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5
- 15
- 5
- 41
- 23
- 2
- 1
- 1
- 19
- 13
- 11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燕霞 朱雅楠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21卷25期 52-55页ISTICCA
【摘要】 银屑病作为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反复发作.中医学血分论治银屑病达成共识,主要分为血热证、血瘀证和血燥证三大证型,针对3种证型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总结中国近年来血分论治银屑病具有代表性的临床诊疗经验,探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既能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璐 王建青 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8年18卷9期 185页
【摘要】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因长期反复不当的外用激素引起的皮炎.中医属于"药毒"范畴,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与热毒、血热等有关,本文从血分讨论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原因及治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提桂香 张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16卷2期 145-146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变应性鼻炎即过敏性鼻炎,主要症状为突然发作的鼻痒、鼻塞、喷嚏、流清涕,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是鼻科常见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日趋低龄化.根据发病时间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西药治疗初发者短期疗效尚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浩彬 刘兰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10卷8期 83-84页ISTICCA
【摘要】 刘兰林教授从血分论治痤疮经验,并举案例说明.对其病机有独辟蹊径,不外风、湿、热三端,抓住要点血分有热.临床证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贯穿始终,强调清其血热.同时,情志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临床上需灵活辨证,调整药物,辨血为主.全面兼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斌 王婕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7年41卷11期 5-6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从T细胞免疫角度探讨从"血分论治"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3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热证组17例,血瘀证组15例),以10例健康人为对照,提取、体外培养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选取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制作灌胃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斌 李斌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6年40卷10期 34-35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从凉血和活血中药对银屑病患者进行期和静止期血浆中神经肽的影响,探讨中医"血分论治"银屑病的作用机理.方法 观察4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神经肽指标变化,以及凉血和活血中药对其干预作用.结果 治疗前进行期(血热证)与静止期(血瘀证)之间,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斌 李斌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6年5卷2期 70-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从凉血和活血中药对银屑病患者进行期和静止期血清中细胞因子影响,探讨中医"血分论治"银屑病的作用机理.方法观察4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进行期、静止期)白介素(IL)-2、干扰素-γ(IFN-γ)、IL-4,IL-6细胞因子变化,以及凉血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月甜 王璐璐 等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33卷4期 53页
【摘要】 银屑病祖国医学称之为“白疕”“疕风”“牛皮癣”等,是一种常见并容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缠绵难愈的鳞屑性红斑及瘙痒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以血分为切入点,确立了清热凉血、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蓉 李斌 《新中医》 2017年49卷6期 179-181页ISTICCA
【摘要】 李斌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第十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皮肤科分会副会长.李教授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对中医外科疾病尤其是皮肤病具有很深的造诣,对于皮肤病中的顽疾银屑病更是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翔 刘杰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36卷8期 692-694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清热凉血方和活血化瘀方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及白细胞介素17(IL-17)等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银屑病血分论治的作用机理。方法收集2010年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秀容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10期 556-556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血分论治”治疗银屑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于本院治疗的银屑病患者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血热症组以及血淤症组,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血热症组总有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文倩 汤玉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23卷11期 82-86页ISTICCA
【摘要】 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获取有关银屑病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归纳,总结近年运用活血化瘀理论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研究进展,为活血化瘀作为治疗银屑病的重要思路提供更客观、科学的理论依据,促进活血化瘀理论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应用,为寻求治疗银屑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新 贾苑凝 等 《世界中医药》 2017年12卷6期 1475-1478,1483页ISTICPKUCA
【摘要】 以用药频率和用药剂量为着眼点,对2015年10-11月段教授治疗17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总结,筛选出用药频率最高的16种药物,并对其用药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提供参考依据,初步建立段教授“辨病论治”临床诊疗思维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红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28卷5期 61-62页
【摘要】 寻常型银屑病(白疕)顽固难治易复发,“白疕,肤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疕,俗呼蛇风”,从血论治历史悠久,上可推溯至隋唐,古今各家各派认识虽有差别,始终不离“气血”、“血分”,血分发病为历代医家广泛认同,现代学者也持赞同态度;病机核心是血热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争 巩勋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26卷5期 583-584,612页ISTICCSCDCA
【摘要】 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相火论"而蜚声医林,后世称之为"滋阴派"创始人.对痹证诊疗亦颇有建树.立痛风名使痹痿分,提出血虚内热挟痰瘀而致痹,在痹证诊疗全过程处处体现阳有余阴不足的学术思想,如忌辛散燥热劫阴,顾护阴液.富有创造性的提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马超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文献与流派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届国际学术大会 2016年
【摘要】 张仲景根据水气病的具体病因病机、证候,概括出"气分""血分""水分"的不同病证分类,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本文以《金匮要略》中水气病作为切入点,探讨从气分和血分论治糖尿病肾病.气对津液的推动无力或受阻,可导津液运行不畅而内生湿、痰、水.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金力 2009年京津冀地区皮肤科学术年会 2009年
【摘要】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曾称为“牛皮癣”,典型皮损为鳞屑性红斑,发病年龄以青壮年居多,春冬季节易复发或加重,而夏秋季节多缓解。现代医学对其病因认识尚未清楚,目前认为是遗传因素与感染、内分泌、药物或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余杨 导师:李斌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外科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目的:本课题旨在对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血分论治”进行研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和集对分析法来评价此方案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将1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西医治疗组30例,中医单方治疗组30例,中医血分论治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贾晓林 广东省第六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交流会 2007年
【摘要】 糖尿病足属于中医"消渴""脱疽"范畴。我们认为本病发病的主要病机在血分,祛瘀生新、养血活血疗法应贯穿糖尿病足病的整个治疗过程,在溃疡愈合后,要坚持长期使用养血活血通络的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婕 导师:李斌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外科学(皮肤科)(硕士) 2006年
【摘要】 本研究从调节寻常型银屑病患者Th1/Th2水平角度探讨“血分论治”的作用机理,为银屑病中医药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体内实验研究选取65例临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热证(进行期)组及血瘀证(静止期)组分别为34和31例,分别口服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斌 第二届全国银屑病会议 2005年
【摘要】 目的:从神经-免疫角度探讨中医"血分论治"银屑病的作用机理.方法:观察4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细胞因子动态平衡、神经肽指标变化.结果:发现治疗前进行期(血热证)与静止期(血瘀证)之间,在细胞因子动态平衡、神经肽指标中存在差异.治疗后清热凉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范斌 导师:李斌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外科学(皮肤科)(硕士) 2005年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神经-免疫角度探讨中医“血分论治”对银屑病的作用机理,为银屑病中医治疗提供理想疗法和药物。 方法:将4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期(血热证)组20例,口服清热凉血方每日2次,治疗1月;静止期(血瘀证)组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天平 薛凯元 等 《环球中医药》 2025年18卷2期 271-274页ISTICCA
【摘要】 荨麻疹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较难明确的间歇发作性皮肤病.该病易迁延反复,发病时皮肤剧烈瘙痒,给患者带来极大困扰,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基于古代文献和现代流行病学资料,以"伏邪化气"理论为依据,从新的角度对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及其传变规律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颂苗 史汉金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39卷7期 1673-1676页ISTICCA
【摘要】 外治法治疗皮肤疾病可直接作用于皮肤,使药物直达病所,收效明显.陈汉章教授认为在中药内服基础上联合运用中药外洗法治疗皮肤疾病,临床效果显著,且简单易行;其临床应用中药外洗法诊治皮肤疾病辨证多从风、湿热以及血分论治皮肤疾病,外洗中药处方以祛风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艺苒 蒯仂 等 《上海医药》 2022年43卷7期 43-46,95页CA
【摘要】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研究秦万章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秦万章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初诊医案100例,研究药物的使用频次、关联规则,提取核心药物组合.结果:常见的银屑病相关临床症状为瘙痒、干燥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浩彬 《世界中医药》 2009年4卷1期 23-24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刘兰林系安徽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常务委员,业医近30年,学验俱丰,尤擅长运用温病学理法方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现将刘师运用血分理论治疗痤疮的经验浅述如下,以就正于同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贵军 李全 等 《中医药学报》 2016年44卷4期 74-75页ISTICCA
【摘要】 银屑病属于临床疑难杂病范畴,传统经典的银屑病中医治法一般从“血分论治”辨证论治入手,但临床中针对辨证分型属于胃阴伤,下焦血分有热的阴伤型患者,可基于“甘寒养胃阴”理论,以沙参麦冬汤为基本方加以清下焦血分热药物,临床中可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晋广 刘翔 等 《中医药学报》 2011年39卷5期 54-57页ISTICCA
【摘要】 目前认为银屑病是基于遗传素质基础上的多基因遗传病,在多种因素如感染、内分泌、免疫异常、药物、环境等作用下而发病,目前认为免疫学异常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起到主要的作用.近年来祖国医学对银屑病研究的深入,相关中医药治疗的研究也取得较大的进展,其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军艳 金力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9年8卷1期 59-61页ISTICCA
【摘要】 通过查阅近10年来关于治疗该病的各种中医药治疗方案与基础研究,从理论、临床和实验研究等方面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思想理论及临床治疗方法,并对其进行分类总结.发现各医家虽观点各异,但均以血分论证为主,故治疗上始终不离血分,以凉血、活血、养血为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昆 张诚昊 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37卷2期 5-7页
【摘要】 杨教授认为,银屑病病变过程中“毒邪致病”是其关键,初期多为血毒、热毒;病程日久,则兼夹湿毒、痰毒、瘀毒.在以血分论治为基础的同时,要以“解毒”贯穿始终,常用昆明山海棠为主,从毒论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紫薇 周丽君 等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31卷11期 1078-1079页
【摘要】 银屑病是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中医"白疕"范畴.可分为寻常型、关节型、脓疱型、红皮病型,其中寻常型占97以上%.1 病因病机白疕病因病机为内有血虚燥热、外受风邪、皮肤失气血滋润,其中血热、血燥、血瘀为常见的内在发病基础,外因以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明璐 徐荣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年04卷5期 389-391页
【摘要】 徐荣谦教授认为小儿顽固性便秘的主要病机为肠道郁热津枯,并据此提出"从血分论治"的治疗思路,以凉血清热,活血润燥为主要治法,并根据血热、血燥、血虚、血瘀的不同偏重而进行临证加减,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从血分论治小儿顽固性便秘不仅疗效确切,同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蔓佳 陈钢 《国医论坛》 2009年24卷2期 13-15页
【摘要】 <篇首> <内经>及古代医家认为身体的左侧与右侧在阴阳的属性上是不同的,左侧属阴,右侧属阳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左属血、右属气"的观点.在临床上,医家将此理论运用于 实践,认为病在左侧,病属血虚或血瘀,多从血分论治;病在右侧,病属气虚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宣 《内蒙古中医药》 2001年20卷2期 2页
【摘要】 <篇首>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多由细菌性感染灶的分泌物浸渍皮肤引起,西医归之于皮肤致敏性病变.笔者受《内经·至真要大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启发,从风热毒邪入袭血分论治,自拟紫草地黄汤治疗该病28例,收到佳效,不辞鄙陋,特为报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蒯仂 王瑞平 等 《世界临床药物》 2023年44卷3期 293-297页ISTICCA
【摘要】 银屑病(psoriasis)的临床诊疗一直以来是一个重要的医学问题.近年来,中医学"血分论治"银屑病达成共识.紧扣"血热阳浮""血瘀"两大病理因素,学者总结前人经验提出银屑病"新血证论"诊疗思想.在治疗上重视决银方、桃丹方及雷公藤的应用,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晋广 杨志波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2年30卷2期 306-3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从Th17细胞角度研究“血分论治”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热证组17例,血瘀证组15例),1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给予清热凉血方、益气活血方治疗.各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晋广 杨志波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2年45卷2期 140-1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从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角度探讨中医"血分论治"银屑病的机制.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资料: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共纳入有效研究病例32例,均来自2010年台州市立医院皮肤科门诊或住院患者.血热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立文 王晓明 等 《中医学报》 2018年33卷11期 2145-2150页ISTICCA
【摘要】 痤疮病位在心,病机虽以阳热偏盛,肺经血热为多,但临床也的确存在一部分因血虚、肝郁血逆、血瘀等血分异常所引起的痤疮患者.治疗这部分患者应运用补血、调血、活血化瘀等方法,如针对血热型痤疮应以补血养血、清肺凉血为主要治法,当选具有健脾养血、宁心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晋广 赖维 等 《中国医师杂志》 2012年14卷8期 1027-102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采用“血分论治”方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观察其外周血Th17、Treg细胞变化,探讨“血分论治”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3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热证组17例,血瘀证组15例),分别给予清热凉血方、益气活血方治疗,于治疗前后流式...
【关键词】 银屑病/中药疗法;辨证论治;T淋巴细胞,调节性/免疫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秋菊 禤国维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19卷20期 152-156页ISTICCA
【摘要】 银屑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疑难皮肤病,其病程长,反复发作,不易根治.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不外乎血瘀、血燥、血热、风邪、湿毒等,国医大师禤国维临床治疗银屑病,主张从燥、毒、瘀三端立论,从血分论治,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禤教授将银屑病患者分为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