TA系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方杰导师:武俊 南京农业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持留菌是细菌群体中一小部分发生袁型变异的耐药菌株,在高浓度抗菌药物的作用下仍可以存活,但这种抗菌药物耐受性没有遗传性。当重新培养存活下来的细菌时,其中绝大多数仍然对抗菌药物敏感,只有一小部分的持留菌产生。因持留菌在慢性感染中的重要作用而得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秦琴导师:邓安梅 第二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博士) 2016年
【摘要】 持留菌(Persisters)是存在于某个细菌群体中的表型异化小亚群。可以耐受致死浓度的抗菌药物,国内外学者认为其与慢性感染的反复发作及细菌的生物被膜感染等密切相关。肺炎克雷伯菌是重要的医院和社区获得性革兰阴性机会致病菌,可导致患者发生尿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叶崎 第12次长江三角洲公共卫生临床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 2007年
【摘要】 近年来,医院将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support system ALSS )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肝衰竭的治疗,取得良好疗效。为了解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情况,作者对行ALSS治疗的肝衰竭患者中心静脉双腔导管和外周血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传友 中国防痨协会2003全国学术交流会 2003年
【摘要】 本文对结核菌持留现象的细菌学因素和免疫学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的免疫应答状态下,持留菌长期存在,伺机等待个体免疫应答下降而发病,这是世界范围内结核病仍较为猖獗的原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安君玥 刘星晔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26卷5期 68-70页
【摘要】 本研究分析1例紫色尿袋综合征(Purple urine bag syndrome,PUBS)患者的治疗过程,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该例患者存在PUBS的各项危险因素(老龄、女性、卧床、留置导尿、营养支持、碱性尿液及高尿细菌载量、使用PV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凌彩色 周岐骥 等 《甘肃医药》 2023年42卷10期 868-871页
【摘要】 持留菌是细菌群体中一类可耐受药物致死浓度而存活的表型耐药亚群,普遍存在于细菌群体中,它的形成与生物被膜密切相关.生物被膜是细菌为了适应外界有害环境、维持生存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具有极强的耐药性和免疫逃避性.生物被膜的营养结构使细菌常常呈现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晋桂 刘鹏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9年18卷5期 369-3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细菌生物膜是细菌不同于游离状态的一种特殊存在模式.由于细菌生物膜独特的理化性质,使得其难于被检测、消除,导致了临床上相当数量的难治性感染性疾病.生物膜中更是存在休眠状态的菌体-滞留菌,滞留菌的耐药性使得感染更难以治愈.积极探索如何防治生物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鹏 许涛 等 《遗传》 2016年38卷10期 859-87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持留菌是细菌群体中一小部分具有表型耐药的细菌。自1944年被发现后,近几十年来因其在慢性持续性感染和生物膜感染中的重要作用而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细菌持留的机理复杂,涉及的相关信号通路有毒素-抗毒素系统、细胞能量代谢及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梅 陶剑芳 等 《护理学杂志》 2016年31卷8期 27-2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325例腹部手术拔除引流管后影响手术切口愈合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25例中发生切口愈合不良61例(乙级愈合56例,丙级愈合5例),发生率18.8%;细菌培养21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北 黎庶(综述) 等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4年6期 665-668页ISTICPKU
【摘要】 持留菌是某个细菌群体中一定比例表型异化的小亚群,表现为临时休眠状态或缓慢生长状态,可耐受致死浓度抗菌药物的作用,但这种抗菌药物耐受性不能遗传,当持留菌被再次培养时,其中绝大多数对抗菌药物仍然敏感,只有一定比例的持留菌产生。持留菌与生物被膜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早霞 李璇 等 《护理学杂志》 2013年28卷3期 28-2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减少带涤纶套双腔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率,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行带涤纶套双腔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血透操作和预防导管感染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采取密闭式回血...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带涤纶套中心静脉导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晓光 陆宇 等 《中国防痨杂志》 2010年32卷1期 49-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罗氏培养、液体培养及定量RT-PCR方法检测12例不同化疗疗程后行手术,术中取材的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结果 不同化疗疗程的手术标本中可以应用罗氏培养法及液体培养法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崎 金洁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8年20卷3期 262-2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留置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临床、病原学特点,探讨护理措施.方法 对行ALSS治疗的肝衰竭患者留置的静脉导管尖端和外周血进行细菌学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实施相应护理.结果 61例CRI中共分离出64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锐 严彦宏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06年33卷8期 1517-1518,152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3种持续膀胱冲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信封法将90例持续膀胱冲洗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1、2、3组,分别采用单瓶输液器、四联三通及三升输液袋膀胱冲洗方法.结果:3组尿细菌培养检出率,尿红细胞计数及冲洗液残留量无显著性意义(P>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加龙 刘坚真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5年11卷1期 86-8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不同浓度恩诺沙星作用于土壤后三大类微生物数量及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恩诺沙星残留对它们影响强弱顺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其影响作用随浓度从每克土0.01 μg至10 μg的增加而加大,药物作用活性维持期为6~8 d,但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容桂荣 张萍萍 等 《中华护理杂志》 2003年38卷10期 765-767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观察应用单向冲洗式气囊导尿管预防留置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瘫痪并尿潴留病人分为2组,实验组50例采用单向冲洗式导尿管,用1/5000呋喃西林液500ml小量持续膀胱冲洗;对照组46例采用普通三腔气囊导尿管,用1/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越野 谭笑红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年19卷4期 10-1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确定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胃管胃内一次持续留置时间.方法84例脑血管病患者(32~89岁),按患病住院的先后及胃内置管一次持续时间分为甲组(11~20 d),乙组(21~30 d)和丙组(31~40 d).结果在甲、乙、丙3组患者的胃管外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刚 乔江春 等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1年8卷3期 146-1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pcriphc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与传统的经锁骨下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ors,CVC)在老年病人临床应用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国明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7年45卷3期 57-61页ISTICCA
【摘要】 毒素-抗毒素(toxin-antitoxin,TA)系统是广泛存在细菌基因组上的由两个基因组成的操纵子,分别编码稳定的毒素蛋白和不稳定的抗毒素,其中毒素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持留菌是指能够耐受高浓度抗生素或不利环境的一类细菌,它们同样具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瑞雪 耿丽娟 等 《食品科学》 2019年40卷14期 77-83页
【摘要】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巴氏杀菌乳在常见贮藏温度0、4、10℃条件下分别贮藏0、3、6、9、12、15 d内细菌16S rRNA的V3-V4区基因序列,进而比较不同贮藏条件下巴氏杀菌乳中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及动态变化.结果共获得1887个可操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倩倩 李国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9年18卷76期 120-122页
【摘要】 毒素抗毒素系统(TA)由稳定的毒素蛋白和不稳定的抗毒素(RNA或蛋白质)组成,二者协同表达,构成一个发挥多种功能的调控系统.持留菌是生长抑制、代谢减缓、但能够在致死性应激之后恢复生长的细菌.毒素抗毒素系统能够促进持留菌的形成,导致细菌多药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培 黄迎春 等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31卷22期 2111页ISTIC
【摘要】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PEG/J)是在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放置胃和空肠造瘘管,以达到胃肠营养和/或减压的目的.主要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能自行进食、需要长期营养支持及留置鼻胃管超过1个月或无法耐受鼻饲导管等患者[1].PEG/J管体外长...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造瘘管;管道固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海燕 王小飞 等 《微生物与感染》 2014年9卷3期 174-181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表皮葡萄球菌可在植入性医疗材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对多种抗生素耐受,而持留菌的形成是导致细菌生物膜耐药的原因之一.研究发现,大肠埃希菌中PhoU可影响持留菌的形成,与细菌对多种抗生素及压力条件的耐受相关,但表皮葡萄球菌中PhoU的功能仍不清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香梅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36卷3期 86-87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尿液引流方式的尿液检查.方法:选取自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3年间需要留置导管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持续引流组较膀胱冲洗组尿培养出现菌尿可能性更低,7天菌尿发生率分别为33.33%和46.67%,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磊 许立民 等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28卷3期 219-22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气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分析细菌学特点.结果 昏迷持续时间大于1周、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留置胃管、返流误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玲 张耀全 等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z1期 300-301页ISTIC
【摘要】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 hemodialysis,MHD)患者在自身血管条件差,不能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情况下,采用颈内静脉置入带涤纶套的长期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如何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显得十分重要。接触传播是院内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文运 骆强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0卷2期 193-195页
【摘要】 目的 观察我院自制黄连液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的疗效,并探讨小儿腹泻的保留灌肠护理方法.方法 对符合小儿感染性腹泻病诊断标准的患儿,在常规治疗(抗感染、对症治疗、营养支持)基础上,采用我院自制黄连液保留灌肠,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操作、肛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芳 《齐鲁护理杂志》 2011年17卷34期 93-94页ISTIC
【摘要】 <篇首> 气管插管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能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防止患者发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高达18%~60%,口腔细菌移位进入下呼吸道是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小红 殷晓红 《护理与康复》 2011年10卷1期 88-90页ISTIC
【摘要】 <篇首> 维持性血液透析(hemo dialysis,HD)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一种严重的致命性疾病,发病率约2%~6%,病死率达30%~78%[1].Fernandez -cean等[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捷晖 黄燕洁 等 《临床荟萃》 2011年26卷17期 1521-1522页ISTICCA
【摘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并发症,也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中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1],我们采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持续引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声门下气囊上区域滞留物,观察该措施对VAP发生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