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7
- 6
- 57
- 7
- 5
- 4
- 3
- 22
- 12
- 11
- 8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姜欣童 张燕杰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28卷13期 11-12页
【摘要】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寒凝血瘀型痛经发病率较高,症状较明显,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该文探讨温针灸配合五行音乐疗法干预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痛经者提供一种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宏 王建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16卷23期 3568-357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血虚寒凝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科收治住院的血虚寒凝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璟 徐东华 等 《中国保健营养》 2018年28卷16期 18页
【摘要】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味结合外洗治疗血虚寒凝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es,DPN)的疗效.方法:使用当归四逆汤加味口服联合外洗治疗24例血虚寒凝型DPN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大梅 冯麟 等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33卷6期 29-3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索血虚寒凝血瘀证Wistar大鼠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大鼠尾部放血0.5~1ml/只,隔日一次,连续7次;放血次日将大鼠浸入0~1℃的冰水中20min,连续7次,共14天,造成血虚寒凝血瘀证模型.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蜷缩少动,爪尾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麟 吴大梅 等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33卷5期 15-19页ISTIC
【摘要】 目的: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建立贵州小型猪“血虚寒凝血瘀证”模型,探讨当归四逆汤的治疗作用及“血虚寒凝血瘀证”的发病机制.方法:将贵州小型猪21头随机分成三组,即空白对照组、血瘀模型组、当归四逆汤治疗组,每组7头.小型猪前腔静脉第一次采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东华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年2期 228-230页CA
【摘要】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血虚寒凝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冬杰 解玉红 等 《母婴世界》 2017年12期 107页
【摘要】 目的:对温经散寒中药组方治疗血虚寒凝型原发性痛经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之间300例我院血虚寒凝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布洛芬片口服联合安宫黄体...
【关键词】 温经散寒中药组方;血虚寒凝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慧芳 赵辉 等 《母婴世界》 2017年6期 35页
【摘要】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中药组方治疗血虚寒凝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复合血虚寒凝型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患者中随机抽取3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干银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3卷1期 44-4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笔者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原发性痛经56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均为未婚或已婚未孕妇女,年龄最小14岁,最大28岁,其中15岁以下14例,16~20岁26例,21岁以上16例.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1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明 潘立 等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23卷1期 59-60页ISTIC
【摘要】 从现代医学角度研究中医病证,对血虚寒凝证的造模方法作初步的探讨,并用血液流变学测定方法来探讨血虚寒凝证和血液流变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造模前后有明显差异,造模后家兔出现明显的高粘滞血症表现,表明采用血虚及寒凝的方法来制作高粘滞血症的模型的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霍梦月 胡雨华 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30卷10期 96-99页
【摘要】 产后身痛系产后气血亏虚,外邪乘虚而入,邪瘀互结,流滞筋脉,痹阻气血,证属本虚标实;治疗大法为扶正祛邪.产褥早期以补益气血为主,后期以扶正通络为主,有中药辨证分型(气血亏虚、肝肾亏虚、血虚寒凝、瘀血内停、痰湿阻络、情志不遂)汤剂治疗,针灸(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佳 刁军成 《保健文汇》 2016年7期 148页
【摘要】 头痛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而经期头痛又是妇科常见病、多见病,属于现代医学"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范畴.中医认为经期头痛其主要发病机制为经络受寒不通,气血阴精亏虚,治疗上宜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当归四逆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由当归、桂枝、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翠芹 谷咪咪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28卷6期 79-80页
【摘要】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辨证分型治疗痛经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2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辨证分型:气滞血瘀,化瘀止痛、疏肝理气;寒湿凝滞,活血止痛、温经散寒;血热壅阻,痛经止痛、清热凉血;气血虚弱,补益气血;肝肾亏损,活血化瘀、滋肾养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欣 刘超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21年48卷1期 16-2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初步揭示血虚寒凝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表征.目的将348例DPN患者根据证素辨证系统分为血虚寒凝型与非血虚寒凝型,其中,血虚寒凝型患者再分别分为夹痰组与非夹痰组、夹瘀组与非夹瘀组.分别记录其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国敏 陈董东 等 《新中医》 2022年54卷8期 33-3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味配合针刺联合麦肯基疗法在血虚寒凝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血虚寒凝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麦肯基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麦肯基疗法联合当归四逆汤加味及针刺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耀龙 周昭辉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17年33卷3期 73-74页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封包辅助治疗血虚寒凝型慢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血虚寒凝型慢性肩周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和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封包治疗.治疗30d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指数(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华菊 导师:黎小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妇科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血虚寒凝型经行头痛的临床效果,探讨月经性偏头痛与雌二醇、前列腺素E2水平变化的相关性,同时评估月经性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情况。
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广东省中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佃丽萍 导师:钟少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 2020年
【摘要】
目的:
本课题前瞻性探索温经汤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血虚寒凝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初步分析温经汤治疗乳腺癌术后失眠患者的临床应用症状特点。
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的方法,招募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门诊2019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林少侨 导师:梁雪芳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
经行头痛发病率高,患者为此所付出的经济和精神上的代价也相当大,极大影响妇女健康、工作、生活,受到当今医学界关注。但目前关于经行头痛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目前中西医领域用于经行头痛的治疗方案局限性较大,治疗方法急需新的突破。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力文 导师:余安胜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学临床(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
(1)比较热补针法与捻转平补平泻针在治疗血虚寒凝型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2)评估针药联合治疗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3)为研究临床针药结合治疗疾病时对证针法应用必要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本实验研究对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艳 导师:邱晓堂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内科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通过本次临床研究,对当归四逆汤加味外洗治疗血虚寒凝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相对西药的优势进行客观评价,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本研究所有病例均来自海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病房,按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大梅 导师:甘世祥 贵阳中医学院 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硕士) 2006年
【摘要】 目的: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建立贵州小型猪“血虚寒凝血瘀证”模型,探讨当归四逆汤的治疗作用及“血虚寒凝血瘀证”的发病机制。 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即空白对照组、血瘀模型组、当归四逆汤治疗组,每组10只。大鼠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明武 张梅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59卷2期 116-117页ISTIC
【摘要】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现在广泛应用于多种实体瘤的治疗,而足剂量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目前尚无治疗的标准方案,可能导致剂量减少或无法继续治疗.张梅从中医辨证分析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属寒毒之品,其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中医病...
【关键词】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周围神经毒性;温阳通络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煜 刘志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33卷20期 1-5页
【摘要】 当归生姜羊肉汤首见于《金匮要略》,为仲景所创经典食疗名方.其用方精简,仅由当归、生姜、羊肉三味药物组成,以温通之法补虚散寒、温补脾肾;主要应用于寒疝、妇人产后腹中痛及虚劳三病.而后亦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临床疾病,起到了一方多治的效果,也启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程程 王志斌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37卷2期 94-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采用6种造模方法制备大鼠血瘀模型,比较不同大鼠血瘀模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凝血参数的差异性,探讨各个模型的特点及适用性.方法 分别制备寒凝血瘀、肾上腺素、右旋糖酐、高脂寒凝、高脂血症及血虚血瘀6种大鼠血瘀模型,比较不同模型全血黏度、血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琳雯 石玲 《四川中医》 2020年38卷7期 45-47页ISTIC
【摘要】 痛经为临床常见多发病,中医疗效肯定,历版教材上均将其列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湿热下注四个证型.但因临床的复杂性,疾病有除外教材的常见变证,在中医常见疾病诊疗规范、临床路径、指南的建设下,证型的规范化研究势在必行,故本文基于临床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虹亚 刘涛峰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2年31卷7期 432-4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为进一步探讨荨麻疹中医分型与微循环改变的关系,我们于1997年~2000年将83例荨麻疹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风寒束表、风热犯表、血虚风燥等3型[1]并进行血液流变学7项指标的检测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83例均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强 俞晨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9年18卷5期 466-468页ISTICCA
【摘要】 从《黄帝内经》“白为寒”、“多白则寒”的理论出发,阐释“因寒致白”的病因病机,提出运用温法从寒辨治白癜风,从气血不和型、血虚寒凝型、脾阳虚型、肾阳虚型、寒滞肝脉型论述其治则方药,并简述外治之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炜静 付常庚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27卷11期 2055-205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雷诺病的用方用药规律和特点,为更合理地进行中药治疗雷诺病提供一定的借鉴思路.方法 检索2017年之前相关文献,将中医治疗雷诺病文献中的证型、方剂及中药归类,并分别查出其功效、性、味、归经,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婷婷 寇冠军 《江苏中医药》 2016年48卷4期 73-74页ISTICCA
【摘要】 寒厥是临床常见病症,常分为阳虚肾寒证、肝气郁结证、血虚寒凝证、热邪闭遏证等4种证型。王保和教授认为临床常见两种甚至多种病证夹杂,擅长运用温阳活血疏肝法,常用桂枝附子汤合川芎为基本方化裁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海燕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33卷2期 140-142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隔药饼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的进一步研究与推广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74例确诊为原发性痛经患者辨证分型分为气血虚弱、肝肾亏损、气滞血瘀、寒湿凝滞4型,随证选用不同穴位进行隔药饼灸治疗,观察各证型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奉 李兰媛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1期 49-50页ISTIC
【摘要】 痛经乃妇科常见疾病,其发生与冲任失调、胞宫周期性的生理变化密切相关,该病证型在临床上多见于肝郁气滞、寒凝血瘀、气血虚弱等。李志道教授治疗本病采用胞宫五穴和三阴交为主穴,临证选用不同配穴,疗效极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甘静娣 涂艳梅 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10卷7期 151-152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中医辨证护理干预临床一线护士的原发性痛经症状得到缓解.方法:通过中医辨证,将临床一线护士的原发性痛经进行分型:寒凝血瘀型、气滞血瘀型、肝肾亏虚型、气血虚弱型,再根据分型结果实施辨证的护理干预.采用简化的McGill疼痛同卷(S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班文芬 赵苏萍 等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35卷4期 75-7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香桂胶囊治疗4型原发性痛经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为4组.气滞血瘀型组30例,寒凝血瘀型组25例,湿热瘀阻型组23例和气血虚弱型组20例,分别观察4组采用香桂胶囊治疗后的止痛效果.结果: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2年10卷6期 512-513页ISTIC
【摘要】 目的:应用超声影像学诊断分析痛经患者的不同声像特点,探讨超声与痛经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痛经患者150例,辨证分型为肾气亏损型、气血虚弱型、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湿热蕴结型,均行超声检查,分析痛经的中医证型与超声诊断结果之间的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珊珊 纪文岩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07卷10期 877-87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瘀型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不同血瘀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将150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辨证分为气虚血瘀组(36例)、痰浊血瘀组(45例)、血虚血瘀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辛永洙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28卷1期 138页ISTIC
【摘要】 中医认为,手足发凉归属于"肢厥"范畴,《伤寒论》云:"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实证的"厥证"有寒热之分,寒证乃由阴寒内盛,阳气衰微不能达于四末所致,热证系由热盛伤津,热邪阻遏,阳气不能外达四肢所致[1].所以手足发凉并非单指是一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壅荣 赵海洋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27卷23期 62-64页
【摘要】 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按分型治之,辨证准确,临床疗效显著.文章对近几年中医辨证论治原发性痛经的文献进行整理,将资料按气滞血瘀型、 寒湿凝滞型、 湿热瘀阻型、 气血虚弱型及肝肾亏虚型进行分类,通过CNKI检索分析治疗方法,总结临床治疗效果,肯定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玮 张衡 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8年18卷55期 204页
【摘要】 目的 总结陈明岭教授运用温经汤治疗皮肤病经验.方法 跟师侍诊,收集病例,分析病案,总结经验.结果 陈师认为,温经汤温经散寒,养血祛瘀,常用于冲任虚寒、瘀血阻滞引起的妇科疾患.临证加减,"有是证用是方",亦可用于痤疮、黄褐斑等证属于血虚寒凝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东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19卷14期 1773-177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妇女在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小腹部有剧烈的疼痛、腰酸,称为痛经,可影响其生活、工作和学习.笔者近年来运用传统的推拿疗法对无器质性原因所导致的痛经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64例痛经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