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20
- 28
- 3
- 725
- 47
- 14
- 11
- 10
- 492
- 66
- 61
- 56
- 5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景燕燕 尤旭颖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9卷1期 46-50,56页 ISTIC
【摘要】 《神农本草经》载知母性味苦寒为中品,"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以《神农本草经》中知母功效为纲,对其在《伤寒杂病论》经方中的配伍规律进行归类分析,发现知母"主消渴热中,除邪气"主要配伍石膏等,代表方剂白虎汤;"肢体...
【中文期刊】 杜若琳 何庆勇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23卷3期 328-336页 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近10年经方治疗冠心病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2011-2021年收录的经方治疗冠心病相关期刊文献,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该领域内地域、机构、作者及关键词绘制知识...
【中文期刊】 黄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0卷10期 1103-110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经方热的背景下对中医学术的发展进行了思考.提出中医学的发展必须重视数千年的人用经验,敬畏经验;厘清医经、经方的关系,让《伤寒论》回归自己的轨道;方证相应是对中医临床精准用药的追求,这种精准用药是建立在人用经验、整体观和规范上的,并包括经方...
【中文期刊】 张可颐 王坤宁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8卷2期 177-182,200页 ISTIC
【摘要】 《神农本草经》记载黄芩:"味苦平,主诸热黄疸,肠澼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以《神农本草经》中黄芩主治作用为线索,分析经方中黄芩的应用.黄芩主治诸热黄疸时,多配伍柴胡、半夏等,以小柴胡汤类方为代表方;治疗肠澼泄痢时,常配伍黄连...
【中文期刊】 孔洋洋 苗苗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8卷3期 305-310页 ISTIC
【摘要】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记载"干地黄,味甘寒,主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以《本经》功效为纲,归类分析《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相关方证,探讨地黄的实际临床功效,拓展地黄的临床应用范围....
【中文期刊】 贾九丽 肖勇洪 等 《中医药通报》 2024年23卷4期 22-24,55页 ISTIC
【摘要】 基于临床实践总结认为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以"湿热瘀滞"及"气津两伤"为病机演变特点,急性损伤期治以清热利湿、化瘀通滞为主,方处茵陈蒿汤加减;慢性恢复期治以清余热、养气津、和脾胃为要,方处竹叶石膏汤加减.
【中文期刊】 杨念忠 李古月 等 《新中医》 2024年56卷11期 213-216页 ISTICCA
【摘要】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以夜尿频多、尿无力及尿不尽为主要特征的老年男性常见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难治愈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健康.严兴茂主任医师认为BPH的核心病机为肾虚不固,瘀血阻滞,湿热蕴结;临证从肾虚血瘀湿热辨证论治,...
【中文期刊】 金海涛 韦畅 等 《新中医》 2024年56卷18期 38-40页 ISTICCA
【摘要】 侯春光主任中医师,是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浙江省名中医,临床实践40年,勤读经典,常研经方,广学博采,深受启发,尤其于新冠疫情期间,在运用经方治疗外感发热性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侍诊左右,现列举随诊医案6则.
【中文期刊】 宋宗辉 谢亚楠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43卷12期 1438-1444页 ISTIC
【摘要】 随着现代医学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消渴病传统的辨证分型已无法涵盖糖尿病(DM)的全过程.为实现消渴病到糖尿病认识的转变,仝小林院士基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结局完整的时间线提出"郁、热、虚、损"新的分期体系.本文以该体系为纲目,列举了治疗糖尿...
【中文期刊】 金向羽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31卷19期 18-20页
【摘要】 经方虽组方精妙,疗效确切,但临床病证复杂,尤其针对疑难病,单方已难适应复杂的临床需要,故需加减化裁.经方合方,即将两首及以上的经方相合为用[1].经方合方源于仲景,经方中已有多种形式的合方,数方组合,集各方之长,除具有叠加效能,还可拓展其常...
【中文期刊】 秦艺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32卷21期 107-110页
【摘要】 小儿发热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治疗小儿发热方面,中医药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等优势.郑启仲教授运用经方桂枝人参汤、甘草泻心汤、小柴胡汤、大青龙汤治疗小儿发热,疗效显著.
【中文期刊】 祝恒健 卢转明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32卷9期 28-30页
【摘要】 该文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含有石膏的原文及方剂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石膏在经方中的应用规律.石膏在经方中用量为3.90~350 g,主治"热""烦渴""咳、上气、喘".石膏性微寒,宜大剂量生用,功效为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等,可清阳明腑热.
【中文期刊】 王婕 《光明中医》 2024年39卷15期 3118-3121页
【摘要】 甲状腺结节常由多种因素相互影响所致,其病因病机错综复杂,多寒热并存,可通过调整寒热,施以寒热并用之法.医圣张仲景立经方,将方药寒热并用法首现于临床.借鉴张仲景的经方思路,在临床实践中,以寒热经方为基础,结合脏腑寒热,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乌梅...
【中文期刊】 庞欣欣 王学艺 等 《世界中医药》 2023年18卷5期 645-649页 ISTICPKUCA
【摘要】 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公共健康问题,目前仍缺乏有效药物.经方在慢性肾脏病中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包含大黄配伍的经方治疗慢性肾脏病疗效显著,对现代医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黄在经方中运用灵活,配伍精妙,深入分析其理论内涵,对慢性肾脏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中文期刊】 尤旭颖 袁红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7卷1期 1-6页 ISTIC
【摘要】 当归又名文无、山蕲,是药食两用的中药,在《神农本草经》(《本经》)中记载为中品,其味甘,温,功效为"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以《本经》功效为纲,将当归类经方归类分析,发现当归主咳逆上气,多配伍李...
【中文期刊】 毛奕懿 张淑文 等 《天津中医药》 2023年40卷4期 427-430页 ISTICCA
【摘要】 柴胡桂枝干姜汤源自《伤寒论》,是柴胡剂六方之一.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运用此方关键在于把握"肝热脾寒"病机,在临床中将其运用于治疗各种内伤杂病,取得显著疗效.文章介绍临床上如何从"肝热脾寒"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经验,并结合医案进行分析.
【中文期刊】 赵书亚 陈舒怡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7卷10期 1204-1208页 ISTIC
【摘要】 [目的]基于阴阳失衡、寒热错杂理论,探究恶性肿瘤病机、证治分型及经方治疗.[方法]通过查阅古籍文献,溯源"寒热错杂"理论,探究恶性肿瘤寒热错杂病因病机的演化过程,并汇通中西,充分认识西医抗肿瘤多元治疗进一步对机体阴阳、寒热平衡的影响,以《伤...
【中文期刊】 沈春霞 王彦刚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18卷4期 676-680,713页 ISTIC
【摘要】 慢性糜烂性胃炎(Chronic erosive gastritis,CEG)作为现阶段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类型之一,其发生轻者损害人体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严重者不排除胃癌前病变的风险.西医对症处理存在相对局限且不彻底的弊端,中医治疗则相对占据...
【中文期刊】 金敬云 孙明瑜 等 《中医药导报》 2023年29卷8期 89-93页 ISTIC
【摘要】 泻心汤类经方来源于《伤寒论》,包括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汤及旋覆代赭汤,主治心下痞,方药配伍上辛开苦降以调理脾胃气机,寒热并用以平衡中焦阴阳,临床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类胃肠道疾病及其他杂症.恶性肿瘤发病以寒热错杂、阴阳失衡为主...
【中文期刊】 吉兰洁 闫镛 等 《光明中医》 2023年38卷1期 137-139页
【摘要】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常伴大血管病变、神经病变、肾病等多种并发症.经典名方大柴胡汤出自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临床应用广泛,目前除了用于急性胰腺炎、胆囊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外,在消渴病肝胃郁热证治疗中亦有显著疗效显著.现从中...
【中文期刊】 李重 周建军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21卷3期 95-97页
【摘要】 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其形成过程复杂,西医手术治疗不但对肾实质有损伤,且易出现并发症,易复发.肾结石属于中医"石淋""腰痛"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以肾虚为本,膀胱湿热为标;表现为虚实夹杂...
【中文期刊】 李岩 王俊惟 等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42卷3期 116-118页
【摘要】 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十分复杂,寒热错杂、寒多热少的证治分型较为典型,寒热并用法是临床上治疗该证常用的一种方法.经方一般是指《伤寒论》中的方剂,虽然药味简单,但因其切中病机彰显疗效.通过临床实践发现经方对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分型属寒热错杂型患者...
【中文期刊】 谢娟娟 《光明中医》 2023年38卷23期 4521-4524页
【摘要】 目的 观察经方小青龙汤加石膏汤联合升降散治疗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 选择 2022 年 1 月—2023 年 1 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发热门诊收治的138 例外感发热患者.随机分为经方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 69 例.经方治疗组采用小青龙汤...
【中文期刊】 王丹蓉 江羿羲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31卷10期 81-83页
【摘要】 发热是儿科常见疾病,西医治疗反复发热无显著及持续的疗效,小儿推拿退热疗效确切,能通过刺激相应穴位调理体质、平衡阴阳,从而使热势不再反复.治疗服药困难的发热幼儿,推拿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当作首选.经方有简、便、效的特点,经过长期的临床验证...
【中文期刊】 陈玉鹏 汤怡婷 等 《世界中医药》 2021年16卷5期 696-699页 ISTICPKUCA
【摘要】 柴胡桂枝干姜汤能温寒通阳,解结生津,具有寒热并用的特点,为厥阴代表方剂之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机错综复杂,呈现寒热错杂、正虚与邪实并存的特点.现引证相关经典原文结合临床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机,阐释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论述应用柴胡桂枝干...
【中文期刊】 袁红霞 闫早兴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6卷1期 1-6页 ISTIC
【摘要】 芍药是经方的常用药物,《神农本草经》(《本经》)记载芍药功效为"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以《本经》功效为纲,将芍药类经方归类分析,发现芍药除邪气、调寒热,多配伍桂枝、麻黄、黄芩、附子,以桂枝汤、大柴胡汤...
【中文期刊】 王坤宁 袁红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6卷3期 283-288页 ISTIC
【摘要】 术为《神农本草经》(《本经》)中之上品,为张仲景常用药.《本经》中认为"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时术不分苍术、白术,以《本经》中记载术功效为线索,分析术类经方,发现术主治风寒湿痹等证时,多配伍附子、麻黄,以...
【中文期刊】 苗苗 袁红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6卷6期 673-678页 ISTIC
【摘要】 半夏是《伤寒杂病论》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其中《伤寒论》所载方剂中使用18次,《金匮要略》方剂中应用36次.以《神农本草经》中半夏之功效为纲,分别探讨不同经方中半夏的功效与配伍,有助于更加深入理解经方的运用.如半夏主伤寒寒热、止汗,多配伍柴...
【中文期刊】 袁红霞 周祎然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6卷4期 423-428页 ISTIC
【摘要】 《伤寒杂病论》的处方用药思路传承于《神农本草经》(《本经》),从《本经》所载的药物性味、功效出发研究《伤寒杂病论》的用药规律,对于还原经方配伍规律的本来面貌具有重要意义.石膏是张仲景常用药物,现代中药学认为其甘辛大寒,分析其在处方中的作用,...
【中文期刊】 雷鸣 姚斌 等 《中国药房》 2020年31卷4期 490-495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经方辨证对比抗组胺药治疗湿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经方辨证(试验组)对比抗组胺药(对照组)治疗湿疹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改良Jadad...
【中文期刊】 肖肽平 王曼菲 等 《光明中医》 2022年37卷9期 1540-1542页
【摘要】 结合原文对《金匮要略》黄疸湿热四方证的证候特点及组方用药进行辨析,茵陈蒿汤证湿热并重,病位偏中焦,栀子大黄汤证热重于湿兼气机阻滞,病位偏上焦,茵陈五苓散证湿重于热,大黄硝石汤证热盛里实,病位偏下焦;结合《神农本草经》分析张仲景治疗湿热黄疸的...
【中文期刊】 李晶 张念志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31卷2期 89-91页
【摘要】 皮肤瘙痒症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多发于老年人,现代医学治疗存在难以根治、不良反应明显的问题,而中医药治疗因其不良反应小、患者依从性高逐渐被广泛运用,若辨证施治准确,往往取得满意疗效.文章总结张念志教授辨证治疗皮肤瘙痒症的经验,张念志教授认为皮...
【中文期刊】 高文波 程引 等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2年46卷3期 48-51页
【摘要】 "分级用药"是一种遣方用药的新策略,其理论贯穿《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药物的使用.文章将经方治疗热利的药物分为甘凉升清止利、苦寒燥湿止利、清热凉血止利3个级别,梳理仲景用方思路,将药物级别转化为方剂级别,进而使整个诊疗过程序贯化,以期丰富中...
【中文期刊】 李玉锋 郭志英 《光明中医》 2022年37卷20期 3723-3726页
【摘要】 目的 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内服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肛肠泌尿科收治的辨证分型为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入组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
【中文期刊】 刘润众 何春水 《医师在线》 2022年12卷3期 17-18页
【摘要】 中医古籍中早有发热的表述,这一症状于外感时邪、内伤杂病中皆可出现,且不是单纯的虚证或者实证,往往虚实夹杂,内伤发热更为常见,阴阳、气血虚皆可生热.现代运用中医药治疗发热的比重逐步升高.
【中文期刊】 刘敏 姜皓 等 《中医学报(英文)》 2022年2卷4期 169-173,后插1页
【摘要】 葛根芩连汤是临床常用经方之一,由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四味药物组成.葛根芩连汤的临床运用经验为:其一,遵仲景原文,热迫大肠而表证未解是葛根芩连汤证的方证本义,临床中细菌性痢疾、胃肠型感冒等属于表里同病者,与本方方证本义完全契合;其二,临床...
【中文期刊】 楚淑芳 赵恒侠 等 《世界中医药》 2019年14卷7期 1743-1747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白虎加人参汤联合西医治疗对热盛伤津证糖尿病酮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深圳市中医院收治的热盛伤津证糖尿病酮症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使用白虎加人参汤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