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7
- 45
- 6
- 4
- 3
- 2
- 5
- 4
- 4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汪维 曹欣宇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4年42卷2期 51-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苏筋通络方结合"行气活血"针刺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创伤骨科门急诊就诊的102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2020年5月—2022年7月)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丰 朱立国 等 《中成药》 2020年42卷11期 3046-30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行气活血通络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BATMAN-TCM(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数据库,对行气活血通络方所含活性成分进行筛选并预测作用靶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嘉敏 陈思羽 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47卷8期 1161-1165,11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究中国清代古籍中关于乳中结核的外治方法与用药规律.方法 对《中国国家图书馆》(V6.16版)收录的清代古籍中出现的关于乳中结核的外治方法进行归类总结,并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V2.3.5)统计频次前30味中药的归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锐 张丽红 等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25卷5期 563-567页
【摘要】 目前脑血管病成为我国受影响人数最多的疾病,吴以岭院士脉络学说之营卫理论揭示了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机"凝"→"壅"→"塞"→"不通"的传变规律,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根据脉络学说之营卫理论进行辨证选穴,其治疗干预的核心为调和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磊 王海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42卷9期 77-78页
【摘要】 探讨王海教授用经验方治疗胸痹疾病.曾提出治疗胸痹疾病的五种扶正祛邪法.分别为益气活血通阳降逆法、益气养血和解少阳法、行气活血温阳止痛法、通阳散结祛痰宽胸法、宣痹通阳活血止痛法,强调了阳气不足(心、肾、脾)是胸痹心痛病的重要因素,阳气不足导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进 《中医文献杂志》 2022年40卷4期 76-78页
【摘要】 介绍张仁针刺治疗干眼症的经验.张仁在50多年的针灸临床中,总结出一套针刺综合治疗方案,应用于干眼症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该综合方案包括针刺基本方、穴位注射方、皮肤针方.本文同时通过3个典型医案的介绍,分析张仁的干眼症针刺综合治疗方案,该方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天一 陈曦 等 《世界中医药》 2015年10卷12期 1873-1875页ISTICPKUCA
【摘要】 通络驻景丸以古方驻景丸为基础,加用行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品化裁而成,功能补肾益精,化瘀通络.阴虚血瘀为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主要病机,与通络驻景丸方证对应,本文旨在探讨通络驻景丸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方证对应机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晓丽 郑俊江 等 《中国针灸》 2007年27卷4期 287-29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温通针法"是郑魁山教授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独创的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特色针刺手法,该手法补泻兼施,具有温经通络、化痰浊、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扶正驱邪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痛、头面五官疾病、脑病、风寒湿痹等难治性病症,常获良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金喜 张运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年27卷1期 85-8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骨性关节病(OA)属常见的风湿性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社会劳动力的慢性进行性疾病.骨痹丸经验方具有祛风除湿、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止痛、补益肝肾、强筋健骨之功,是临床治疗膝OA之有效方剂.本研究对骨痹丸治疗膝OA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燕融 宫丽萍 《现代康复》 2001年5卷2期 114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采用针刺及刺络拔罐疗法治疗108例颈椎病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本组108例中,男66例,女42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68岁;病程多为1~4年。临床表现主要有颈、肩臂疼痛、头痛、眩晕、上肢麻木。体格检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文娟 史晓 等 《吉林中医药》 2019年39卷8期 1094-1097页ISTIC
【摘要】 走罐疗法是近现代兴起的一种中医外治法,属于拔罐法范畴,其操作方法兼具拔罐与刮痧疗法的特点,即将罐吸附于皮肤后,依靠有润滑功能的介质,通过反复推动罐具,使罐体在皮肤表面一定范围内运动,至局部皮肤红润、充血,甚至瘀血.走罐疗法具有行气活血,通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香妮 闫珺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16卷24期 55-58页ISTICCA
【摘要】 恶性肿瘤作为三大非自然性死亡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且其所产生的疼痛及化疗后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认为恶性肿瘤主要由癌毒、痰瘀郁毒、热毒、气滞、血瘀、痰阻、正气虚衰等因素引起,故在治疗中多采用清热解毒、行气活血之法.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丽萍 胡璐曼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42卷12期 1045-104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徐福教授针灸治疗瘿病的临床经验.[方法]从阴阳理论及经络气血理论阐述瘿病的病因病机,论述徐福教授治疗瘿病的取穴原则及治疗手段,总结徐福教授治疗瘿病的独到见解,并举验案佐证.[结果]徐福教授认为瘿病的发生发展是气血痰等阴物的凝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思琦 李廷利 《中医药学报》 2017年45卷4期 6-8页ISTICCA
【摘要】 薛氏"主客浑受"理论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吴氏"主客交"理论的启发."主客浑受"的"主"指人体营血,"客"指湿热之邪,"主客浑受"乃指湿热郁留于血脉,交浑不解,从而形成一种脉络凝瘀、气血呆滞的病理状态.治疗方法当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治疗方药为三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以诚 胡吴斌 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年31卷8期 1434-1437页
【摘要】 目的:总结陆剑挺名老中医治疗腰痛病的学术经验.方法:跟随陆剑挺老师门诊,收集相关病案,总结陆剑挺老师运用中医疗法治疗腰痛病的诊疗思路.结果:陆剑挺名老中医认为腰痛病的主要病机是瘀浊积聚于经络,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急性期以行气活血、破积散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治增 《陕西中医》 2014年7期 908-90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索针药治疗结合现代物理疗法---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对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由门诊所选32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针药治疗结合现代物理疗法---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对疗效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新华 陈宪海 等 《中医药信息》 2013年30卷2期 1-3页ISTIC
【摘要】 对于中医“痹”、“肺痹”与现代医学“肺纤维化”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认为气滞及痰瘀互结是“痹”的主要特点,始终存在于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因此,无论肺纤维化辨证为“肺痿”或者“肺痹”,在治疗过程中均应采用行气活血、祛痰通络的方法,重用活血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丽萍 刘少明 等 《陕西中医》 2012年33卷12期 1650-165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面瘫贴敷膏加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方法:18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选用传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面瘫贴敷膏穴位敷贴治疗.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对周围性面瘫均有明显的疗效,但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福柱 王明利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6卷4期 99-101页
【摘要】 目的 观察“手法配合威灵骨刺膏”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手法配合威灵骨刺膏”治疗,对照组1采用单纯手法治疗,对照组2采用威灵骨刺膏治疗.治疗后根据3组症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权民 《养生月刊》 2018年39卷6期 512页
【摘要】 拔火罐是我国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之一,能起到行气活血、疏经通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作用.拔火罐操作简便,效果显著,故在家庭中一些人也常使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定寅 《四川中医》 2011年29卷4期 19-21页ISTIC
【摘要】 张丽蓉主任医师认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病机为胞脉瘀阻、肾虚肝郁,治宜行气活血通络、调补肝肾,中药用少腹逐瘀汤加减为基础方,配合针灸治疗,可收到较好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信 马勇 《中医药信息》 2010年27卷1期 71-7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骨坏死的中医药内治法则及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近20年来30位名家治疗骨坏死用药处方的搜索,进行单味药及其处方、配伍规律的统计和分析.结果:处方多以补阳还五汤、左归丸及右归饮加减,用药多涉及当归、黄芪、牛膝、川芎、熟地黄、丹参、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峰 《陕西中医》 2008年29卷3期 346-34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以止痛三穴为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针刺止痛三穴、配刺太阳、丝竹空、下关、医风等穴.结果:总有效率90.7%.提示:本法具有行气活血、祛瘀通络、疏经通络的作用.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针灸疗法;@止痛三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兵 王海风 《陕西中医》 2008年29卷10期 1384-138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4例,采用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对照组22例应用维生素B12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45.8%(P<0.01).提示:本方法通过穴位注射有...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穴位疗法;维生素B12/治疗应用;穴,曲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美艳 李郑林 《中医正骨》 2007年19卷5期 16页ISTIC
【摘要】 <篇首> 归芍通络合剂是当归、赤芍、大黄、补骨脂、土鳖虫等10多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行气活血、通络止痛、补肾壮腰之功效.适用于扭挫、劳损之腰痛,属气滞血瘀者.为了有效的控制产品质量,根据处方中各药材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质,我们采用薄层色谱法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兆君 王海霞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07年16卷2期 130-131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冠脉通络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冠脉通络饮,对照组30例口服心痛定、肠溶阿司匹林或必要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等,两组均以30d为1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骁飞 赵杰 等 《陕西中医》 2006年27卷11期 1412-14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取肾俞、气海俞、三焦俞等穴,针刺后以电针仪施治,结束后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总有效率87.5%.提示:本方法具有行气活血,温阳化湿,疏经通络,解痉止痛的作用.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穴位疗法;腰;穴,气海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庆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27卷1期 91-92页ISTIC
【摘要】 <篇首> 养血清脑颗粒是从当归、川芎、熟地、白芍等中药材提取有效成分按现代制药工艺制作成的复方制剂,当归有补血活血,川芎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熟地有补血养阴,白芍有滋阴养血等功效.它养血平肝,活血通络,有效改善大脑微循环,增加大脑血流量,改善大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梅艳 聂山文 等 《新中医》 2006年38卷3期 74-7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肝炎后肝硬化是慢性肝炎病变过程中,由于反复持续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纤维组织增生所致的肝实质损伤性疾病.临床上及早诊治早期肝硬化是阻断向肝硬化失代偿期恶化的关键.近2年来,笔者采用行气活血、化瘀通络中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早期)患者,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邬强 马云 等 《陕西中医》 2006年27卷3期 302-30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行气、活血、通络、消肿类中药配伍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消肿止痛膏(川芎、当归、青皮、茜草、红花、麻黄、冰片)治疗本病388例.结果:治愈186例(占48%),总有效率100%.结论:消肿止痛膏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关键词】 踝关节扭伤/中医药疗法;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止痛剂(中药)/治疗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力明 王书民 等 《陕西中医》 2005年26卷10期 1020-102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灌肠配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疏通汤内服(生芪、当归、桃仁、赤芍、穿山甲、路路通等)及清解散结汤(红藤、败酱草、鱼腥草、蒲公英、王不留行、三棱、莪术等)灌肠并配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时觉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28卷5期 8-10页ISTIC
【摘要】 中药五味之中,酸苦甘咸都属阴,独辛味属阳,作用广泛,解表发汗、行气活血之外,化湿醒脾、祛寒温中、通络祛风、化痰散结、开窍醒神、温肾壮阳、杀虫解毒,都是辛味的功效所在,都表现出明显的"阳"的性质特点.独阳的辛味处方地位独特,八法之中,汗、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勇 杜兆金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04年23卷7期 414-415页ISTIC
【摘要】 <篇首> 我院外用制剂"肿痛酊"是外科宋景贵主任的经验方,临床应用已达10余年,主要用于跌打损伤,具有消肿止痛、行气活血、通络散结之功效.我们2002年8月~2003年12月运用肿痛酊治疗了416例软组织损伤,总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卫卫 张丽蓉 《陕西中医》 2004年25卷6期 500-501页ISTICCA
【摘要】 探索中医辨证治疗并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1:中医辨证62例,分为气滞血瘀,正虚血瘀;方法2:采用穴位注射(2%利多卡因、当归注射液、VitB1、VitB12注射液,以曲池、阿是穴作为主穴,根据神经受损部位选择风池、背俞等穴作...
【关键词】 带状疱疹/中医药疗法;灼痛/中医药疗法;复方(中药)治疗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继民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36卷7期 90页
【摘要】 药罐疗法是以中药浸煮的竹罐吸拔于相应穴位上治疗疾病的方法.此法是依据中医理论,施治于经络、腧穴,以达到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柔筋缓急的作用,具有拔罐和药物治疗的双重效果.笔者多年来应用药罐疗法治疗冷症、咳嗽、颈肩痛等,均收到满意疗效,现举例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红喜 毕军伟 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30卷12期 1784-1786页
【摘要】 目的:观察消定膏配合消肿止痛合剂治疗急性创伤性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门诊或住院的108例急性创伤性TFCC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消肿止痛合剂口服十消定膏外敷治疗组(治疗二组)、消定膏外敷治疗组(治疗一组)、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瑶琪 赵菁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31卷1期 7-8页
【摘要】 黄文政教授认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运、肾失开阖,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发为水肿,善用经方治疗,以真武汤加减辨证治疗水肿(阴水),温补肾阳为主,临证注重药物比例及配伍,配合养阴、化气利水、活血通络等行气活血,通利水湿,水肿自除.黄师运用真武汤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珊 《医药前沿》 2017年7卷7期 349-350页
【摘要】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项娜 吴斌 《光明中医》 2017年32卷19期 2774-2776页
【摘要】 目的 生脉散加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心得体会.方法 采取归纳总结的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病机、药物治疗的选择和临床案例进行思考和总结.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多由正气虚弱、邪毒侵心所致,治疗以扶正为本,在生脉散的基础上适当加减中药以辨证施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正 郭春霞 等 《陕西中医》 2003年24卷2期 123-12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柴葛芎芷汤(柴胡、葛根、川芎、白芷、菖蒲、藁本、丹参、全蝎)和西药尼莫地平、谷维素、维生素B1、B6、西比灵治疗偏头痛88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8.86%.提示:本方法具有行气活血,疏风通络止...
【关键词】 头痛/中西医结合疗法;复方(中药)/治疗应用;@柴葛芎芷汤/治疗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