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0
- 1
- 6
- 2
- 2
- 1
- 1
- 18
- 11
- 5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三才 李为喜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7年8卷3期 317-32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近几年收集的苦荞麦种质资源进行了总黄酮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及评价.总黄酮和蛋白质含量测定分别采用三氯化铝比色法和微量凯氏定氮法.结果表明:①总黄酮含量平均2.46%,变异范围1.97%~3.03%;蛋白质含量平均14.3%,变异范围10.9...
【中文期刊】 王军 王敏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6年18卷4期 655-658,62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文对苦荞麦麸皮总黄酮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中档,微波加热120s,乙醇浓度80%,料液比1:50,该工艺条件下总黄酮得率达5.51%;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微波提取法具有节省时间、节约能量、提...
【中文期刊】 张瑞鹏 杨雪峰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3年24卷7期 1623-1624页 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苦荞麦总黄酮对软脂酸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 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苦荞麦总黄酮作用于高浓度软脂酸刺激下的EA.hy926细胞,RT-PCR技术检测Bax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Bax蛋白...
【关键词】 苦荞麦总黄酮; EA.hy926细胞; 软脂酸;
【中文期刊】 孙亚利 周文美 等 《中国调味品》 2019年44卷3期 141-145,151页
【摘要】 以贵州苦荞为研究对象,对超声波辅助醇提法、微波辅助醇提法2种方法提取苦荞麦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2种方法总黄酮和芸香苷含量的精密度、重现性和回收率进行了验证.结果 表明:超声波辅助醇提法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质量分数70%、料液...
【中文期刊】 马小敏 蔡芮桐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28卷18期 15-21页
【摘要】 目的:观察苦荞麦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中GSK-3β与AKt基因与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T2DM模型,将T2DM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 苦荞麦总黄酮低剂量组(50 mg/k...
【中文期刊】 黄莎 陈庆富 等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44卷3期 303-305,306页
【摘要】 以总黄酮为指标,经过动态吸附,探讨提取物溶液浓度、pH 值、流速、树脂类型等因素对总黄酮吸附性能及不同洗脱剂(乙醇)浓度、用量对总黄酮洗脱效果的影响,确定分离纯化苦荞麦中总黄酮工艺的最佳参数。结果表明,大孔树脂 D -101的最佳吸附条件为...
【中文期刊】 邵美红 林兵 等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1年20卷1期 86-87页
【摘要】 <篇首> 苦养麦[F.tataricum( L.) Caertn.)的干燥成熟种子为常用中药材之一[1].苦荞麦及与其同属的甜荞(F.esculentum Moench)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较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
【关键词】 苦荞麦; 总黄酮;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中文期刊】 高云涛 李干鹏 等 《食品科学》 2009年30卷2期 110-113页
【摘要】 本实验利用超声提取集成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对苦荞麦苗中总黄酮进行提取分离,研究丙醇-硫酸铵双水相的形成和提取条件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有效地从苦荞麦苗中提取总黄酮,提取率为1.86%,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19.3%,明显高...
【中文期刊】 唐维媛 董永刚 等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37卷4期 178-181页
【摘要】 实验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超声波功率等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建立起了经优化后的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苦荞麦中总黄酮工艺,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苦荞麦中提取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实验表明在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
【中文期刊】 王云庆 《特产研究》 2008年30卷3期 59-60,64页
【摘要】 目的 研究苦荠麦叶中总黄酮类物质的乙醇提取工艺.方法 以芦丁为对照品,用吸光光度法,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选了工业参数.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3h、料液比1:60.
【中文期刊】 王玉珠 张萍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年28卷9期 121-123页
【摘要】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十种栽培苦荞麦不同生育期、不同器官的生物类黄酮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初花期的K1、K2、K3、K4、K6、和K9六种栽培苦荞麦花叶中的生物类黄酮含量较高,均占干重的10%以上.
【中文期刊】 曹艳萍 《食品科学》 2005年26卷3期 98-100页
【摘要】 对苦荞麦麸皮中总黄酮类物质的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芦丁为对照品用吸光光度法,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选了工业参数.结果表明:对提取效果影响因素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体积分数65%乙醇、料...
【中文期刊】 赵玉平 肖春玲 《食品科学》 2004年25卷10期 264-266页
【摘要】 通过对苦荞麦各器官中黄酮含量的研究显示,荞麦根含量为0.51%,茎含量为1.25%,叶含量为5.39%,花含量为6.28%,籽含量为2.13%,粉含量为2.31%,壳含量为1.06%.使用C18柱用(0.45%H3PO4)(55:45)作流...
【中文期刊】 欧阳平 张高勇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4年25卷2期 112-115页
【摘要】 为苦荞麦总黄酮提取工艺提供依据.采用整体正交设计方法,试验结果经计算机多元回归.优化的提取工艺为加物料25倍量的75%乙醇,80℃提取3 h,类黄酮得率高达3.964%.乙醇回流热提法优于索氏抽提法、热水提取法及碱提酸沉法,液料比和乙醇浓度...
【会议论文】赵丹玉 2015全国中医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年会 2015年
【摘要】 目的:研究苦荞麦总黄酮对软脂酸损伤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苦荞麦总黄酮组Ⅰ、苦荞麦总黄酮组Ⅱ、苦荞麦总黄酮组Ⅲ和二甲双胍组.用软脂酸建立Ⅱ型糖尿病状态下的血管内...
【中文期刊】 田晓晶 李莉莉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年40卷20期 137-142页
【摘要】 通过考察乙醇浓度、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获得提取苦荞麦米黄酮的最佳工艺.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法辅助提取苦荞麦米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70 %,料液比1∶70(g/mL),温度为80℃,提取时...
【中文期刊】 李云龙 何永吉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18年18卷12期 46-51页
【摘要】 目的:制备萌动苦荞醋并分析其功效成分含量,研究萌动苦荞醋抗氧化活性及抗栓、溶栓作用.方法:以发芽萌动后的苦荞麦为主要原料,通过生料发酵和传统老陈醋工艺相结合制备萌动苦荞醋,分析其常规理化指标和特征功效成分含量.采用DPPH法和FRAP法对萌...
【中文期刊】 凌孟硕 唐年初 等 《食品科学》 2013年34卷22期 92-96页
【摘要】 将苦荞麦萌发之后的苦荞麦芽剥离成胚乳和胚芽,分别测定它们的含水量、粗蛋白含量、淀粉含量、α-淀粉酶活力、β-淀粉酶活力、还原糖含量以及总黄酮类含量等的营养物质变化分布.综合所有营养物质,苦荞麦芽最佳的取材时间为第5天.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
【中文期刊】 高云涛 付艳丽 等 《食品科学》 2010年31卷24期 28-32页
【摘要】 研究苦荞麦苗黄酮超声提取方法.采用三因素五水平的星点设计响应面分析研究影响苦荞麦苗黄酮超声提取条件.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6.2%、液固比28.5:1(mL/g)、超声时间25min,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苦荞麦苗黄酮提取率为3.64%...
【中文期刊】 熊双丽 李安林 等 《食品科学》 2009年30卷3期 118-122页
【摘要】 本实验主要采用不同溶剂提取苦荞和甜荞麦粉及麦壳中的总黄酮,比较不同来源的总黄酮的得率、光谱特件及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显示,丙酮对总黄酮的得率略高于乙醇,而甲醇最低,其中苦养麦粉中黄酮得率为2.99%±0.13%,甜养麦粉、苦养麦壳和...
【中文期刊】 陈思 彭德川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9年30卷11期 26-29页
【摘要】 分析普通苦荞麦和黑苦荞麦的不同器官中膳食纤维种类、含量以及总黄酮含量,为苦荞麦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试验数据.通过实验室间的合作研究建立标准的膳食纤维酶一重量分析方法.采用酶一重量法测定黑苦荞麦和普通苦荞麦的籽实、外壳、茎叶中的总膳食纤维、不可...
【中文期刊】 张美莉 吴继红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03年z1期 232-235页
【摘要】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品种荞麦萌发过程中芦丁、槲皮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萌发初期苦荞麦中芦丁含量下降,之后逐渐增加,与总黄酮含量变化相一致.槲皮素含量变化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苦荞品种间类黄酮变化趋势相一致,但含量有差异.甜荞中类黄酮及...
【关键词】 HPC(高效液相色谱) 荞麦 萌动 芦丁;
【中文期刊】 张琪 刘慧灵 等 《食品科学》 2003年24卷7期 113-116页
【摘要】 本文通过对苦荞麦中总黄酮的比色测定方法和芦丁的HPLC的方法研究,初步确定了对苦荞麦的质量控制的标准,从而确定了一种简单、快捷、准确的分析方法.
【中文期刊】 卫星星 秦志强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19卷2期 19-20页
【摘要】 生物类黄酮(维生素P)具有超强的抗氧化能力.它能保持血管壁良好的柔韧性,还能提高红细胞的活性,使其增加载氧量和代谢量.一些黄酮复合物能抑制血小板之间的粘连、保持血液循环畅通.此外,黄酮具有改变毛细血管的脆性、止咳、祛痰、抗菌等多种作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