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
- 4
- 13
- 3
- 2
- 1
- 1
- 3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于长颖 芦煜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5年40卷5期 2351-23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黄帝内经》中的三阴三阳理论一直以来未能清晰梳理,缺乏基础性模型模拟方案.文章基于上下文关联解析方法与进程模型,以人与环境间的能量转化关系为视角,探讨构建三阴三阳模型.通过推理三阳间的能量传递,还原三阴对三阳的承载方式,完成三阴三阳的过程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密山 李恩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17卷2期 113-1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骨质疏松症相关参数定量化指标进行分析.方法对骨质疏松症的主症、自觉症状、骨密度(BMD)、5次坐立试验、闭眼单脚站立试验、最大限度前伸试验、双足并立垂直跳高试验等,根据<灵枢*经脉篇>所载十二经脉的病症,以BMD为依据,只有症状而B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星 李靖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15卷9期 113-115页
【摘要】 目的:利用掌型中医经络检测仪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经络反应,为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辨证及诊疗提供一种新的客观的中医量化指标.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60例,同时随机选取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掌型中医经络检测仪分别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健康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海贝 温川飙 等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14卷20期 225-227页
【摘要】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医学、计算机、集成电路等的跨学科共同努力,对中医经络检测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通过利用生物电测量等技术手段对经络进行检测,测量出经络的状态,可以对人体健康的状况进行评估,所以研究经络检测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璐佼 牛婷立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年33卷5期 2089-20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提出现代中医学经络调理的新理论循经脏腑调理法,结合现代科技低频负压循经脏腑调理装置,在调理"未病""欲病""已病"方面,提供新思路.方法:以往调理多依据中医学理论,采用针刺、艾灸、刮痧、拔罐、推拿等手段,激发经络经气治疗疾病.本课题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乔治贵 2019首届世界中医药互联网产业大会 2019年
【摘要】 当今具有互联网思维及其特长手段,使在中医药上,尤其作为其理论及临床应用基础和基点的中医经络系统方面,人体信息量化和人工智能AI技术将会开辟一个新天地,起到一个划时代的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慧媛 陈松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5年6期 3225-32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学对于针刺深浅的讨论自《黄帝内经》便有记载,后世医家在不断实践和总结中,有关针刺深浅的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今笔者在众多理论的基础上,辅以古代针灸典籍,系统分析并总结影响针刺深浅的相关因素.即针刺深浅与四时经气变化、经络腧穴深浅、个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田政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 2017年
【摘要】 自1950年,日本针灸师赤羽辛兵卫提出了知热感度测定法,开辟了经络量化之路.知热感度测定法(简称;知热法,下同):香火直径7~8mm,点燃后对准井穴,高度4+-1mm计时(秒,简称:感度)前后摆动,被测者达到温痛阈值时,(感觉烫)停止记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里 张怀亮 等 《世界中医药》 2013年8卷5期 570-57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为了研究热性荨麻疹患者对辛凉解表中药的适应情况,根据中医阴阳药学理论,我们开展了辛温和辛凉解表中药的人体对照适应性临床研究.方法:选用临床上常用的25种辛凉(14味)和辛温(11味)两大类解表中药,采用生物共振技术人体药物筛选模式,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徐媛 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医药发展国际论坛卫星会议暨第六届“岐黄雏鹰”学术科技论坛 2011年
【摘要】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节系统,是中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气是经络的基础,其变化是经络理论的核心内容,把握经气的盛衰对于研究经络和治疗疾病有着重大的意义,但对于足三阴经阴气最盛之经自古没有统一的认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怀亮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2010年重庆四川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2010年
【摘要】 目的:斑秃病患者机体内致病因素检测与分析; 方法:根据2004年提出的细胞生物场与中医经络实质理论采用生物共振技术,通过人体经络系统,开展斑秃患者的致病物质检测并结果中医整体观和物质生物毒性排序,分析斑秃的发病因素。 结果:共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现 丁宇 等 《中国针灸》 2002年22卷2期 103-10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人体经络原穴的伏安特性与寒热证的关系,探索中医的人体功能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康威人体经络特性分析系统,检测分析了80例寒、热证患者和25例正常人的十二经原穴的伏安特性.结果:寒热证患者的异常经络数明显多于正常人,其伏安面积值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婷 艾宙 等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11期 1040-1042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观察俞氏经络测治法配合针刺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瘫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俞氏经络测治法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 (H-B)面神经...
【关键词】 针刺疗法;面瘫;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郦永平 温淑云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21卷1期 81-82页ISTIC
【摘要】 本文以脑梗死中医证型的标准化研究[1-3]的结果为基础,以初步建立的脑梗死及各证型诊断标准为依据,利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中的逐步判别分析,建立脑梗死各证型与观察指标间的数学判别方程,以对其每一证型进行量化分级,为实现脑梗死各证型轻、中、重量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丁 樊小农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27卷3期 1-3页ISTIC
【摘要】 简述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在临床中的广范应用.并以中医、经络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为切入点,从立法、组方、量化操作标准出发,探讨适用条件和获效原因及中医"异病同治"理论与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关系,结合研究现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津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年18卷2期 235-237页ISTIC
【摘要】 本文查阅相关文献,就亚健康的检测及评估方法做一综述.主要介绍了亚健康的检测包括症状标准检测、量化检测、心理功能衰退指数(MDI)健康评估法、量子检测仪、"一滴血"检查、TT-M"热成像、虹膜检测、中医经络检测等,并介绍了亚健康的评估方法包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洪 周晓丹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9年16卷4期 253-25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人体十二经脉脏腑表里相合关系及其态势.方法:用中医经络脏腑理论与西医生物能量检测、量化表达技术结合,以ETS检测报告单上自动给出的相应经脉能量区是否相同或相邻作为相合判定标准并计数比较.结果:在2594例受检男女中,肺与大肠、脾与...
【关键词】 经络能量健康检测系统;十二经脉;表里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怀亮 潘钰蔚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9年08卷4期 204-20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采用生物共振技术帮助量化中药辨证配方.方法 采用德国MORA-Sup生物共振仪药物模式将中医辨证选药类别中所有中药进行有效性筛选.结果 频次较高的前八位药:防风、生甘草、黄芪、当归、茯苓、荆芥、白术、蝉蜕,这些都是治疗荨麻疹的常用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煜 张磊 等 《天津中医药》 2005年22卷1期 36-37页ISTICCA
【摘要】 通过对人体经络原穴进行阶跃脉冲响应的测量并解析出穴位特征值,将中医经穴理论的研究推向新的阶段.通过对人体原穴的量化检测,发现已经存在或者还在潜伏着的疾病,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密山 李恩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20卷3期 16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最可靠的诊断依据为骨量测定,而双能X线骨密度仪则是测量腰椎及全身骨量的最精确仪器.1997年8月~1998年3月,对石家庄市郊区南高营236例农民骨密度进行了测定,以了解该地区老年人OP的发病...
【关键词】 骨质疏松,年龄相关/流行病学;经络辨证;骨质疏松,年龄相关/放射摄影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轶 金哲 《医学信息》 2016年29卷21期 172-173页
【摘要】 目的:设计运动强度递增的睡眠障碍分级量化运动处方。方法选取30例健康在校高校生作为试验对象,试验过程分运动处方适应期、运动期和测试期。以呼吸调理、经络穴位拍打按摩、健身气功和慢跑等做为适宜运动,设计出一至四级运动处方,运动强度由1代谢当量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高 蒋作梅 等 《中医研究》 2015年5期 63-65页
【摘要】 目的:观察经络操对风眩病患者的干预疗效。方法:将60例风眩病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第1阶段为停药洗脱期,所有患者均停用相应口服降压药物5 d,第5天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证候量化积分。在第1个治疗阶段,A组进行经络操干预,B组不进行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锦瑜 李岩 等 《医学信息》 2014年39期 507-507页
【摘要】 目的探索脊背疗法治疗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康复中心2011年1月~2013年1月的128例脑瘫患儿资料进行回顾,采用双盲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常规组64例采用药物治疗,常规物理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64例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脊背疗法配合,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玉宝 楚国庆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0卷23期 54-55页
【摘要】 <篇首> 孟竞璧先生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年第2卷第2期上,发表了<四十年来经络研究的回顾与建议>这样颇具权威的文章,反复阅读数遍,对回顾经络学说研究经历的三个高潮表示赞同,但对经络研究的建议和思路,确有商榷之必要.苦于本人经络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敏 《中医临床研究》 2012年04卷16期 21-22页
【摘要】 目的:观察三痹汤配合针刺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三痹汤配合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针刺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分级量化评分比较与临床疗效及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兰英 孙建华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8年25卷4期 398-400页
【摘要】 <篇首> 影响针刺疗效的因素很多,针刺手法是主要因素之一.补泻针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针刺手法,是指采用适当的针刺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疏泄病邪而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平衡阴阳的方法,它是在捻转、提插等基本针刺手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补泻针法包括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牟芳芳 邵水金 等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17卷3期 71-72页
【摘要】 <篇首> 人体是由100多万亿细胞组成的复杂整体.目前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和了解还远远不够,对疾病病因的研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研究,以及人体与环境的复杂的交互关系的研究等,也由于缺少精确量化的计算模型而受到限制.因此,利用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亮 骆文斌 等 《中医学报》 2011年26卷4期 502-50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TDS中医经络检测仪的原理以及功用.方法:通过利用感应器测定人体12条经络在体表24个原穴电能量值,量化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结果与结论:该系统可以作为中医望、闻、问、切的有效补充,对多种疾病的病情观察和疗效提供参考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应平 陈五高 《光电子·激光》 1999年10卷6期 568-570页
【摘要】 本文通过激光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时,穴位组织对激光能量吸收和热传递的量化计算,论证了激光针炙的实质是热作用于穴位组织产生电信号,该电信号通过人体经络和神经系统传输到相应患病部位,从而达到治病目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