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5
- 16
- 7
- 6
- 1
- 1
- 7
- 5
- 4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贺敏 支英芳 等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5年33卷1期 171-173页
【摘要】 目的:探讨转变助产服务模式联合阶段性改变理论模式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 年4 月至2023 年4 月于本院自然分娩的100 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转变组(n=50,实施转变助产服务模式联合阶段性改变理论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海艳 杨敏 等 《河北医药》 2023年45卷8期 1278-128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自然分娩的产妇应用转变助产服务模式,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和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 2022年 1 月1 日至2022 年6 月30 日拟行阴道分娩的产妇100 例为研究组,回顾性统计2021 年1 月1 日至2021 年6 月30日无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产科服务模式下的助产士工作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6年2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51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快乐分娩服务模式)261例和对照组(常规产科服务模式)255例,比较两组的工作情况.结果: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晓青 朱海娜 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32卷9期 1286-1290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转变助产服务模式联合情绪-认知双路径干预对自然分娩初产产妇母乳喂养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及母亲角色转换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两院2021年1-12月300例(对照组)与2022年1-12月280例自然分娩初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璐 《护理研究》 2011年25卷22期 2032-2033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演变和发展,人们的分娩观念、助产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1].产科领域已从以病为本、以经验为指导的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以循证医学为指导,为孕产妇提供生理、心理、体力全面支持的新的产时服务模式.导乐陪产分娩模式在分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贤华 蒋红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25卷1期 62-6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人们对妇幼保健要求的提高,产科领域已从以病为本、以经验为指导的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以循证医学为指导,为孕产妇提供生理、心理、体力的全面支持的新的产时服务模式[1],这强调了在产科护理中必须实施人性化服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带姨 叶小丽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年21卷4期 27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1996年,WHO在正常分娩监护守则中提出──鼓励使用非药物镇痛和心理保健[1].为了适应现代产科服务模式的转变,我院从2004年开展了一对一全程陪产,产妇从产程开始到产后2h均由一名助产士专职为其提供生理、心理、精神上的护理,使产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梅 《中华护理杂志》 2006年41卷6期 546-548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产时服务模式直接关系到母婴安全.目前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仍是旧法接生,母婴死亡率较高.在城市,特别是发达地区,普遍实行住院分娩,对母婴安全及妊娠结局有较大的改善.实行以医护人员为主体的干预模式[1],限制了产妇的主观能动性,增加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宇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6年19卷4期 365-366,372页ISTICPKU
【摘要】 分娩是女性一生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许多初产妇由于对分娩缺乏了解,产生焦虑和恐惧的心理,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对产科的助产技术和服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做好人性化护理工作是摆在产科护理人员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作者从转变护理理念,更新服务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惠平 高月巧 《中国健康教育》 2001年17卷10期 635-635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加强孕期健康教育是促进自然分娩的基础,强化产时健康教育是促进自然分娩的保证.孕期健康教育1.医生应转变服务观念及模式,变坐堂守医为送医到人.为孕妇建立围产期保健卡,定期检查指导,开设母亲学校(集体讲课、示范、观看录像)出板报及宣传画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爱华 《山西医药杂志》 2014年3期 356-357页ISTICCA
【摘要】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产科学的发展,产房工作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拓宽和充实。产前产时的服务模式将围绕着以产妇为中心,根据其在待产分娩过程中的生理、心理及家庭社会问题给予全方位的服务,使每一位产妇能顺利而愉快地度过这一分娩过程,支持和促进自然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贤珊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10期 1599-1600页ISTIC
【摘要】 1996年,WHO颁布的《正常分娩监护实用守则》中提出产时服务模式应从以医生为中心全面转变为以产妇为中心,从而优化自然分娩、提高护理质量,并保证母婴的安全[1],责任制助产护理即在临床护理中对产妇实施“一对一”的全程陪护助产服务,是《正常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极兵 《河北医学》 2014年12期 2111-2112页ISTICCA
【摘要】 自然分娩是指一个自发的,没有技术性干预的分娩方式,婴儿以头先露位置在妊娠期37-42周之间出生,母亲和婴儿在出生后处于良好状态[1]。自然分娩的核心是自然发动临产、非平卧位分娩、等待娩肩、晚断脐、早接触早吸吮,废除常规的人工破膜等干预措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向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11卷1期 96-97页ISTIC
【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生殖健康、优生、优育、优教等观念的认识不断提高,助产服务模式亦随之发生转变[1],出现导乐分娩、无痛分娩、孕期指导及孕妇学校、亲子活动中心、月嫂培训中心等社区及家政服务机构,给助产专业开辟了新的就业岗位,助产士已成为市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巧英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28卷17期 1603-1604页ISTICCSCD
【摘要】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母婴安全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产科服务模式已从技术模式转换为人性化服务模式,即为孕、产妇提供生理、心理全面支持的新的产科服务模式[1-2].助产士的工作对象仅为孕、产妇,其助产质量与母婴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为提高助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玉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21卷20期 2260-226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为了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产时保健质量,我院开展了舒乐助产分娩服务模式,每一位孕妇在待产至分娩及住院期间由家属为她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心理、分娩适应能力的服务,医护及助产人员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指导.这项工作的开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志昊 李丹萍 《医药前沿》 2018年8卷23期 227-228页
【摘要】 文章介绍了国际助产服务模式及助产士的实践范围,以探讨国内开展助产士主导的连续照护模式的可能性,为我国助产士角色职能转变及实践范围拓展提供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巧玲 方雅卿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 2011年40卷2期 93-9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转变,护理服务方向、内涵都在拓展,护理模式由传统的"以患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助产工作作为一种特殊的护理工作,也由原来的功能护理观察产程、接产转变为责任制护理全程导乐陪伴分娩.由于基层人员编制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其英 赵立勇 《齐鲁护理杂志》 2007年13卷8期 89-90页ISTIC
【摘要】 <篇首> 为了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全面提高产科的医疗服务质量和产时保健质量,我们开展了由助产士担任的"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的责任制助产服务模式,对助产士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全程陪伴分娩助产服务模式1.1 方式 全程陪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翠平 李国俊 等 《中国妇幼保健》 2007年22卷27期 3779-378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产时服务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推行新型产时服务模式下分娩的806例初产单胎头位产妇为观察组,同期在传统服务模式下分娩的702例初产单胎头位产妇为对照组,将两组的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仁芳 《中国医药导报》 2007年4卷17期 7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人性化服务是在提供管理、消费、技术等服务过程中增加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个性的服务[1].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出的人性化的思想和理念.而新的产科服务模式则将以医务人员为主体的干预模式转变为以产妇为中心的保护、支持和促进自然分娩的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巧鸽 《中国厂矿医学》 2007年20卷4期 430-43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产科医疗和服务质量,我科于2004年开展了"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的护理模式,每一位临产妇进入产房后即由助产士专门为她提供全过程(从正规宫缩开始至产后2 h)、全方位(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护理.这项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银芝 《安徽医药》 2006年10卷12期 973-97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已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孕产妇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我院于2001年9月在全省率先开展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服务模式,满足了孕妇的要求,提高了产科分娩的质量,现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瑞琴 胡江鸿 等 《职业与健康》 2005年21卷3期 459-46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为了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产时保健质量,我院于2003年开展导乐陪伴分娩的服务模式,即有1位有分娩经验的妇女或助产士、产科医生在整个分娩过程中陪伴产妇,为产妇提供一对一的持续的心理、生理、感情上的支持与帮助.现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媛 姚爱琴 等 《医药产业资讯》 2005年2卷15期 100-10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分娩是人类繁衍过程中的一个正常、自然的生理过程,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行为.但在此过程中产妇和婴儿的生命与健康却将面临着危险.保护和支持分娩过程顺利进行是助产士的职责所在.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新的医学护理模式的出现,以接生为目的,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军 隗洪进 等 《广东医学》 2004年25卷7期 824-82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全程陪伴助产对分娩的干预.方法住院分娩的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无头盆不称的正常足月初产妇2 120例为陪伴助产组,2 132例为常规待产组.陪伴助产组由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给产妇提供生理、心理及情感、社会适应能力等的服务;常规待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丽 钱序 等 《中国妇幼保健》 2000年15卷5期 312-314页ISTICCA
【摘要】 1999年4~6月对4所不同类别医院的24名出院前1 d的产妇和24名产科医生及助产士做定性调查,主要采取深入访谈的形式,了解其对产科服务现状的看法与态度.结果显示产妇和医护人员对产时陪伴支持、产时提供镇痛措施和单人产房表示需求和赞同;对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菊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8期 185-185,186页
【摘要】 探讨了助产士工作面临的局面及挑战,只有促进我国助产专业教育发展,不断突出专业特色建设,完善助产士注册、晋升的规范管理,才能真正提高我国助产服务水平,尽快与国际接轨。措施主要包括主动调整助产服务工作模式,转变助产服务理念,提高助产人员的心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丽 张素芳 《新疆医学》 2015年6期 818-819页
【摘要】 目前,为了顺应以患者为中心的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模式的转变。很多医院在产科都实行了助产士陪伴及各项导乐分娩服务。但由于各种因素,近几年剖宫产率连年上升,为了进一步提高“导乐”分娩服务质量,降低产科的剖宫产率,使助产护士最大潜能的施展其专业知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窦丽君 《医学信息》 2015年28卷6期 347页
【摘要】 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生殖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母婴安全是生殖健康的核心.导乐陪伴分娩是责任制助产服务模式,提高产时服务质量,为孕妇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除产妇紧张恐惧心理,使产妇在产时发挥潜能,使产程缩短,降低了产妇产时的痛苦,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丽丽 李中恕 《基层医学论坛》 2014年3期 366-367页
【摘要】 产妇需求护理是产科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需要而产生的要求即为需求,临产妇的需求是指产妇在进入产程后由于生理、心理需要而产生的对助产士和亲人的需求。为响应2010年卫生部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满足不同患者需求,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各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艳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4年26期 247-247,249页
【摘要】 目的:通过孕妇课的创新,提高妇产科护理满意度,提高自然分娩率。随着现代医学社会模式的转变,加之孕产妇对孕期护理知识需求量的剧增,而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期,网络上五花八门的孕期知识却给喜欢求助网络的孕产妇造成了更加迷茫与困惑的境地。规范化的产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曼红 《医学信息》 2014年3期 226-226页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科服务模式从陈旧的技术服务模式转变为人性化分娩服务模式,母婴健康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与此相应,对现代助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助产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影响。现代助产专业的职责是如何帮助患者维护其整个身心健康,其中心理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彩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26卷6期 817-818页
【摘要】 目的:探讨产时服务模式的转变对分娩结局的影响,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孕妇5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0例与对照组2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服务模式,即分段管理;观察组实施产时服务新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昌玉 吴晓玲 等 《医学信息》 2013年7期 12-12页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产科是一个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风险性很强的部门,其服务对象是分娩期女性,而助产士是孕妇孕期的主要照顾者,其要给产妇提供连续性照顾的专业医疗服务,为了适应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改娟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3年23卷5期 77-78页CA
【摘要】 为了适应临床助产服务模式的转变,发展医学助产专业高等教育,加强助产实训体系建设,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高职助产实训体系势在必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杰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年36卷1期 82-83页
【摘要】 为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以能力为本位的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方针,为符合现今的医学科学发展与医学模式的转变,我们通过专家访谈、学生座谈,以及采取问卷形式对我校第一版的高职高专助产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查,发现问题,进行改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晓青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年14卷9期 126-127页
【摘要】 产房是医院的高危科室,助产人员肩负着母婴健康和安全的重任.产房护理专业性强,工作强度高.且产妇的病情瞬息万变,要求产房护士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过硬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应变能力以及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春 龙梅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08年21卷4期 220-221页
【摘要】 <篇首> 为了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产时保健质量,我科开展了"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的责任制助产服务模式,每一位孕妇进入产房后即由助产士专门为她提供全过程(宫口开大2 cm至产后2 h)、全方位(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金梅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14卷2期 222-223页
【摘要】 <篇首> 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生殖健康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生殖健康是人类健康的核心,母亲安全又是生殖健康的核心,这就要求产科服务要以"母亲为中心" ,产时服务要以"产妇为中心",积极开展爱母分娩行动,推广陪伴分娩,减少医疗干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