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28
- 22
- 19
- 17
- 4
- 61
- 53
- 50
- 37
- 32
- 28
- 24
- 22
- 16
- 1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Fanzhi Kong 耿锡斌 等 《生命科学仪器》 2008年6卷6期 20-24页
【摘要】 在脊柱变形检查和人体工程学的研究中,人体脊柱轮廓的测量十分重要.通常情况下,脊柱轮廓的测量是通过放射线检查实现的,而这些检查伴随着对身体有害的放射性侵入.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定量客观的计算机视觉测量方法,实现对人体脊柱轮廓的测量.该方法使用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青霞 赵丽丽 等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21卷1期 107-1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究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PICCO)监护联合床旁即时超声对重症监护室(ICU)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气、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及临床效能.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铜川市人民医院的150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
【关键词】 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床旁即时超声;急性心力衰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卫东 程茂军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38卷3期 58-62页
【摘要】 针对由于DICOM图像的复杂性导致图像目标测量不准确的问题,文章在三维图像数据的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目标定位和距离测量算法,设计了一种利用轮廓检测和目标定位的方法来分析和测量DICOM图像.首先,通过CT设备获取原始图像数据,并分析原始数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彦 《护理学杂志》 2011年26卷12期 30-3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PICCO)技术在重度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4例重度烧伤患者行PICCO技术监测,做好PICCO置管前准备,置管配合,置管后做好导管护理、PICCO校正、预防感染等.结...
【关键词】 重度烧伤;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监测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韧琰 钟勇 等 《眼科新进展》 2010年30卷1期 81-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轮廓眼压计(dynamic contour tonometer,DCT)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及正常对照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韧琰 钟勇 等 《眼科新进展》 2010年30卷1期 81-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轮廓眼压计(dynamic contour tonometer,DCT)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及正常对照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珊珊 陈淑兰 等 《护理学杂志》 2010年25卷24期 14-1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脉渡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PiCCO)在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12例休克患者建立中心静脉通路,在股动脉放置1条PiCCO专用监测导管,通过换能器与带有PiCCO模块的心电监护仪连接,持续监测中心静脉压,...
【关键词】 休克;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景光 赵铱民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年13卷43期 8496-8498页ISTICPKUCA
【摘要】 采用相位测量轮廓技术直接对患者面部三维轮廓信息进行采集,重建缺损面部的睁眼三维数字化模型;在Geomagic实体构造软件中,利用健侧眼眶部组织数据经镜像反转获得缺损区睁眼状态的三维实体数据;运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缺损区.表面形态的树脂模具;以...
【关键词】 相位测量轮廓术;单侧眼眶部缺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伟 赵平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年12卷48期 9419-9422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试验利用投影栅轮廓测量这项成熟技术,在人体背部表面形态学变化的量化测量方面编辑了特定的软件系统.还针对传统云纹图检测技术受体位因素影响,可重复性不佳的问题,专门设计制作了特别的体位检查架.为了证实该系统的设计理念,对一组无症状人群实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和政 王瑾 等 《眼科新进展》 2008年28卷5期 391-393,3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眼压测量在青光眼的诊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央角膜厚度对Goldmann压平眼压计的眼压测量值有重大影响,使Goldmann眼压计的"金标准"地位发生动摇;新近研发的动态轮廓眼压计采用轮廓匹配和压力传感器原理来测量眼压,理论上可克服Go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明 杨星科 《昆虫知识》 2007年44卷1期 143-14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形态分析是生物系统学及其多样性研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统计学的发展,我们可以对非常复杂的数据进行分析,这在客观上导致了多变量形态测量的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在数据收集和分析上产生了重要突破--标点和标点相对位置的几何信息的匹配,从而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景光 赵铱民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07年23卷2期 162-16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活体睁眼状态下的面部三维数字化模型,为颌面缺损的仿真修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3D CaMaga人体三维彩色数字化系统对面部进行活体测量,获得三维点云数据,运用CloudForm反求工程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后,转化为相应的数字化文件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景光 赵铱民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6年22卷1期 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睁眼面部三维数字化模型,实现单侧眼眶部缺损的计算机仿真设计.方法:采用位相测量轮廓技术直接对患者面部三维轮廓信息进行采集,重建缺损面部睁眼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在Geomagic实体构造软件中,利用健侧眼眶部组织数据经镜像反转获得缺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波 姚月玲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4年20卷1期 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采用改进的层析测量系统获取标准后牙牙冠表面数据,为口腔冠、桥修复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激光立体成形技术制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数控铣床及改进的层析数据采集系统,对标准后牙模型逐层切削,获取二维轮廓数据,通过专业软件对轮廓数据叠加计算,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勃 周剑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0年16卷1期 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实现牙颌模型的精确三维测量信息贮存,为口腔修复体的激光近形制作和CAD/CAM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层析三维数字化仪,逐层铣出并扫描测量被测牙颌石膏模型的断面,经图象处理精确求出断面二维边缘轮廓数据,由断面边缘轮廓数据叠加重建牙颌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志洋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28卷11期 73-7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对“椭圆形脸”与“菱形脸”和“正三角形脸”现代女性面部轮廓分析,为面部区域美容整形提供一定数据支持的理论基础.方法:调查研究的时间为2018年6月-2018年12月,研究对象为1 00名现代年轻女性,年龄20~25岁,筛选标准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玮 林子琦 等 《北京口腔医学》 2017年25卷6期 317-32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运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获得代表性的上颌中切牙形态并进行分类.方法 获取177例上颌中切牙唇面图像数据,在Tps软件中运用滑动半标志点法得到所有样本轮廓外形的数据,利用普罗克拉斯提重叠法获得所有样本的平均形状,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全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晨 李彬 等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7年36卷3期 201-206,212页ISTIC
【摘要】 基弯是护目镜水平方向弯度的量化指标.由于手工无法直接测量护目镜基弯值计算所需参数,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医学图像处理的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该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包括:医学图像预处理与体数据场构建、体数据绘制与显示、护目镜基弯值计算所需参数测量等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关义 李泉 等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9卷2期 96-10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PICCO)应用于重症胰腺炎(SAP)合并急性呼吸道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液体管理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SAP并发ARDS的患者57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29例,采用PICCO监测下...
【关键词】 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重症胰腺炎;急性呼吸道窘迫综合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旭升 况刚 等 《海南医学》 2016年27卷16期 2599-2601,260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PICCO)监测下的液体复苏效果。方法将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7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应用PICCO监测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运用...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血容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建 罗文钰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6年26卷22期 88-91页ISTIC
【摘要】 目的:比较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PICCO)和中心静脉压(CVP)在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合并ARDS的患者...
【关键词】 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淼 赵启明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6年27卷11期 669-67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现代汉族年轻女性“倒三角”面形与“菱形”面形在面部轮廓软硬组织方面的差异性,为面部轮廓改形提供数据化依据.方法 选取30例现代汉族年轻女性(“倒三角脸”12例,“菱形脸”18例)行颅面部CT扫描、三维重建并行软硬组织形态学测量.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建 罗文钰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6年26卷22期 88-91页ISTIC
【摘要】 目的:比较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PICCO)和中心静脉压(CVP)在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合并ARDS的患者...
【关键词】 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留学 刘伟国 等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17卷16期 9-11页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在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PICCO)监测下的液体复苏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1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56例SAP患者为客体进行研究,以是否采取PICCO监测为划分依据将患者分成对...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液体复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梅 田磊 等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5年36卷2期 101-104,10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neal visualization scheimpflug technology,Corvis ST)测量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的重复性,及与非接触眼压计(no...
【关键词】 眼内压;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测量仪;非接触眼压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峰 《中国急救医学》 2013年33卷9期 852-855页ISTICCSCDCA
【摘要】 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PICCO)是结合了经肺温度稀释技术和动脉脉搏波形曲线下面积分析技术,并经过一系列实验校正后,得到的一种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手段.PICCO相对微创,技术准入门槛较低,已被许多学者证明可重复性好且更敏感.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佳梅 张燕 《健康必读》 2018年23期 22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PICCO)技术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六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PICCO技术监测,做好PICCO置管前准备,置管中配合,置管后的导管护理等. 结果 对六例急性中毒患者监测7-...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中毒;脉渡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血流动力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秋菊 王悦 等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8年5期 92-97页
【摘要】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MATLAB软件设计了微电极自动测量系统.对采集到的电极图片进行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及尺寸测量.测量用电化学腐蚀制备的微电极,结果表明系统可以测量圆柱型与球头型两种电极的直径尺寸以及同轴度误差,系统测量尺寸值与显微镜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守运 王志军 等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0年21卷5期 268-2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了解影响现代汉族年轻女性"瓜子脸"型的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和谐比例关系,明确颧突点、下颌角点在面部轮廓中的相对位置;初步探讨研究结果在面型改造术中的应用.方法 从1000例候选者中选出"瓜子脸"女性100例,采集面部体表特征点的数据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肖莲 苏晓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7卷3期 91-93页ISTIC
【摘要】 目的:提高动态轮廓眼压计眼压测量值的准确性.方法:70例患者(140眼)用动态轮廓眼压计测量眼压,同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动态轮廓眼压计眼压测量值13例显示偏差较大,分析其原因与患者不能配合、角膜表面干燥、角膜表面泪液过多及角膜表面不规则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方 赵铱民 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9年25卷1期 10-12页ISTIC
【摘要】 目的:建立微笑表情状态下的面部三维数字化模型,为颌面缺损的仿真修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3DCaMaga人体三维彩色数字化系统对微笑表情状态下的面部进行活体测量,获得三维点云数据,在实体构造软件中重建微笑表情状态面部三维数字化模型.结果:成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爱林 陈常祥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09年26卷3期 1172-1175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光相干层析技术(OCT)是近来发展起来的成像技术,而眼前节组织OCT图像生物测量技术在OCT设备国产化、打破此类医学设备的国外技术垄断,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方法:提出一种两步法解决SL-OCT图像角膜中央厚度测量问题,第一步粗定位,首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珏华 徐彩娟 《护理与康复》 2008年7卷8期 603-604页ISTIC
【摘要】 总结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监测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护理.认为重点是做好置管操作的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置管后做好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定标,监测各项参数,加强导管护理,减少相关并发症.
【关键词】 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血流动力学;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瑾 周和政 等 《国际眼科杂志》 2008年8卷3期 519-52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验证动态轮廓眼压计(DCT)的临床性能.方法:对81例143眼青光眼及可疑病例青光眼患者用DCT测量眼内压(IOP);132眼同时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GAT)测量眼压,部分病例同时用NIDEK UP-1000型角膜测厚仪测量...
【关键词】 眼压测量;动态轮廓眼压计;Goldmann压平眼压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丛佳 张海钟 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7年23卷4期 254-255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青春发育期颌面部骨轮廓的改变特点.方法:选取面型正常者179人,根据年龄分为成人组和少年组.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对面高、下颌长等13项测量项目做比较分析及t检验.结果:①.所有角度测量项目均有减少趋势,男性下颌平面角减少有显著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景光 赵铱民 等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5年6卷4期 284-286页ISTIC
【摘要】 目的:建立活体单侧眼眶部缺损的面部三维数字化模型,探讨颜面部缺损三维数据快速精确采集的新方法.方法:采用位相测量轮廓技术对患者面部进行活体测量,获得三维点云数据,运用CloudForm反求工程软件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后,转化为相应的数字化文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金德 宋建良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05年14卷1期 68-7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颅面骨骼轮廓老化的形态特征.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对20名老年人及2 0名年轻人颅面骨骼形态结构作立体定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老年组在中面部(Zy-Zy)、下面部(Go-Go)、眶上嵴突(Fb-Sr,T-So)、头长(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向东 秦建增 等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5年16卷4期 246-24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开发面部轮廓修复的快速测量、美学分析及诊断的数字化平台.方法对依据东方经典美学标准,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6.0 SP4+OCX进行编程.结果成功建立了快速诊断平台,该平台的测量分析结果与手工测量结果没有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娜 刘凯 等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45卷2期 69-73页
【摘要】 为了减小相位测量过程中饱和引起的相位误差,更精确地重建物体的三维形貌,提出一种利用正反信号编码光栅图片降低因饱和引起的相位误差的新算法.算法通过编码正反信号的光栅图片,利用正反信号对应的光栅图片中像素点之间的对称性,修复饱和像素点的强度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