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2
- 4
- 3
- 1
- 25
- 9
- 1
- 1
- 11
- 6
- 4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再兴 张学军 等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1年17卷3期 155-1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斑点亲和纯化法在表皮下大疱病(SABD)患者血清中单特异性基底膜带自身抗体(BMZ-Ab)分离纯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例免疫印迹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SABD)患者血清中基底膜带抗体(BMZ-Ab),利用转移至硝酸纤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森 张学军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0年14卷3期 145-1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免疫印迹(IB)和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IIF)检测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SABD)基底膜带自身抗体(BMZ-Ab)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分别应用IIF和IB技术对97例SABD患者血清中IgG型或IgA型BMZ-Ab进行检测.结...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免疫印迹;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尚英彬 韩世新 等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27卷3期 179-18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经过临床表现、病理、直接免疫荧光等常规手段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BP)的患者血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确定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在该组人群中的发生率,并比较常规间接免疫荧光(IIF)技术和盐裂皮肤IIF技术在检测BP患者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2年55卷1期 1-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主要包括大疱性类天疱疮、黏膜类天疱疮、瘢痕性类天疱疮、妊娠类天疱疮、扁平苔藓类天疱疮、线状IgA大疱性皮病、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抗p200/层黏连蛋白γ1类天疱疮及疱疹样皮炎,不同的疾病靶抗原和致病性自身抗体存在差...
【关键词】 皮肤疾病,水疱大疱性;类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良性黏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学军 翁孟武 等 1994年14卷6期 416-41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用热分离正常人皮肤制备免疫印迹所需的表皮下大疱病抗原。结果表明,热分离皮肤提取表皮和真皮基底膜带抗原的方法明显缩短实验周期,制备的抗原适用于免疫印迹检测表皮下大疱病的自身抗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智洁 陈璐 等 《安徽医药》 2025年29卷8期 1674-1676,后插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增加临床医生对线状IgA大疱性皮病(LABD)的认识.方法 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对1例儿童LABD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直接免疫荧光检测及治疗经过进行回顾,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LABD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
【关键词】 线状IgA大疱性皮肤病;免疫荧光技术;儿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小芳 杨名 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45卷5期 574-5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是一种常见、顽固、易复发的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率占银屑病的95%以上.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红 董慧婷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年24卷12期 1166,11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多发于中老年人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婴幼儿极其罕见.世界范围内报各也不足百例,本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进 阎衡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4年33卷10期 623-6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uosa acquisita,EB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以摩擦或外伤部位出现张力性水疱及血清内存在高滴度胶原自身抗体为基本特征,本病临床较少见,且临床表现和其他大疱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翁孟武 谭庆梅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0年29卷5期 296-2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儿童获得性大疱表皮松解症(EB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比较少见.本文报道4例儿童EBA,年龄为1、4、7、14岁,均为男性.临床上似营养不良性大疱表皮松解症2例,儿童型线形IgA大疱病2例.3例有口腔损害,伴血疱,萎缩性瘢痕和粟丘...
【关键词】 儿童获得性大疱表皮松解症;直接免疫荧光;免疫印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燕燕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34卷3期 286-287页ISTICCSCD
【摘要】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pemphigoid,BP)是最常见的皮肤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好发于老年人,表现极为多样.BP 病程漫长且反复发作,加之本案例中的患者肺部感染严重,自身条件下不允许使用免疫抑制剂,只能使用激素治疗.历时7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26卷11期 124-125页
【摘要】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指慢性泛发性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好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在外观正常或有红斑的皮肤上出现张力性大疱,疱壁厚不易破,可有血疱,若治疗不及时,可因继发感染导致死亡. 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常需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数月至数...
【关键词】 大疱性类天疱疮;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失禁性皮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磊 曾磊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4期 212-214页ISTIC
【摘要】 大疱性类天疱疮( BP )是一种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 BP自身抗体、肥大细胞、辅助性T细胞及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均参与BP的发病。此外,本文对银屑病、获得性血友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合并BP的相关机制进行了阐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丽 杨志勇 等 《中国药业》 2015年7期 81-8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线状 IgA 大疱性皮肤病(LABD)的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 LABD 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免疫荧光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表现在红斑基础上的水疱,或外观正常皮肤上...
【关键词】 线状IgA大疱性皮肤病;IgA抗体沉积;氨苯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明 杨森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年26卷3期 182-184页ISTIC
【摘要】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血清中存在针对靶抗原BP230和BP180的自身抗体,自身抗体识别的靶抗原表位主要位于BP180分子胞外的非胶原编码区NC16A区段.此外,细胞因子与补体的活化亦参与皮肤损伤和水疱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鸿 《饮食保健》 2017年4卷18期 213页
【摘要】 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临床上好发于 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典型损害为外观正常的皮肤上或红斑上的基础上发生水疱或大疱,疱壁较厚、紧张,呈半球状,直径为 1~2cm,内含浆液,少数可呈血性,疱不易破,糜烂面常覆以痂皮或血痂,尼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典琴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年7期 150-152页
【摘要】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1,2].临床上好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疱不易破,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3],若治疗不及时,皮肤破损可泛发全身,可因继发感染而致死[4].本科于2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金满 《中国疗养医学》 2013年22卷8期 727-728页
【摘要】 大疱性类天疱疮(B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临床上好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典型损害为外观正常的皮肤上或红斑的基础上发生水疱或大疱,疱壁较厚、紧张,呈半球状,内含浆液,少数可呈血性,疱不易破,糜烂面常有痂皮或者血痂,尼氏征阴性.病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志禾 杨雪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11年09卷26期 74页
【摘要】 <篇首>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在临床中少见,本病常发生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或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典型症状为损伤正常皮肤或红斑的基础出现大小不等疱疹.疱壁较厚,紧张呈半球状,最大直径1~2 cm,内含浆液,少数可呈血性,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婷婷 陈晓霞 《全科护理》 2010年8卷1期 88-88页
【摘要】 <篇首>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典型损害为外观正常的皮肤上或红斑的基础上发生水疱或大疱,疱壁较厚、紧张呈半球状,直径1 cm~2 cm,内含浆液,少数可呈血性,疱不易破,糜烂面常覆以痂皮或血痂,尼氏征阴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米向斌 邱贤文 等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年17卷1期 60-61页
【摘要】 <篇首>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表皮下大疱病.作者近来诊治的2例肾移植术后并发大疱性类天疱疮,均为中青年患者,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1,女性,30岁,因全身皮肤水疱、大疱、血疱,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童亮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年26卷5期 360页
【摘要】 <篇首>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临床上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典型损害为外观正常的皮肤上或红斑的基础上发生水疱或大疱,疱壁较厚、紧张,呈半球状、直径约1~2cm、内含浆液,少数可呈血性,疱不易破,糜烂面常覆以痂皮或血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梅 冯梅 等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24卷4期 600-600页
【摘要】 <篇首>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典型皮损为外观正常皮肤或红斑基础上发生的呈半球状的紧张性水疱或大疱.大疱直径1~2 cm,疱壁厚、紧张不易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尚英彬 导师:赵玉铭 中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硕士) 2003年
【摘要】 目的:对经过常规手段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BP)的37例患者的血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确定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在该组人群中的发生率,对4例BP患者唾液进行检测以确定唾液中是否存在抗基底膜带(BMZ)抗体.方法一、标本资料1、血清: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森 张学军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34卷4期 247-24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比较提取表皮下大疱病相关抗原的三种分离皮肤方法.方法采用盐裂法、EDTA分离法、热分离法提取真、表皮抗原,免疫印迹检测提取物中抗原的活性,结果三种方法均可用于SABD抗原的提取,但热分离法在所提取抗原的敏感性上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苏俊 冯素英 等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6年32卷3期 162-164页MEDLINEISTICCSCD
【摘要】 线状IgA大疱性皮病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常见的靶抗原有LAD97、LAD-1、肿180、BP230和LAD285等抗原,其中肿180抗原可能在发病中起作用.特征性的基底膜带线状IgA抗体沉积为确诊本...
【关键词】 线状IgA大疱性皮病;诊断;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金容 杨雪松 等 《皮肤病与性病》 2022年44卷3期 226-228,235页
【摘要】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为重症皮肤病.目前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为主,存在各种禁忌症并常带来较多严重不良反应,因此积极探求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对辅助治疗该病有着重要临床意义.随着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和研究,中医药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越乾 暴芳芳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9年35卷6期 380-384页ISTIC
【摘要】 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是由皮肤中各种结构蛋白的遗传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组机械性大疱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机械性脆性皮肤、张力性大疱和结痂等.根据电子显微镜下水疱的位置,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分为4类不同的临床亚型,分别是单纯型EB、交界型EB、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车秋芬 吉永红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8年7卷2期 116-11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出现表皮下大疱,基底膜带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多数患者血清中有抗表皮基底膜带自身抗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琴 《吉林医学》 2010年31卷11期 1574-1575页CA
【摘要】 <篇首> 天疱疮(pemphigus)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是一组累及皮肤和黏膜的自身免疫性表皮内大疱病,可分为:寻常型天疱疮,增殖型天疱疮,落叶型天疱疮,红斑型天疱疮四种[1].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自身免疫异常有关,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0300330119 江苏 R758.66 基础研究 医院 医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2001年
【成果简介】 该课题对皮肤科中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包括各型类天疱疮、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线状IgA大疱性皮病、疱疹样皮炎、妊娠疱疹、大疱性红斑狼疮等)进行了多年研究。通过对100多例患者的系统研究,分析特殊临床表现,评价原有的实验室诊断、鉴别诊断...
【关键词】 自身免疫表皮下大疱病 ; 病理学 ; 诊断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桂红 沈利平 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年23卷34期 46-47页ISTIC
【摘要】 <篇首>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常见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天疱疮是累及皮肤和黏膜的自身免疫性表皮内大疱病.而寻常型天疱疮为最常见而严重的一种天疱疮[1].多发性硬化合并寻常型天疱疮临床上并不多见.我科于2006年2月收治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桂英 《中外健康文摘》 2010年07卷21期 21-22页
【摘要】 疱疹样皮炎是一种伴有谷胶过敏性肠病的大疱病.水疱发生在表皮下,临床表现为张力性厚壁的疱,自觉明显瘙痒,皮损的直接免疫荧光示真皮乳头及表皮基底膜带颗粒状IgA沉积.研究其发病因素,进行有效的诊断,及时给予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邹唯怡 导师:马晓露 大连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目的: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好发于中老年人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意义重大。自身免疫大疱病按照发病部位分可为“表皮内大疱病”和“表皮下大疱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婷 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2010年
【摘要】 <正>大疱性类天疱疮(BP)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以往患者一经确诊即系统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导致较大的副作用.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降低死亡率,我科采用了非系统性激素的治疗方法,其中主要的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福仁 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2009年
【摘要】 大疱性类天疱疮(BP)和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同属于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SABD).二者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直接免疫荧光(DIF)均可见皮肤基底膜IgG和/或C3沉积,常规方法不易鉴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冲 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 2008年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学诊断方法盐裂间接免疫荧光(ⅡF)、免疫印迹(ⅠB)在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诊断、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既往78例根据常规方法,包括临床表现,普通病理,直接免疫荧光(DIF)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患者血清进行盐裂ⅡF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冲 导师:张福仁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临床医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背景:大疱性类天疱疮(BP)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以表皮下水疱形成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其临床表现为全身泛发的红斑、紧张性大疱,皮肤基底膜IgG/C3沉积。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与BP同属于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SABD),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元林 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2003年
【摘要】 目的:为了确定表皮下大疱病自身抗原200KDa蛋白的来源.方法:我们收集了10例抗P_(200)自身抗体IgG阳性的血清,经真皮提取物免疫印迹(Immunoblot)确认所有病人血清与200KDa蛋白反应,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患者血清对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