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6
- 14
- 39
- 4
- 2
- 2
- 1
- 15
- 8
- 6
- 5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毛秀红 荀守华 等 《植物生理学报》 2017年53卷4期 555-5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准确掌握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和多花刺槐(Robinia neo-mexicana var.luxurians Dieck)开花结实有性生殖生物学特性,为杂交育种奠定基础,对这两种刺槐的开花物候期、花器官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顺雨 李杨 等 《生物多样性》 2025年33卷4期 104-11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开花过程中花色的变化作为一种指示信号会引导传粉者偏好访问变色前的花,那么花色的变化能否影响昆虫盗蜜,目前还不清楚.为了探究盗蜜者是否偏好变色前的花以及盗蜜对植物繁殖适合度的作用,我们以忍冬属长距忍冬(Lonicera calcarat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秀娟 何安国 等 《植物生理学报》 2025年61卷1期 21-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野外观测并记录大花无柱兰(Amitostigma pinguicula)的开花进程及花部特征,测定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估算杂交指数,初步评判大花无柱兰繁育系统类型,并通过人工控制授粉试验进行验证,为大花无柱兰的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静文 陈慧 等 《生态学杂志》 2024年43卷5期 1243-124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濒危半红树植物莲叶桐雌雄异熟的繁育特点,本研究对莲叶桐的开花生物学特征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莲叶桐开花方式可分为雌先型和雄先型,2种类型的雌花和雄花开放时间存在差异;莲叶桐的柱头可授性和花粉活力在雌性和雄性功能期均较高;人工辅助授粉实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薇 邱利文 等 《植物科学学报》 2024年42卷3期 296-30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野外调查及人工授粉实验,对三峡大坝下游宜昌点军胭脂坝残存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Franch.)P.Y.Zhang et Y.J.Zhang)居群开花特性及繁育系统进行观测和研究.结果显示:(1)疏花水柏枝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翔 余元钧 等 《生物多样性》 2024年32卷6期 13-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特化传粉系统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的植物与传粉者互作的关系,但即使是高度特化的花朵也经常接受非传粉者的访问.当前的特化传粉系统研究主要关注于植物与特定传粉者的相互作用,往往忽视了其他访花者的潜在影响.海芋(Alocasia odora)与芋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昕悦 张婷 等 《植物生理学报》 2024年60卷9期 1424-14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4个湖南省主推油茶晚熟品种'华硕''湘林1''湘林27''衡东大桃2号'为试材,调查花期并开展人工授粉试验,设计4个油茶品种正反交及自然授粉共计16个异交授粉组合,对不同品种配置组合的坐果率、果实发育情况、果实经济性状、含油率及脂肪酸含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军 贾俊英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21年32卷2期 447-449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北苍术有性生殖特性为下一步系统深入地研究北苍术繁殖生物学特性提供基础支撑方法采用野外定点观测结合细胞形态学测定的方法,对北苍术开花、传粉授粉以及结实等有性生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 北苍术为两性花雌花异株植物;花期为6月上旬至9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景蕻 张丽华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8年37卷1期 413-4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研究不同授粉方式对铁皮石斛蒴果发育以及无菌播种种子萌发的影响,选用健康的铁皮石斛植株花朵进行了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和自然授粉;选用不同种龄的种子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铁皮石斛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均能结实,异花授粉的结实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维红 袁雪艳 等 《植物生理学报》 2017年53卷12期 2215-22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解圆齿野鸦椿的开花特性及繁育系统,本研究通过观测其花部特征、开花进程及访花昆虫特性,采用离体培养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分别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运用花粉/胚珠比(P/O值)、杂交指数(OCI值)、人工授粉试验等方法检测圆齿野鸦椿的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骅 苏京平 等 《植物生理学报》 2015年10期 1658-16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将籼稻品种‘黄华占’(耐热耐旱型)和‘双桂1号’(高温干旱敏感型)种植于盆钵,于减数分裂期(抽穗前2~15 d)设置高温(日最高温度为37.5℃)、干旱[土壤水势保持在(?30±10) kPa]及高温+干旱3种处理,以同期自然温度和正常供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Lin-Lin Wang Na-Cai Yang 等 《植物生态学报(英文版)》 2021年14卷2期 229-240页
【摘要】 性二态是性别分离植物的常见性状,对植物的雌性和雄性功能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以青藏高原特有植物银露梅(Dasiphora glabra)为研究对象,利用银露梅同时存在两性、雌性和雄性植株的种群,探讨银露梅与传粉相关的花特征性二态现象及其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宋蕊 导师:郭亚龙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结实率是影响植物适合度的重要性状。以模式生物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为例,有效角果数,单角果种子数是衡量种子数量的重要因素,每个角果种子数又由胚珠数和结实率决定。尽管,以突变体为材料,已鉴定到一系列参与调控植物结实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涛 导师:徐增富 周昆华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生物工程(硕士) 2021年
【摘要】 小桐子(Jatrophacurcas)是大戟科麻疯树属的多年生木本植物,雌雄同株异花,其种子油是生产生物柴油和航空燃油的优质原料。然而,小桐子产量低,不能满足工业化生产需要。SQUAMOSApromoterbindingprotein-l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敖茂宏 宋智琴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7年28卷1期 213-214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薏苡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其叶片生理指标、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盆栽干旱胁迫处理,测定不同时期的叶片净同化率、比叶重、叶绿素、气孔阻力、蒸腾速率、绿叶面积、粒灌浆时间、线性灌浆速度、籽粒百粒重、单株有效穗数、单穗穗粒数、结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童文 孙佩 等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16年30卷1期 3-4,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5种川属淫羊藿种间杂交性.方法 对5种主产于四川的淫羊藿植物进行种间配对杂交,通过杂交结实率分析可杂交性.结果 5种川属淫羊藿都可以杂交,但不同的杂交组合的杂交结实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与四川淫羊藿可杂交性最低,结实率为16.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雨 导师:郭房庆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博士) 2019年
【摘要】 花药是植物雄性生殖器官雄蕊的主要组成部分,花药花粉囊内的花粉成熟后从花药中释放出来,完成受精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开花植物花药发育生理过程如花药细胞分裂与分化、雄性减数分裂、花药壁PCD、花粉发育过程物质代谢与转运以及花药开裂等方面的一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权秋梅 导师:黎云祥 吴卫 四川农业大学 药学 药用植物学(博士) 2011年
【摘要】
本文通过定位观测、显微观察、室内测定等研究方法,以三个生境中的巫山淫羊藿(Epimedium wushanense)种群为研究对象,对巫山淫羊藿的传粉生态学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
1.巫山淫羊藿花期为3月初到4月中下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魏常敏 导师:刘向东 华南农业大学 基础医学 遗传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水稻籼粳杂种F1育性偏低是限制杂种优势有效利用的主要原因之一。S5基因的克隆使快速准确筛选含有S5n基因的水稻材料成为可能。普通野生稻是亚洲栽培稻的祖先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利用S5基因序列设计功能性标记,通过变性聚丙烯酰胺电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绪超 导师:李庆军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花柱卷曲性运动机制是一种在姜科(Zingiberaceae)植物中新发现的交配策略,也是唯一通过花柱运动和异型雌雄异熟相结合而形成的花部特征二态型。基于已在豆蔻属(Amomum)中的传粉生物学的研究,本文以姜科豆蔻属植物为研究对象,对花柱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海英 导师:易津 内蒙古农业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04年
【摘要】 该论文对驼绒藜属植物的生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包括物候期、开花习性、结实特性、花器官及种子同工酶多态性、种子营养动态、种子生态特性等,并对种子的败育机理进行了探讨.驼绒藜属植物的花期在6~8月,持续时间较长;日开花主要集中在上午7: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郭海滨 导师:刘向东 华南农业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04年
【摘要】 同源四倍体水稻结实率偏低是影响其在育种中直接应用的重要原因.对其结实率偏低的原因,前人虽有报道,但由于观察材料的数量有限,所以未能对同源四倍体水稻结实率低的生殖原因做出一致的结论.该文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利用活体霍夫曼调制对比度观察、激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华华 导师:刘向东 华南农业大学 作物学 作物学(硕士) 2002年
【摘要】 该论文着眼于同源四倍体低结实率导致其生产及应用的局限,通过对诱导成功的四倍体-广陆矮4号<,(4)>及外引的四倍体材料-L202<,(4)>的生殖过程进行活体观察、塑料半薄切片观察、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等,对同源四倍体的基本生殖特性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何栋 导师:罗乐 北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 风景园林(硕士) 2021年
【摘要】 近年来,苦苣苔科植物因其优良的观赏性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其中报春苣苔属(Primulina)植物极具开发潜力,但本属植物杂交亲和性尚不明确。本研究以尖萼报春苣苔(P.pungentisepala)为对象研究其开花特征和繁育系统,以大花、花叶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邓昊 导师:孙海芹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兰科植物是被子植物的四大科之一,不仅以物种丰富和传粉机制多样而著称,而且因富有无花蜜的植物而引人关注(有近三分之一的种不为传粉者提供报酬)。很多研究显示无花蜜植物的结实率显著低于有花蜜植物。生殖是植物的一个关键生活史事件,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美丛 导师:李俊明 凌宏清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础医学 遗传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三粒小麦是一种特殊的多子房突变体,为我国特有的一种小麦资源,其每朵小花除了含有正常小麦的花器官组成外,还发育两个体积略小的附生副雌蕊,三个雌蕊都能授粉,结成腹沟向外、三联并蒂的三粒种子。遗传分析表明该性状受一个显性基因控制,命名为Mg(M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唐雅麦 导师:罗世孝 张奠湘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亚雌雄异株是雌雄异株进化过程中的一个中间阶段,但到目前为止,对这种稀有的性系统了解还相当有限。本研究以大戟科(Euphorbiaceae)野桐属(Mallotus)植物白背叶(M.apelta)为对象,对其性系统和传粉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高静 导师:罗毅波 白伟宁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被子植物被多种传粉者访问,这些传粉者的形态大小、行为等特征不尽相同。人们预测不同类型的传粉者及其行为对植物繁殖成功有很大的影响。尽管如此,却很少有人直接研究这个问题。目前有关不同传粉者及其行为对植物繁殖成功的影响的研究大多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肖宁 导师:张金凤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林木遗传育种(硕士) 2012年
【摘要】 剪秋罗(Lychnis fulgens Fisch.)是石竹科剪秋罗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朵桔红色生于植株顶端,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做庭院植物,也可作地被使用,曾被选为北京奥运园林绿化成果展示花卉,是我国一种极具市场开发潜力的野生乡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蔡龙 导师:关文彬 北京林业大学 生态学 自然保护区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为无患子科文冠果属单型种,是中国特有的高级能源植物,仅分布在我国的“三北”地区,其分布地区环境恶劣,多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文冠果的价值很高,但是野生资源日趋减少,人工栽培产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启鑫 导师:刘振兰 华南农业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RETINOBLASTOMA(RB)蛋白是人类中克隆的第一个抑癌基因。RB同源基因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绿藻中。已有的研究表明,RB蛋白及其同源基因在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分化、细胞凋亡以及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水稻基因组编码两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谢勇尧 导师:刘耀光 华南农业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随着全球温度的升高,农作物的热胁迫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农业问题。持续的高温天气导致了植物体内一系列的生理生化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将会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这将有可能直接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毫无疑问,不断加剧的温室效应同样威胁到了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付顺 导师:王英强 华南师范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姜属(Zingiber)为姜科的模式属,是姜科中仅次于山姜属(Alpinia)、豆蔻属(Amomum)的第三大属。姜属植物的传粉机制和繁育系统多样,是研究繁殖生态学和系统发育的理想类群。本研究通过对姜属三组代表植物:姜组的珊瑚姜(Zing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黄衍焱 导师:王玉平 四川农业大学 基础医学 遗传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水稻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研究各种单子叶植物的模式生物。随着水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水稻研究进入到后基因组时代。T-DNA插入突变作为优良的突变体构建策略已成功应用于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之中。本实验所研究的对象是以水稻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玲玲 导师:高江云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绿石林国家公园绿石林景区约有31属49种兰科植物,通过对芳香石豆兰、密花石豆兰、滇南翻唇兰、广布芋兰和毛叶芋兰繁殖生态学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兰科植物多样的传粉机制,还可以对其保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不同于石豆兰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洋 导师:叶其刚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疏花水柏枝和裸芸香是分布在长江三峡库区的两种濒危植物。对濒危植物的繁育系统和生殖成功的了解有利于我们制订合理的就地和迁地保护策略。
本研究主要以疏花水柏枝的野生残存居群和迁地保护居群以及裸芸香的迁地保护居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商辉 导师:罗毅波 白伟宁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槭属是一个性系统极其丰富的植物类群,包括雌雄异花同株、雄全异株和雌雄异株。雌雄异花同株物种的开花物候是异熟的,种群包含雄先熟、雌先熟和二重雌雄异熟的个体。性别可塑性在槭属中也有所报道,雄先熟和二重雌雄异熟个体常常是不稳定的,可以相互转化。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其瑞 导师:徐云远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有性生殖是开花植物进行繁殖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中雄配子和雌配子发生的受精作用起到了关键作用。花粉作为植物的雄配子,承担着信号识别和运输精细胞的任务,其从发育成熟到萌发出花粉管,运送精细胞进入胚珠实现双受精,并最终发育形成胚,这是一个受到多种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