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
- 2
- 1
- 8
- 8
- 5
- 4
- 3
- 7
- 6
- 5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文博 朱玉佳 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5年43卷3期 346-35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自主研发的国产化口腔无线表面肌电监测系统(Oralmetry表面肌电仪)在颞肌和咬肌活动评估中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招募22名志愿者,分别使用自主研发的Oralmetry表面肌电仪和2台商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洁 暨佳依 等 《中医康复》 2025年2卷10期 7-12页
【摘要】 目的:分析痉挛型脑瘫尖足患儿针刺跷脉穴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后,MAS分级、足背屈角、GMFM-88(D+E区)评分以及静息状态、被动牵伸时胫前肌、腓肠肌表面肌电的变化,观察针刺跷脉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儿童尖足的临床疗效并探索表面肌电量化评估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琦 李佳齐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7年13卷6期 581-58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测试股四头肌进行最大等长收缩时,不同膝关节屈曲角度对股四头肌和腘绳肌收缩时肌电活动和力矩产生的影响.方法 10名健康成人在3个不同膝关节角度(分别为30°、60°、90°)下进行膝伸展的最大等长收缩,利用Cybex等速测试系统测试下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全莉娟 徐华平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52卷12期 44-4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表面肌电在痉挛型双瘫患儿腰背肌功能评定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30例痉挛型双瘫的患儿进行临床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取表面肌电仪记录患儿腰背肌的肌电信号,同时进行临床评估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后患儿腰背肌最大随意收缩(maxima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董腾哲 导师:陈刚 天津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通过分别使用两个常用心理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SI)以及检测肌肉表面肌电的表面肌电仪(s-EMG)综合分析在校大学生在考试前和春节后心理状态的改变以及进而产生对口颌系统的影响。通过研究这些改变希望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许晶莉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广东社会学会健康研究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目的:探讨痉挛型偏瘫型脑瘫患儿在等长收缩过程中肱二头肌肌张力变化的表面肌电图特征,为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康复评估提供电生理依据。 方法:选择1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在肱二头肌进行被动等长收缩时,检测其表面肌电信号. 结果:健侧肌电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许晶莉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广东社会学会健康研究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目的:用表面肌电仪对脑瘫患儿进行电刺激治疗前后的肱二头肌,股四头肌的肌电活动的变化进行分析。 方法:对20例痉挛型双瘫患儿进行功能性电刺激,并于治疗前后分别用临床方法和表面肌电仪进行评估。 结果:治疗后患儿功能位测试肱二头肌,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迎萍 王波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7年32卷3期 288-2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头针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将4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0例,A组采用于氏双侧头针结合康复训练,B组采用传统焦氏单患侧头针结合康复训练,C组采用于氏单患侧头针结合康复训练,D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晓东 马帅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6年31卷7期 783-7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指压太冲、丘墟穴诱发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踝背屈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另加用指压太冲、丘墟穴诱发踝背屈的方法治疗,并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常规临床评价方法和表面肌电仪进行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梅莹 毛世刚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年3期 256-25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肌电触发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痉挛性足下垂的影响。方法3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肌电触发电刺激组(触发组),并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常规临床评价方法和表面肌电仪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关节活动度、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静 吴效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年16卷26期 4834-4840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步态分析在人体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分析,诊断,功能、疗效与残疾评定中是重要的评价手段,其中肌肉活动是影响步行动力的基础因素.目的:分析人体自然行走过程中下肢前后肌群的表面肌电变化,分析对应于步态周期不同时相前后肌群的表面肌电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晶莉 范艳萍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年14卷4期 364-36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痉挛偏瘫型脑瘫患儿在等长收缩过程中肱二头肌肌张力变化的表面肌电图特征.方法 使用表面肌电仪检测1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在肱二头肌进行被动等长收缩时的表面肌电信号.结果 健侧肌电信号强于患侧,健侧肱二头肌肌电信号的均方根值(RMS)及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晶莉 李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年14卷3期 247-24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应用表面肌电图对脑瘫患儿电刺激前后的肌电活动进行分析.方法 对20例痉挛型双瘫患儿进行功能性电刺激,并于治疗前后分别用临床方法和表面肌电仪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患儿功能位测试肱二头肌、股四头肌的肌电积分降低,而自主收缩测试的肌电积分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晶莉 范艳萍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年14卷12期 1180-118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肌电反馈疗法对痉挛型双瘫患儿肌力康复的疗效.方法 将42例痉挛型双瘫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n=22)和对照组(n=20),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肌电反馈治疗.两组患儿均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进行徒手肌力测定,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轶 王楚怀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7年22卷12期 1078-10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AIS)患者凸凹侧椎旁肌表面肌电比值与相应的Cobb角度进行相关关系分析研究.方法:AIS患者25例,男7例,女18例,年龄11-21岁;所有患者均执行BST实验,采用芬兰ME6000型表面肌电仪记录患者凸、...
【关键词】 表面肌电图;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平均肌电比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燕 王彤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7年22卷8期 706-7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采用表面肌电测试阐明上肢抗阻圆周运动训练反馈仪在运动过程中对躯干与四肢肌群活动的影响.方法:11例年龄在20-27岁的健康青年男性在该仪器上进行上肢抗阻圆周运动,同时采用表面肌电仪记录了运动过程中左侧屈肘肌群、伸肘肌群、躯干屈肌,以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世文 槐洪波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6年21卷1期 57-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早期偏瘫患者竖脊肌、腹直肌在屈伸动作中肌电生理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发病2个月内的重度坐位及步行能力低下患者组10例,轻度坐位及步行能力低下患者组8例,正常人组7例,采用DNI-200P型肌电仪,Ag-Agcl表面电极.收集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琦 吴贤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6年12卷12期 1041-104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利用表面肌电仪分析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康复训练前后股内侧斜肌(VMO)和股外侧肌(VL)肌电活动的变化.方法 26例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神经肌电生物反馈训练组(A组)和单纯训练组(B组)各13例,均接受相同的家庭训练,但A组患者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磊 冯喆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37卷5期 565-568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微波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及对三角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肩髃、肩前、肩髎、臂臑穴配合微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两组患者每个疗程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曼拉 杨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37卷1期 85-8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为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RPD)疗效评价寻找一种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患者有无RPD修复史分为Ⅰ、Ⅱ2组,Ⅰ组患者从未行RPD修复.采用SAM下颌运动轨迹仪和肌电仪同步检测RPD修复前后患者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池红井 司玉广 等 《河北医学》 2015年1期 174-17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无针型针灸按摩仪对肩周炎患者三角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34例肩周炎患者,采用无针型针灸按摩仪按摩患者的肩髃穴、肩髎穴、肩前穴及臂臑穴处,同时利用表面肌电仪采集按摩前后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应灏 罗义 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1年30卷3期 278-282页ISTIC
【摘要】 目的 采用表面肌电仪测量4~6岁正常儿童下肢表面肌电参数,探讨利用肌电参数进行小儿骨科疾病临床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在舒适、安静的室内条件下,测定90名4~6岁正常儿童下肢主要肌肉表面肌电参数的数据,包括双侧股直肌、腓肠肌、内收肌、胫前肌的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晶莉 李林 等 《中国伤残医学》 2009年17卷6期 32-3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痉挛型双瘫患儿的肱二头肌、股四头肌的表面肌电图特征.方法:选取40例痉挛型双瘫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表面肌电仪和Ag/Agcl表面电极记录肱二头肌、股四头肌在不同状态下的肌电信号.结果:观察组静息位、功能位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波 谭学新 等 《解剖科学进展》 2008年14卷2期 158-16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正常(牙合)者在下颌运动及姿势位时,双侧颞肌前束(TA)、嚼肌(MM)、二腹肌前腹(DA)及胸锁乳突肌(SCM)的肌电活动情况,为临床提供相关参考数据.方法 运用美国BioEMG Ⅱ八道表面肌电仪和美国产BioFLEX双极表面电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华咏梅 金蕾 等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6年17卷1期 78-8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正常(牙合)者在姿势位及下颌不同运动中,双侧颞肌前束(TA),后束(TP),嚼肌(MM),二腹肌前腹(DA)的肌电活动情况.方法采用美国BioEMG Ⅱ八道表面肌电仪和瑞士Kistler双极表面电极,同步记录30例正常牙合者上述诸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德伟 刘述梅 等 《饮食保健》 2017年4卷2期 125-126页
【摘要】 目的:通过表面肌电信号评价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患者踝背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4例脑梗死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分别在干预4周后采用Fugl-mey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国良 王永海 等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0年14卷1期 32-3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正常人在姿势位及各种下颌功能运动中,双侧颞肌前束(AP)、后束(TP)、嚼肌(MM)、二腹肌前腹(DA)的肌电活动大小.方法 采用JBD-I型八通道肌电仪及双极表面电极同步记录60名正常人上述诸肌的肌电活动.结果 在下颌各种功能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 王丽荣 等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3年31卷3期 255-259页
【摘要】 为通过滚法的量化结果分析为按摩手法的评定及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利用表面肌电仪采集按摩师及初学者滚法相关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采用小波变换算法对信号进行多分辨率分析,进而研究其能量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滚法操作中,按摩师75%的能量集中在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