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
- 11
- 6
- 6
- 5
- 3
- 1
- 7
- 6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林嘉 余小敏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24年41卷4期 818-825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基于光电检测的运动血氧饱和度(血氧)检测仪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光电容积脉搏波(PPG)信号中运动噪声的影响.本文提出一个针对运动血氧检测的算法,该算法通过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联合多尺度排列熵构造运动噪声参考信号,并结合凸组合最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丑永新 张爱华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20年37卷1期 61-70,79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为实现脉搏信号形态和周期的量化分析,本研究提出一种脉搏信号时空解析建模及量化分析方法.首先,根据脉搏信号的形成机理,将脉搏周期和基线引入脉搏解析模型,得到时空解析模型表达式及12个参数,用于脉搏波的量化描述.然后,提出了基于实际脉搏信号的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杰 吴清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年33卷3期 890-8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讨论光电寸口六部脉的特征参数,进行脉诊客观化研究.方法:使用开发的多通道脉搏采集设备,配置光电传感器采集了36名大学生的寸口六部光电容积脉搏信号,信号经算法滤波处理后对信号进行分割,获取信号单周期图.基于Womersley理论将单周期...
【关键词】 寸口六部脉;Womersley理论;中医客观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娜 周润景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6年33卷4期 631-638,644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动脉硬化无创检测对于预防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心电信号、脉搏波信号之间的耦合及与动脉硬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心电信号的特征参数包括RR间期、QRS波宽度、T波幅度,脉搏波信号特征参数包括峰值数、20%主波宽度、主波斜率、脉率及三个波峰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苗长云 穆殿伟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5年32卷5期 1113-1117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为了提高可穿戴设备中血压测量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脉搏波参数的人体血压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脉搏传输时间(PWTT)、每搏心输出量、波形系数、升支平均斜率、脉率等多脉搏波参数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基于多脉搏波参数的人体血压计算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萍 吴亮 等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0年24卷6期 643-64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连续血压监测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对基于脉搏波到达时间(PAT)的不同血压计算模型在同一校准方法下进行对比研究,寻找更加精确的血压模型.方法 选择11例受试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21.5~29.3岁,平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登辉 导师:张松 杨益民 北京工业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20年
【摘要】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个人日常生活保健。因此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血氧仪等保健产品近几年受到很高的追捧,而这些保健产品大多采用脉搏波信号作为检测数据。因为脉搏波具有无创检测的特性,并且获取脉搏波信号的方式相对简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泰琨 导师:张海英 中国科学院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技术(硕士) 2018年
【摘要】 中医的诊断信息主要来源于“望闻问切”,中医医师用手指感受患者的脉搏跳动进行疾病诊断称之为“切脉”。用现代仪器测量脉搏波信号并利用信号处理手段进行分析,正是模拟了这一过程,使中医诊断客观化成为可能。随着智能电子设备和精密仪器的发展,人们对采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杜丽莉 导师:宾光宇 北京工业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17年
【摘要】 脉搏波传导时间(Pulse wave transit time,PWTT)是人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生理参数。在许多研究中,学者们尝试利用脉搏波无创检测技术进行无创连续血压的测量。然而,该技术展现了较大的用户差异性,在使用前需要针对每个用户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沈子骁 导师:李烨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15年
【摘要】
血压的连续测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血压变化规律,有助于预防和诊断高血压,并评价自身健康状态。从而使得它在日常的健康监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在其他血压模型的基础上,对人体血压进行建模分析,综合考虑影响血压的多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硕 导师:张松 杨琳 北京工业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14年
【摘要】 在脉搏波检测设备的研究与应用过程中,干扰和运动伪影导致的脉搏波信号质量降低一直是研究者面临的一个难题。由于脉搏波信号易受到外界或本身的干扰,导致信号质量下降,不能提供准确的心血管功能信息,从而不能有效地得到有临床价值的信息。同时,检测人员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楠 导师:张松 杨益民 北京工业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21年
【摘要】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作为全球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长期危害着亿万人的身体健康。脉搏波作为一种常见易检的生理信号,因其波形中含有丰富的病理和生理信息,常被作为甄别心血管状态的临床依据。在脉搏波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杰 李超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2年40卷4期 61-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脉搏波包含着人体重要的生理病理信号,可以早期反应心血管功能变化,通过早期干预可有效延缓心血管事件链的进展,一直是近年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首先探究了脉搏波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其次阐述了脉搏波的形成机制,并对脉搏波的探测方法做了简明概括,最后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笑东 导师:蒲宝明 吴文江 中国科学院大学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硕士) 2016年
【摘要】 血压是人体的重要生理信息,是临床上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估、疾病判断、预前诊断的重要指标。血压受多种条件影响而发生变化,单次测量或者间断性测量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对血压连续检测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的无创血压连续测量方法,不宜长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苏轶伦 导师:叶世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技术(硕士) 2015年
【摘要】 血压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生理指标之一。逐拍血压能够展示血压的短时变化情况,从而揭示人体心血管系统对外界环境和人体状态变化的反应。因此,无创逐拍血压监测在医疗、运动、航天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现有的无创逐拍血压测量产品大多较为复杂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明霞 导师:虞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力学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硕士) 2011年
【摘要】 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发达国家医学界的难题。脉搏波携带着大量心血管系统生理病理信息,与心血管血流动力学原理联系紧密,利用它进行多参数检测分析,很受国内外生物医学工程专家和科学家重视。目前临床上心血管系统的检测主要是有创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虹 导师:金捷 孙卫新 西安医科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1999年
【摘要】 脉搏血氧仪是一种可连续、无创、方便地检测动脉血氧饱和度的仪器.由于其在系统设计和信号处理方法上存在的缺陷,使它在测量的精度、重复性、稳定性等方面还存在尚需探讨和完善的方法.研究人员提出了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的数字化设计思想,即对组织透射光经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斯涵 荆聪聪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年37卷9期 5083-50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对健康人多部位脉搏波与心电信号的同步采集,确立一致性较高的脉率变异性(PRV)采集部位与最短时长,为建立稳定高效的PRV采集分析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探索以往脉诊客观化指标与PRV的关系.方法:以心率变异性(HRV)与指端、桡动脉、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增丁 陈骥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7年34卷3期 329-334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针对传统脉搏波传导时间(PTT)检测方法对脉搏波(PPG)信号幅值变化敏感、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波形时域特征和动态差分阈值的PTT检测算法.采用动态差分阈值检测心电(ECG)信号R波,根据波形时域特征缩短脉搏波信号主波检测区间,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勇 焦学军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7年34卷6期 817-823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本文采用脉搏波信号研究了警觉度的变化规律.本研究共招募10名受试者参加了持续95 min的警觉度“时钟测试”(MCT).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们通过卡罗林斯卡嗜睡量表(KSS)和斯坦福嗜睡量表(SSS)主观评价了清醒程度,同时记录了所有受试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蒲子真 刘明 等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16年20卷4期 345-34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设计一种以绿光发光二极管(LED)为光源、反射式测量方式测量的脉搏信号采集系统,以此光电脉搏信号提取不同呼吸状态下人体呼吸频率信息。方法选择16例健康受试者,年龄22~33岁,身高155~178 cm,体质量49~85 kg。进行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竞 导师:沙洪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21年
【摘要】 人们通常在医疗机构中一次性全套检测身体的生理病理信息,检查结果经实验室分析后给出诊断结果或健康状况评估。对于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慢性疾病的主动监测,或运动过程中、睡眠活动中等需要移动或长时间监测的生理指标,传统医疗模式占用医疗资源大,成本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高明慧 导师:李烨 吴红艳 中国科学院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技术(硕士) 2020年
【摘要】 心血管疾病(如脑中风、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对人类生命健康危害极大,早发现早治疗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很重要。研究表明,心率变异性分析是自主神经调节功能评估的重要临床指标,其对心血管疾病的突发风险具有直接的预见性。传统的心率变异性参数是利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林宛华 导师:李光林 中国科学院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博士) 2019年
【摘要】 最新研究表明,除血压的高低水平外,血压的动态变化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非常重要的风险因子。基于脉搏波传输时间法的连续血压估计方法,无需袖带,能实现在不干扰人们正常生活的情况下随时随地的测量血压,不仅能提供血压的绝对值水平,还能提供血压的动态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禹珍 导师:季晓勇 南京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 2016年
【摘要】 由于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而“独生子女”、医疗资源等问题给我国传统养老方式也带来巨大冲击。随着全信息、大数据、物联网的到来,一种新的养老思路智慧养老应运而生。利用物联网、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各类传感器终端和计算机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董骁 导师:宾光宇 北京工业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15年
【摘要】 近年来,可穿戴式设备和移动医疗发展迅速,出现了各种手表、手环、智慧衣等智能设备。然而目前这些设备功能相对简单,仅仅能够测量人体的某些健康参数。本文开发一款新型可穿戴式多生理参数监护系统,可以在不影响使用者正常活动的情况下长时间连续监测人体心...
【关键词】 可穿戴式多生理参数监护系统 ; 软件设计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郭嘉 导师:卢启鹏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硕士) 2015年
【摘要】 血液成分检测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常规的血液成分检测采用抽血的方法,不但给病人带来痛苦和交叉感染的风险,而且不能实现连续监测。凶此,人体血液成分的“无创、连续监测”无疑为人们所迫切企盼。近红外光谱在无创伤血液成分检测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如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丛 导师:卢启鹏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博士) 2013年
【摘要】 血液中生化成分的含量直接反映了人体的健康状况。目前,临床上常规的检验方法多属于有创或微创,不仅存在交叉感染的隐患,而且需要试剂进行离体分析,很难实现在线实时监测。因此,无创生化检验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无创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黄丽卿 导师:陈双叶 北京工业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 2013年
【摘要】 心率变异(HRV)是指人体心脏搏动周期存在的微小变异,通常情况下是指逐次心跳间R波间期的微小涨落。研究表明,脑的高级神经活动、中枢神经系统的自发性节律活动等因素对心脏自主神经系统进行调制导致了HRV的产生。HRV信号包含了有关心血管系统神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泽 导师:赵越 东北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09年
【摘要】 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心肌梗死、高血压和中风等。因此能够在早期对这些疾病做出检查和诊断,以达到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对人类健康意义重大。血压、心率、心输出量及血管硬度是包含了重要生理信息的心血管系统参数,是心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