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7
- 3
- 30
- 2
- 1
- 1
- 23
- 5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钟佳颖 杜彩凤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18卷6期 133-136页
【摘要】 傅山"心惊不安,夜卧不寐"方治疗男子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突出.随着长期临证观察,发现该方在治疗女子疾病,尤以围绝经期失眠、经行口糜两类疾病时疗效亦可观.通过分析二则医案,进一步探讨傅山"心惊不安,夜卧不寐"方对心肾不交证的治方特色,发扬傅山学...
【关键词】 "心惊不安,夜卧不寐"方; 傅山; 心肾不交;
【中文期刊】 邱明英 罗勤 《辽宁中医杂志》 2008年35卷7期 1054-1055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从脾、胃、肾论治经行口糜的疗效.方法:对60例患者以补中益气,升清阳泻阴火为治法,选用补中益气汤合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结果:治愈3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93.3%.结论:中气不足,运化失健,湿浊...
【中文期刊】 王艳霞 《辽宁中医杂志》 2004年13卷6期 485-485页 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经行口糜是临床常见病,伴随月经反复发作,病情缠绵,影响进食,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笔者采用肝肾同治,阴阳双补治疗此病,疗效显著.
【中文期刊】 韩变利 张晓峰 等 《中医药通报》 2017年16卷4期 27-29页 ISTIC
【摘要】 通过例举妇人绝经前后诸证、经行口糜、带下病、女子梦交等病案,介绍张晓峰教授采用交通心肾之法治疗妇人疾病经验.其选方坎离交泰汤加减,使患者心得肾水以滋润,肾得心火以温暖,心肾得交,阳固阴守,气血调和,诸症自除.
【中文期刊】 徐妙燕 张承烈 《浙江中医杂志》 2006年41卷3期 142-143页 ISTIC
【摘要】 <篇首> "心移热于小肠"出自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心主于血,与小肠合,若心中有热,结于小肠,故小便血也".心脉属心,下络小肠.小肠之脉属小肠,上络于心,心属里,小肠属表.心与小肠通过手少阴心经与手在太阳小肠经相互络属形成表里关...
【中文期刊】 李春一 姚美玉 等 《光明中医》 2016年31卷20期 2931-2932页
【摘要】 经行口糜是指女性每值临经或经行之际,出现的口腔、舌黏膜溃破糜烂,经净后自愈,月月周期性发作为特点的疾病。历代医家多从阴虚火旺、心火上炎、胃火炽盛等方面论治。临床医生常用导赤散、知柏地黄丸等清热解毒,滋阴祛火之剂。临证中偶见1例脾肾阳虚型的患...
【中文期刊】 沈燕慧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2卷13期 111-111页
【摘要】 目的:观察<傅青主女科>中经方"两地汤"加减治疗经行口糜的疗效.方法:采用两地汤加减治疗经行口糜36例.结果:痊愈20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结论:两地汤加减治疗经行口糜疗效显著.
【中文期刊】 于水永 管淑彩 等 《光明中医》 2006年21卷3期 46-47页
【摘要】 <篇首> 笔者自1999年以来,采用中药内服治疗经行口糜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经行口糜/中医药治疗;
【中文期刊】 卢燕 姜仪辉 《四川中医》 2008年26卷12期 96-97页 ISTIC
【摘要】 血府逐瘀汤是活血化瘀之名方,作者根据女性生理特点,将其治疗经行发热、经行头痛、经行口糜症,疗效显著.
【中文期刊】 黄苑萍 陈梅娟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04卷5期 128页 MEDLINE
【摘要】 目的 和方法:自拟清热滋阴汤治疗经行口糜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35 例,好转19 例,未愈3 例.治愈率为61.4%,总有效率为94.7%.结论:清热滋阴汤治疗经行口糜疗效显著.
【中文期刊】 杜贞苹 刘艳霞 等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6卷3期 42-46页 ISTIC
【摘要】 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肝、血失调是妇科疾病的常见病机.郭志强教授认为女性肝郁致病,与男子肝气横逆之实证不同,多因阴血不足、血不柔肝而致肝失疏泄,故提出治疗时"柔肝胜于疏肝".郭志强教授独辟蹊径地以养血柔肝的代表方剂一贯煎为基础方进行随证...
【中文期刊】 张茶英 郑文通 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34卷24期 4314-4316页
【摘要】 目的:观察一贯煎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型经行口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就诊于我科的肝肾阴虚型经行口糜患者66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予以一贯煎加减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临床效果,并观察2组3个疗程...
【中文期刊】 凌丹凤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18卷8期 206-208页
【摘要】 目的:探讨用滋阴活血类中药治疗经行口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40例经行口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20)和研究组(n=20).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口炎清颗粒进行治疗,对研究组患者使用滋阴活...
【中文期刊】 李仁灿 《浙江中医杂志》 2008年43卷8期 456页 ISTIC
【摘要】 <篇首>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龙骨、黄芩、生姜、铅丹、人参、桂枝、茯苓、半夏、大黄、牡蛎、大枣组成.具有和解少阳、疏肝和胃、清热镇惊之功,笔者应用本方加减治疗妇女月经期前后综合征,尚能应手,现举验案如下.
【中文期刊】 周征 《中医药导报》 2005年11卷7期 48-49页 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经行口舌糜烂的效果.方法:40例患者依辨证分为阴虚火旺、胃热炽盛、脾虚湿热3种证型,给予中药冶疗.月经干净即开始,隔日1剂,共10剂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结果:治愈18例,好转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
【中文期刊】 孟昱琼 翟婷婷 《光明中医》 2016年31卷3期 404-406页
【摘要】 目的 通过具体病案,探究中医在诊治妇科疾病方面由表循本、对症下药、务求根治的独特医术,对该类疾病诊治的一些体会,与同行分享.方法 剖析病由,运用补养肝肾、固护阴血之法治疗妇科肝肾阴亏证疾病的临床辨证、治疗方剂.结果 通过运用固护阴血之法辨证...
【中文期刊】 刘越洋 《中医药导报》 2020年26卷14期 188-189页 ISTIC
【摘要】 经期相关复发性口腔溃疡与月经周期有明显相关性.黄雅慧根据女性月经周期的气血阴阳变化,认为经前期及行经期病机为肝疏泄失司,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火热上灼于口舌.经后期胞宫空虚,精血亏虚,精血不能荣于口,虚火上炎,发为口疮.治疗分别以丹栀逍遥散及...
【中文期刊】 张玮 刘金星 《湖南中医杂志》 2016年32卷5期 72-73页
【摘要】 目的:观察补肾安坤汤治疗经行口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经行口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补肾安坤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西瓜霜含片治疗,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
【会议论文】都秀芳 第十四次全国中医药妇科学术大会暨中医妇科治疗疑难病证经验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经行口糜以口舌、牙馥等处的糜烂或疮疡周期性发生于经前或经期为特点,经净后能自愈或基本痊愈。本病发病率高,患者生活质量下降,预防该病的复发和减轻患者症状是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现代医学中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中医认为本病以热邪致病...
【会议论文】刘芳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 研究女性经行口糜中医辨证分型与黄体期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60例女性经行口糜患者分别中医辨证分型为阴虚火旺、心脾积热、脾气虚弱型,正常健康女性15例作为对照组。化学发光法检测黄体期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
【中文期刊】 宗惠 刘瑞芬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9年16卷2期 91-92页 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经前期综合征(PMS)是指妇女在月经周期的后期(黄体期)反复周期性出现涉及身体、精神和行为的症候群,多在月经来潮后自行恢复到没有任何症状,主要表现有烦躁易怒、失眠、紧张压抑以及头痛、乳房胀痛、颜面水肿等,严重者可影响妇女的正常生理.本...
【中文期刊】 郑瑞君 《中国医药导报》 2006年3卷30期 84-85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月经前后诸症为妇科临床常见的综合征群,是指周期性地出现在经期或行经前后的一系列症状,主要表现为经期或行经前后乳房胀痛、烦躁易怒或抑郁忧虑、心悸失眠、头痛身痛、头目眩晕、视物昏花、泄泻、头面四肢浮肿,偶见身热、口糜或皮肤红疹瘙痒等.按其...
【中文期刊】 欧阳紫婷 钱平 《中医药导报》 2005年11卷12期 28-29,35页 ISTIC
【摘要】 以养阴清热法,采用不同方剂治疗经行口糜、崩漏绝经前后诸证、赤带、妊娠恶阻、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产后发热、不孕症,疗效较好.肯定了养阴清热法在治疗妇产科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中文期刊】 张立华 吴静 《河北中医》 2003年25卷8期 605-605页 ISTIC
【摘要】 <篇首> 经期口腔溃疡又称经行口糜,为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病症,属中医学口疮范畴.以反复发作为特点,缠绵难愈,且病因复杂,患者深受其苦.1999~2002年,我们应用玉屏风散加味辨证治疗女性经期口腔溃疡36例,现报告如下.
【中文期刊】 王凤云 曾进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8年17卷3期 16-17页
【摘要】 <篇首> 经行口糜是妇女每值临经前后或临经时,口舌糜烂每月如期反复发作的疾病.溃疡多发生在口腔粘膜及舌的边缘,常呈白色溃疡,周围有红晕,疼痛,进食酸辣食物时疼痛尤甚.我们近十年采用封髓丹临证加减治疗经行口糜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中文期刊】 刘金淑 《光明中医》 2007年22卷4期 15-16页
【摘要】 <篇首> 月经前后诸症是指周期性地出现在经期或行经前后的一系列症状,主要表现为经期或行经前后乳房胀痛、烦躁易怒或抑郁忧虑、心悸失眠、头痛身痛、头目眩晕、视物昏花、泄泻、头面四肢浮肿,偶见身热、口糜或皮肤红疹瘙痒等.按其不同表现诊为经行乳房胀痛、...
【关键词】 月经前后诸症/辨证论治;
【中文期刊】 高丽萍 陈文 《福建中医药》 2001年32卷6期 29-30页
【摘要】 <篇首> 经行口糜指育龄妇女每值经前或经期出现口舌生疮糜烂,呈周期性发作的病变,本病归属于复发性口疮的范畴.笔者近年来采用自拟芩知饮治疗女性经行口糜,并与西药华素片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中文期刊】 刘芳 刘寿桃 等 《中医杂志》 2010年51卷4期 296-296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女性患者月经来临前或经行时发作的复发性口疮(RAU),中医称为"经行口糜",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其发病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失调有关.我们对该类型患者进行中医分型论治观察,现报道如下.
【中文期刊】 黄嘉伟 李绮雯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8年40卷11期 1092-1094页 ISTIC
【摘要】 沈英森教授为广东省名中医,是第三、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项目专家.幼承家学,刻苦钻研,临床上事必躬亲,治学贯通融会,遣方灵活,以发挥药物配伍的最大疗效.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常见的反复发...
【中文期刊】 王曼 兰天宇 等 《河南中医》 2017年37卷6期 1029-1032页 ISTIC
【摘要】 肝经及其分支通过直接循行入口或与脾经、胃经交会的方式影响着口腔溃疡的发生.肝经经气异常会导致肝血不足,肝气升降失司,气血不和,诸病皆起,在口则表现为溃疡的反复发作.肝气升发太过或疏泄不及都易致情志病,这些负性心理因素抑制人体内与溃疡相关的蛋...
【中文期刊】 刘云 张辉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10年29卷7期 454页 ISTIC
【摘要】 <篇首> 经前期口腔溃疡,中医称为经行口糜,是每值经前或经行时口舌糜烂如期发作、经后渐愈的口腔黏膜病.本病病因复杂,与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功能紊乱、遗传因素、精神过度紧张、疲劳等有关[1].其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均不够理想.笔者采用经前平胶...
【中文期刊】 莫璐丽 《新中医》 1999年31卷12期 41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经行口糜是指每值临经或经行时口唇、舌粘膜出现溃疡,严重时溃疡蔓延满口,连及咽喉而妨碍进食,经后消失,具有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特点.自1992年以来,笔者自拟二地芩连饮治疗本病40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中文期刊】 王玮瑾 《中外健康文摘》 2013年27期 403-403页
【摘要】
经前期综合征(PMTS)是指妇女反复在经前1~2周,周期性出现躯体、精神及行为方面改变,严重者影响生活质量,月经来潮后,症状自然消失,发生率为30%~40%,严重者占5%~10%。
中医古籍中无此病名,根据其所表现的不同症状,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