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2
- 4
- 2
- 50
- 17
- 4
- 2
- 1
- 12
- 8
- 7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邱波 田延猛 等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23年44卷4期 236-240页CA
【摘要】 目的 分析山东省某三级医院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的病原学特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1年山东省某三级医院从临床各种标本中检出的大肠埃希菌进行回顾性研究,菌株鉴定采用ATB检定仪,药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海波 《中国科技成果》 2012年16期 27-29页
【摘要】 药效学评价技术体系是新药研发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有效性、药代、安全性和临床研究的桥梁和纽带.因此,药效学评价体系的可靠性、精确性和实用性关系到创新药物研发的成败.目前国内外通常采用高脂膳食造成动物血脂紊乱,但是越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席玉婕 唐璇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21年46卷21期 5710-571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作为一种复杂的慢性肺部疾病,选择有效治疗药物一直是全球科学界的难题,而中医药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除临床试验外,亟需发现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龙舰 赵春阳 等 《药学学报》 2020年55卷5期 789-80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引发老年人痴呆的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A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已上市的药物全部为对症治疗药物,无法延缓或逆转疾病的进程,同时在研药物面临严峻的临床转化难题.因此,围绕A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婷婷 马晓慧 等 《中草药》 2017年48卷9期 1906-19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质量控制一直是中药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证明产品的质量一致性和临床疗效一致性,是中药创新与发展探索的重要方向.由于中药天然存在的异质性,有必要在现有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生物效价方法,以更全面地保证药品质量.拟从中药生物效价研究现状出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学林 张帆 等 《中医学报》 2017年32卷11期 2115-2119页ISTICCA
【摘要】 目前,现代科技已广泛运用于中药材资源开发、中药炮制、中药制备工艺以及剂型等方面,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瓶颈问题,比如:如何探究中药的药效基础,如何构建中药疗效的评价方法,如何在中药栽培过程中控制其有效成分等棘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毛超一 导师:王跃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学 中药学(博士) 2020年
【摘要】 中药质量评价中指标性成分的确定是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大多数中药的指标性成分与安全性、有效性关联甚少,与临床价值严重脱节,因此创新和完善中药质量评价标准的需求日益迫切。菊花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中药被全世界广泛应用,由于基原多、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喜军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会议、全国中药药理联合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第20届中日健康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临床有效性是中药创新药物的前提,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发现及确认技术是制约中药创新药物研究的共性关键技术.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是指能够表达药物临床疗效的化学成分,在临床上,方剂对应的是证候或病,中医证候/病的客观正确诊断,阐释证候/病的生物学本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佑民 中国药品评价高峰论坛 2014年
【摘要】 本文就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三种不同基础胰岛素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总结。指出基础胰岛素在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过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与NPH胰岛素相比,作用时间长,血糖达标率提高,低血糖(特别是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包华音 导师:石俊英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博士) 2012年
【摘要】 目的: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中药壁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收集到的壁虎药材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文献综述、生药学研究、定性定量分析、指纹图谱构建和药效学研究,以期建立动物类中药壁虎的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和质量评价体系。主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申佳 中国药学会2006中药新药研发理论与技术创新高级研讨会 2006年
【摘要】 本文就中药药效评价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提出了评价中药药效的数学方法"分层法",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多因素的评价决策问题的研究具有广泛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的背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婷 蒋志涛 等 《中南药学》 2025年23卷5期 1289-129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筛选合适的低共熔溶剂(DES),提高难溶性药物乙酰唑胺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方法 以乙酰唑胺的溶解度为指标,筛选出增溶能力最强的DES,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验证低共熔混合物的形成;通过细胞毒性和动物毒性实验评估DES的毒性,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星星 李晓娟 等 《药学前沿》 2025年29卷7期 1245-1253页ISTICCA
【摘要】 中药炮制在临床应用中意义重大,但其质量标准体系构建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面临诸多难题,传统检测分析手段存在局限性.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技术因选择性高、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出色等优势,在中药炮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系统综述了...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中药炮制;化学成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伟财 张扎西嘉措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33卷10期 46-48,99页
【摘要】 藏医学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了对痛风及肾脏疾病的系统性认知,基于三因学说的诊疗体系在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确切疗效.该文以藏医三因学说理论为基础,探讨痛风性肾结石的病因病机,通过系统梳理历代藏医典籍及现代临床研究文献,从饮食、起居、药物、器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金伟 张毅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4年42卷10期 243-250,后插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小青龙汤是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经典名方,主治外寒内饮证.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小青龙汤具有抗过敏、抗炎、止咳平喘等功效,临床上主要运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其中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更佳,但目前对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较少.基于此,对小青龙汤近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靖楠 马科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24年40卷8期 108-1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臭壳虫为药食同用的传统虫类药,具有败火解毒、软坚散结、消肿止痛、息风定惊等功效,因其在抗肿瘤方面展现出良好的药理作用而备受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臭壳虫各方面的研究逐渐扩大和更新,结果显示臭壳虫还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保肝、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琪 武林芝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24年26卷1期 120-136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MS)对生脉饮(党参方)口服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表征.方法:选择ACQUITY UPLC?HSS T3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以0.1...
【关键词】 生脉饮(党参方);口服液;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晓丹 刘祺琦 等 《药学前沿》 2024年28卷12期 694-704页ISTICCA
【摘要】 黄连是3种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云连的干燥根茎,颇具药用价值,能祛湿、泻火和治疗痢疾等.通过查阅古籍,黄连可用不同辅料炮制成具有不同功效的炮制品,适应不同的临床病症,如经姜炮制后可使黄连寒而不滞,以增强止呕、散肝胆郁火的作用;吴茱萸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霞霞 孙涛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3年25卷9期 2914-292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系统研究中药材质量评价方法,是完善中药材质量评价体系的内在需求,有利于中医临床用药及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中药材内在品质评价方法从化学指纹图谱发展到中药质量标质物,从以化学成分为主要研究指标,发展为以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效价、化学成分与药效成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刚 安兰兰 等 《中成药》 2023年45卷12期 4114-41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明确黑骨藤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标志物,建立该药材质量评价体系.方法 采用CIA模型药理学实验验证黑骨藤对照提取物的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UPLC法测定黑骨藤有效对照提取物含量,构建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功效的质量评价体系,并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人凤 岳璇 等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6卷1期 67-74页ISTIC
【摘要】 三七,又称"金不换",能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是我国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三七炮制后称为"熟三七",具有补血益气之功.近年来,对熟三七的研究虽逐年增加,但是其药效物质基础尚不明确,质量评价标准缺乏特异性,对其补血作用的研究未充分考虑中医血虚证的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紫君 杨超燕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9年35卷9期 1325-133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建立红色毛癣菌感染豚鼠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不同的造模方法,优选红色毛癣菌皮肤感染动物模型.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确定模型评价指标,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建立红色毛癣菌感染豚鼠模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红娜 张爱华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8年20卷8期 1279-1286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Chinmedomics)是近年来兴起的研究中药方剂有效性及其药效物质基础的整合策略,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学意义上的创新.基于中药复方给药形式的特殊性及方证对应疗效的专属性特点,中医方证代谢组学以代谢组学技术建立方剂有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世界中医药》 2018年13卷1期 前插2-前插5页ISTICPKUCA
【摘要】 刘建勋,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教授,日本东京药科大学博上,博士生导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我国中药学及药理学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原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实验研究中心主任.现任科技部规范化中药药理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喜军 张爱华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7年19卷1期 30-34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Chinmedomics)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兴学科,它整合了系统生物学与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理论及技术,形成了鉴定证候生物标记物,建立方剂有效性评价体系,并发现药效物质基础的应用科学.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的理论及方法有助于实现建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婷婷 杨书 《医药导报》 2017年36卷7期 801-80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菊花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方法 测定菊花样品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对应测定其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清除能力为抗氧化活性指标,采用主成分方法,分析指纹图谱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会杰 朱海波 《医药导报》 2016年35卷6期 565-56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采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和磁共振成像( MRI)技术构建金黄地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效学评价体系,并初步评价依折麦布对高脂膳食诱导的金黄地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模型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金黄地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欣佩 余煊 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5年3期 67-72页ISTICPKUCA
【摘要】 虽然线虫只是代表了一类简单的生物体,但是线虫在现代生物医学研究,尤其是药物靶点研究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其功能完善的细胞结构、与其他高级生物的保守性使得线虫成为一个操作简单、经济有效的高通量体内研究模型。本文总结了模式生物线虫在药物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喜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年1期 16-19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应是与中药临床疗效直接相关的化学成分,是通过具体的临床有效方剂表达的治疗效应,而评价方剂的疗效是研究基于方剂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前提.本文探讨了基于临床有效性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生物分析体系建立的思路及方法,阐释了中医方证代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莉琼 戚进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3年44卷6期 487-4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中药谱效关系的研究工作,试图将中药指纹图谱中表征的化学成分与药效活性相结合,从而建立与中药产品疗效相关且反映其内在品质的质量标准.然而,中药成分复杂,对疾病的治疗往往是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飞 赵志冬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年18卷11期 303-3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肺部吸入制剂的评价方法进行介绍,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通过中国知网,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对近12年来27篇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将各种肺部吸入剂的评价方法按其特点进行分类.肺部吸入剂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鹏飞 刘卫红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年17卷21期 284-2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介绍近年来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近年来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的文献32篇,对该领域进行总结归纳.结果:代谢组学能够揭示中医药治疗疾病过程中生物体系内所发生的代谢物的变化和代谢通路及途径的改变,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瑞 张有志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1年27卷12期 1636-164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现有临床抗抑郁药物多以单胺为靶标设计,单胺重摄取抑制剂仍是抗抑郁新药研发的热点方向.新药研发周期长,投资高,风险大,如何快速准确完成药物筛选和临床前评价至关重要.该课题组采用体外高通量筛选和整体动物药效学验证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建立了单胺重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自明 崔景朝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年17卷5期 270-2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中药配方颗粒近10年来药效学研究现况进行系统分析.方法:收集2001月1日至2010年6月20日期间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三大中文数据库中药配方颗粒药效学实验研究类文献,对其数量、分类、实验设计、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中药配方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志荣 滕亮 等 《中成药》 2010年32卷5期 753-7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优选盐酸去氢骆驼蓬碱乳膏处方组成并对其止痒药效学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以乳膏的外观、均匀性、涂布性、黏度、粒径、高温试验结果、离心试验结果为评价指标的综合评分法,建立乳膏客观评价体系,以均匀试验设计优选盐酸去氢骆驼蓬碱乳膏处方组成.以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玲 朱家谷 《中国中药杂志》 2008年33卷24期 2992-299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中药、天然药物非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在新药研发中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在新药的评价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其评价体系中仍存在一些尚需研究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回顾药效学评价体系,尤其是复方中药药效学评价中仍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内容.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连心 孟庆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31卷2期 82-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在四诊信息的分析处理、证候的系统研究、中药复方配伍、作用机理的研究及其复杂药效成分的质量控制、以及符合中医药特色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的建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问题,成为了制约中医药向前发展的"瓶颈".其中,对以"辨证"为核心的中医诊断的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荣华 余伯阳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08年33卷15期 1884-188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山楂叶HPLC指纹图谱与其抗大鼠中性粒细胞(PMN)呼吸爆发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分别对不同种山楂叶HPLC指纹图谱的各指纹峰进行抗大鼠PMN呼吸爆发药效实验,建立各指纹峰峰面积与药效之间关系(峰效关系)的数学模型,再通过数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佳 陶佳林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9卷3期 60-66页ISTICPKUCSCD
【摘要】 对综合评价中药复杂体系药效的数学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中药抗病能力的量化结果的数学方法--分层法,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中药药效多因素的评价决策问题进行理论探讨.用此方法综合比较9种不同配比的银杏叶(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