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
- 2
- 1
- 7
- 4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阳 郭晓雨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5年49卷7期 57-6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锥顶丝藻属(Konicacronema)是Machado de Lima等于2020年从巴西半干旱地区卡廷加群落生境的生物结皮中分离鉴定并成立的蓝藻新属.研究从内蒙古达拉特旗库布齐沙漠边缘生物土壤结皮样本中分离纯化得到了3株丝状蓝藻(AP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饶本强 王伟波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09年33卷5期 937-94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A.squarrosum)-藻(algae)结皮(AA)>流沙(shifting sand)-藻(algae)结皮(SA)>流沙(CK).人工藻结皮的生物量变化趋势与其微生物总数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在微生物各主要类群中,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文文 赵燕翘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7期 2856-28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酶是土壤养分循环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反映土壤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人工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s,BSCs)是近年来新型的固沙技术之一,能够显著促进荒漠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然而,目前关于人工BSCs如何影响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贤哲 导师:葛红梅 湖北工业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22年
【摘要】 荒漠蓝藻作为生物结皮中的优势藻,不仅在生物结皮的初生演替阶段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人工蓝藻结皮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干旱和温度是荒漠蓝藻经常面临的逆境。故本研究选用了两种优势荒漠蓝藻具鞘微鞘藻、念珠藻作为研究对象,模拟野外的干旱、高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伟波 饶本强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0年34卷3期 489-49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蓝藻结皮在干旱和半干旱区广泛分布,它们在环境状态的维持和改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荒漠藻固沙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温度不仅影响藻类在培养池中的培养,还影响接种后藻类的生长.因此,摸清优势固沙藻类的温度生长特征及对不同温度的生长适应性,对于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作明 陈兰洲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07年31卷6期 886-89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土地荒漠化是当前全球性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和荒漠化土地面积2.782×106km2,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荒漠化土壤常存在区域性结皮现象,这种结皮对改善荒漠化土壤具有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振宏 张德禄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06年30卷4期 486-48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稀疏的高等植被间,常有一层生物土壤结皮.这些生物结皮主要是藻类、地衣、苔藓等隐花植物与土壤颗粒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它们的形成对土壤的稳定、增肥和保水有明显的作用,因而,已成为当今荒漠化治理中新的研究热点之一[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饶本强 张继英 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4期 496-500页
【摘要】 以一种从荒漠土壤中分离的典型丝状蓝藻———爪哇伪枝藻为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盐度、pH 和培养时间对爪哇伪枝藻胞外多糖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培养温度升高,伪枝藻胞外多糖分泌量逐渐升高,在35℃时达到最大值;在一定盐度范围内,胞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亚萍 雷晓婷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3年32卷5期 10-15页CSCD
【摘要】 发菜是一种生长在干旱一半干旱荒漠地带的陆生固氮蓝藻,具有很强的旱生生态适应性.对野生干燥发菜与储藏10年的干燥发菜进行超微结构和生理特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干燥发菜相比,长期储藏的发菜胶质鞘较为紧密,结构颗粒数目没有明显变化,无净光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云普 赵建成 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年28卷1期 206-211页
【摘要】 对实验室分离荒漠生物结皮中的具鞘微鞘藻[Microcoleus vaginatus(Vauch.) Gom.]、眼点伪枝藻(Scytonema ocellatum Lyngb)、地木耳(Nostoc commune Vauch.)3种蓝藻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文裕 孙兰芳 等 《农业科学研究》 2007年28卷1期 40-44页
【摘要】 发菜是一种固氮陆生蓝藻,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原地带,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围绕发菜资源基础研究和保护开发的应用研究已广泛开展.对近年来发菜人工培养的研究,从培养方式、培养基类型、环境因子、植物生长物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淑萍 刘阳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7年36卷6期 2472-24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发菜是一种分布在干早、半干旱荒漠草原地区的陆生固氮蓝藻,对干旱具有极强的适应性.采用qRT-PCR技术,对干旱胁迫条件下发菜cphB的差异表达进行了分析,发现干旱胁迫条件下发菜cphB在转录水平上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根据发菜同源物种设计简并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1400370189 广东 S647 基础研究 农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2013年
【成果简介】 发菜(Nostoc flagellifome)是一种典型的陆生蓝藻,在干旱、严酷气温及贫瘠的碱性钙质土壤上有很强的适应性和耐受性,发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食用历史。该研究在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发菜适生地开展发菜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