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5
- 3
- 2
- 48
- 5
- 2
- 2
- 2
- 17
- 14
- 6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梁钟帅 王仁崇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4年33卷33期 5283-5288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目前尚无适用于前内侧平台的解剖型锁定钢板,因此通常采用胫骨平台内侧锁定钢板偏前放置来固定过伸内翻损伤导致的前内侧压缩骨折.由于锁定螺钉无法实现对骨折线的垂直固定,再加上髌韧带的影响,临床效果仍不尽人意.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比较新型钢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覃祺 阿里木江·玉素甫 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27卷15期 143-148页ISTICCA
【摘要】 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过伸位遭受暴力导致的特殊类型骨折.该类型骨折导致平台前侧压缩、后侧牵张,造成膝关节前后侧均受损.治疗上应重视关节面、下肢力线和后倾角的恢复.必要的软组织修复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目前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治疗尚无统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家昌 徐鸿育 等 《广西医学》 2010年32卷1期 39-4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过伸型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22例颈椎过伸型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后路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治疗前后AMS评定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随访6~52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并发肺部感染1例(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程功 导师:刘光耀 吉林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目的:
比较钢板固定骨折同时修复后外侧复合体与固定骨折同时保守治疗后外侧复合体两种手术方案对过伸型胫骨平台合并后外侧复合体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5年1月-2020年1月创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马君 导师:贾连顺 第二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矫形外科)(硕士) 2011年
【摘要】 颈椎过伸性损伤是指在颅面部水平方向为主的暴力作用下,使颈椎过度向后伸展而引起的一系列椎旁软组织、椎体和脊髓病理改变的损伤。该损伤占颈椎各种类型损伤的38%左右。损伤的程度和受伤时暴力的强度有关,可表现为明显的骨折脱位,也可表现为骨质无异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阮狄克 第九届全国经椎弓根内固定学习班暨脊柱融合与新业务新技术学术研讨会 2008年
【摘要】 目的:观察胸腰段Chance骨折和届曲过仲型损伤伴神经损伤的手术疗效.方法:全组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15-48岁,平均34岁.神经功能Frankel A级2例,B级2例,C级2例,D级4例和E级1倒.手术内网定器械分别使用了Har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培太 导师:廖文波 遵义医学院 临床医学 骨外科(硕士) 2008年
【摘要】 目的:通过磁共振分型研究,探讨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后合理的手术方式。 方法:对4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过伸性颈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MRI上显示的脊髓压迫情况将颈髓损伤分为五型:Ⅰa型(限于1-2个间盘层面前方压迫型,11例)、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阮狄克 第八届全国经椎弓根内固定学习班暨脊柱融合与新业务新技术学术研讨会 2007年
【摘要】 胸腰椎Chance骨折或屈曲过伸型骨折是胸腰段脊柱骨折中较少见的一种类型。由于其受伤机制的特殊性.手术治疗亦有其特殊性,以往由于认识不够,治疗不当有神经损伤加重的现象.本文论述了对手术治疗的11例Chance骨折和屈曲过伸型骨折进行回顾性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雨辰 许明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4卷2期 307-3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后骶上脊髓损伤(suprasacral cord injury,SSCI)大鼠的膀胱最大容量(maximum cystometric ca-pacity,MCC)、漏尿点压力(leakage point pressur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海峰 汤继磊 《黑龙江医学》 2024年48卷14期 1700-1703页
【摘要】 目的:探讨克氏针撬拨复位治疗伴后皮质损伤的复杂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6月启东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13例复杂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骨折均累及双髁伴后方皮质断裂,均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涛 朱大安 等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24卷6期 864-86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后路微型钛板结合单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颈椎过伸伤远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行颈后路微型钛板结合单边钉棒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颈椎病JOA评分、脊髓功能改善率、颈椎椎管矢状径、颈椎生理曲度变化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疗...
【关键词】 微型钛板;颈椎过伸伤;单边侧块钉棒内固定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晶 邹小丽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33卷10期 2391-2393页ISTICPKUCA
【摘要】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颈椎增生、退变及颈椎病等颈椎疾患的人口比例有所增加,由于脊髓周围的储备空间减少或消失,在此基础上发生的颈椎过伸伤时引发的颈髓损伤的老年病例逐年增多.本文对76例老年急性颈髓过伸性损伤病例进行分析,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伤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春 李江龙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33卷5期 1201-1202页ISTICPKUCA
【摘要】 为了探讨合适的临床治疗措施,本文对我院收治的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分别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并对两种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无骨折...
【关键词】 手术;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廷 王亚伟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12年27卷6期 642-64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航母舰载机拦阻着舰过程中飞行员在佩戴和不佩戴头盔时的头颈部动力学响应以及主要肌肉应变量.方法 建立包括头部、7个颈椎和2个胸椎共10个刚体的人体头颈部的多体动力学模型;采用集总参数法描述韧带、椎间盘等软组织的力学特性;应用非线性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乐银 崔志明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31卷11期 1957-195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60岁以上有完整随访资料的63例患者,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为跌倒和低处坠落,占47.6%,是老年颈脊髓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芳 张建国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9年28卷5期 788-7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建立并验证的全颈椎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以分析后碰撞中颈部的响应及其损伤机制.模型包括C1-T1的8块椎骨以及椎间盘、韧带和肌肉等软组织,共35 042个节点和22 618个单元.运用后碰撞志愿者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仿真,得到各椎骨间相对转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培太 廖文波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8年18卷10期 735-7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颈髓过伸性损伤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其病理机制.方法:对2005年12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32例急性颈髓过伸性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有无颈椎管狭窄,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为Ⅰ型,退变性颈椎管狭窄为Ⅱ型,发育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永平 王芳 等 《生理学报》 2008年60卷3期 409-41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气道上皮损伤修复过程包括细胞延伸、迁移和增殖.IQGAP1 (IQ domain GTPase-activating protein 1)是一个在许多细胞生命活动中非常有意义的蛋白,但其在肺上皮细胞中的作用尚未阐述清楚.本文采用目前广泛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幼文 吕国华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6年16卷6期 413-4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策略及治疗效果.方法:1996年至2004年诊治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42例,根据受伤机制(屈曲暴力或过伸性损伤)及影像学表现(脊髓损伤不同)采用了3种手术方式,前路减压脊柱稳定性重建8例(Ⅰ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桂秋 张晓东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2年6卷20期 3058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颈髓损伤多续发于骨折脱位,但X线片未见骨折脱位的颈髓损伤并非罕见,直到1982年Pang[1]才将此类损伤列为脊髓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损伤形式多是过伸损伤[2],过去多以保守治疗,随CT及MRI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MRI表现更能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宝淦 侯树勋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1年11卷6期 340-3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颈椎软骨终板钙化与颈椎间盘退变和颈椎椎体骨赘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学方法观察颈前路环锯手术切下的18例脊髓型颈椎病和4例颈椎过伸性损伤致颈椎间盘突出患者的颈椎间盘及相邻的上下椎体标本,研究不同退变程度颈椎间盘软骨终板和椎间盘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松 王娟 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40卷9期 1093-1094,封3页ISTICCA
【摘要】 胫骨髁间棘骨折发病率约为3/10万,随着交通事故及人们参加运动的增多呈升高趋势[1-2].胫骨髁间棘骨折最早由Poncet于1875年首先报道,多由交通事故和运动损伤所致,常见受伤机制为旋转应力合并过伸损伤[2-3].胫骨髁间棘骨折属于关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坤 蔡小军 《医学综述》 2019年25卷12期 2447-2451页ISTICCA
【摘要】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SCIWOFD)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脊髓损伤,以颈椎过伸性损伤为主要损伤机制,患者多有颈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以及椎间盘突出等基础疾病,导致迟发性颈椎不稳,出现颈脊髓损伤症状加重.普通X片检查不能发现颈椎周...
【关键词】 脊髓损伤;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磁共振成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晗 吕浩 等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26卷22期 96-98页ISTIC
【摘要】 膝关节稳定性与运动功能的高低与前交叉韧带(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或断裂会导致胫骨相对股骨前移和内旋,另一方面,缺少了前交叉韧带的限制,膝关节会出现过度内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鲁波 张新斐 等 《颈腰痛杂志》 2017年38卷1期 95-96页ISTIC
【摘要】 失稳性颈型颈椎病是由于退变所致的颈椎结构功能减退,以致在生理载荷下出现颈椎失稳.因其具有独特的影像学表现、病理损伤较轻、愈后良好等特点,近年来,常被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来论述[1].笔者采用悬吊训练技术(SET)结合肌肉力量技术治疗失稳性颈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军 陈峰 等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19卷9期 704-705页ISTIC
【摘要】 对21例开放性损伤导致的手指I区伸肌腱伴或不伴末节指骨基底部背侧复合组织缺损患者行移植肌腱隧道法重建伸肌腱止点,即移植掌长肌腱修复I区伸肌腱缺损、末节伸肌腱止点通过末节基底部隧道Prolene双线捆绑重建,远侧指间关节过伸位固定,皮瓣覆盖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凯 金光哲 等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7年31卷1期 27-2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报道微型骨锚治疗开放性伸肌腱止点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0月-2015年5月,对15例15指开放性伸肌腱止点损伤的患者,先用克氏针将远侧指骨间关节固定于过伸位,然后将微型骨锚置入远节指骨基底背侧指伸肌腱附着处,再用锚钉尾部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亮 刘忠军 等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22卷10期 952-956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颈椎动力位 MRI 在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治疗方案选择中的价值。方法自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11例颈椎外伤后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的患者,通过 X 线及 CT 未发现明显骨折脱位,中立位 MRI 发现可疑损伤节段20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9年19卷A4期 44-45页
【摘要】 颈椎过伸性损伤是颈椎脊髓损伤中一种常见的损伤类型,目前认为,颈椎过伸位造成的脊髓损伤常常是一种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损伤机制并未完全明确,可能是是由于颈椎过度后伸过程中椎管矢状径减小造成颈脊髓受到压迫,引起脊髓功能的改变,评价脊髓受损情况可通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宇森 陈毕 等 《中国骨伤》 2015年28卷8期 686-689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椎过伸伤患者MRI椎前高信号、椎管矢状径与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无骨折脱位型颈椎过伸伤患者病例资料100例,根据MRI T2序列有无椎前高信号分为椎前高信号组和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黑龙 尚雁冰 等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36卷10期 1145-114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发病的原因.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患者,年龄16 ~74岁,平均42岁,男25例,女5例.对术前常规行MRI检查进行分析确定损伤间盘后,行经前...
【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MRI;颈椎管狭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晓光 孙甫 《临床外科杂志》 2013年21卷5期 402-403页ISTIC
【摘要】 <篇首> 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又叫过伸型脊髓损伤,是指颈椎过度伸展性暴力造成的颈脊髓损伤,常常是由于挥鞭样暴力造成的脊髓急性损伤.X线检查无骨折或脱位,但是却有明显神经体征.近年来随着CT、MRI检查的普及应用,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诊断已经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爱娟 孙秋明 等 《军事医学》 2011年35卷2期 136-138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脊柱运动的测量可监测与评估搬运过程中脊柱运动,规范指导受训者搬运操作,减少脊柱损伤;在搬运后送器材测试方面,为担架、固定器材及医疗后送车辆等的评估提供量化、可重复的测试平台.方法 根据颈椎屈伸运动特点,设计传感器安装方法,建立测量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小军 曹燕庆 等 《实用骨科杂志》 2011年17卷2期 107-11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总结早期手术治疗颈脊髓损伤中央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和经验,探讨早期手术治疗的积极意义.方法 选择2005年以来领脊髓急性损伤患者确诊为颈脊髓中央综合征的病例中采用手术治疗的22例患者,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22~70岁,平均46岁.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进 何海潮 等 《浙江医学》 2010年32卷5期 656-658,66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颈椎过伸性损伤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高位颈脊髓完全损伤的预后,为颈椎过伸性损伤的诊治提供依据,确认颈脊髓损伤的早期死亡指标.方法 89例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颈椎过伸性损伤的临床表现进行分类,统计相关影像学特点.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敏 周全 等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16卷3期 204-205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卜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7年8月至2009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获得随访36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伸直尺偏型27例,伸直桡偏型9例.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文忠 叶铭 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0年29卷2期 143-148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人体屈伸运动过程中的肌肉力.方法 在"中国力学虚拟人"模型的基础上,确定屈伸运动中参与运动肌肉束的生理横截面积及附着点的起止位置,建立完整的人体胸腰部骨肌系统模型.利用NDI运动捕捉系统获取脊柱形状的变化,利用肌电测量系统采集运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培太 廖文波 《实用骨科杂志》 2009年15卷9期 641-645,686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磁共振分型研究,探讨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后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44 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过伸性颈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MRI上显示的脊髓压迫情况将颈髓损伤分为五型,Ⅰa型(限于1~2个间盘层面前方压迫型)11 例、Ⅰb型(3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海龙 尚延春 等 《中医正骨》 2008年20卷1期 19-20页ISTIC
【摘要】 <篇首> 胫骨平台骨折为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多见于高能量创伤,治疗较棘手,并发症多.我们根据胫骨平台的骨折类型分析其受伤机制,将胫骨平台骨折分为过伸损伤类和非过伸损伤类.非过伸损伤类胫骨平台骨折较为常见,大多需要撬拔复位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丽华 李国珍 等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8年34卷4期 217-219,封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改进大鼠腓肠肌静息状态定应变被动拉伸肌肉损伤实验模型,为进一步探讨肌肉损伤及修复机制提供基础.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分别以3、6、12 cm/min拉伸速率对大鼠右侧腓肠肌实施拉伸,记录载荷-伸长曲线,并分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