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2
- 3
- 2
- 11
- 8
- 7
- 4
- 3
- 12
- 11
- 8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钟阳 李颖能 等 《临床检验杂志》 2023年41卷6期 407-410,41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方法对25例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标本中聚集血小板(platelets,PLT)的荧光染色法通道(PLT-O)解离效果,为实验室处理EDTA-PTCP标本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芙蓉 秦铀 等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0年12卷4期 217-221页
【摘要】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治疗出血性血小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基于iRhom2/ADA M17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00例出血性血小板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另选5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中药组50例采用益气活血方治疗,西药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小棉 赖金甜 等 《临床检验杂志》 2008年26卷6期 429-43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丁胺卡那霉素对EDTA抗凝剂依赖的聚集血小板的解离作用和机制,为血常规标本中血小板凝聚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法 .方法 在EDTA依赖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症(PTCP)患者的EDTA-K2抗凝血样本中,于不同时间段加入不同浓度丁胺卡那霉素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伟红 周小棉 等 《现代医院》 2010年10卷2期 24-27页
【摘要】 目的 对丁胺卡那霉素解离EDTA抗凝剂依赖的聚集血小板的作用进行研究,并初步探讨其解离机制,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血小板计数.方法 两名确诊因EDTA依赖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ETCP)患者的 EDTA-K2抗凝血中,在不同时间段,加入不同浓度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燕 许云禄 《海峡药学》 2005年17卷3期 1-4页
【摘要】 解离素是蛇毒中的一类活性蛋白质,因含特异性RGD(精-甘-天冬氨酸,Arg-Gly-Asp)或KGD(赖-甘-天冬氨酸,Lys-Gly-Asp)基序,可阻断细胞膜表面的整合素与其配体结合,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影响细胞迁移和抑制血管生成等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陈 帅波 等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21年29卷1期 11-14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迁延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非活性菱形蛋白2(iRhom2)/解离素金属酶17(ADAM17)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及消瘀止血方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67例迁延期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均服用消瘀止血方,另选健康体检者50人作为正常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丽艳 刘昕鸣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36卷1期 178-1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硫酸阿米卡星对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患者血标本中血小板聚集的解离作用,为这类标本血小板的准确计数提供有效方法.方法:在1例少见的EDTA-PTCP患者EDTA-K_2抗凝管中预先加入或...
【关键词】 硫酸阿米卡星;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解离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莹 高振岳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9年26卷3期 590-594,605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本实验用微吸管技术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IX)之间相互识别、黏附的反应率及两种蛋白黏附之后发生解离时所需要的解离力.利用经过转染可表达人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可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49卷8期 1185-1188页ISTICPKUCA
【摘要】 血小板在发生活化或凋亡的同时伴随有黏附受体糖蛋白(GP)I bα酶切,GP I bα酶切作为血小板发生活化或凋亡的一个重要生物标志物.目前,GP I bα酶切主要由解离素-金属蛋白酶17(ADAM17)所介导.ADAM17是锌离子依赖的金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悦 杨楠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年16卷4期 305-30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以3月龄青年大鼠为对照,观察24月龄自然衰老大鼠大脑皮层线粒体和血小板膜外周型苯二氮(艹卓)受体(PBRs)结合数量及亲和力的改变.方法 雄性SD大鼠断头取脑,以差速离心法提取大脑皮层线粒体,低渗溶血法制备外周血小板膜.采用放射配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卓君 黄园 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5年24卷6期 655-6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补充支链氨基酸(BCAA)对划船运动员血液某些氨基酸浓度及血小板5-HT2A受体与螺环哌丁苯结合的影响,为运动员疲劳控制及合理营养补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8名男子划船运动员,随机分为安慰剂组、BCAA组及BCAA+CHO组,补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伟 李志琴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5年21卷1期 17-2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前已从蛇毒中分离出80余种解离素多肽,根据其结构及来源可分为五大类,即短链、中链、长链解离素、金属蛋白酶P-Ⅲ的类解离素区释放的解离素以及二聚体解离素.不同解离素的分子结构共同点包括RGD活性中心、半胱氨酸残基配对形成的二硫键、RGD三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玲 王晓毓 等 《中国肿瘤临床》 2003年30卷8期 596-5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癌细胞能诱导血小板的粘附与解离,在肿瘤细胞转移中起重要作用[1].血小板提高肿瘤转移的机制之一是通过调节、增强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及与内皮细胞膜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关键词】 肺癌血小板粘附分子 CD31 CD6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永强 芮景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2年7卷5期 477-4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蛇毒含有多种酶和多种不同生理、药理活性蛋白.人们对纯化的蛇毒制品和非纯化的蛇毒制品已有了较深入的研究.本文针对血小板、解离素、粘附分子、纤维蛋白以及血管生成等方面,并首重对蛇毒抗肿瘤转移作了简要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胡先泳 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探讨丁胺卡那霉素、氟化钠在体外对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的抑制和解离作用,为临床提供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更好的解决方案.方法:应用血液分析仪检测添加了阿米卡星,氟化钠或不加药物的EDTA抗凝血中血小板的数目,对比它们在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胡先泳 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2014年
【摘要】 目的:探讨丁胺卡那霉素、氟化钠在体外对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的抑制和解离作用,为临床提供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更好的解决方案. 方法:应用血液分析仪检测添加了阿米卡星,氟化钠或不加药物的EDTA抗凝血中血小板的数目,对比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许云禄导师:陈晓春 福建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血液病学)(博士) 2008年
【摘要】 1.短尾蝮蛇毒解离素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测定应用Superdex 75和Sephadex G-25凝胶过滤色谱、DEAE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色谱和Lichrospher C18反相色谱从短尾蝮蛇毒中纯化得一个解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沛导师:许云禄 福建医科大学 药学 药理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整合素是普遍存在于细胞中的一种跨膜糖蛋白,广泛参与体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其拮抗剂在抗血小板聚集、抗肿瘤以及抗肿瘤转移中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是药物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根据阻断受体的作用机制不同,整合素拮抗剂可分为以下两类:(1)抗整合素单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燕导师:许云禄 刘广芬 福建医科大学 药学 药理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解离素是一类含有精-甘-天冬氨酸(RGD)序列或赖-甘-天冬氨酸(KGD)序列的小分子多肽,因含有RGD或KGD而能抑制依赖此识别位点的整合素与其配体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血管新生和肿瘤转移等。本文拟从江浙产短尾蝮蛇毒中分离解离素,并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年38卷2期 269-27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K2)抗凝血在检测时出现假性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解决思路。方法5例假性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分别采集2管 EDTA-K2抗凝血标本和1管枸橼酸钠(1∶9)抗凝血标本,其中1管 EDTA-K2抗凝血标本在采血0.5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景全 陈骊婷 等 《检验医学》 2014年6期 676-67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2例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应用阿米卡星无效的机制。方法对2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EDTA-K2抗凝血,在不同时间段分别加入阿米卡星,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涂片检查。结果该2名患者,加或不加阿米卡...
【关键词】 假性血小板减少;阿米卡星;Pseudo thrombocytopeni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宝庆 薛雯 等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4年6期 460-463页ISTIC
【摘要】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是一种通常存贮于血小板α颗粒中的碱性蛋白质,由血小板趋化到受损部位的巨噬细胞,受损血管处的平滑肌细胞以及受损部位的血管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所分泌。自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艳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19卷16期 2003-200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尤瑞克林是自人尿液中提取得到的蛋白水解酶,能将激肽原转化为激肽(kinin)和血管舒张素(kallidin).体外研究显示,尤瑞克林对离体动脉具有舒张作用,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和氧解离能力.2008年1月-2009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励 黄瑞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8卷27期 124-126页
【摘要】 目的 分析假性血小板减少中阿米卡星及枸橼酸钠干粉抗凝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采集5例假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枸橼酸钠抗凝血标本(2管,分别为水剂和干粉枸橼酸钠抗凝)、EDTA-K2抗凝血标本(2管,其中1管在采血前加入阿米卡星),使用全自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传青 曾衍钧 《生物物理学报》 2000年16卷4期 806-812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在生化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血小板在凝血中作用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定性分析和数值模拟,得到:系统的启动存在一阈值,该阈值与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作用的吸附解离常数有密切的关系,即与血小板的存在与否直接相关;血小板的激活比率对系统的正平衡点的稳定性有重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玲 易升明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1999年20卷11期 104-106页ISTIC
【摘要】 <篇首> 肿瘤转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多步骤现象.研究表明,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及胞外基质之间的粘附与解离在转移扩散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种粘附与解离是通过粘附分子介导实现的.1903年Schmidt第一次观察到人肺癌细胞周围有血小板聚集现象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娟 《甘肃医药》 2012年31卷2期 157-158页
【摘要】 枸橼酸盐反应是机采献血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献血反应,抗凝剂中所含的枸橼酸与离体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难解离但可溶的螯合物,从而达到抗凝目的.但在血液还输过程中,枸橼酸盐不断进入到献血者体内,与体内的钙离子结合,使血清钙离子浓度下降,引起枸橼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小媛 曾华 等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19卷5期 714-715页
【摘要】 目的 研究丁胺卡那霉素对抗凝剂依赖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聚集的解离作用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 ①在确诊为抗凝剂依赖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EDTA-K2抗凝血和枸橼酸钠抗凝血内加入丁胺卡那霉素(6.5 mg/ml血),在不同时间段作血小板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巫小莉 汤勇才 等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0年28卷4期 363-364,370页CA
【摘要】 目的 研究观察EDTA-K2丁胺卡那霉素抗凝管的稳定期.方法 以新鲜配制的EDTA-K2丁胺卡那霉素抗凝管为测定管,批量制作的EDTA-K2丁胺卡那霉素抗凝管为对照管,在不同的时间段(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一年)测定多名由于EDTA依赖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成鼎 潘苏华 等 《中国天然药物》 2009年7卷4期 301-306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衍生物(XQ)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运用比浊法测定静脉给药后PAF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作用,采用放射配基结合试验观察[3H]PAF与兔血小板受体特异性结合的作用.结果:XQ1.95、3.90、7.80mg·k...
【关键词】 银杏内酯B衍生物(XQ);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聚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小棉 巫小莉 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7年30卷3期 333-3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抑制和解离因抗凝剂所致的假性血小板聚集,建立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准确计数方法.方法 对1例罕见的多种抗凝剂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追踪试验,观察不同抗凝剂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在EDTA-K2抗凝血内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维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雄 袁成林 等 《中华核医学杂志》 2004年24卷3期 178-1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特性的变化.方法建立一侧大脑中动脉线栓闭塞再通模型,超速离心制备缺血脑皮质神经细胞突触膜和微粒体.采用放射配基结合实验,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PAF受体的平衡解离常数(Kd)和最大结合...
【关键词】 脑缺血;受体,血小板活化因子;放射配位体测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寇伟 尹松梅 等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1年22卷3期 132-13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高胆固醇血症(HC)患者血小板L-精氨酸(L-Arg)/一氧化氮(NO)系统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比色法检测21例HC患者和26名健康体检者血小板的NO水平,采用放射性核素(3H-L-精氨酸)标记法检测血小板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桂岚 李志祥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1年22卷5期 268-26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整合素(αⅡb、β3)是血小板膜的主要受体。血小板激动剂(ADP或凝血酶等)可导致αⅡbβ3复合物的结构改变,使其具有纤维蛋白原受体活性。αⅡbβ3是二价阳离依赖性异二聚体,在EDTA作用下,血小板αⅡbβ3异二聚体可解离成αⅡb和β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悦民 王剑飚 等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5期 437-440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阿米卡星在多抗凝剂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中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制。方法:采集1例乙二胺四乙酸(edathamil,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及枸橼酸钠抗凝血,在不同时间段分别加入阿米卡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