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6
- 7
- 1
- 1
- 32
- 25
- 5
- 5
- 4
- 10
- 8
- 6
- 5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佳蕾 印季良 等 《中国癌症杂志》 2003年13卷2期 117-120,1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淋巴母细胞型淋巴瘤药物治疗为主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1978年4月至2001年7月间收治的淋巴母细胞型淋巴瘤共40例,以联合化疗为主,总结和分析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结果:全组完全缓解率47.5%,近期总有效率67.5%.分...
【关键词】 淋巴母细胞型的淋巴瘤;化学治疗;预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乐梅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4卷1期 68-70,59页
【摘要】 该文介绍蒽环类抗癌药--阿霉素在临床化疗中应用的新动向及其护理.强调了不同给药方法对蒽环类抗癌药物毒性的影响及常用几种蒽环类药物在不同给药方法下,当转换用药时根据剂量毒性的相应关系计算其尚剩余的最大推荐累计剂量,从而保障转换用药的安全性.文...
【关键词】 蒽环类抗癌药;阿霉素96小时持续滴注;时辰给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子玲 导师:田平芳 北京化工大学 生物学 生物工程(硕士) 2023年
【摘要】 阿克拉维酮(aklavinone)是合成蒽环抗癌药的中间体,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由于其在原生产菌(Streptomycesgalilaeus,S.peucetius)中难以高产,故选择适宜的宿主进行异源生物合成阿克拉维酮是可行路线。在诸多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钟上伟 导师:李向军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博士) 2017年
【摘要】 5-羟甲基胞嘧啶(5hmC)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被称为第六种碱基,它对细胞分化、基因表达等有着重要的影响。5hmC不仅仅是TETs酶介导的5-甲基胞嘧啶(5mC)氧化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产物,还是一种重要的表观标记物。小分子化合物能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芳 导师:杨文智 河北大学 药学 药物分析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环糊精具有“空腔”结构可与药物形成“主客体”包合物。利用环糊精的包合物技术,改善难溶性药物溶出,备受研究者关注。本论文初步考察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对药物溶出影响,主要内容如下:
本文选取β-环糊精(β-CD)和亲水羟丙基-β-环糊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素华 导师:陆文聪 严六明 上海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学(博士) 2011年
【摘要】 本论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蒽环类抗癌药物及其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第二部分是质子交换膜中水分子的电渗研究.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有重要意义.蒽环类抗生素是临床上广泛使用、抗癌疗效显著的抗癌药物,然而,其毒副作用导致其应用受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邢卫卫 导师:崔凤灵 河南师范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DNA是最基本的遗传物质之一,在生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DNA自身携带着生命体的遗传信息,并且能够通过复制和转录细胞中的遗传信息来指导蛋白质和酶的生物合成过程。有关DNA的研究也是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等学科重要的研究课题,其中D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莫国军 导师:景遐斌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 2010年
【摘要】 脂肪族聚酯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低免疫原性,可加工性能和机械强度而成为当今研究与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医用材料之一。随着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和从分子细胞学水平对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人们对于生物医用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贾英杰 2009年国际中医药肿瘤大会 2009年
【摘要】 蒽环类药物是常见的、疗效确切的抗癌药物,其最显著和常见的副反应是心脏毒性,一些恶性肿瘤患者有可能因此而影响疗效,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蒽环类化疗药物的心脏毒性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现就其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危险因素、监测手段及中药防治综述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谢闺娥 导师:黎孟枫 中山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博士) 2009年
【摘要】 海洋,作为一种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海洋生物能够产生并积累大量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特殊生理活性和功能的物质,从而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新颖结构的化合物库。近年来,从海洋活性代谢产物中寻找高效的抗癌化合物,直接用于临床或作为先导物进行结构改造,进而开发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鹏思 陈士萍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45卷1期 94-100页ISTICCA
【摘要】 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是应用最广泛的蒽环类抗癌药物,然而,DOX诱导的心肌病(DOX-induced cardiomyopathy,DICM)的心脏毒性限制了其临床疗效.新出现的证据表明,一种新发现的铁依赖性、过氧化物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琪 王鑫 等 《医学综述》 2022年28卷12期 2332-2337页ISTICCA
【摘要】 蒽环类药物引发的急慢性心脏毒性影响其临床应用.这种心脏功能障碍的心脏毒性主要由于氧化应激和全身性炎症影响,近年来仅通过活性氧的产生和铁的代谢来考虑蒽环类药物引起心脏毒性的证据显然不足,新的发现强调了氧化应激可作为心脏毒性的多种机制的共同途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跃 侯健 等 《中国肿瘤临床》 2018年45卷3期 117-1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蒽环类药物是一类对白血病具有高效作用的抗癌药物,主要有柔红霉素(daunorubicn,DNR)、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IDA)、米托蒽醌(mitoxantrone, MIT)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忠 赖幼琳 《中国肿瘤临床》 2008年35卷19期 1104-11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尽管阿霉素(ADM)具有高效的抗癌效能,但由于明显的心脏毒性等副作用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吡柔比星(THP)是阿霉素的四氢吡喃衍生物,为新一代半合成蒽环类抗癌药物.有报道THP的抗肿瘤活性与ADM相似,单药治疗乳腺癌的有效率为2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英 管迅行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05年21卷18期 2013-201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予含蒽环类抗癌药化疗和放射治疗后心电图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 152例接受含蒽环类抗癌药化疗和放射治疗后的乳腺癌病人,分别于化 /放疗前及化 /放疗后 1~ 24个月内间隔 3~ 6个月行标准 12导联心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东兰 农巧红 等 《中国肺癌杂志》 2003年6卷2期 144-14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近30年来癌症发病率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内科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新的化疗药物的不断出现,对有些肿瘤已取得良好的疗效.但肿瘤化疗药物或细胞毒性药物会引起各种毒副作用,据统计局部皮肤毒性反应占抗癌药所致各种反应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梓梁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2年17卷6期 330-33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近10多年来有了很大的提高,其5年无病生存(EFS)率已达80%甚至更高.这主要是因为应用了以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和蒽环类的抗癌药如柔红霉素(DNR)及去甲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同义 倪海英 等 《中国肿瘤临床》 2001年28卷9期 707-7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吡喃阿霉素(THP)为半合成的新型蒽环类抗癌药.它具有与阿霉素(ADM)相当或更高的抗肿瘤活性.实验证实,同样剂量水平THP对心脏的毒性作用较ADM低,经动脉给药具有吸收迅速、肿瘤组织分布广泛等特点.为观察THP临床疗效,我科于 19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平 胡春宏 《中国肿瘤临床》 2001年28卷12期 951-9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的化学结构中,均具有蒽及一个六元环为基础的侧链和一个氨基糖化合物,1957年分离出第一个葸环类抗癌药柔红毒素(daunorubicin,DNR),不久出现了第二代产品阿霉素(driamycin,ADM),阿霉素自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水平 李家军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0年5卷4期 3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盐酸米托蒽醌(mitoxantrone hydrochloride,MTZ)是一种为克服阿霉素心脏毒性反应而开发的新一代蒽环类抗癌药物.该药能抑制DNA和RNA合成,与碱基强有力的结合嵌入DNA,引起DNA链间和链内交叉连结,导致单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霞 程黎明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7年23卷1期 65-69页ISTIC
【摘要】 肿瘤治疗过程中,各类抗癌药物及放疗可以引起心脏毒性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或导致死亡.蒽环类药物(包括阿霉素、表阿霉素、阿克拉霉素及柔红霉素等)广泛应用于实体肿瘤及血液系统(如白血病、乳腺癌和淋巴瘤等)的治疗,是引起心脏毒性损伤最常见化疗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瑶 鲍翠玉 等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9年33卷6期 547-549页
【摘要】 蒽环类药物相关心脏毒性是指蒽环类药物与铁离子螯合生成羟自由基,引起心肌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及心肌线粒体DNA损伤,导致永久性心肌细胞死亡.蒽环类药物的抗癌疗效强,但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对大脑、肝脏、肾脏以及心脏具有一定程度的毒性,其中心脏毒性是蒽...
【关键词】 蒽环类药物相关心脏毒性;发病机制;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甫 耿翠芝 《临床荟萃》 2012年27卷2期 178-182页ISTICCA
【摘要】 蒽环类抗肿瘤药是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重要抗癌药物,阿霉素及柔红霉素是该类药物的代表,是一类细胞周期非特异性化疗药.目前该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肿瘤患者,均具有抗瘤谱广、临床疗效高、对乏氧细胞同样有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艳 刘先领 《肿瘤药学》 2011年01卷4期 322-326页ISTICCA
【摘要】 蒽环类抗癌药是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高效作用的化疗药物,但由于其心脏毒性,在临床上受到使用限制.本文将就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临床检测及预防措施作一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药学进展》 2011年35卷6期 282-28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Eisai公司研发的非紫衫烷类微管抑制剂甲磺酸艾日布林注射剂(商品名:Halven)于2010年11月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曾接受至少2种抗癌药物,包括蒽环类和紫衫烷类药物治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红梅 《医学综述》 2010年16卷8期 1195-1197页ISTICCA
【摘要】 以阿霉素(多柔比星)、表阿霉素(表柔比星)和吡喃阿霉素(吡柔比星)为代表的葸环类抗癌药作为最有效的化疗药之一,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白血病、乳腺癌、肺癌、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肿瘤,具有抗瘤谱广、临床疗效高等显著特点,是多种化疗方案的核心药物.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淑文 张宁 等 《齐鲁药事》 2010年29卷12期 738-740页ISTICCA
【摘要】 蒽环类药物是最常用的、疗效确切的抗癌药之一,其最显著和常见的副反应是心脏毒性,本文对该类药物心脏毒性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雨礼 苏红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0年18卷2期 107-111页ISTIC
【摘要】 <篇首> 多柔比星(Doxorubicin)是1969年从松链丝菌浅灰色变株(Str. peucetius var. caesius)中提取分离到的蒽环类抗生素,具有很强的抗癌活性,化疗指数较高,临床上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抗癌药物联合使用可有效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庹有林 刘锦平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0年7卷3期 98-101页ISTIC
【摘要】 DNA拓扑异构酶IIα(topoisomerase Ⅱα,topoⅡα)是DNA代谢过程中重要核酶.因其特有的生物学功能,topoⅡα已成为许多抗癌药物的作用靶点.在乳腺癌的治疗中,作为蒽环类抗癌药物的作用靶点,topoⅡα可以作为蒽环类药...
【关键词】 DNA拓扑异构酶Ⅱα;新辅助化疗;蒽环类抗生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一安 《浙江中医杂志》 2010年45卷7期 513页ISTIC
【摘要】 <篇首> 以阿霉素、表阿霉素和吡柔比星为代表的蒽环类抗癌药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类有效的化疗药物,具有抗瘤谱广,临床疗效好,对乏氧细胞有效等特点.但由于其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尤其是剂量累积性心脏毒性,严重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和长期应用[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海浪 《浙江中医杂志》 2009年44卷12期 928页ISTIC
【摘要】 <篇首> 以阿霉素、表阿霉素和吡柔比星为代表的蒽环类抗癌药作为最有效的化疗药之一,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由于存在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尤其是剂量累积性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严重限制其使用.笔者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采用参麦注射液为主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木新 徐欣欣 等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7年14卷3期 241-242页ISTIC
【摘要】 <篇首>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仍然依靠足量、足疗程、联合化疗,经典方案仍然为DA、HA,疗效肯定,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耐药,导致白血病难治或复发.近年来,吡柔比星(THP)作为一种新型的蒽环类抗癌药物,以其抗癌活性强和抗癌谱广、与其他蒽环类抗肿瘤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陶文 《癌变·畸变·突变》 2006年18卷2期 156-158页ISTICCA
【摘要】 蒽环类药是最常用的、疗效确切的抗癌药之一,其最显著和常见的副反应是心脏毒性,可造成存活者发生心脏并发症.该类药从多个环节引起心脏损害,并受多个易感因素影响.早期、敏感、有效地监测其心脏毒性反应,通过改变给药方案和应用有效的心脏保护剂可减轻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建堂 张治业 等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6年13卷5期 448-449页ISTIC
【摘要】 <篇首>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我国虽是乳腺癌的低发区,但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手术、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的综合应用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吡柔比星(piravubicin,THP)是一种半合成蒽环类抗癌药,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近年来的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劲锋 洪专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5年9卷8期 67-67,6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临床常用以阿霉素(ADM)为主的CHOP方案[1], 但蒽环类抗癌药已知的心脏毒性,限制了其广泛使用.2000年12月~2004年10月作者治疗47例Ⅲ期非霍奇金淋巴瘤,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分别首选CHOP方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东奎 高建光 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7卷7期 623-623页ISTIC
【摘要】 <篇首>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术后复发率较高,预防肿瘤复发在膀胱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吡柔比星(THP)是新一代蒽环类抗癌药.1998年8月-2000年12月,我院采用THR对3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关红梅 王宏娟 等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4年13卷4期 374-37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阿霉素联合化疗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其对心脏的毒性.方法:阿霉素50 mg/m2,静脉推注,1次,每3周为1疗程,并同时与其他抗癌药物作联合化疗.结果:126例患者均完成了3个疗程以上的联合化疗.其中,阿霉素累积剂量<400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磊 樊红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4年4卷1期 58-60页ISTIC
【摘要】 <篇首> 化疗是肿瘤治疗中发展最快、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上世纪80年代以蒽环类抗癌药物(如阿霉素、ADM;表阿霉素、EPI)以及顺铂(DDP)为代表,20世纪90年代紫杉类药物的问世被称为肿瘤化疗的重大突破,其代表药物是紫杉醇(泰素、Pacli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佩艳 刘红 等 《重庆医学》 2004年33卷10期 1486-1487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去甲氧柔红霉素是一种新的蒽环类抗癌药.方法用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老年(≥60岁)血液肿瘤患者6例.结果 6例患者均获得明显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小.结论在条件许可时,老年血液肿瘤患者选用含去甲氧柔红霉素的联合化疗,可能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慧强 姜文奇 等 《癌症》 2003年22卷4期 389-392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背景和目的:复发或耐药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 Hodgkin' s lymphoma, NHL)是肿瘤化疗的难点之一,目前尚无标准的解救方案.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均证明部分抗癌药物持续静脉灌注可提高疗效或降低毒性,本试验的目的为观察用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