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
- 10
- 9
- 9
- 12
- 7
- 6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周盈香 廖梦娜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7期 3431-34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多样性对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稳定和服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孢粉记录可为了解植物多样性变化和生态系统动态提供长期视角,为生态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然而,孢粉多样性对植物多样性的代表性及其与景观结构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了解.鉴于此,利用浙江中部亚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欣怡 向建军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9期 4470-44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中亚热带北部中山山地,现存有比较完整的亮叶水青冈和多脉青冈原始次生林,基于该区42个样点的表土孢粉数据,探讨不同植物群落的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对母体植被的指示意义.结果发现:(1)孢粉组合中木本植物花粉占绝对优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秀东 王艾岚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4期 6822-68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厘清喀斯特洼地表土花粉与现代植被的关系,对准确运用沉积地层中的孢粉记录来解析过去植被动态与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选取桂西北环江下开6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喀斯特洼地,系统开展表土花粉与现代植被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鉴定孢粉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永飞 李蓓蓓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8期 3153-31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四川螺髻山(1984、2017年)表土和化石孢粉与植被的关系分析发现:孢粉组合中木本植物含量(91.0%)占绝对优势,松属、冷杉属、青冈属、常绿栎类、落叶栎类、桤木属、杜鹃花科、禾本科和蒿属为主要花粉类型;人工次生林花粉组合能很好地反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永飞 夏中林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期 181-2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峨眉山40个样点表土孢粉组合及其与植物群落之间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1)花粉组合中木本植物含量(83.3%)占绝对优势,松属、杉科、桤木属、蔷薇科、桦属、枫杨属、蒿属、毛莨科和水龙骨科为主要孢粉类型;(2)中山常绿阔叶林花粉组合未能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秀东 欧阳绪红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5期 5266-52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重庆喀斯特地区4种不同地貌单元的81份表土和苔藓样品的孢粉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物孢粉组合共由109科属组成.除金佛山外,其他植被退化严重地区样点均以草本和蕨类植物占据优势(剔除石漠化治理大量引种的马尾松、柳杉和侧柏等乔木花粉),其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长青 陈旭东 等 《植物学报》 2001年43卷2期 201-209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根据中国第四纪孢粉数据库提供的641个表土孢粉资料,利用孢粉生物群区化方法,建立了具有686个孢粉类群、31类植物功能型和14种生物群区的孢粉生物群区化模型。经过检验,该模型在模拟中国生物群区、生物群区垂直分异和水平梯度分析方面均取得理想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秀东 欧阳绪红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0期 2678-26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喀斯特山地坡耕地、1a弃耕地、灌草地、15a疏林地、25a次生林群落表土孢粉分析和植被样方调查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物孢粉共由46科属组成,以草本和蕨类植物占据优势,含量为45.77%-68.35%,其次是乔木(主要为雪松和马尾松),含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秀东 欧阳绪红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8期 5235-52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重庆市南川区岩溶山区和石漠化区14个不同植被类型的表土调查和采样,以研究该区表土孢粉组合特征的差异性.结果显示:(1)岩溶山区的表土抱粉组合中以乔木花粉为优势,含量为34.38%-63.39%,其次是草本和蕨类植物的抱粉,含量为3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舒军武 王伟铭 等 《古生物学报》 2007年46卷3期 340-3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江苏宜兴龙池山森林自然保护区表土花粉分析结果表明,表土孢粉植物群主要以栎属(Quercus)、松属(Pinus)、青冈属(Cyclbalanopsis)、栲属(Castanopsis)/柯属(Lithocarpus)、栗属(Castane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振京 许清海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3年27卷6期 804-80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据表土花粉分析和植被样方调查,燕山地区各植被带的表土孢粉组合在总体面貌上代表了植被组成,但孢粉组合不等于植被组成,而影响其差异的原因是孢粉保存、孢粉产量、外来孢粉和孢粉鉴定.表土花粉的代表性因种属不同而差异颇大,乔木植物花粉中松(Pin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振京 徐建明 《植物生态学报》 2002年26卷z1期 73-8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第四纪孢粉学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些年来,孢粉-植被-气候关系研究已成为世界孢粉学界的热点之一.空气孢粉学的研究在大气环境污染监测、花粉过敏症、农业收成预报和第四纪植被与环境重建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文超 李春海 等 《地理学报》 2013年68卷3期 398-413页
【摘要】 选取南洛河上游洛南盆地10种植被类型下40处样点表土苔藓开展孢粉与植被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表土中孢粉组成能很好地反映植被类型.森林表土中乔木植物花粉含量平均值大于40%,且有较高含量的中华卷柏孢子;疏林草原、灌丛群落中乔木植物花粉平均含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黎琦琦 导师:张志勇 南昌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在古植被研究中,花粉组合特征已被证实可反映特定时期某一区域的植被环境,并广泛应用于植被演化历史的研究。准确分析表层沉积物(如:表土)中的花粉与区域植被的关系,可为定量重建古植被模型提供校正依据。庐山地处亚热带气候区,植被类型丰富且具有过渡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薛雅倩 导师:杨振京 贺跃 河北地质大学 其他 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近年来全球气候环境变化是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关注的热点,只有了解过去气候演变历史,才能更好的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孢子和花粉是揭示古环境、古气候的理想代用指标之一,但是由于不同种类孢粉的沉积环境多样、花粉产量差异较大以及复杂的传播过程,孢粉组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燕杰 导师:拉多 西藏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根据不同植被类型在拉萨河谷设置47个样地,每个样地随机设置3个植物样方,共141个植物样方,同时在每个样地至少采集5个表土孢粉样品(苔藓),经混合后作为一个样品,共47个表土孢粉样品,对拉萨河谷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表土孢粉特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邓江 导师:刘目兴 华中师范大学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青海共和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祁连山与昆仑山之间,处于季风影响的边界区和气候的过度地带,对环境和气候的变化较为敏感。花粉是研究古环境和古气候的重要载体。表土花粉特征分析为沉积物孢粉组合恢复古植被、古环境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和前提保证。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玉梅 导师:杨振京 孙爱群 石家庄经济学院 地质学 地质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不再只是温室效应和臭氧层漏洞。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湿地的大幅度减少,使得新疆北部全新世以来环境演变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定量地研究环境变化规律,可以更好地解释全球气候变化规律,为解决当今生态问题乃至预测未来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德怀 导师:孙爱芝 西南大学 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通过对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流域41个表土样品分析,研究了表土花粉组合与现代植被的关系。结果显示:(1)表土花粉组合与现代植被带在空间分布、建群种和优势种属组成基本一致,即流域内自西向东植被类型依次为高山草原、高山草甸、灌丛、高山栎林、高山松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韩晓丽 导师:王勇 孙爱芝 西南大学 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现代花粉组合与植被关系研究是重建古植被及其演替历史的基础,同时也为恢复古环境、古气候提供重要依据。但是,由于不同植物的孢子和花粉产量各不相同,且花粉的保存能力(抗酸性、抗碱性)、传播能力及其传播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即使同一科属植物在不同的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曼玥 导师:李月从 河北师范大学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意识到人类活动不仅是驱动未来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过去环境变化不可忽视的因素。孢粉作为一种较好的古环境代用指标,在古环境重建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表土孢粉组合及其与植被和气候的关系,是利用化石孢粉恢复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郝秀东 导师:谢世友 罗伦德 西南大学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岩溶环境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其土壤有着特殊性:土层浅薄,分布不连续,普遍缺乏C层,稳定性差,常处于负增长状态,与缓慢的成土速率相比,具有不可再生性。在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研究,大多侧重在水文、生态和土壤等方面,孢粉研究一直是个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伍婧 导师:马玉贞 兰州大学 生物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表土花粉组合特征及其与植被和气候的关系是利用化石孢粉恢复古环境、古植被的重要依据。将花粉分析与现代生态学以及现代地理学中的数理分析方法更密切地结合起来是孢粉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本研究通过对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1个样点的表土花粉资料、野外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储君 马春梅 等 《生态科学》 2022年41卷3期 1-15页ISTICPKUCSCD
【摘要】 巢湖地区的孢粉研究多集中于化石孢粉,相对缺少现代孢粉研究的支持.选取巢湖地区苔藓表土样品及湖泊表层底泥样品共49个进行孢粉分析,探讨现代花粉与植被分布及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花粉组合与当地植被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可以反映出当地的植被状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湘君 罗运利 等 《植物学报》 2003年45卷8期 910-916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在长白山北坡5个垂直植被带的林下采集29个表土(苔藓)样品进行孢粉分析,同时将其结果作对应分析.结果表明,除个别样品,在长白山垂直植被带的孢粉组合中乔木花粉占优势,其中以松属和桦木属最多,在各植被带均有分布.松属花粉最高含量出现在以红松为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卉 张芸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20期 6478-64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天山作为亚洲大陆最大的山系之一,横贯于新疆的中部,成为分隔南、北疆自然地理区系的山系,它对花粉的传播、保存、搬运与沉积具有重大作用.根据对西北干旱区域新疆石河子南山地区一条沿着海拔高度从2400 m到300 m的样带所采集的23个表土花粉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伟铭 《古生物学报》 2009年48卷2期 290-2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回顾中国孢粉学的发展历程,认为孢粉学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是与国家的经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政策和知识创新工程的先后实施所带来的契机紧密相联系.呼吁中国孢粉工作者能正面抉择,不断创新,共同促成学科的理论发展和学科间的联合.简要介绍论文集内容,除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清海 杨振京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5年29卷3期 444-45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滦河流域及周边地区空气中的花粉组合基本上反映了当地的植被面貌,与植物的花期相对应,乔木植物的花期多在春季,草本植物的花期多在夏秋季,该地冬季基本上无植物开花,冬季空气中的花粉应是当年或多年春、夏、秋季散落在地上又被风吹到空气中的表土花粉和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