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8
- 4
- 3
- 66
- 6
- 5
- 5
- 4
- 9
- 8
- 8
- 7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马佳 周美启 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35卷2期 201-205页
【摘要】 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在经络理论中处于核心地位,经脉循行分布与生理病理的关系,既对临床治疗有理论指导,对于阐发古代医学思想,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经脉脏腑与脑的有关研究,是中西医理论相结合的一个突破口."肺脑轴"的发现,开启了神经免疫系疾病发展和...
【中文期刊】 张凯 刘君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40卷3期 254-25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与胞宫有密切关系的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郄穴体表电阻在原发性痛经中的表现,探寻足三阴经3个郄穴可否特异性地反应原发性痛经病证.方法 本研究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进行,招募正常女大学生(正常组)78...
【中文期刊】 程凯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年26卷2期 79-8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小肠经不同腧穴对听性神经脑干反应影响的特异性.方法豚鼠庆大霉素注射造模,选听宫、肩贞、后溪3个穴位进行对比研究,观察对听性脑干反应的影响.结果耳周局部穴位听宫对听性脑干反应的影响明显强于其他穴位,后溪和肩贞作用不明显,而后溪略强于肩...
【中文期刊】 徐卫东 刘乡 等 《针刺研究》 2000年25卷4期 248-253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实验用Wistar大鼠,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右侧三叉神经脊束尾侧核会聚神经元对同侧面颊部伤害性刺激的反应.以2 V和18 V分别低和高于C纤维阈值的两种强度电针"足三里"或"下关"穴,观察对此会聚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及损毁中缝大核(NR...
【中文期刊】 车旭东 安照华 等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8卷27期 137-138页
【摘要】 目的 研究体外冲击波(ESW)技术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列缺穴腧穴所发生的特异性反应.方法 采集ESW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双侧各182个腧穴治疗前后的红外热成像数据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通过统计分析列缺穴红外热成...
【中文期刊】 宋佳杉 吴晓林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34卷11期 30-34页 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特定穴、非特定穴、非经非穴皮肤电阻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表现,探寻哪些穴位可以特异性地反应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本研究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进行,招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膀胱经组38...
【中文期刊】 刘玉祁 佘延芬 等 《中医药学报》 2012年40卷5期 63-66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经穴反应特异性是否与证型相关.方法:对5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辨证后分别探测三阴交穴、悬钟穴和非穴的皮肤温度和电阻并比较.结果:寒湿凝滞证患者各点温差无显著差异;三阴交穴电阻失衡度显著高于悬钟穴.气滞血瘀证患者各点温差和电阻失衡度无显...
【中文期刊】 李春华 徐大钊 等 《针刺研究》 2013年38卷4期 324-329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查阅近10年(2003年6月-2012年6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MEDLINE数据库发表的经穴特异性相关中文文献及国内学者发表的英文文献,发现近年来国内学者的研究基本肯定了经穴在形态结构、生物物理、病理反应、刺激效应、治疗...
【中文期刊】 李春华 任晓暄 等 《针刺研究》 2011年36卷5期 347-352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即刻介入对类痛经模型大鼠的镇痛效应及血浆血栓素B2 (TXB2)、六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针刺缓解胞宫疼痛的作用机制,并初步探讨经穴效应的特异性.方法:动情间期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
【会议论文】李春华 2013中国针灸学会学术年会-第四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针灸研究与国际化分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通过对近十年国内经穴特异性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了解国内经穴特异性的研究进展.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MEDLINE数据库2003.6~2012.6期间发表的经穴特异性相关中文文献及国内学者发表的英文文献...
【会议论文】王少军 第四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为针刺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A)功能穴位特异性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平台. 方法: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在离体脑片上研究不同穴位的效应差异,很难系统研究穴位的效应与所属经脉或脊髓神经节段支配的关系.由于针刺是一个传入性效...
【会议论文】吴焕淦 第六届上海国际针灸临床与科研学术研讨会 2006年
【摘要】 经穴特异性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但缺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于回答经穴特异性和影响效应产生的关键因素等科学问题,尚缺乏有说服力的结论性研究成果.经穴特异性研究,应围绕针灸有效病症的经穴展开,采用多种现代科学技术,...
【中文期刊】 李国娜 赵琛 等 《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 2025年23卷1期 1-11页 ISTICCSCD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并从细胞衰老角度探究针刺对PD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NC)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组、针刺(ACU)组和雷沙吉兰...
【中文期刊】 金玉 王非 等 《安徽医药》 2024年28卷2期 309-313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刺华佗夹脊穴联合雷火灸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武汉市中医医院就诊的中风后偏瘫病人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中文期刊】 周晓玲 章连新 等 《新中医》 2024年56卷7期 174-180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拮抗肌取穴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7例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
【中文期刊】 海锋巍 薛琛 《环球中医药》 2024年17卷9期 1868-1871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脑出血后迟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95例脑出血后迟发性癫痫患者分为观察组48 例和对照组47 例.对照组44 例(脱落3 例)患者进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44 例(脱落4 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
【中文期刊】 赵婷 陈才恒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39卷6期 661-665页 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中药组方联合穴位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予常规治疗及中药组方补阳还五汤联合穴位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后疗效、...
【中文期刊】 王琛 刘雪楠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0卷6期 1406-141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特定穴联合补肾益智活血汤对急性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回顾性收集100例急性脑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 补肾益智活血汤; 急性脑损伤;
【中文期刊】 卢冬英 刘学英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3年34卷24期 3661-3663,3671页 CA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头皮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TS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硫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皮针刺联合耳穴贴...
【中文期刊】 王麒 周瑞玲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2年28卷4期 485-490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与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老年患者276例,随机分为电针组(EA组)、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A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92例.麻醉诱导前,EA组和TA组给予电针或经皮穴位电刺激...
【中文期刊】 何艺博 邓洁初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22年38卷3期 67-72页 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太阳"透"百会"对戊四氮(PTZ)致痫大鼠行为学、海马内pCREB及NSE表达情况,探讨其抗痫的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32只大鼠分成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及电针透穴组,每组各8只.除空白组外,采用戊四氮(PTZ)腹腔注射...
【关键词】 癫痫; 电针;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中文期刊】 钟原 赵明华 等 《世界中医药》 2018年13卷10期 2564-2567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背俞穴毫火针点刺结合躯干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均行躯干训练,对照...
【中文期刊】 VO DAI QUYNH 王佳琦 等 《针刺研究》 2025年50卷1期 104-109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经络学说是对人体生理功能、脏腑病理变化及其与体表表征的相互关系、体表相关的经穴在疾病状态下出现不同的特异性表征现象的认识,经络学说的研究对针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综述了不同的胃肠道疾病在体表产生的特异性表征现象及规律,并提出脏腑的...
【中文期刊】 程灏 王保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4年20卷8期 555-56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穴是否在中枢神经存在相对功能特异性的生理表征.方法:采集28名健康被试针刺足三里及旁开假穴的脑磁图成像数据,引入基于小波变换时频分析方法,将大脑分为额叶、颞叶、中央区、顶叶和枕叶五大区域,观测不同频段的响应变化,对比针刺...
【中文期刊】 刘健华 符文彬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年30卷11期 1511-1514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电针口面部穴位对内脏感觉的调控作用及其途径. 方法 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内脏痛组、四白穴组、阳白穴组、颊车穴组,每组6只.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1 ml/100 g),不给予其他任何处理;内脏痛组...
【中文期刊】 王伟 徐海波 等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9年25卷3期 305-308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电针特异性和穴位特异性脑活动.方法 采用组块刺激模式,电针健康右利手志愿者的右侧合谷穴(9例)、阴陵泉(6例)和面部非穴位点(5例),对全脑行平面回波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 fMRI)扫描和高分辨率三维T1解剖像,用...
【中文期刊】 杨元庆 吉学群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08年35卷5期 762-763页 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脑梗死的研究基于祖国医学"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循经取穴主要原则,从针灸最佳适应症之--脑梗死切入,在课题组34年的研究基础上,根据经络理论,取醒脑开窍针刺法主要穴位,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不同参数刺激不同穴位后脑的特异性...
【中文期刊】 黄智芬 施智严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08年35卷6期 917-919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足三里穴防治顺铂等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不同病种,选用不同含以顺铂为主的方案化疗,每次化疗前30min应用盐酸格拉司琼、地塞米松治疗基础上,治...
【中文期刊】 吴焕淦 姚伟 等 《中国针灸》 2007年27卷1期 59-62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经穴特异性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但缺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于回答经穴特异性和影响效应产生的关键因素等科学问题,尚缺乏有说服力的结论性研究成果.经穴特异性研究,应围绕针灸有效病症的经穴展开,采用多种现代科学技术,...
【中文期刊】 张夏毅 张天生 等 《针刺研究》 2007年32卷5期 355-358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文从穴位病理反应与脏腑经络相关的相对规律性、现代临床应用及其机制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总结了穴位病理反应与脏腑经络相关的相对特异性,并提出穴位病理反应与脏腑经络相关研究中现存不足之处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中文期刊】 赖新生 黄泳 《中国针灸》 2007年27卷10期 777-780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将脑功能成像技术(PET、SPECT、fMRI)运用于经穴特异性研究,提出"经穴-脑相关假说",基于人的活体状态、脑的功能活动、客观的图像和数据分析,以期①建立"经穴脑功能界定模型",以解决经穴的定义问题,即凡是符合该模型的基本要素的"点"...
【中文期刊】 周美启 周逸平 等 《中国针灸》 2006年26卷8期 587-594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从基因水平揭示针刺心经干预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比较肺经组与模型组、心经组与模型组的心脏基因表达谱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肺经组中大于2倍的差异表达基因(包括EST)有20个下调...
【中文期刊】 方继良 金真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5年21卷9期 1332-1336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fMRI)观察针刺相邻穴位的大脑中枢反应,探讨穴位的相对特异性.方法用盲法随机分别针刺10例正常人左侧太冲、行间、内庭和邻近非经络假穴点,手针采用捻针和不捻针两种状态对比,利用1.9 T MRI行全脑功能成像,用S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