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2
- 13
- 6
- 157
- 17
- 8
- 8
- 6
- 43
- 33
- 21
- 14
- 1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党成晶 刘洪满 等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3年32卷4期 265-26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transesophageal electrophysiologic study,TEEPS)与腔内电生理检查(intracardiac electrophysiologic study,IEPS)对室上性心...
【关键词】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室上性心动过速;腔内电生理检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覃杰华 葛晓宁 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13卷9期 49-5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何种诱发刺激方式更适合儿童患者.方法 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在2013年1月1日—2021年4月30日收治的71例心电图提示PSVT或因心动过速病史就诊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经食管心房调搏术;S1S2刺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屈顺梅 李筠 《临床儿科杂志》 2016年34卷3期 201-2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在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机制研究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TEAP检查且后期行射频消融术(RFCA)的50例PSVT患者的电生理资料。结果以经心内电生理检查(...
【关键词】 经食管心房调搏;心内电生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铭宇 谷宏越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4年36期 4383-4385页ISTICPKUCA
【摘要】 本文报道1例患者因胸痛、心悸入院治疗。在住院过程中因存在窦性心动过缓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出现心室扑动,观察过程中心室扑动蜕变为心室纤颤。通过实施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经食管心房调搏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金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33卷6期 1424-1425页ISTICPKUCA
【摘要】 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是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常规无创性电生理检查方法.笔者通过对176例经心内电生理(EPS)证实心动过速类型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食管导联RP’间期与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F AVN-RT...
【关键词】 RP'E;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毅 李琼 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7卷5期 334-33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替代普奈洛尔测定心脏固有心率(IHR)的可行性.方法 60例受检者根据静息状态下的基础窦性心率分为2组:窦性心动过缓组(心率低于60次/min,n=35);窦房结功能正常组(心率≥60次/min,n=2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吟绵 田洁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6卷6期 324-32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对比观察异丙肾上腺素与阿托品试验在经食管心房调搏中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异同.方法87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54例用异丙肾上腺素(Iso组,2μg/min静脉滴注),33例用阿托品(Atr组,0.04mg/kg静脉注射)后重复经食管...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伟华 林永霞 等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14卷3期 10-1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中两种不同刺激方法[短阵猝发(Burst)刺激法和改良非程序(S1S1)超速刺激法]在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阵发性室上速采用B...
【关键词】 经食管心房调搏术;短阵猝发刺激法;改良非程序超速刺激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红梅 董倩倩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9年26卷2期 147-14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经食管心房调搏患者焦虑症的影响.方法 根据焦虑自评量表 (SAS) 将经食管心房调搏有焦虑症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60例, 两组患者检查前、中、后均采用常规宣教, 观察组同时给予综合性心理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宜波 张醒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年4期 410-41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检查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临床诊断为PSVT患者74例,通过TEAP检查予以诱发以及终止PSVT,记录并分析PSVT心电图参数,包括诱发窗口、诱发频率、房室结不应期等,并与...
【关键词】 经食管心房调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腔内电生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随胜月 《中国保健营养》 2018年28卷4期 321页
【摘要】 目的:对于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情况采取经食管心房调搏治疗措施,分析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60例,并对其进行经食管心房调搏治疗,对其转复瞬间心电图进行观察,为研究组,再在同一时间段中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鹏 赵京 等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8年17卷2期 150-152页ISTIC
【摘要】 <篇首> 经食管心房调搏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无创性电生理检查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探查及刺激电极放置在食管靠近左房后壁的位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零达红 《广西医学》 2007年29卷7期 1068-106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窦性心动过缓临床上较为最常见,其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的心动过缓需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鉴别.笔者对168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测窦房结功能,并进行阿托品试验,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窦房结功能检测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价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仲如 黄国明 等 《心脏杂志》 2006年18卷4期 447-45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青年军人显著性窦性心动过缓(OSB)临床电生理特点.方法 采用常规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经食管心房调搏、阿托品试验等无创检查观察青年军人中有症状(a组)、无症状(b组)OSB患者及健康志愿者(c组)各30例.结果 a、b、c组早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绍彩 李烈炎 等 《武警医学》 2006年17卷10期 733-73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检测军事训练对武警战士窦房结和房室结功能的影响,明确军训后心率减慢的原因.方法 随机选择60名新入伍的战士,按部队要求参加正规军训,采用无创的经食管心房调搏的方法测定军训前及训练6个月后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窦房传导时间(SA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纪宁 陈芳 等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4年13卷6期 551-55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总结15例经食管心房调搏,成功终止室性心动过速的经验与体会.方法:选择15例室性心动过速病人,予以食管心房调搏,先后用分级递增和连续递增两种刺激方式予以刺激,刺激电压为25~30V,对难以终止者,静脉注射异搏定,再予以经食管心房调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宋明 李玉光 等 《现代医学》 2004年32卷1期 31-32页ISTIC
【摘要】 目的评价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分析61例行射频消融术患者术前TEAP诱发或终止室上速的心电图情况,记录诱发窗口、诱发频率、房室结不应期及诊断,并与射频消融前心腔内电生理(EPS)检查...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经食管心房调搏;射频消融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中健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4年20卷8期 498-49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检查时的插管反应和调搏反应使患者难以接受,从而致检查、治疗受限[1],甚至被迫终止.为减轻对<18岁患者检查的不适和痛苦,我们在TEAP检查中使用利宁凝胶以达到润滑和麻醉咽后壁食管的作用,并进行了多项指标观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琳 李乐山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年29卷2期 168-1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药物对窦房传导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经食管心房调搏的方法,检测静脉用药前后,窦房传导功能的改变。结果 静脉推注阿托品后,SACT(窦房传导时间)对照组平均缩短38.9%,观察组平均缩短42.9%,两者无明显差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建华 许大国 等 《心脏杂志》 2000年12卷6期 496-49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常用于阵发性室上速和预激综合征(PES)的诊断.如电极插入过深,位于左室后部起搏即为经食管心室调搏(TEVP).作者观察到非PES行TEVP与A型PES行TEAP的12导联QRS波群相似.如果忽视了这点,易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文杰 林建珍 等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年23期 5428-5430页CA
【摘要】 对60例常规心电图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的老年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患者动态心电图分为R-R最长间期≥2.5s组和R-R最长间期<2.5s组,对两组患者进一步行经食管心房调搏,并对两种检查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动态心电图R-R最长间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储伟 苟永超 等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3年22卷5期 774-77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trans-esophageal atrial pacing,TEAP)对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6年来临床有反复心悸、头晕、短暂晕厥症状的12 830例患者的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不同心律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其琼 李志军 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24卷2期 156-157页
【摘要】 目的:应用经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终止特殊人群室上性心动过速,对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对25例特殊人群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这一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价值.结果:经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终止特殊人群室上性心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其琼 陈瑛 等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01卷18期 181,189页
【摘要】 目的 应用经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终止妊娠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对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 对16例住院、门诊或急诊妊娠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这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价值.结果 经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终止妊...
【关键词】 经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妊娠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作富 刘兰 等 《航空航天医药》 2009年20卷12期 73-74页
【摘要】 目的:观察经食管心房调搏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常规消毒食管电极(双级电极)并经鼻孔插入,插入导管最佳深度L=[10.2+0.16×身高(cm)],定位后用胶布固定,常规上心电监护,作食管内心电图,根据V-A间期初步判断...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经食管心房调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零达红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7年29卷6期 995-997页
【摘要】 <篇首> 经食管心房调搏是临床上用于诊断、治疗部分心律失常的一种重要的无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测技术.自1978年在我国开展食管心房调搏技术以来,此后这项技术在已经迅速开展,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时至今日,经食管心房调搏仍然在普及和深入研究中,食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伟斌 朱恒青 等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45卷9期 49,84页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经食管心房阈上刺激和阈下刺激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优缺点,明确阈下刺激在终止PSVT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对符合要求的226例患者,先复制:PSVT,再分别予阈下和阈上刺激,比较两种方法终止PSVI的成功率、所需时间、患者在...
【关键词】 经食管心房调搏;阈下刺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祥 高倩 等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25年34卷2期 147-149页ISTIC
【摘要】 患者,女性,年龄11岁4个月,因"心悸1天"入院.患者于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症状,未伴有胸闷、胸痛、头晕、呕吐等其他症状.经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约为160次/分钟(图1).经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后,心率恢复至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丽丽 郑林筠 等 《心电与循环》 2024年43卷6期 603-606页
【摘要】 目的 分析经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终止心动过速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接受TEAP终止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237例,根据TEAP终止快速型心动过速成功与否,将患者分为终止失败组41例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敏 杨晓云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22卷1期 57-5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食管导联RP'(RP'E)间期差异在长RP'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07例长RP'的SVT患者,经心腔内电生理(EPS)确诊为:房性心动过速(AT)54例,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F-SAVNRT)4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俊旦 杨蔚南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年17卷4期 272-272页ISTIC
【摘要】 创用连续减频法经食管心房调搏复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连续31例次,连续减频法以30~35 V的输出电压和高于自身心室率10~20次/分的输出频率连续食管调搏后,再用1次/秒的节律连续叩击↓↓键来连续减低起搏频率.当起搏频率减到80~100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波 陈芳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1年15卷5期 354-356页ISTIC
【摘要】 报道5例经食管心房起搏成功终止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的患者,探讨该方法对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的室速的临床应用价值.全部患者心动过速发作时记录12导联心电图资料,并记录食管心电图,证实为室速.经食管心房调搏分别用分级递增和连续递增两种刺激方式...
【关键词】 心房调搏;经食管室性心动过速刺激方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萌 王健怡 等 《临床儿科杂志》 2018年36卷4期 277-2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对婴幼儿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分型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住的86例年龄≤3岁,经药物治疗无效后行TEAP诊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资料.经体表和食管心电图确定阵发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蓁 王健怡 等 《临床儿科杂志》 2018年36卷6期 453-4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及临时心脏起博术在治疗儿童急性难治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因急性难治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行TEAP治疗的48例患儿和临时心脏起博术治疗的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辉 楚咏晗 等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1年30卷1期 24-27,3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transesophageal atrial pacing,TEAP)检查中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的因素.方...
【关键词】 经食管心房调搏;心脏电生理检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炜鑫 王新康 等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1年30卷6期 408-41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transesophageal atrial pacing,TEAP)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行TEAP时发生SVT并通过超速抑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储伟 苑翠珍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4年32期 3878-387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电极导管的使用次数与食管调搏起搏电压阈值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2013年在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行食管调搏检查的患者123例,比较采用新导管或曾使用过1~2次(A 组)、3~4次(B组)、4次以上(C 组)食管电极导管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学耕 李立昆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18卷6期 407-407页ISTIC
【摘要】 一例男性患者,因返流性食管炎致常规电压不能经食管起搏心房.用37V电压稳定起搏心房后,再降至25V电压起搏,顺利完成检查.术后,胃镜检查证实食管存在炎性改变,未见电刺激损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建华 邵磊 等 《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2年16卷4期 246,24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经食管左心房调搏术(TEAP)引发心律失常的纠治措施.方法:对我院730例行TEAP检查引发的53例心律失常进行分类.并分析其发生机制及制订纠治方案.结果:5类心律失常分别为房性过早搏动、室性过早搏动、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脏停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仲如 徐劲松 等 《心脏杂志》 2001年13卷6期 455-45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于入院前3 d无明显诱因突发意识障碍10 min,伴颜面、口唇紫绀,全身大汗,但无抽搐.清醒后感体力下降,不能从事训练.否认近期上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病史,家族成员无类似发病.入院查体:BP 13/9 k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