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05
- 133
- 19
- 339
- 24
- 17
- 6
- 5
- 75
- 70
- 63
- 49
- 4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夏快飞 王亚琴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5年27卷4期 413-418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利用焦锑酸钾沉淀法研究了野败不育系珍汕97A及其保持系珍汕97B绒毡层细胞的发育过程及其细胞中Ca2+的分布变化.研究发现保持系绒毡层细胞在单核花粉晚期才开始迅速解体,而不育系绒毡层细胞在花粉母细胞时期就开始出现核膜、细胞膜解体,此过程持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兆军 吴孝槐 等 《植物学报》 2003年45卷2期 219-222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利用cDNA减法杂交、差异杂交筛选和RACE等技术,从水稻(Oryza sativa L. ssp. japonica)中克隆了一个新的绒毡层特异性cDNA,其编码基因被命名为RA39.该cDNA长1 013 bp, 编码由298个氨基酸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国新 杜开和 等 《云南植物研究》 1999年21卷4期 461-465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芡实(Euryale ferox Salisb)绒毡层细胞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质体出现明显的变形期,细胞中二核常相互贴近或呈嵌合状态,细胞壁间层中胞间连丝发达.减数分裂期,绒毡层细胞壁融解消失,胞间连丝断离,细胞间发育出现不同步现象.质体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舒畅 刘超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5年35卷5期 898-90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 NRO4270A是从萝卜甘蓝(Raphanus brassica,RRCC)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AACC)远缘杂交后代中发现的一种CMS类型,该研究通过育性调查、恢保关系测定、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晓娟 袁月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5年35卷7期 1317-132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葡萄品种‘魏可’(可育)及其自交后代单株‘魏可实生-3’和‘魏可实生-12’以及品种‘钟山红’(雄性不育)为材料,对花器官特征、花粉萌发率、花粉粒形态以及小孢子发育过程的细胞学特征进行观察,并对绒毡层发育相关基因(DYT1、TDF1和MY...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真 程琳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7期 2084-20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番茄‘Micro-Tom’为材料,利用形态观察、DAPI染色、石蜡切片等方法对正常情况下番茄小孢子发生过程进行时期划分.通过连续7d的高温胁迫((35±1)℃/(30±1)℃)处理试验,结合细胞学观察,研究高温对番茄花粉小孢子发育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锡玲 王赛赛 等 《植物研究》 2011年31卷6期 659-66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膜蕨科(Hymenophyllaceae)团扇蕨(Gonocormus minutus(Blume)Bosch)孢子的发生和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团扇蕨孢子为多边圆形,三裂缝不明显,外壁表面光滑,周壁薄,紧贴外壁表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赛赛 戴锡玲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1年31卷9期 1758-17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透射电镜对模式植物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孢子囊的早期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蕨的孢子囊是由叶片表皮的原始细胞发育而来,经过横向和纵向分裂形成外套层原始细胞和内部细胞,此过程中各个细胞内线粒体和叶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珊珊 廖景平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9年17卷5期 436-44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羽叶薰衣草(Lavandula pinnata L.)雄性不育小孢子发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特征.结果表明:羽叶薰衣草花药4枚,每枚花药通常具4个小孢子囊.花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从外向内分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4层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祁长青 刘英 等 《植物研究》 2008年28卷1期 67-7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入侵植物飞机草的不同时期花蕾为材料,利用RT-PCR法扩增得到了与PCD相关的类Beclin1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大约700 bp),与烟草叶片中的基因序列(AY701316)同源性为95%;Northern blotting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小军 刘树楠 等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5年23卷2期 101-10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运用焦锑酸钾沉淀法研究了云南紫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花药在发育过程中Ca2+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保持系的花粉母细胞和小孢子的胞质内部基本无Ca2+的沉淀,后期花粉外壁出现Ca2+的沉淀;保持系早期的绒毡层细胞形态正常,胞内有少量Ca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旭东 孙东发 等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4年22卷6期 495-49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不育系337S是一种对短日低温、长日高温均敏感不育的新型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对经过短日低温、长日高温处理的不育系花药及其小孢子的形态和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表明,不育系337S的花药异常短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晋玲 李炳林 等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2001年2卷3期 28-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棉花晋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雄性败育的主要时期是在造孢细胞增殖--小孢子母细胞形成时期.造孢细胞和小孢子母细胞退化导致雄性不育的主要细胞学特征是:造孢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胞内常含有n个微核,小孢子母细胞细胞质液泡化,并且认为绒毡层的退化...
【关键词】 晋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小孢子母细胞;造孢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世友 李彦舫 等 《植物学通报》 2001年18卷3期 340-3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学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花粉生物学研究领域中广泛的应用,从而使花粉发育过程中一些关键问题及其有关分子机理的研究均获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已克隆了许多与花粉发育有关的基因,并鉴定了一些花粉发育的突变体。本文针对花粉发育过程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玉芳 辛华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1年21卷3期 546-55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小孢子囊壁包括3层细胞:表皮、中层和绒毡层。中层细胞为1层扁平的细胞。绒毡层细胞属于分泌型。成熟的绒毡层细胞除了有单核和双核细胞外,还有三核和四核等多核细胞。细胞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林 张恒悦 等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0年18卷2期 85-9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绒毡层为1层同型细胞,腺质性,幼期与其他药壁层相似,减数分裂开始后逐渐表现出自己独有的特点.小孢子母细胞纤维素壁生存到四分体时期,随着小孢子外壁出现而消失.四分体时期,小孢子发育出网状原覆盖层和柱状原基粒棒.成熟花粉属2-细胞型,含丰富淀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鑫娟 刘旭昊 等 《细胞生物学杂志》 2006年28卷1期 61-65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绒毡层小体(tapetosome)是最近新发现的特异性出现在花药绒毡层细胞中的一种含油细胞器.现对这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生化组成、与其他含油细胞器的不同以及它们在花粉外被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建华 刘志玲 等 《生命科学研究》 1999年3卷2期 155-160页ISTICCA
【摘要】 在花粉母细胞期,水稻花药绒毡层细胞原生质浓,细胞器丰富,各轴向壁厚度较一致.随着药室腔扩大,绒毡层细胞体积迅速增大,且外切向壁增厚,径切向壁部分区域消失,细胞间形成原生质桥.在单胞花粉早期,乌氏前体排列于绒毡层内切向细胞膜内,随后移向膜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珊珊 黄鹤 等 《种子》 2015年34卷6期 5-9页
【摘要】 采用电镜系统地观察了线纹香茶菜花粉及小孢子发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特征,从超微水平上分析并探讨线纹香茶菜败育的原因机理.结果表明:线纹香茶菜花药4枚,每枚花药具4个小孢子囊.花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从外向内区分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4层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涛 刘林 《中国瓜菜》 2014年27卷3期 20-21,25,前插2页
【摘要】 为了解南瓜花粉发育过程中绒毡层的变化,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南瓜绒毡层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南瓜绒毡层细胞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前呈四边形;随着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开始,绒毡层细胞向花粉囊方向伸长;当减数分裂完成后,绒毡层的细胞壁解体,细胞膨大并向药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淑娟 成诚 等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3年4期 283-287页
【摘要】 凤仙花花药发育比较特殊:在造孢细胞时期,花药横切面中央是体积较大、细胞内含物较多的细胞团、包括造孢细胞和绒毡层细胞。花药药壁细胞的细胞质较稀少,与中部细胞界限明晰。花粉母细胞时期的花药药壁由约6层细胞组成,但细胞的界限不明显;绒毡层细胞显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义兰 刘珠丽 等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8年31卷4期 95-99页
【摘要】 用PAS反应对辣椒花药发育过程中淀粉粒分布的特征进行研究.在造孢细胞时期,仅药隔薄壁细胞开始积累少量的淀粉粒.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药隔薄壁细胞、表皮和药室内壁细胞中积累了少量淀粉粒,小孢子母细胞、绒毡层细胞和中层细胞中没有淀粉粒.在减数分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林 《北方园艺》 2007年4期 16-17页
【摘要】 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了低温下西瓜花药的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小孢子母细胞和绒毡层是西瓜花药中对低温最敏感的细胞;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和减数分裂前期是对低温最敏感的发育阶段.低温影响下,小孢子母细胞产生大量小液泡,细胞质变稀,发生质壁分离,细胞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莎 姚家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7年26卷3期 283-288页
【摘要】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和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对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和可育水稻农垦58N的花粉及花药壁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垦58S雄性败育起始于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在发育过程中持续进行,终结于单核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万儒 彭正松 等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25卷4期 394-396页
【摘要】 本文对三叶半夏的变形绒毡层的降解过程进行了显微观察,发现绒毡层细胞随着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小孢子发育的进行,其细胞位置、细胞壁和核的形态发生改变.Feulgen反应显示变化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质结构是完整的,染色质与细胞结构随着花粉的成熟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铭 陈晓麟 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36卷2期 186-192页
【摘要】 为了探讨南川升麻(Cimicifuga nanchuanensis)濒危与其生殖过程的联系.对广布近缘种单穗升麻(C.simplex)进行了部分对照研究.论述单穗升麻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以及花药壁的发育.单穗升麻的花药具4个小孢子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国新 解凯彬 等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22卷4期 60-64页
【摘要】 莼菜(Brasenia schreberi Gmel)绒毡层细胞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质体出现变形,淀粉粒消失.减数分裂期,绒毡层细胞中有丰富的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和线粒体.随着细胞的发育,细胞壁呈胶质状态,胞间连丝断离,细胞间发育出现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江江 常丽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35卷6期 138-1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花粉壁是花粉重要的组成元件,在花粉发育和受精等过程中起作用.雄性不育研究中已发现许多与花粉壁相关的发育过程.绒毡层的降解、胼胝质的凋亡、初生外壁形成和降解以及花粉内壁发育等都与雄性不育间存在某种关联.本文主要根据雄性不育的有关报道,对涉及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群 周健丘 等 《中药材》 2009年32卷8期 1188-1191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比较湖北麦冬和山麦冬花药及花粉发育的差异,探讨湖北麦冬不育的细胞学机理.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湖北麦冬和山麦冬的花药与花粉发育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山麦冬花药绒毡层为分泌绒毡层,二分体时期开始解体,至花药完全成熟时,绒毡层和中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国新 杜开和 等 《西北植物学报》 1999年19卷4期 683-68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莼菜(Brasenia schreberi Gmel.)的绒毡层属腺质绒毡层.四分体时期是绒毡层细胞发育的高峰期,大量膨胀的内质网互相连接,在切面上呈网格结构布满细胞,用三维空间结构分析,内质网形成数量众多的小室,每个小室中充满核糖体.四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湘 刘巧泉 等 《细胞生物学杂志》 2009年31卷2期 151-156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雄配子(又称小孢子,即花粉)的产生是显花植物生殖发育的重要阶段之一.花粉发育是在花药中与花药发育同步进行的,而花药内壁的绒毡层细胞直接为花粉发育提供营养.花药发育中各细胞(如花粉、绒毡层等)特异性的全基因组表达谱可为全面解析植物雄配子发育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锡玲 任媛媛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3年43卷4期 592-60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绒毡层凋亡过程是小孢子发生中的重要事件,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被子植物,蕨类植物尚未见此方面的报道.该研究首次采用透射电镜和免疫荧光技术对蕨类植物紫萁(Osmnunda ja ponica Thunb.)绒毡层细胞凋亡的细胞学过程进行了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青 祁建钊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9年29卷12期 2452-246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半薄和超薄切片技术对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异型绒毡层的来源、结构及发育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枸杞异型绒毡层由药隔绒毡层和药壁绒毡层组成,两种绒毡层除了来源、形态及分布位置不同外,其分化、成熟和降解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晶 梁婉琪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7年43卷3期 588-5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介绍植物花粉壁形成机制及其细胞生物学功能和与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焕芳 廖景平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7年15卷2期 107-11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小孢子发育的超微结构.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内质网和质体较多;减数分裂和四分体时期,细胞处于明显的代谢活跃状态,细胞器丰富,主要有内质网、线粒体、质体、高尔基体和球状体;在小孢子发育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何新 文铁桥 等 《植物学通报》 2007年24卷3期 330-3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稻的小孢子母细胞在花粉囊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小孢子,小孢子进一步发育成花粉粒.当花粉成熟时,花粉粒从花粉囊中释放出来进行受精.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已经发现了一些参与这一过程的基因,包括控制花粉囊组织的分化、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小孢子的发育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珣 曹家树 等 《遗传》 2007年29卷5期 621-6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研究CMS核质互作的分子机理,将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和白菜(B.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Makino)杂交并连续回交6代获得白菜OguCMS,在与保持系花药细胞学比较的基础上,运用...
【关键词】 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OguCMS;BcMYBog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典义 赵晓菊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7年43卷3期 556-5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细胞核雄性不育是育性基因时空调控表达异常的结果.目前已克隆到一些绒毡层特异表达的基因,如EMS1/EXS、UDT1及RTS等.鉴定了一些减数分裂相关的基因,如AtRAD51、AtMND1及PAIR1、PAIR2等.此外,MMD1、MS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沁沁 张金辉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5年11卷4期 399-40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从籼稻川75A (Oryza sativa L.)黄化苗叶片中直接提取基因组总DNA. 根据文献报道的水稻花药绒毡层特异启动子Osg6B序列设计引物,采用Touchdown PCR 技术获得水稻花药绒毡层特异表达的启动子Tsp1,将该片段克...
【关键词】 绒毡层;启动子;Touchdown PC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宝兴 阎先喜 《西北植物学报》 2000年20卷1期 135-13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应用透射电镜对扁豆绒毡层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首次发现扁豆绒毡层在发育过程中,经历了二次胞质重组(第一次始于减数分裂末期Ⅱ,第二次始于小孢子发育早期),使绒毡层细胞的活动呈现3个高峰期(即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小孢子四分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