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3
- 4
- 2
- 201
- 32
- 2
- 2
- 1
- 117
- 52
- 36
- 28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艳萍 张晓菲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3年40卷6期 777-7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优化非洛地平-美托洛尔缓释片的处方,并评价其与市售制剂体外释放的一致性.方法 采用HPLC测定非洛地平-美托洛尔缓释片中非洛地平及美托洛尔的释放度;以体外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重点考察了固体分散体、微丸以及片芯中关键处方因素对非洛地平/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钰 林华庆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年54卷1期 93-100页ISTICCSCDCA
【摘要】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以已上市的普瑞巴林缓释片为参比制剂,确定自制胃滞留缓释片的目标产品质量概况(QTPP)和关键质量属性(CQAs).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以起漂时间、持续漂浮时间,以及不同时间点(1、4、24 h)的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月英 卞俊 等 《中国药房》 2022年33卷20期 2514-251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优选瑞巴派特缓释片处方,并考察所制片剂的稳定性.方法 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点复合设计-响应面法,以羟丙甲纤维素K100M(HPMC K100M)和泊洛沙姆188的用量作为考察因素,以缓释片在0.5、2、6、10、12 h时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巧玲 林志东 《中国处方药》 2023年21卷7期 39-42页
【摘要】 目的 筛选拉莫三嗪微孔膜缓释片的缓释骨架材料,考察拉莫三嗪微孔膜缓释片包衣膜Eudragit RS 30D:Eudragit RL 30D不同比例对药物释放的影响.方法 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及薄膜包衣技术制备拉莫三嗪微孔膜包衣片,固定拉莫三嗪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希伟 费云扬 等 《中国药房》 2019年30卷18期 2502-250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设计并优化茶碱亲水凝胶骨架缓释片(简称为"自制缓释片")的处方工艺.方法:确定稀释剂类型、片径、黏合剂性质(即不同黏合剂种类的占比)、黏合剂用量作为关键工艺参数(CPPs),将自制缓释片与市售参比制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雪怡 段颐珊 等 《医药导报》 2018年37卷8期 986-98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丁螺环酮胃漂浮缓释片处方.方法 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以制剂辅料中的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K4M)、微晶纤维素(MCC)、乳糖和碳酸氢钠的用量作为考察因素,以2,4,8 h的累积释放度和漂浮性能作为评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颐珊 杜娟 等 《中国药房》 2018年29卷7期 927-92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优化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ROX)缓释片的处方.方法: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ROX缓释片,以1、4、8 h的体外累积释放度的综合指标为指标,以乳糖/微晶纤维素(MCC)(m/m)、乙基纤维素(EC)用量、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用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斌 浦雨伟 等 《中国药房》 2017年28卷1期 110-11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优化米拉贝隆缓释片处方.方法:采用聚氧乙烯(PEO)和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 K4M)为缓释骨架材料,以粉末直压法制备米拉贝隆缓释片.以1、3、5、7 h的累积释放度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处方中PEO、HPMC K4M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桂兰 罗平 等 《中国药房》 2016年27卷25期 3564-356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优化尼可地尔骨架型缓释片的处方,评价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1、4、8、12 h尼可地尔的累积释放度(Q)为评价指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制剂辅料中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乙基纤维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覃开芳 范文峰 等 《中国处方药》 2021年19卷8期 28-30页
【摘要】 目的 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亲水凝胶骨架技术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并对药品缓释材料、填充材料进行研究,以缓释片释放度作为药品评价指标,对处方中辅料比例进行优化.结果 制备亲水凝胶骨架缓释片重现性较好,...
【关键词】 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亲水凝胶骨架;质量控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佳 杨民锋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7年27卷3期 327-33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利巴韦林缓释片的处方.方法:以Eudragit RS100、Eudragit RL100为缓释包衣材料,包复在利巴韦林片芯外,制成利巴韦林缓释片.本试验将利巴韦林缓释片在2,4,8 h时的累积体外药物释放百分数为优化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波 刘衡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07年16卷6期 462-4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优化格列喹酮缓释片的处方,得到最佳的缓释曲线.方法:使用混合设计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使用混合设计预测的处方的验证值和目标值比较,其相似因子f2能够达到70,而且其体外累积释放曲线也符合Higuchi方程和Ritger-Peppas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丽珍 杨民锋 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6年23卷4期 311-3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氯化钾缓释片的处方.方法 以Eudragit RS100,RL100为缓释包衣材料,包复在以聚维酮为骨架的氯化钾片芯外,制成氯化钾缓释片.本试验将氯化钾缓释片在2,4,8h时的累积体外药物释放百分数为优化目标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莉 张国松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6年23卷10期 82-86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优化银杏内酯 A、B 水凝胶骨架缓释片的处方组成,并对其体外释药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混料设计对缓释片的处方进行优化。通过考察体外释放度,以累积释放度对时间进行线性拟合,对银杏内酯 A、B 水凝胶骨架缓释片的释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谈颖 林巧平 等 《安徽医药》 2011年15卷7期 817-81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处方.方法 以HPMC K100M的用量和Carbopol 71GNF的用量为考察因素,以1,3,6和10 h的累积释放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多元非线性回归拟合选择合适的模型,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万祥 李娟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1年19卷5期 407-410页ISTIC
【摘要】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辅助设计褪黑素缓释片处方,将HPMC粘度、HPMC、MCC 和乳糖的量作为输入变量,累积释放百分率作为输出变量,选择反向传播网络,隐含层为1层,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为6,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和评价褪黑素缓释片体外释放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黎娜 柯学 等 《药学进展》 2011年35卷11期 515-52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制备维生素C阴道生物黏附缓释片,考察其释放和黏附性能的影响因素,并运用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处方.方法:选用羟丙甲纤维素和卡波普分别作为骨架材料及生物黏附材料制备缓释片,采用自制装置测定缓释片的生物黏附力,应用相似因子法评价不同处方工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裴志强 尹莉芳 等 《药学进展》 2007年31卷11期 508-5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法预测盐酸左氧氟沙星缓释片的最优处方.方法:选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为骨架材料制备盐酸左氧氟沙星缓释片.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法,选择体外累积释放百分率为考察指标,对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用量2个考察因素自变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凌冰 邓树海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5年36卷11期 687-689页ISTICCSCDCA
【摘要】 以羟丙甲纤维素为缓释材料,琥珀酸为pH缓冲剂制备非pH依赖型阿替洛尔缓释片.考察以不同用量的羟丙甲纤维素和琥珀酸配制成不同处方缓释片,测定各个处方在0.1mol/L盐酸和pH7.4磷酸盐缓冲液中的释放度,采用多指标同步优化筛选处方.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美玲 郑俊民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0年31卷6期 260-262页ISTICCSCDCA
【摘要】 利用23析因设计对盐酸尼卡地平缓释片处方进行优化,利用8种数学模型对其药物释放行为进行了拟合并利用HPLC法对9名志愿者人体药动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C、HPC和泊洛沙姆等因素对药物释放有显著影响,这3种因素间不存在相互作用。扩散-溶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商立新 李丽霞 等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4期 421-425页
【摘要】 以羟丙甲基纤维素为缓释辅料,雅克宜为肠溶包衣材料,优选槐果碱处方工艺。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槐果碱缓释片,以片剂颜色、外观形态、重量变化、14 h累积释放度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HPMC (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揭晶 李霞 等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期 1-3页
【摘要】 目的:优化甲硝唑缓释片的处方。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体外累积释放度为指标,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的规格、HPMC 和乳糖的用量为考察因素,筛选甲硝唑缓释片的最佳处方。结果最佳处方为 HPMC 的规格为 K4M、HPMC 20%、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磊 王成永 等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94-95页
【摘要】 目的:通过对卡马西平缓释片中缓释材料种类和用量的筛选,确定最佳辅料及其配比,寻找出释放度和稳定性最优的处方。方法:根据美国上市卡马西平缓释片说明书选择阻滞剂、填充剂、润湿剂、润滑剂。用对比试验,通过调整辅料的品种和用量,制定不同的卡马西平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丽 《海峡药学》 2010年22卷8期 32-33页
【摘要】 目的 研制开发规格为250rag的维生素c阴道片.方法 通过设计不同处方与工艺进行试验并对其质量结果进行考察,得出最佳工艺与处方.结果 处方3和95%乙醇制粒后压片法作为本品的最佳处方工艺.结论 本品优选出来的处方与工艺基本稳定、可行,药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金英 卢光洲 等 《中国药房》 2011年22卷9期 823-82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优化尼美舒利缓释片的处方.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体外累积释放度为指标,以栽药材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乳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无水乙醇溶液的处方用量作为影响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筛选缓释片的最佳处方,并进行处方验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莉 张韻慧 《中国药房》 2010年21卷39期 3683-368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优化五酯缓释片的处方.方法:以羟丙甲基纤维素、磷酸氢钙的用量为考察因素,分别以3、8、14、22 h取样时间点的体外累积释放度为考察指标.选用星点设计一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并对该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优化的处方为羟丙甲基纤维素、磷酸氢钙的...
【关键词】 五酯缓释片;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处方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正根 梁新丽 等 《中草药》 2009年40卷4期 553-5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确定桂枝、茯苓活性成分同步释放的双层骨架缓释片处方.方法 以常规制剂中芍药苷、苦杏仁苷、丹皮酚的溶出和吸收特点为依据,将桂枝茯苓方设计为芍药苷、苦杏仁苷、丹皮酚为同步释放的缓释制剂;以各提取物的表观溶解度为依据,将各提取物分为水溶性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晓静 唐开勇 等 《中国药房》 2009年20卷31期 2442-244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评价混料设计法在处方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以单硝酸异山梨酯(ISMN)为模型药物,运用混料设计法优化ISMN缓释片的处方,并与市售ISMN缓释片进行体外释放度的比较.结果:采用混料设计法优化后处方制备的样品其验证值与目标值比较,相似度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瑶华 朱悦 等 《中国药房》 2009年20卷25期 1962-1964页ISTICPKUCA
【摘要】 蚀的协同作用.结论:优化处方制备的去甲斑蝥素缓释片可以达到预期缓释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晋兴华 张韻慧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09年44卷7期 516-52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尼莫地平骨架片的处方.方法 以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海藻酸钠和乳糖的用量为考察因素,分别以3,6,9和12 h取样时间点的体外累积释放度为考察指标,选用最佳的数学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婧 刘松青 《中国药房》 2009年20卷22期 1731-173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制备可脑内植入的羟基喜树碱(HCPT)缓释片,并对其制备工艺及处方进行优化.方法:以辅料聚乳酸(PLA)类型(A)、压片压力(B)、HCPT与PLA的比例(C)3个因素作为考察因素,体外累积释放百分率的偏离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志绣 陆洁 等 《中国药房》 2006年17卷14期 1066-106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球面对称设计法在缓释片处方优化中的应用并考察其释放度.方法:采用球面对称设计法,以海藻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十八醇用量3因素为考察对象,对罗沙替丁缓释片的处方进行优化并制备缓释片;另测定释放度,并对数据进行评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邰航 刘晓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8年35卷8期 601-606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制备盐酸黄酮哌酯缓释片,并对其处方进行优化.方法 以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为基本骨架材料,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粒压片.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各指标的总评"归一值"为因变量,采用二项式拟合建立因素与因变量的数学关系,根据模型绘制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洁 涂家生 《药学进展》 2014年38卷11期 841-84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制硝苯地平-海藻酸钠骨架缓释片并优化处方工艺.方法:以海藻酸钠为缓释骨架材料,乳糖为填充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乙醇为黏合剂,湿法制粒并制备硝苯地平骨架缓释片.在处方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选择对缓释片释放行为影响较大的3个处方因素——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高萌萌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2021年
【摘要】 目的:考察制备工艺及处方用量对瑞格列奈-阿卡波糖速释-缓释型双层片体外释药的影响,确定最优制备处方,分析体外释放规律. 方法:采用相似因子(f2)法以及响应面分析选择辅料及用量,并对两药释放规律进行分析,选择出最优拟合方程. 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斌 导师:卢定强 丁逸梅 南京工业大学 药学 药学;药剂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米拉贝隆(mirabegron)属于芳乙醇胺类新型选择性β3肾上腺素受体(AR)激动剂,作用于膀胱逼尿平滑肌β3肾上腺素受体,通过增强膀胱储尿能力,从而使排尿次数减少,这样可以有效缓解膀胱活动过度引起的尿频、尿急等临床症状,是此类中首个用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廖正根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制剂学术研讨会 2008年
【摘要】 目的:确定桂枝茯苓活性成分同步释放的双层骨架缓释片处方。 方法:以权重转换方程计算每个成分在2、4、10小时释放度的得分,以3个活性成分的得分之和为综合评分指标,优选桂枝茯苓双层骨架缓释片的处方,以相似因子评价三个活性成分释放的同步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波 导师:葛志强 王春龙 天津大学 药学 制药工程(硕士) 2006年
【摘要】 为了克服目前市售的格列喹酮普通片剂的不足,将格列喹酮制备成微型缓释片胶囊,本文对微型缓释片胶囊的制备工艺和处方设计进行了优化。取得了以下结果: (1)通过研究在不同pH条件下的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制定有效的给药途径和给药形式。选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换一批 
            
         加载中...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