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8
- 92
- 3
- 2
- 23
- 12
- 8
- 7
- 5
- 107
- 107
- 52
- 37
- 2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秦庆钊 胡嘉 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42卷2期 234-24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提出一种儿童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的椅旁数字化设计与制作方法,并初步验证其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取10例因乳牙早失需要进行间隙保持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口内扫描数据建立缺牙数字模型,使用自主研发的儿童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设计软件,完成...
【关键词】 儿童间隙保持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椅旁数字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兵 衡墨笛 等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2023年26卷2期 107-115,144页
【摘要】 目的:通过全口牙列缺失应用数字化复制义齿完成修复的病例,探讨利用数字化技术改进传统方法,制作全口复制义齿的流程及临床应用.方法:采用数字化技术,利用模型扫描仪对旧义齿进行扫描,获取旧义齿的外形数据,使用五轴数控切削设备制作出蜡质暂时复制义齿...
【关键词】 全口义齿;复制义齿;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勇 李月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34卷4期 461-4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不同金属成形技术对钴铬金属全冠表面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失蜡铸造、计算机数控铣削(CNC)和选择性激光熔融(SLM)3种金属成形技术分别制作10个钴铬合金全冠,采用3D光学轮廓仪测量全冠自然表面和研磨抛光后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
【关键词】 钴铬合金;表面粗糙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红梅 黄鼎阳 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37卷11期 1987-199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价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SLM)、计算机数控切削技术(CNC)及传统铸造技术(CAST)制作的牙科钴铬合金的机械性能.方法:采用SLM、CNC、CAST 3种加工工艺分别制作钴铬合金试件,利用能谱仪分析试件加工前后的化学组成;在万能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虎杰 冯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年13卷30期 5840-584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评估CT导向下数控穿刺引导仪在经皮肺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5-01/2007-12吉林省延边肿瘤医院采用CT导向联合数控穿刺引导仪,对60例胸部病变患者行定位穿刺活检,统计其穿刺准确性及诊断准确率,术后常规行肺CT扫描...
【关键词】 肺疾病;计算机X射线体层摄影;数控穿刺引导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涛 廖文和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8年25卷2期 235-240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对烤瓷固定桥支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加工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以下颌第一磨牙缺失为例,首先使用ATOS Ⅱ光学测量仪进行桥基牙表面数据采集,利用所得数据设计两侧内冠;其次从标准桥体数据库中调入相应的标准桥体,先对其做变形设计,再利用基于约束线和...
【关键词】 口腔修复;烤瓷固定桥支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宁 钮叶新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8年25卷5期 1029-1033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针对中切牙缺损的情况,我们介绍了一种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设计制作贴面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三维激光测量仪对牙预备体模型进行数据测量;利用逆向工程软件重构预备体的三角网格模型,并通过提取预备体边缘线、镜像完整切牙、局部自由变形等操作完成贴面三维...
【关键词】 贴面;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三维重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红梅 冯青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32卷2期 317-31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选择性激光熔覆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计算机数控切削技术(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 Milling,CNC)及传统铸造技术(Casting,CAST)制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喆 《中国科技投资》 2018年17期 302页
【摘要】 计算机数控(CNC)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系统.在控制系统中引入计算机,就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运用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的丰富指令,编写出满足某种控制规律的程序,执行该程序,可以实现对被控参数的控制.计算机数控系统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韶玉 刘树伟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0年8卷1期 12-15,中插1-中插2页ISTIC
【摘要】 目的:获取成人颞骨亚毫米薄层断面数据,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薄层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成年尸体头部3例(颞骨6侧),先使用多层螺旋CT进行颞骨的各向同性扫描,多向MPR技术重建CT图像;后运用冷冻数控铣削技术制成层厚为0.1 mm的颞骨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森 赵庆志 等 《现代制造工程》 2017年2期 77-80页
【摘要】 针对罗茨真空泵转子轮廓列表曲线的CAD/CAM过程,分析了列表曲线离散点的三次样条插值过程以及三次样条曲线的直线逼近问题.通过研究传统直线逼近方法,提出了一种算法简捷、误差可控的逼近方法——改进的等间距法.采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对刨削过程中的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韶玉 刘树伟 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15卷10期 894-896页ISTIC
【摘要】 目的:应用冷冻数控铣削技术获取颞骨标本的薄层断面解剖数据.方法:选择2例4侧国人成年尸体颞骨标本,先使用多层螺旋CT扫描,再经明胶包埋和深低温冷冻后用数控铣床制成层厚为0. 1mm的耳颞部连续横断面,数码相机摄影,计算机保存数据,然后与同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鹰 丁再珍 等 《工程图学学报》 2008年29卷5期 158-163页
【摘要】 使用数控切管机切割带焊接坡口的相贯线时,手工编程效率低下.利用DCL和Visual LISP程序开发的图形编程系统可以直接从AutoCAD图形文件中提取数据,准确、快捷地完成相贯线展开图的绘制,并最终自动生成数控代码.该系统大大提高了编程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雅丽 李佳 等 《机械设计》 2004年21卷4期 8-10,13页
【摘要】 义齿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与口腔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在设计与制造技术层面上分析了其各项基础单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包括原始信息采集、数据库建立、数据处理和数控加工技术及设备等,并指出进一步发展义齿CAD/CAM系统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义齿;模型重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珂楠 陈虎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56卷5期 485-49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切削、增材制造等数字化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口腔修复临床。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和制作流程,提高了义齿生产效率,而且改变了义齿的设计和制作理念。关于可摘局部义齿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的研究方兴未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楚 吴补领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6年34卷3期 289-29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利用数控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CNC)制造个性化下颌无牙颌金属种植导板的新方法。方法8具下颌无牙颌标本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运用CNC技术加工出金属导板、运用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朝理 庄进学 等 《人民军医》 2011年10期 900-901页ISTIC
【摘要】 颅骨缺损在神经外科极为常见.在成年人,直径>3 cm的颅骨缺损均需要进行颅骨修补.2005年5月-2009年5月,我们采用计算机三维CT虚拟重建和计算机数控成形技术,个体化预制颅骨修补材料钛网,重建和修复不同部位颅骨缺损28例,效果满意.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喻娜 陈剑 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51卷10期 870-875页ISTICPKUCABP
【摘要】 目的 评估计算机数控 (CNC) 铣削技术中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和铣削步骤对不同牙预备体的钛金属冠三维适合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Imageware软件构建5种形态的牙预备体数据,应用牙科软件分别设计得到牙冠数据,然后将各牙冠数据铣削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鹏程 严陈 等 《机电工程技术》 2022年51卷5期 143-146页
【摘要】 良好的水动力及抗侵蚀性能是螺旋桨作为船舶动力推进系统核心部件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其桨叶采用硬质合金材料制成,并且呈复杂的空间自由曲面形状.因此,船舶螺旋桨的设计、加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采用传统的设计加工方式很难满足船舶实际工况要求,是船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占莉琳 曾利伟 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5年4期 401-40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硅橡胶印模扫描、直接光学印模和传统的物理印模对计算机义齿辅助设计与制作全瓷冠边缘适合性的影响。方法??用数控车床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质下颌第一磨牙标准全冠预备体16个,采用硅橡胶制取精细印模,超硬石膏灌注翻制成石膏模型。分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杨 孙玉春 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45卷1期 140-14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牙颌模型三维扫描仪精度的定量评价方法,应用该方法对3Shape D700商品化扫描仪进行精度这一核心指标的定量评价.方法:在三维逆向软件中设计一个整体外形类似于牙弓的标准几何样块,用高精度数控加工技术加工,利用此样块评价分析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龙韬 张云鹏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年15卷13期 2309-2312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现有解剖型接骨板在个性化方面存在缺点及不足.目的:用CT原始数据建立股骨远端骨折模拟复位后的三维实体模型,并设计个性化解剖型接骨板的三维实体模型.方法:选取1例左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CT扫描原始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得到股骨远端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青 安涛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9年25卷5期 646-6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制固定桥支架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方法: 用三维光栅投影仪获取牙颌模型的三维数据;在VC6.0和HOOPS平台上开发固定桥支架设计软件,在软件中设计两侧基底冠,从构建的桥体数据库中调入桥体数据和连接体数据,调整其位置与大小;使用三轴...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固定桥支架;三维建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学军 倪先胜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9年15卷3期 283-28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大腿假肢接受腔的几何建模方法.方法 通过统计分析建立接受腔参考形状并集成进计算机辅助接受腔设计CASD软件.接受腔设计时,根据残端的测量数据,利用参考形状变化得到个体化的初始接受腔形状;借助OpenGL环境下的三维交互选择和修改方...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接受腔设计;几何建模;假肢接受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波 高勃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9年25卷3期 315-3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激光立体成形技术制作纯钛全冠的可行性,为这种新的钛金属数控加工技术应用于口腔修复体制作奠定基础.方法:利用UG-NX2软件设计一个数据基牙,在SURFACER逆向工程处理软件中,根据设计的基牙,通过数据牙冠定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阳 刘云峰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年13卷22期 4269-4272页ISTICPKUCA
【摘要】 利用螺旋CT扫描技术获得的人体下颌骨扫描数据,通过与快速成型,UG/Imageware逆向工程等技术相结合,在计算机上重建一个可编辑的三维实体模型,在重建模型中分别进行体绘制、面绘制以及三维测量,并选取理想植入点,记录理想植入点坐标数据和定...
【关键词】 逆向工程;UG/Imageware;CT二维重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更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年13卷30期 5819-5822页ISTICPKUCA
【摘要】 膝关节结构复杂,运动功能要求较高.置换后,要求患肢能达到负重、伸屈及旋转活动,稳定性好等目的.这就要求人工制作的膝关节的形状要与人体相匹配,只有形状精确膝关节置入后才能与与周围保留的软组织协调运动,因此这一切都得依赖于精确的膝关节假体设计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恺 张绍祥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5年27卷23期 2388-23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获取可供计算机可自动识别与三维重建的高精度人体游离肝脏可视化数据集的技术.方法采用多管道搭配灌注法对游离肝脏肝内管道进行分色灌注填充,经数控机床逐层铣切,完成断面图像数码摄影.结果获取无缺损的连续薄层横、冠、矢状断面可视化肝脏图像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勇 周正炎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年30卷6期 481-4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结合快速成型技术、数控加工技术、三雏CT技术,用生物材料重建颅颌面骨缺损可以良好地恢复功能和外形.本文就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并对其发展作一展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喜太 闫和平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2年17卷5期 284-2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以假肢接受腔数学模型为模版,将临床经验结合当今高新技术,自动设计与制造假肢接受腔,造福残疾人.方法: 利用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将假肢接受腔的数学模型,以三维图形显示,并可进行各种修改,将数据转换成数控加工设备的控制代码输出.结果:丰富...
【关键词】 假肢;接受腔;计算机辅助设及与制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喜太 闫和平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2年6卷20期 2998-2999页ISTICPKUCA
【摘要】 利用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将假肢接受腔的数学模型,以三维图形显示,并可进行各种修改,将数据转换成数控加工设备的控制代码输出.丰富了假肢接受腔设计理论,建立了适合中国人体型的假肢接受腔数学模型;建立了假肢接受腔辅助设计平台,实现了假肢接受腔计算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俊 钱超 等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8年19卷5期 257-261页ISTIC
【摘要】 目的:检测基于立体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stereolithography,SLA)制作的氧化锆试件的机械性能、生物安全性及氧化锆全瓷冠的边缘及内部适合性,为SLA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立体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制作氧化锆试件,测...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立体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长鲛 蔡谞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8年7卷8期 597-601页ISTICCA
【摘要】 3D 打印技术问世于 1984 年,属于增材制造 ( additive manufacturing,AM ) 的一种.AM 是相对于传统机械制造而言的,传统的制造过程是一个"减材"的过程,先是通过模铸、精煅等获得产品大致原型,再进行精加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谢叻 全国首届数字医学学术研讨会 2007年
【摘要】 为加强数字医学的研究,针对数字化制造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分别探讨了计算机辅助制造中数控加工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有限元分析技术,快速原型技术在医学中应用。医工交叉合作的数字医学研究必将推动医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从鹏导师:罗学科 北方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硕士) 2003年
【摘要】 作者的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工作是数控三维正脊仪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和开发,该文是作者两年来科研工作的总结.数控三维正脊仪实质上是三轴联动的计算机数控设备,该文的研究工作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该文介绍了实现基于中医传统物理治疗腰椎病的数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翠导师:艾春廷 武汉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硕士) 2002年
【摘要】 生物陶瓷人工关节烧结及加工过程可视化研究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为基础,综合运用仿真、虚拟现实以及现代材料科学等技术,在计算机上对生物陶瓷人工关节的设计、制造等生产全过程和制造环统一建模,实现人工关节烧结工艺的计算机模拟,直观的显示了烧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郭欣导师:杨鹏 河北工业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 2002年
【摘要】 假肢接受腔是假肢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部件,它是连接残肢与假肢的腔体部件,接受腔制作的成功与否影响整个假肢的功能.为了提高假肢接受腔的性能和制作成功率,该文在接受腔的计算机辅助制造和虚拟控制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设计.该文首先回顾了当前假肢接受腔计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雪 蔡晓宇 等 《齐鲁护理杂志》 2017年23卷10期 102-103页ISTIC
【摘要】 3D打印原理是集成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数控技术、激光技术、高分子材料、三维CT技术等领域为一体的全新快速成型技术.它与普通的打印原理相同,在快速成型装置(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广斌(整理)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5年6期 802-802页ISTICCSCDCA
【摘要】 快速成型制造技术( 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 RPM)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源于美国,是最近20年来世界制造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RPM是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以及材料科学等技术的集成,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海孝 刘晓姣 等 《国际眼科杂志》 2013年13卷9期 1898-190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个体化EH复合材料修复额眶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9-01/2012-06用三维CT影像技术及计算机数控成型技术,制作个体化EH复合材料定制体,对35例额眶部骨缺损患者进行手术修复,随访6 ~ 24mo.结果:额眶部形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