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79
- 170
- 96
- 2
- 399
- 157
- 121
- 97
- 39
- 246
- 130
- 128
- 97
- 2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向勇平 崔辉 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8年26卷1期 52-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究本课题组研发的亲和吸附材料特异清除肠源性内毒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运用阑尾结扎穿孔的方法建立犬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模型,进行灌流治疗.实验过程中选取多个时间点,监测生命体征,采血检测内毒素含量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灌流吸附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亮(综述) 龚环宇(审校)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5年2期 139-1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为组织学特征的进行性慢性肝病,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为主,而国外以酒精性肝硬化多见。当机体发生肝硬化时,由于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云峰 宋彬妤 等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年22卷4期 368-3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在果糖饮食诱导的T2DM大鼠中发挥的作用及甘氨酸的保护机制. 方法 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NC,n=8)组、果糖模型(F,n=8)组、甘氨酸干预(F+G,n=8)组及甘氨酸(G,n=8)组.大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惠文 韩德五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2年28卷2期 302-3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在长期高果糖饮食诱导的大鼠胰岛素抵抗(IR)及认知功能损害中的作用,及甘氨酸对其的保护机制.方法:模型组大鼠以8%果糖水喂养,干预组给予8%果糖+1%甘氨酸水喂养.每月检测体重及收缩压.8个月后,检测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丽 吕敏丽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2年28卷4期 577-5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肝硬化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引发心脏病变中的作用.方法:51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肝硬化模型4周组、6周组、8周组和同期正常对照组.于第8周检测大鼠心功能;检测各组心肌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鑫 韩德五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2年28卷3期 492-4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在代谢综合征(MS)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64只大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是3月正常对照组(3C)、3月高糖高脂组(3H)、6月正常对照组(6C)、6月高糖高脂组(6H)、9月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建桃 张慧英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1年27卷8期 1580-15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大鼠肝肺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4周组、6周组和8周组3个时点,采用复合致病因素法制备大鼠肝硬化合并肝肺综合征(HPS)模型,并设标准饮食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卫英 张顺财 等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08年35卷1期 125-12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观察肝硬化大鼠小肠黏膜形态及超微结构的改变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 CCl4诱导的肝硬化大鼠分为2组:肝硬化伴内毒素血症组(n=22)和肝硬化不伴内毒素血症组(n=18),另取20只健康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观察小肠黏膜在光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春妍 杨世忠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年28卷10期 960-96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及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在急性肝损伤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A组)及急性肝损伤造模组(B组),每组各10只.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春妍 杨世忠 等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7年23卷2期 109-111页ISTICPKUCA
【摘要】 探讨急性肝损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形成机理及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急性肝损伤过程中的作用.采用皮下注射硫代乙酰胺(TAA)600 mg/kg制作大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取回肠内容物、肝、脾、淋巴结作细菌培养,检测血浆及回肠内容物内毒素含量.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江 肖颖彬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5年27卷1期 70-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患者肠道菌群和循环内毒素水平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连续住院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患者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对照组行常规术前肠道准备,即饮食准备和清洁灌肠;处理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江 王仙园 等 《护理研究》 2004年18卷21期 1905-1907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探讨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SDD)对体外循环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病人肠源性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病人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SDD组,对照组行常规术前肠道准备,即饮食准备和清洁灌肠;SDD组在常规准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文伟 詹乐恒 等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2年18卷4期 243-244页ISTICPKUCA
【摘要】 以梗阻性黄疸(0J)和胆囊结石患者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探讨梗阻性黄疸是否影响消化道粘膜屏障功能苘造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分光光度法监测外周血中二胺氧化酶(DAO)和内毒素(ET)的活性.与正常组比较,术前梗阻性黄疸组的DAO活性明显升高(t=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瑞丹 饶日春 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20卷5期 406-40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血清中sCD14的水平与继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以ELISA法检测60例慢乙肝患者血清sCD14和TNF-a水平,同时,应用基质显色法定量检测了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并将三者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轻度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峥嵘 徐勇军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27卷12期 2217-2219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祛毒护肠汤灌肠辅助西药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84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西药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祛毒护肠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死亡率、治疗前后中医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春妍 范玉强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20卷9期 2325-2326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大承气汤对急性肝损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干预作用. 方法取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A组),急性肝损伤造模组(B组),大承气汤低剂量治疗组(C组),大承气汤中剂量治疗组(D组),大承气汤高剂量治疗组(E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晓龙 李承 等 《中医药学报》 2017年45卷3期 45-4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疗效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大承气汤组、氨苄青霉素组和乳果糖组,每组12只,造模后分别应用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承气汤、氨苄青霉素和乳果糖进行灌胃,每12h1...
【关键词】 大承气汤;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鹏 曹武奎 《天津中医药》 2017年34卷2期 94-9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血液净化”联合“体内血液净化”制剂“热毒清”在治疗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当中的疗效。[方法]将50例肝衰竭患者分为单独应用“体外血液净化”(Ⅰ组)、“体外血液净化”前已应用“热毒清”(Ⅱ组)以及“体外血液净化”期间加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晓龙 赵振宇 等 《中医药学报》 2017年45卷2期 115-118页ISTICCA
【摘要】 大承气汤是祖国医学经典泻下方剂,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对于治疗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效果显著.本文综合概述了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产生机理、对机体各器官的危害及大承气汤治疗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大承气汤;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明明 胡冬青 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7年27卷3期 137-14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护肠清毒微丸结肠靶向给药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90例,按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原则分为乳果糖组、护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国荣 戴玉微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7年24卷6期 699-70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化浊片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肝损伤大鼠炎性因子TNF-α及小肠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1,ZO-1)(中文名称)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饲料和52% Vol.白酒喂养建立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肝损伤模型,造模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建美 胡冬青 等 《吉林中医药》 2017年37卷8期 795-79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护肠清毒微丸结肠靶向给药阻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11月-2016年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180例,按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口服护肠清毒微丸组、乳果糖组各90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继雄 邓亚芳 等 《疑难病杂志》 2016年15卷5期 453-455,45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联合乳果糖治疗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14年2月—2015年2月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诊治肝硬化合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68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国荣 陈研焰 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6年26卷2期 91-92,9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学肝脾理论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肝损伤的相关性,为指导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主要从《黄帝内经》《难经》及《伤寒论》中回顾整理中医学肝脾理论的相关内容,结合现代医学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肝损伤的发生机制及治疗,将其引入中医学肝脾理论的讨...
【关键词】 肝脾理论;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肝损伤;肠-肝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国荣 陈研焰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36卷1期 44-46页ISTICCA
【摘要】 运用中医肝脾理论相关内容剖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致继发性肝损伤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疗思路,并从该角度阐述中西医理论内在联系,认为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致继发性肝损伤相联系,肠道黏膜屏障功能(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IB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兴华 吴亚云 等 《重庆医学》 2016年45卷11期 1448-1452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苗族腌汤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以期为肝衰竭患者提供有效的食疗措施。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组)、急性肝衰竭模型组(B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组(C组)、腌汤高剂量组(D组)、腌汤低剂量组(E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向磊 胡冬青 等 《吉林中医药》 2016年36卷9期 891-893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护肠清毒微丸结肠靶向给药降低血浆内毒素及 TNF-α、IL-6、IL-8的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慢乙肝相关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180例,按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分为口服乳果糖组、口服护肠清毒微丸组,每组各9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芬 周健 等 《吉林医学》 2019年40卷3期 551-553页CA
【摘要】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辅助治疗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IETM) 的效果.方法:80例肝硬化合并IETM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n=40例) 予以常规综合措施治疗, 观察组 (n=40例)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歧三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山铖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9期 25-26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肝损害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03—2013‐03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3例。根据血生化结果将患者是否出现肝损伤分为肝损伤组和非肝损伤组。结果2组患儿在24 h 生存率、出院生存率、血压、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宪群 杨胜波 等 《贵州医药》 2015年2期 120-1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清泻法对梗阻性黄疸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大鼠分成四组:结扎胆总管三组,即模型清泻法组、模型西药组、模型对照组;空白组仅游离牵拉胆总管即可,不结扎。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书会 韩继武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5年24卷8期 923-92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导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的机制及其在NAFLD中的作用.方法 将雄性W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鹿 摆斌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5期 57-5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肝损害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选择5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人56例为对照组,测定2组的肝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娅男 赵国荣 等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38卷6期 17-20,2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清热解毒化浊片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大鼠肝肺促炎因子IL-8及抗炎因子IL-10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糖、酒精复合因素干预12周建立IETM肝肺损伤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清热解毒化浊片组、模型组和正常组3组.经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军会 王永辉 等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4年1期 15-1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模型。方法采用梯度酒精灌胃法早晚两次灌胃,并以10%酒精为饮料,建立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分别于3w和6w检测肝脂肪变、肝内炎症、肝功能和血清内毒素水平。结果模型组自6w出现显著的肝脂肪变,肝指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为 陈斌 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4年3期 156-158,16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IETM )模型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探索其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实验组)和对照组4组,采用D-半乳糖胺(D-gal)腹腔注射致肝...
【关键词】 温阳解毒化瘀颗粒/药效学;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紧密连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为 陈斌 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4年24卷6期 347-349,后插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以D-半乳糖胺(D-gal)不同剂量腹腔注射诱导建立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实验动物模型,研究符合肝衰竭IETM改变的最佳造模剂量.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D-gal低、中、高、超剂量组,D-gal低、中、高、超剂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祖红梅 赵鹏飞 《山东医药》 2013年53卷31期 72-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自制中药汤剂联合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8例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接受内科保肝、退黄、补充血浆、白蛋白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制中药汤剂及乳果糖保留灌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丽丽 汪晓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3年21卷9期 496-498页ISTICCA
【摘要】 大量实验证实,多种肝病尤其是慢性肝病不同程度伴随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1],其中肝硬化患者IETM的发生率为79.0%~92.0%[2],肝功能损害越重,内毒素水平越高[3].肝硬化时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培员 田德安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3年19卷6期 329-331页ISTIC
【摘要】 肠道内有大量细菌生长,如细菌过度繁殖,内毒素产生过量,或肠黏膜屏障受损内毒素吸收入门静脉增多,或肝内Kupffer细胞吞噬功能低下,内毒素的吸收量超过了肝脏的清除能力,内毒素即可“泛滥”(spill over)进入体循环而形成内毒素血症.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生环 范红 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2年21卷7期 607-61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药物和胆汁淤积引起的肝硬化大鼠小肠黏膜形态结构改变和血浆内毒素水平.方法 分别以硫代乙酰胺(TAA)(n=1O)诱导和行胆管结扎术后(BDL)(n=7)的肝硬化大鼠为模型组,另以正常大鼠(n=12)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观察光镜和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