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8
- 8
- 1
- 12
- 11
- 7
- 3
- 3
- 26
- 4
- 4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卫魏 易辉 《西藏科技》 2022年6期 14-19页
【摘要】 文章通过了解国内外地热资源情况,进一步介绍了我国西藏地热资源发展和利用现状,并运用数据说明西藏地热资源极其丰富且开发潜力巨大,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表明了发展西藏地热是提升西藏经济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柄枚 陈永豪 等 《西藏科技》 2020年1期 11-14,33页
【摘要】 以西藏拉萨市当雄县阿热湿地作为研究地点,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该湿地种子植物科、属组成和植物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阿热湿地共记录了129种种子植物,隶属32科,85属,分别占西藏种子植物科、属和种总数的15.38%、6.6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琳 许模 等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年23卷5期 401-403页
【摘要】 地下水化学成分受地质、水文地质、岩性等因素的控制,水化学特征研究对水资源的利用、管理及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乡境内,沿澜沧江近岸边长约1.5 km范围内出露有50余处矿化度较高、水温为中高温、无色、味咸的天然盐泉.这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大宏 曾毅 《西藏科技》 2002年10期 29-32页
【摘要】 西藏地热资源十分丰富,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我区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认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坚持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并重的原则,采取合理开发利用的相应措施,创造性地做好我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任丽华 第五届中南地区实验动物科技论坛 2005年
【摘要】 西藏小型猪原产于西藏自治区及毗邻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是典型的高原放牧品种.为了发掘和利用西藏小型猪的种质资源,2004年7月从西藏自治区偏僻山区的西藏小型猪原产区引进42头西藏小型猪(公、母猪比例约为1:1)到广东省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边玛罗布 西热路珠 等 《西藏科技》 2024年46卷10期 33-40页
【摘要】 利用NCEP和ERA5再分析资料,首先分析了2021年7月8-11日持续性强降雨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水汽输送特征,然后引入NOAA轨迹模式HYSPLIT,定量分析强降水的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1)此持续性强降雨主要是由500 h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次仁欧珠 尼玛次仁 等 《西藏科技》 2024年46卷5期 17-23,31页
【摘要】 西藏山南市贡嘎县昌果地区属于拉萨-察隅地层分区,出露地质体主要为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及火山弧岩浆岩系,区内饰面用大理石和花岗石类石材矿产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为了解该区饰面用大理石矿产资源及矿体特征、矿石品质等,在1:5千地质测量基础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永林 邬国栋 等 《西藏科技》 2024年46卷12期 19-25页
【摘要】 通过对西藏察雅县卓玛温泉地热水进行水化学特征分析,来探讨其开发利用前景.结果表明,卓玛泉主要受吉塘—北澜沧江断裂控制.水化学特征显示:该地热水地下热储温度为86.1~108℃之间,为中偏酸性水,水化学类型为C1·HCO3-Na型.阳离子以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桂丽 马莉 等 《西藏科技》 2023年45卷5期 22-28,58页
【摘要】 反映水体中有机及无机可氧化物质污染的高锰酸盐指数CODMn是反映水质状况相当重要的指标之一.质控样品成分相对单一,是做好实际样品的基础.CODMn实验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文章在梳理汇总内地专家在该领域大量研究基础上,结合工作中实际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喜龙 王程旺 等 《广西植物》 2019年39卷9期 1227-12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国西藏墨脱县位于东喜马拉雅和印缅交界地区,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是喜马拉雅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该文通过对中国西藏墨脱的科学考察,报道了中国兰科植物2个新记录种,即西藏牛角兰(Ceratostylis radi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书丽 罗建 《西北植物学报》 2018年38卷8期 1534-154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摸清色季拉山蕨类植物资源的种类和资源特征,为该区蕨类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该研究通过查阅《西藏植物志》和标本,结合色季拉山多年植物调查名录,对该区野生蕨类植物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用途进行了描述.结果显示:(1)色季拉山共有蕨类植物资源29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思锋 王宇超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4年34卷11期 2346-235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依据秦岭种子植物补遗和相关文献资料,采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方法,分析了秦岭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性质、特点,并与其它7个毗邻地区植物区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秦岭山地植物种类繁多,区系成分极为丰富,种子植物164科,1 052属,3 83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国 郭震宇 等 《古生物学报》 2009年48卷2期 163-1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西藏日喀则沿雅鲁藏布江分布的大竹卡组为一套杂色的砂砾岩沉积.与新生代印度-劳亚板块的碰撞和青藏高原的隆升具有密切的联系.迄今为止,其中尚未有可靠的化石发现用于指示时代.当前研究根据从大竹卡组中的一些粉、细砂岩中获得的较丰富的孢粉化石,首次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谷海燕 李策宏 《西北植物学报》 2008年28卷2期 381-38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依据2004~2006年的野外调查和标本馆标本以及文献资料,初步分析了峨眉山蕨类植物区系的地理特征,结果表明:峨眉山共有蕨类植物46科110属425种,优势科为蹄盖蕨科、水龙骨科和鳞毛蕨科,共192种,占总种数45.2%,优势属为耳蕨属、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新 《广西植物》 2008年28卷2期 230-2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浙西南山地蕨类植物十分丰富,区系有46科99属396种(含变种及变型)组成.优势科是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金星蕨科等;优势属是鳞毛蕨属、复叶耳蕨属、铁角蕨属、卷柏属、毛蕨属等.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具有亚热带性质,但兼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其发 张克信 等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8年25卷2期 185-195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唐古拉山地区广泛出露早新生代陆相地层,较好地记录了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地质构造演化与古环境变迁的过程.通过在该区1:25万地质调查对雅西措组上段进行孢粉分析表明,孢粉组合以裸子植物花粉为主要成分,地质时代为早-中渐新世.在此基础上划分了3个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永昌 林鹏程 等 《中成药》 2007年29卷8期 1233-12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湿生扁蕾(Gcntianopsis paludosa(munro)Ma.)为龙胆科扁蕾属植物,也叫沼生扁蕾.产于青海、西藏、四川等地,一年生草本,生于海拔1 180~4 600米的海滩,沼泽地,山坡草地.湿生扁蕾全草入药,具有镇咳,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宝安 张前军 等 《中草药》 2006年37卷12期 1780-17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连钱草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Nakai)Kupr.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热淋、石淋、湿热黄疸等疾病[1],我国除甘肃、青海、新疆及西藏外,各地均有分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碧波 常艳芬 等 《广西植物》 2006年26卷3期 268-2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云南水龙骨科隐子蕨亚科植物的区系地理进行了研究.云南水龙骨科隐子蕨亚科植物的地理成分已进行了划分,与邻近地区的区系联系也进行了比较,其区系起源也作了探讨.结果表明:(1)云南是中国水龙骨科隐子蕨亚科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中心;(2)云南至喜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玲 李庆军 等 《生物多样性》 2006年14卷1期 65-7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分布于雅鲁藏布江河谷的丝须蒟蒻薯(Tacca integrifolia)与其在东南亚的主要分布区具有明显的间断分布格局.为了探讨地理隔离对其居群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我们应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采自西藏墨脱的3个丝须蒟蒻薯居群共65...
【关键词】 Tacca integrifolia;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洪涛 顾为望 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06年14卷4期 311-3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研究西藏小型猪在亚热带气候环境下的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方法 常规方法测定原代和F1代西藏小型猪血液的9项生理和9项生化指标,比较两代之间以及雌、雄之间的不同,并与其他实验动物及人类的同类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生化指标中,原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曙红 吴凤锷 《中草药》 2004年35卷2期 136-1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遍地金Hypericum wightianum Wall. ex Wight et Arn. 属藤黄科金丝桃属植物,全草入药.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西藏等省.有收敛止血、清热解毒的功效.民间用于治疗小儿炎症、久痢、久泻、毒蛇咬伤等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文波 叶华谷 等 《中药材》 2004年27卷12期 897-898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西藏林芝地区习用的"林芝丹参"原植物绒毛鼠尾草Salvia castanea Diels f. tomentosa Stib.的生态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性喜光照、好沙壤、怕湿热、恶寒旱,在分布区内呈星散分布,是一种伴生植物,在阳光充足...
【关键词】 绒毛鼠尾草(林芝丹参);生态生物学特性;西藏林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世盛 肖红斌 等 《中草药》 2003年34卷10期 878-8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抱茎獐牙菜Swertia franchetiana H.Smith系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生长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高寒地区.为常用藏药,藏名"蒂达",俗称"藏茵陈".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舒肝利胆之功效,主治各种肝胆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明勇 陈德威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02年22卷2期 15-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西藏地区腹泻死亡牦牛中分离出 1 株肠毒素型大肠杆菌并对其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方面与大肠杆菌基本一致.血清学试验表明,该菌株O抗原属O148,K88,K99,987P单因子血清均不能凝集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林 孙胜国 等 《中草药》 2002年33卷5期 401-4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光叶桑Morus macroura Miq.为桑科桑属植物,本属全球约有16种,分布于北温带、亚洲热带和非洲热带及美洲地区.我国约有11种,各地均产.光叶桑分布于我国云南南部和西藏东部.桑属植物具有降压、降血糖、抗菌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振丽 旦增念扎 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2年20卷6期 363-363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2001年4月,我们收治了2例高热、水肿、肌肉酸痛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颂军 《广西植物》 2002年22卷6期 494-4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中国梧桐科植物的地理分布进行研究,指出中国梧桐科植物的分布区,东起台湾的北部(122°10′ E),西至西藏的墨脱(95°30′ E,29°20′ N),北起河北的东陵和小五台山(约40°20′ N),南达西沙群岛的永兴岛(约16°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文智 刘志民 《生态学报》 2002年22卷1期 134-1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砂生槐是西藏特有植物,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及拉萨河、年楚河等主要支流宽谷区.为评价高原海拔引起的水热条件变化对砂生槐繁殖和生长的影响,沿雅鲁藏布江河谷600多公里海拔从3139m到3925m的样带上, 对砂生槐天然种群进行了调查.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国 周勇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1年18卷1期 89-96页ISTICPKUCSCDBP
【摘要】 孢粉组合以松科两气囊花粉与被子植物藜科花粉为主,禾本科及麻黄花粉有一定的含量,含有少量亚热带常绿或落叶阔叶林分子,蕨类孢子少量。时代属上新世中晚期,亦不能完全排除更新世的可能。孢粉植物群显示比较清晰的植被垂直分带现象,反映了较高海拔下的草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首都公共卫生》 2016年10卷2期 96页ISTIC
【摘要】 一、蚊子可传播哪些传染病?蚊子可传播疟疾、乙脑、黄热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等多种疾病,其中寨卡病毒病主要是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埃及伊蚊分布于我国海南省、台湾南部、广东省雷州半岛、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及临沧市等地区;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喜鹏 强巴索朗 等 《西藏科技》 2019年5期 22-25页
【摘要】 利用TRNSYS软件,对西藏地区太阳能与生物质能互补供热系统的两种典型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采用系统能量效率和?效率两个评价指标来分析两种典型方案的热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生物质锅炉接入到冷水旁通管为最优方案,其能量效率高达75.63%、?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单增顿珠 《西藏科技》 2019年9期 22-25页
【摘要】 田巴普锑矿是2016年西藏康马县布主地区地质矿产综合调查时发现的,位于喜马拉雅成矿亚带藏南锑矿带,拉轨岗日被动陆缘盆地.含矿地层为日当组下段(J1-2r1),属潮坪-陆棚相沉积,赋矿岩性段为深灰色中薄层状粉砂岩夹浅灰色薄层状长石石英砂岩,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惠菊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9年26卷12期 75-77页
【摘要】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和察隅县属于亚热带气候,是恙虫病的自然疫源地,既往有过多次恙虫病的病例报告,而妊娠合并恙虫病从未报道过.文章将详细报告西藏首例妊娠合并恙虫病的诊治过程及与内地病例的不同之处,探讨西藏妊娠合并恙虫病的防治对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次旺顿珠 措姆 等 《西藏科技》 2019年10期 33-35页
【摘要】 文章根据2015年5~9月西藏地区降水、平均气温、日照资料等气象要素,分析了汛期气候特征,得出2015年汛期西藏中部地区偏旱、东南部地区极端降水频繁,全区大部地方雨季开始期较常年同期略偏晚,平均气温正常略高并对北半球500hPa中高纬环流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昌伟 冯婧恒 等 《西藏科技》 2018年11期 34-36页
【摘要】 西藏地处高寒高海拔,生态环境脆弱,能源清洁利用已备受关注.在清洁能源可靠供电的基础上,西藏地区冬季供热是亟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基于藏区太阳能供热现状,提出了带辅能的分布式太阳能大平板供热方案,并对供热调度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不仅为西藏实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昌伟 赵斌 等 《西藏科技》 2018年10期 69-72页
【摘要】 西藏地处高寒高海拔地区,冬季供热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分布式太阳能供热系统为该地区实现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提供了解决方案.通过对西藏带补燃的太阳能分布式供热系统进行调试试验,从一次网、二次网温度变化入手分析了供热系统的运行特性,研究结果可为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世萍 姜华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年17卷9期 111-112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藏药甘青青兰(Dracocephalum tanguticum Maxim.)又名唐古特青兰,是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西藏东南部、青海东部、四川西部及甘肃南部海拔1900~4000 m的地方,常在干燥河谷的河岸、田野、草滩或松林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桃 崔雪仪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9年16卷z1期 100-101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黄鹌菜属约有40种,我国分布有37种,日本、朝鲜、蒙古及俄罗斯(两伯利亚、远东地区)有少数种数.模式种为黄鹌菜Youngia Japonica(L.)DC.,据记载,该属有8种供药用,其中以黄鹌菜最为常见.黄鹌菜分布于我国河北、陕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丕鹏 《动物分类学报》 2007年32卷3期 733-737页ISTICCSCDBP
【摘要】 裸趾虎属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卡西裸趾虎分布于印度、缅甸和中国西藏的墨脱县.通过对采自西藏察隅县的标本分析和比较,认为其是卡西裸趾虎Crytodactylus khasiensis的1个新亚种,命名为卡西裸趾虎察隅亚种Crytodactyl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