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5
- 23
- 21
- 5
- 5
- 4
- 10
- 10
- 8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彭景 蔡敏 等 《临床合理用药》 2024年17卷4期 136-138页
【摘要】 目的 观察氨甲环酸联合凝血因子补充法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 年5 月—2021 年7 月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 66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 例.研究组予氨甲环酸联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玉红 洪雷 等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7期 123-125页
【摘要】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r FⅦa)对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RPP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20例RPPH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r FⅦa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琳 阳笑 等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19卷12期 1455-1457,1461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补充凝血因子法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自然分娩且出现难治性产后出血症状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良丽 《健康之友》 2019年3期 95-96页
【摘要】 目的:观察宫腔水囊在非子宫收缩乏力因素致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前瞻性研究方法,将于2017年2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78例产后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以传统单用止血,补充凝血因子或者宫腔纱布填塞的方法止血,观察组使用宫腔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稳 胡群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3年28卷6期 401-404,封3页ISTICCA
【摘要】 血友病患者发生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目前,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有研究显示,RANK/RANKI/OPG轴和Wnt/β连环蛋白通路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缺乏锻炼、HIV或HCV感染、维生素D缺乏、关节病等是其常见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雯雯 聂西庭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20卷11期 1290-129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华法林片与复方氨酚烷胺片可能存在的不良药物相互作用.方法 报道1例因静脉窦血栓而长期服用华法林的患者,间断服用复方氨酚烷胺片后出现凝血功能持续极度异常.结果 患者经停用华法林、补充维生素K及凝血因子后凝血功能逐渐恢复.结论 复方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顺伟 管向东 《中国全科医学》 2010年13卷z1期 1-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患者内、外源性凝血因子及D-二聚体变化情况,观察术后补充凝血因子后的效果.方法 5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手术前后检查PT和APTT,术后第1天抽血分别查内、外源性凝血因子和D-二聚体,第3天复查D-二聚体.结果 5例原位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勇 李秀芝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06年9卷12期 1002-100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3例产科DIC患者的抢救过程.根据产科DIC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尽早做出诊断,积极去除病因,给予抗休克,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治疗,在此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屠敏 周锋 等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5年21卷2期 91-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9例羊水栓塞的临床处理,总结认识与体会.方法对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1961~1983年4例及1984~2000年5例羊水栓塞的处理、母儿预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存活8例,死亡1例,1983年前产妇存活3例,死亡1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咏梅 廖剑锋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05年21卷9期 881-88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在不同保存温度,不同保存时间血浆部分凝血因子活性的变化,为临床选择不同血浆输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集 10袋( 200 mL/袋)的 ACD-B血液保存液保存的血液,在采血后 1 h内留样 10 mL作为对照组样本;每份全血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涂孟桢 邓玲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1年17卷4期 233-2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产科DIC早期诊断及把握时机、正确治疗、抢救DIC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发生的3例产科DIC,根据诱发DIC的病因、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尽早作出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抗休克,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适当使用肝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晓学 林铁流 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0年8卷3期 240-24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成分输血已成为现代输血的一种方向.各种血液成分有效而又合理应用的适应证,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血浆成分的临床应用,国内外均存在滥用趋势[1].随着医学和输血学的发展,血浆资源的合理利用有了重新估价,国外先进国家对血浆应用已逐年下降.用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爱明 万艳红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7年17卷3期 439-441页ISTICCA
【摘要】 血液输注不仅可以补充血容量,还可以治疗因红细胞减少或者其携氧能力降低导致的急性缺氧症,同时还能补充各种凝血因子和营养物质,所以输血在贫血、急性大失血或其他血液病等治疗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血液中各成分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血液输注的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利 康琼英 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38卷1期 59-61,6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我院2011—2013年冰冻血浆(frozen plasmce,FP)输注量以及输注模式的变化,为我院 FP科学输注提供依据,从而提高血液资源利用率,降低患者负担和风险。方法回顾性查阅我院2011—2013年 FP 发放记录以及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庆为 谢华 等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17卷5期 962-962,96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 2例低分子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通过血细胞分析、凝血五项等检查,诊断为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结果 经给予停用低分子肝素及补充凝血因子等治疗,恢复良好.结论 低肝素诱导的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东东 《实用医技杂志》 2018年25卷5期 540-541页
【摘要】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为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急重症, 病死率较高,且病因复杂、临床症状严重、病情发展迅速,发生后须立即给予有效的治疗以控制病情. 及时补充血容量不仅可以延缓病情发展进程,为疾病确诊及出血部位确定争取时间,同时还可提高患者血容量、改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目的:探讨我院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在不同临床科室、不同输血目的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12月FFP输注治疗的患者1297例临床资料,分析不同临床科室、不同输血目的的应用情况.结果:输注FFP前五个临床科室依次是肝胆科29...
【关键词】 新鲜冰冻血浆(FFP);凝血因子合理性有效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立娟 杜玺娟 等 《河北医药》 2011年33卷9期 1429-143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重型肝炎由于病情发展迅速,伴有肝功能衰竭,大量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血浆置换通过清除体内毒素,补充血浆蛋白和各种凝血因子,以达到肝功能恢复的目的,是国内应用最多的人工肝治疗模式<'[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慧红 万晶刚 等 《北京医学》 2010年32卷11期 935-93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新鲜冰冻血浆(FFP)是临床输血治疗中重要的血液成分之一,主要用于补充各种凝血因子,治疗和预防各种出血性疾病及大量输血所致的凝血功能障碍.因为凝血因子的不稳定性,临床均遵循着一旦融化后尽快输用、暂时不输注时只能4℃保存24h的原则[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燕 《海南医学》 2010年21卷1期 89-9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妇产科DIC的常见诱因,探讨妇产科DIC的早期诊断和处理原则,从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3例DIC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妇产科DIC发生的常见诱因为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疾病、死胎、稽留流产、羊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捷 庄思齐 等 《安徽医药》 2010年14卷9期 1041-104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早产儿凝血功能障碍诊治体会.方法 对40例有凝血功能障碍早产儿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早期DIC诊断及临床抗凝治疗的体会.结果 接受抗凝治疗的40名早产儿中有7例发生DIC,其中6例有出血表现,死亡3例.在DIC早、中期使用肝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蓉 康庆民 《山东医药》 2010年50卷19期 7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为复方制剂,其主要组分为磷酸氢二钾与磷酸二氢钾,用于完全胃肠外营养疗法中作为磷的补充剂,为无色澄明液体.维生素K1注射液为黄色澄明液体,属脂溶性维生素,可促进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轻出血倾向.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复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景晔 邢世江 等 《血栓与止血学》 2009年15卷5期 228,23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抗凝血类灭鼠药中毒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分析抗凝血灭鼠药中毒的8例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 患者PT、aPTT 明显延长,血小板基本正常.补充血浆及补充维生素K1 后,疗效明显.结论 这类患者病史隐匿,容易误诊 ,为获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9年11卷4期 354-35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急性大失血起病急、发展快,短期内患者血容量、红细胞浓度急剧下降,极易造成失血性休克,此时快速扩容和大量输血易造成稀释性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减少,不仅不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且很有可能引起患者凝血功能异常[1],为有效地控制出血,在输注红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辉秀 《广西医学》 2009年31卷6期 834-83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提高基层医院对羊水栓塞的抢救水平.方法 对7例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91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分娩产妇为16 000例,发生羊水栓塞7例,发生率为4.4/万,抢救成功5例,死亡2例.胎膜早破4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兴智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年18卷29期 3654-365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新鲜冰冻血浆(FFP)是从无偿献血者采集血液于6~8 h内分离速冻而来,几乎含有所有的血液凝血因子,适用于多凝血因子缺乏伴出血倾向的患者,也适用于大量输血后凝血机制异常的患者补充凝血因子以及各种病理性或外侵性毒性因子的去除等,现将F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南莎 李文利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年24卷z1期 138-139页ISTIC
【摘要】 <篇首> 我科近年来已收治1例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术前术后给予补充凝血因子,监测FⅧ及其抗体水平,给予CPM及人工锻炼功能,术后效果满意,但对于术后反复出血的患者,其护理工作难度又进一步加大,但经过精心护理,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满意顺利出院,现报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玉丽 《医药论坛杂志》 2008年29卷8期 111-112页ISTIC
【摘要】 <篇首>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产科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急骤,病情凶险,如果抢救不及时,母婴死亡率高.近年来,由于诊断和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死亡率已明显下降,并且对DIC的治疗已达成许多共识,如去除病因,输新鲜血,补充凝血因子等,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玉敏 张淑艳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年16卷33期 497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输血是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人体内的方法,是急救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可补充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增加血红蛋白,纠正贫血,补充各种凝血因子,改善凝血作用,促进骨髓系统和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然而静脉输血常因某些因素而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笑蕾 王彦 等 《血栓与止血学》 2007年13卷1期 14-1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分析36例急性白血病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常规DIC筛查指标,以及小剂量肝素钠治疗效果.结果 152例初治的急性白血病人中36例(23.68%)合并DIC,8例病人死亡...
【关键词】 白血病;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同型半胱氨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庆华 《中国妇幼保健》 2006年21卷24期 3473-347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产科DIC早期诊断和处理原则.方法:对我院1987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2例产科DIC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DIC的发病主要诱因依次为重症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疾病、死胎等,及时去除病因是最根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裴亚利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年31卷1期 61-6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诊断及把握时机、正确治疗、抢救的方法.方法:对36例产科诱发的DIC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抗休克,补充血容量,适当使用肝素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输入新鲜血,补充凝血因子及抗纤溶药物,必要时行子宫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娟娟 黄美霞 等 《中国伤残医学》 2006年14卷5期 52-54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4例羊水栓塞的临床处理,总结认识与体会.方法:1993年~2006年4例羊水栓塞的处理、母儿预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存活3例,死亡1例,应用肝素2例,总量50mg~100mg.1例发生肺栓塞并发急性呼吸困难应用地塞米松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宣萍 孙善碧 等 《贵州医药》 2006年30卷9期 860-86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血浆置换是近年我国应用最广泛的人工肝疗法,它能有效地清除体内毒素,补充血浆蛋白、凝血因子等生理活性物质,促进肝功能的恢复,降低重型肝炎死亡率.但由于血浆来源紧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单纯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为此,我们采用EC-4A血浆分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国庆 吴新华 等 《医学临床研究》 2004年21卷2期 131-13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抢救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34例产科急性DIC按成分输血情况分成A、B两组:A组输新鲜全血补充血容量;B组接受成分输血补充血容量及凝血因子.[结果]A组平均出血4 800 ml,B组...
【关键词】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血液成分输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雪玉 哈灵侠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2年24卷3期 封三页ISTIC
【摘要】 <篇首> 患者28岁,因"第二胎产后4h,阴道大量流血、休克"入院.入院前系"G3P2孕41周待产"在灵武县医院行米索引产.10Am阴道后穹窿置米索50μg,11(30)/(Am)出现不规律宫缩,2pm宫口开全,2(30)/(pm)顺娩一体重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春泽 杨雪 等 《微创医学》 2016年11卷4期 483-486页
【摘要】 血栓弹力图检测是利用离体血液在体外的凝血模拟试验,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省时、实用性强,对监测出、凝血,提示血液高凝或低凝状态,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凝血因子、血小板水平与功能的及时调整补充,包括抗凝药物的使用与控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正萍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年10期 84-85,86页
【摘要】 总结了3例剖宫产术致羊水肺栓塞患者的救治及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识别先兆表现,纠正缺氧,保持气道通畅,同时给予补充凝血因子,减轻肺水肿,防止大出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有意的加强对患者心理、用药、饮食、乳房护理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媛 魏华 等 《医学信息》 2014年17期 592-592页
【摘要】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bg)凝血四项发生异常的原因。方法选取2013年6月~12月我院检验科收集的213份(住院患者)凝血四项异常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