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6
- 6
- 2
- 37
- 2
- 1
- 1
- 38
- 10
- 8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纪晓丹 王莹 等 《西部中医药》 2025年38卷2期 15-17页 ISTIC
【摘要】 对蒋健教授诊治郁证性乏力疲劳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进行总结,蒋健教授认为乏力疲劳可见于虚劳或虚证中,亦可由郁证引起,并提出"疲劳向因意不适"论;治疗原则当采用"从郁论治",不局限于疏肝解郁治则,还可包括养心安神定志治则,临证需根据郁证病机差异...
【中文期刊】 贾浩茹 朱蕾蕾 等 《现代中医临床》 2024年31卷6期 5-8页 ISTIC
【摘要】 抑郁焦虑等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归属于中医"郁证"范畴.蒋健教授认为郁痰是郁证重要病机,郁痰的形成使郁证呈现出多样性、广泛性、复发性、怪异性的临床特点.蒋教授提出温胆汤是治疗郁痰所致郁证的重要方剂,通过清热化痰、理气解郁,针对郁痰病机治疗郁证....
【中文期刊】 过童 王蓉 等 《西部中医药》 2023年36卷2期 66-71页 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蒋健教授对郁证性心悸的诊治经验.方法: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包括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蒋健教授门诊被诊断为郁证性心悸的病例,从一般情况、证候、症状、用药4个方面分析.结果:1...
【中文期刊】 耿琦 崔晨 等 《世界中医药》 2018年13卷10期 2543-2546页 ISTICPKUCA
【摘要】 "喉咳"为国医大师干祖望所提出的一种新的病证,以咽痒即咳、不痒不咳、痒止咳亦止为其临床特征.蒋健教授对此补充了以下主要学术见解:"喉咳"的外感病因为"6+1",即除了传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外,更多由空气污染之"雾霾"所导致;诊断时勿忘询问患者...
【中文期刊】 过童 郭敬镕 等 《江苏中医药》 2020年52卷7期 45-48页 ISTICCA
【摘要】 四妙勇安汤最早记载于东汉华佗《神医秘传》,谓治脱骨疽神方:"此疾发于手指或足趾之端,先痒而后痛,甲现黑色,久则溃败,节节脱落.宜用极大生甘草,研成细末,麻油调敷极厚,逐日更换,十日而愈.内服药用金银花三两、玄参三两、当归二两、甘草一两,水煎...
【中文期刊】 张烨 张涛 等 《江苏中医药》 2020年52卷1期 61-63页 ISTICCA
【摘要】 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为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病证[1],是人体体液在组织间隙内的蓄积,多与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炎症性、内分泌等疾病相关,此外还有营养不良性水肿、特发性水肿等[2].《景岳全书·肿胀》...
【中文期刊】 张玉喜 《辽宁中医杂志》 2003年30卷11期 945-945页 ISTICPKUCA
【摘要】 通过临床验案的收集整理,总结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蒋健教授古方新用,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胃肠寒冷、口淡无味的经验.
【中文期刊】 顾志坚 朱蕾蕾 等 《河北中医》 2019年41卷11期 1617-1620,1626页 ISTIC
【摘要】 蒋健教授通过多年临证总结认为,灼口综合征(BMS)常见"火证"、瘀血阻络证及肝气郁结证等,提出"郁证性舌觉异常"的新概念.常用治则包括滋阴泻火、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等,主张辨识郁证并从郁论治."火证"者,实火重在清热泻火,虚火重在养阴生津,虚...
【中文期刊】 王莹 杨蒋伟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年53卷1期 26-28页 ISTICCSCDCA
【摘要】 介绍蒋健教授逐渐增加芍药甘草汤用量治疗遗尿、胸痛、转筋和腹痛的临床验案,分析其相关学术观点.认为芍药甘草汤组方简单、价廉效优,主治适应证广.当投药无效或常规用量疗效不理想时,在辨证辨病准确的前提下,可通过增加方中某些关键药物份量取效.
【中文期刊】 郭敬镕 颜雅萍 等 《江苏中医药》 2019年51卷10期 53-55页 ISTICCA
【摘要】 上海市名中医蒋健教授,广阅博览,喜收集古方、名方、验方并在临床上灵活运用,常收得心应手之效.兹将其运用清空膏为主治疗头痛验案4则介绍如下,以期认识该方的功能、主治及适应症.
【中文期刊】 周丹 顾志坚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年52卷8期 18-21页 ISTICCSCDCA
【摘要】 结合蒋健教授治疗唇风的案例分析其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认为其病机为外感风燥热毒、内生脾胃湿热,以中药内服配合外敷法治疗唇风,常用药物分疏风散热、清热解毒(燥湿)、运脾化湿、滋阴润燥等不同类型.
【中文期刊】 赵文芳 赵婧玮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7卷7期 92-93页
【摘要】 纳呆,是脾胃常见病,表现为食欲或食量的减退,甚者厌食.在治疗中,多从脾胃施治.导师蒋健教授认为纳呆除从脾胃论治外,从肝论治亦是一个重要的治疗原则.本文主要列举导师以肝论治纳呆的验案3则,阐述了纳呆从肝论治包括肝郁气结、肝脾不和、忧思肝气失和...
【中文期刊】 耿琦 崔晨 等 《河北中医》 2016年38卷3期 325-328页 ISTIC
【摘要】 目前中医临床治疗阳萎多从补肾入手,但未必皆效.蒋健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发现,阳萎非惟肾虚,亦关肝脉;治疗非惟补肾,亦需治肝,甚至必要时以治肝为主.本文结合古代文献、现代药理以及临床验案分析,介绍蒋健教授临证肝肾同治,以肝为主治疗阳萎的观...
【中文期刊】 李欣 崔晨 等 《西部中医药》 2016年29卷4期 57-59页 ISTIC
【摘要】 通过案例介绍蒋健教授运用神效瓜蒌散合橘核丸治疗乳癖疼痛的临床经验.蒋健教授认为2方联用共奏疏肝理气、化痰软坚、活血止痛之功,契合乳癖肝郁气滞、痰瘀互阻的病机特点.在临床运用时,尚需根据临床表现判断气滞、痰凝、血瘀病机之偏甚,适当加用疏肝理气...
【中文期刊】 崔晨 耿琦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年49卷4期 23-25页 ISTICCSCDCA
【摘要】 结合临床验案,介绍蒋健教授以芍药甘草汤为主治疗嗳气经验.其用药思路独特创新,将现代医学病理研究、现代药理研究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了新方法.
【中文期刊】 李敬伟 陈文文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39卷11期 805-808页 ISTIC
【摘要】 [目的]探究蒋健教授亦脏亦腑论治胰腺炎的学术观点.[方法]通过跟师门诊,整理相关病历资料,总结蒋健教授“亦脏亦腑属胰腺”的学术观点,并附以5个临床验案进行佐证.[结果]蒋健教授认为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期需从腑论治,急慢性胰腺炎恢复...
【中文期刊】 崔晨 耿琦 等 《河北中医》 2015年37卷2期 165-168页 ISTIC
【摘要】 导滞通腑法主要针对肠腑积滞的病机而设,通过消除积滞,通利大便,调畅肠腑气机.金代医学家张子和指出“陈莝去而肠胃洁,癥瘕尽而荣卫昌”,“病在下者,皆可下而去之”.导滞通腑法代表方有木香槟榔丸、枳实导滞丸、四磨汤、五磨饮子等,主治食积证或痢疾,...
【中文期刊】 朱蕾蕾 郑鑫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年46卷5期 26-28页 ISTICCSCDCA
【摘要】 中医治疗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即自觉症状,这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特长.胀症指机体某个部位出现"胀"、"满"、"痞满"、"痞鞭"、"痞闷"以及"堵塞"等感觉,是常见的患者自觉症状之一.胀症的病机远非气滞一端,肝风、湿阻、血瘀等均可致病.导师蒋健教...
【中文期刊】 孙怡婕 金采映 《浙江中医杂志》 2011年46卷4期 246-247页 ISTIC
【摘要】 <篇首> 头为清窍,诸阳之会,五脏六腑气血皆上荣于头.故头痛以气血为病者居多.<丹溪心法·头痛>更具体地指出:"头痛须用川芎."蒋健主任中医师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科教授,善于从肝、从瘀论治头痛.从肝论治则抑肝用而不忘益肝体;从瘀论治则...
【中文期刊】 金采映 蒋健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8年42卷5期 9-10页 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蒋健教授临证擅治疑难杂症,每每独辟蹊径,效验良多.兹举导师治疗口味异常验案数则,期与读者共飨中医之精妙.1 口苦症案病例1 赵某,女,54岁,2005年10月18日初诊.患者口苦伴口臭数月,
【中文期刊】 金采映 《陕西中医》 2008年29卷2期 202,219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总结蒋健教授治疗口舌诸症的经验.方法:整理导师临床医案、学术思想.结论:导师熟谙成方而不囿于成方,在明察其病因病机和辨证的基础上,尤其在方剂配合、加减、配伍、剂量把握等方面均有独到功夫;且熟知本草性味功能,故处方能切中要害而收效.
【中文期刊】 金采映 朱蕾蕾 《新中医》 2007年39卷11期 66-67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蒋健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教授,从事临床工作数十年,临床治病辨证灵活,对各种痛证的治疗,独具特色,遣方用药精妙,每收桴鼓之效.现撷随师侍诊验案4则介绍如下.
【中文期刊】 金采映 朱蕾蕾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7年41卷12期 12-13页 ISTICCSCDCA
【摘要】 通过6则验案介绍蒋健教授治疗头痛、牙痛、咽痛、耳痛、舌痛、唇痛等头面诸般痛证的辨治思路及临床经验.
【中文期刊】 万丽艳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2年36卷3期 27-28页 ISTICCSCDCA
【摘要】 通过随从蒋健医师侍诊,总结经验,介绍蒋医师对有关消化系统病证泛酸、便秘、滑泻、腹胀、痔漏等临床验案的特色.
【中文期刊】 盛凤 郑鑫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18卷18期 27-28页
【摘要】 通过临床验案的收集整理,总结导师蒋健教授在临床运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肝气不疏所致慢性胃炎、脂肪肝、胆囊炎等的经验.
【中文期刊】 周丹 蒋健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年33卷12期 5441-544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通过案例进一步介绍蒋健教授用麻子仁丸治疗脾约证尿频、尿失禁的诊疗学术观点.蒋健教授认为:现代医学确有一些疾病可以表现出脾约证大便鞭和小便数的临床特点,凡是大便鞭和小便数在病机上存在某种程度因果关联的疾病,可按脾约证用麻子仁丸治疗;大便鞭...
【中文期刊】 颜雅萍 郭敬镕 等 《新中医》 2020年52卷17期 200-202页 ISTICCA
【摘要】 尿失禁又称遗溺、小便不禁,是指尿液从尿道口不自主流出的一种尿控失常状况,多见于中老年妇女,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蒋健教授在芍药甘草汤的基础上加黄芪、党参,遂创拟成方参芪芍药甘草汤,用于治疗尿失禁等多种疾病,大大拓展了芍药甘草汤原有...
【中文期刊】 金采映 朱蕾蕾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年24卷2期 174-17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介绍蒋健教授灵活运用清胃射干汤、胁痛神方、清空膏、肩背筋骨痛方、蠲痛散、橘核丸、神效瓜蒌散等后世方,分别治疗胃痛、胁痛、头痛、背脊痛、乳痛等痛证的五则验案.旨在展示蒋健教授在痛证治疗中,对后世时方独辟蹊径的运用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中文期刊】 赵婧玮 王莹 等 《中医学报》 2019年34卷6期 1209-1213页 ISTICCA
【摘要】 蒋健教授提出心悸有非郁证与郁证性之分,并有其四诊特点及临床特征:①心悸由“外源性”或“内源性”情志病因所引起,或由情志变化所诱发、加重;②多伴随纷繁复杂的多脏腑、多系统躯体症状;③多有不寐.蒋健教授认为对于郁证性心悸的治疗应从整体辨证,标本...
【中文期刊】 李欣 崔晨 等 《中医学报》 2015年30卷10期 1425-1427页 ISTICCA
【摘要】 金色泻黄饮出自《明医指掌》,由升麻、防风、白芷、石斛、甘草、黄芩、半夏、枳壳组成.以此方去黄芩、半夏、枳壳,加山栀、茯苓即"加减金色泻黄饮".蒋健教授在运用此方治疗口疮时,常常配合中成药万应胶囊以进一步加强清热解毒的作用;配合应用中成药螺旋...
【中文期刊】 崔晨 耿琦 等 《北京中医药》 2015年34卷7期 581-582页 ISTIC
【摘要】 笔者通过分析蒋教授以四神煎治疗膝关节肿痛的案例,阐述其治疗膝关节肿痛的临证经验,总结该方适应症特点及临床应用范围.介绍如下.1 病案介绍例1.患者,女,65岁,2014年10月7日初诊.患者双膝关节冷痛伴肿胀30余年,屈伸受限,平素行走不便...
【中文期刊】 耿琦 崔晨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434-436页 ISTIC
【摘要】 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病机为余毒郁滞经络,气血凝涩,不通则痛;或热毒伤阴,气血虚弱,经脉失养,不荣则痛。临床以毒瘀互结多见,治疗以清热解毒配合活血化瘀为主。
【中文期刊】 孙怡婕 金采映 《四川中医》 2008年26卷9期 2-3页 ISTIC
【摘要】 蒋健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教授,从事临床工作数十年,擅于将经方与后世名家之效方、验方相结合以治疗内感、外伤疾病.临床治病辨证灵活,颇具诊疗特色.本文介绍蒋健教授运用经方治疗中脘疼痛、怕冷、顽固性泛酸、白带增多、咽痛等几则病案,以资品味...
【会议论文】过童 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黄山论坛 2019年
【摘要】 结合蒋健教授运用四妙勇安汤的具体案例,介绍该方出处、方解、功能、主治、适应症,以及蒋健教授活用本方的临证经验.运用四妙勇安汤必须把握"热毒瘀"的病机本质;宜用原方不作减味,加味亦需考虑"热毒瘀"病机的延伸或注意辅佐原方药物作用的延伸;治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