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4
- 8
- 4
- 1
- 20
- 7
- 3
- 2
- 1
- 24
- 16
- 7
- 6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孜来古丽·米吉提 马相如 等 《生物技术》 2009年19卷5期 19-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塔里木河天然胡杨林部分地区可培养细菌的生态分布.方法:通过塔里木河胡杨林采样,可培养菌分离及16S rDNA序列鉴定.结果:从3种不同样品(水样、土样和胡杨树杆分泌物)中分离筛选了22株细菌,其中17株菌为革兰氏阳性菌,5株为革兰...
【关键词】 细菌多样性;16S rDNA序列;塔里木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勇 万传星 等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5年27卷3期 1-7页
【摘要】 对一株分离自和田地区胡杨林土壤且具有较好抗菌活性的放线菌TRM43006进行了分类鉴定及次级代谢产物研究.经菌落形态和显微结构观察,该菌株具有链霉菌的典型特征;经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该菌与玫瑰丁香链霉菌(Streptomyces ...
【关键词】 胡杨林;Streptomyces sp.TRM43006;分类鉴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艾山·阿布都热依木 夏扎丹木 等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30卷1期 1-3页
【摘要】 文章报道了塔里木河中游胡杨林土壤原生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类群、相似性系数等,与中国典型地带土壤原生动物进行比较.结果共观察到原生动物5个纲7个目13个属17个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琴 李艳宾 等 《江苏农业科学》 2011年39卷4期 444-446页
【摘要】 研究了胡杨林地三大类微生物及主要生理类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其与土壤碳氮变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胡杨林三大类微生物中,细菌数量占绝对优势,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相对较少,从1-6月,三类微生物数量均迅速增加.胡杨林各主要生理类群中,自生固氮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新疆农业科学》 2011年48卷5期 832-840页
【摘要】 [目的]了解新疆沙雅县胡杨林土壤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方法]沙雅县胡杨林采集土壤样品,采用两种不同的培养基(LB,TSA)分离纯化细菌,并对它们进行16S rDNA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分离纯化不同表型的57株细菌.对它们16S rD...
【关键词】 胡杨林;可培养细菌;16S rDNA序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新疆农业科学》 2008年45卷5期 847-853页
【摘要】 开展塔里木马鹿生境选择的研究,对分析塔里木马鹿生境丧失的原因和该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2006年7月和12月在塔里木河中游塔里木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对塔里木马鹿夏季和冬季生境的选择进行了研究.选择5类生态因子,并设置180个10×10(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培祐 《新疆环境保护》 2004年26卷z1期 121-124页
【摘要】 胡杨广布于地中海沿岸并呈带状东延至中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目前,胡杨林已普遍呈不同程度退化,以塔里木盆地为例,垦伐等人为因素使林地总面积迅速减少.现场观测发现,一些林区缺乏胸径20cm以下的立木,而该地从1972年以来断绝洪水来源,显示洪水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海燕 王敬敬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9年46卷9期 2214-22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新疆绿洲生态系统的大规模农垦开发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系列影响,评估农业活动对新疆地区原始生态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对合理利用土地、开发农业资源具有指导意义.[目的]通过研究塔里木河中下游流域受农垦开发影响的棉田及未经历土地开垦的胡杨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慧芳 王炜 等 《微生物学报》 2011年51卷1期 122-12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胡杨林土壤细菌多样性进行初步探索,为下一步从中筛选可用于生物饲料或生物肥料的微生物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可培养方法,进行细菌的分离纯化.对各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及淀粉酶、酯酶、纤维素酶和NaCl耐受浓度的测定,并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少刚 李玉春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25年47卷1期 214-221页ISTICPKUCSCD
【摘要】 柳脊虎天牛Xylotrechus namanganensis Heyden是危害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榆树Ulmus pumila L.等多种阔叶树的蛀干性害虫,2013年柳脊虎天牛被国家林业局列入"林业危险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雨桥 王霞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25年47卷3期 731-745,中插4-中插12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本研究调查了额济纳胡杨林昆虫资源现状,分析了昆虫群落多样性,为额济纳胡杨林昆虫资源建立数据基础和保护胡杨林提供生态学依据.于2023年5-7月,采用色板法、马氏网法、灯诱法、扫网法和糖醋液法,对额济纳天然和不同干扰类型胡杨林昆虫群落结构和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熙祥 玉米提·哈力克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8期 7497-75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查明塔里木河下游不同水分梯度下胡杨种内竞争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规律,在塔里木河下游阿拉干断面选取3条样带,每条样带内依照水分梯度布设3个样方,采用Hegyi单木竞争模型与点格局等分析方法,探究了水分梯度下胡杨林种内竞争及空间格局变化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丽丽 史军辉 等 《生态科学》 2023年42卷5期 31-40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了解胡杨林生长过程对主要营养元素在土壤全库、有效库及植被库之间运移规律的影响,以新疆轮台县轮南镇5个不同林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典型天然胡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替代方法,分析林下土壤和植被中C、N、P、K的空间分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霞 赵戍平 等 《绿色科技》 2023年25卷13期 152-155页
【摘要】 为精准有效防控额济纳旗胡杨林区蔡氏胡杨个木虱的发生,通过田间树干注药试验,研究了15%的乙酰甲胺磷注剂和 12%的阿维菌素注剂 2 种药剂对胡杨林区蔡氏胡杨个木虱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2 种注干药剂对蔡氏胡杨个木虱均有一定的防控作用,并且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能能 《祝您健康》 2023年10期 54-55页
【摘要】 10月,阳光依然温暖,但早已不像夏日那样强烈.忆春天一抹新绿泛出沙石间隙,倔强地延展娇弱的茎和叶,暖风醺醉人们的心,在秋风肆意纵情的阵阵吹拂下,在河水悄无声息的汩汩浸润中,额济纳大地上的胡杨也在隐忍了一季的严寒酷暑后开始有所作为,以炽热写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小红 冯起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23期 8683-86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输水工程使得黑河下游地区荒漠河岸林的面积得到了恢复,为进一步巩固生态恢复的成果,非常有必要深入研究胡杨林生态系统的水热交换过程及其对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机理.基于涡度相关技术,对2013-2016年荒漠河岸胡杨林生态系统的水热交换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阿依加马力·克然木 玉米提·哈力克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7期 6322-63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林窗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得以长期维持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能够促进森林的自然更新与演替、优化森林结构和养分循环,从而提高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基于塔里木河中游历年径流量、耗水量与地下水埋深等水文数据,利用回归模型、拟合优度t检验与种群结构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洪华 李卫红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2期 7576-75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需水量计算是干旱脆弱生态区恢复重建的一个关键问题.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林关键种-胡杨树木年轮近90年来的变化特征及对气候水文过程的响应,并基于树木年轮技术提出了维系荒漠河岸林不同恢复状态的生态需水量.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胡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军辉 刘茂秀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3期 887-8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不同林龄胡杨天然林样地活立木枯枝(DBST)生物量调查,探讨不同发育阶段胡杨活立木枯枝化学计量和碳储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胡杨林活立木枯枝生物量随着林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其中成熟林活立木枯枝生物量最大(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家煌 黄铁成 等 《生态科学》 2017年36卷2期 164-170页ISTICPKUCSCD
【摘要】 以塔里木河中游胡杨胸径生长量为研究对象,运用地学统计软件的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分析了胡杨胸径生长量与气象因子和NDVI的关系.结果表明:采集的样木胸径大小主要集中在5-25 cm,占总数的86.35%,胡杨在2001-2006年、2006-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希义 徐海量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6年36卷11期 2314-232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研究采用野外样地调查法,以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的胡杨为研究对象,以胡杨地上生物量与易测因子(胸径、树高)之间的关系模型为基础,依据监测样带胡杨状况,对研究区内胡杨生物量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区域内胡杨林面积对胡杨总生物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满多清 马俊梅 等 《中国科技成果》 2021年22卷18期 28-30页
【摘要】 文章通过对河西内陆河流域的胡杨生物学特性、分布状况及退化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胡杨林退化原因与存在问题,开展了天然胡杨林更新发育技术和人工胡杨林发展技术探索,研究提出了河西退化胡杨林保护、恢复和发展技术措施,河西生态屏障建设与生态旅游业发展建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剑平 满多清 等 《防护林科技》 2021年6期 64-67页
【摘要】 胡杨是河西内陆河流域生态屏障主要建群树种,对维系当地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强,生境因子发生变化,使胡杨林衰退,沙漠化加剧,生态安全受到威胁.文章分析了河西胡杨林生长特征与分布面积,历史变迁,以及退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吾尔麦提汗·麦麦提明 卡依尔·玉素甫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22期 6622-66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阐明塔河,Kiyik河,Ugan河这3条河胡杨内生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时空演变格局.2011年5月上旬与9月下旬从Kiyik,Ugan古河道和塔河主河道的6个采样位点采集24棵树的胡杨茎秆内存液样,用4种培养基分离纯化了588株胡杨内生细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楠 杨雪芹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3年33卷4期 771-77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当年生胡杨幼苗为材料,通过不同水平的水分和养分单因素控制盆栽试验,探讨土壤水肥因子对当年生胡杨幼苗生长权衡和木质化的影响,以明确胡杨生长过程中以及种子更新困难的原因和机理.结果表明:(1)当年生胡杨幼苗生长权衡主要体现在生物量的分配策略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敏丽 刘普幸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2年32卷10期 2108-211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黑河下游绿洲胡杨林分布区气象站1960~2010年的气温数据,利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检验及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近51年来胡杨年生长期物候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黑河下游绿洲气温有明显的增暖趋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鱼腾飞 冯起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22期 7009-70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输水作为一项改善黑河下游生态环境的人工输水工程,研究土壤水盐与地表植被对输水的响应对于下游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2001年和2010年野外土壤和植物样方调查资料为基础,探讨了黑河下游土壤水盐对生态输水的响应及其与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普幸 张克新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3期 882-8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河西走廊荒漠绿洲胡杨林集中分布区的4个气象站点1955-2009年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5d滑动平均、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和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其四季开始日与长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对胡杨年生长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5a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德昌 李景文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4期 1954-19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额济纳绿洲在维持我国西北广大地区脆弱的生态平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由于水资源匮乏和水污染,以及人为干扰,该绿洲中胡杨林退化严重,更新主要依赖林隙中的根蘖形式的无性繁殖实现.从胡杨根蘖幼苗的发生和生长与林隙的特征关系着手,揭示胡杨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逢平 李俊清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10期 4703-47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额济纳荒漠绿洲胡杨根蘖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绿洲内胡杨分布的3种主要生境内根蘖幼苗的调查,得出如下结论.近年来绿洲内胡杨种群的更新几乎完全依赖于无性繁殖更新,种子萌发产生的幼苗在调查地内没有发现.河岸沙丘地及胡杨林下地的根蘖幼苗中,3龄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永红 ZHU Gao-feng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8年28卷7期 1434-143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额济纳荒漠河岸胡杨(Populus euphratica)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于2005年5~9月份观测r胡杨叶片气体交换数据,研究了胡杨叶片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与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胡杨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金山 哈力克·玉米提 等 《植物学通报》 2008年25卷6期 728-7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面"上宏观调查与"点"上典型研究相结合,集中对塔里木河下游阿拉干断面100 hm2的胡杨(Popufus euphratica)林木分布与胸径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距河道0-20 m的范围内,胸径为0-4 cm的幼龄胡杨占最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艾尼瓦尔·吐米尔 马合木提·哈力克 《生态科学》 2007年26卷1期 63-68页ISTICPKUCSCD
【摘要】 采用GIS技术,结合实地考察数据和历史数据,通过对信息加工与处理,对1973-2003年间塔里木胡杨林自然保护区马鹿塔里木亚种(Cervus elaphus yarkandensis)分布区的生境动态情况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影响塔里木马鹿栖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路 王海珍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7年27卷8期 1668-167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新疆塔里木河上游阿瓦提县天然胡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格子法进行实地调查,应用方差/均值比率法和5种聚集度指标研究了塔里木河上游天然胡杨林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动态特征.结果显示:胡杨群落中除草本西北天冬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呈随机分布外,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丽雯 何秉宇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3期 681-6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胡杨林是干旱或荒漠地区的一种特有植被,它的生存对改善干旱或荒漠地区的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以分布于塔里木河三源流之一的和田河流域的天然胡杨林为研究对象,使用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水量平衡法、市场价值法等方法,评价了天然胡杨林在有机质生产、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季方 马英杰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1年25卷1期 17-2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英巴扎断面实测资料,对塔里木河冲积平原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林的土壤水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胡杨幼林区域,地下水埋深1~2 m,水质为1~3 g*L-1的微咸水,且此区域可被洪水漫溢,整个土壤剖面土壤含水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玉春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8年44卷3期 53-55页
【摘要】 柳脊虎天牛是危害杨树、柳树、榆树等多种阔叶树的蛀干性害虫.该虫在我国新疆及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年发生一代,影响天然胡杨林的正常生长.通过研究柳脊虎天牛对我国天然胡杨林的风险分析,其风险值R=2.2356,表明,柳脊虎天牛是我国天然胡杨林重要的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小伟 张廷伟 等 《甘肃林业科技》 2018年43卷3期 28-33页
【摘要】 为了明确酒泉金塔胡杨林景区植被及昆虫资源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实地调查、采集植物和昆虫标本在室内进行了植物和昆虫种类鉴定,以期为酒泉金塔胡杨林景区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基础.调查结果表明:景区内植物有22科41属48种,其中裸子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