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4
- 46
- 18
- 16
- 8
- 6
- 6
- 6
- 135
- 109
- 108
- 100
- 9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黄豪逊 王行何 等 《针刺研究》 2025年50卷2期 190-19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索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TKA的患者129例,随机分为taVNS组(70例,脱落5例)和假刺激组(70例,脱落6例).taVNS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欣 贾功伟 等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4年45卷5期 544-5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在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大鼠中,探讨迷走神经刺激(VNS)对辅助性T细胞 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相关蛋白及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 30 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和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海涛 于洋 等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37卷2期 120-122页ISTIC
【摘要】 脑卒中后遗留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报道了一例以迷走神经电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遗留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患者因脑卒中后右上肢运动障碍1年入院.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文哲 李少源 等 《新中医》 2023年55卷4期 195-198页ISTICCA
【摘要】 通过梳理中医关于胃肠疾病诊治的相关理论,结合现代神经科学原理,提出耳穴迷走神经电刺激术治疗胃肠疾病的方法.分析认为,耳穴迷走神经电刺激术是通过电刺激耳甲区迷走神经体表分支治疗疾病的经皮无创疗法,其中,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控肠神经系统(即...
【关键词】 耳穴迷走神经电刺激术;胃肠疾病;肠病耳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艺霏 李少源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年37卷5期 2639-26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BDNF-TrkB通路被阻断后,耳穴刺激经迷走神经(taVNS)对糖尿病合并抑郁大鼠行为学与BDNF-TrkB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taVNS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taVNS组、t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继飞 陈丽梅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年37卷5期 2740-27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rs-fMRI),观察耳甲电针(taVNS)治疗难治性抑郁症(TRD)的即刻脑效应.方法:纳入30例TRD患者及30例健康者,TRD组采用taVNS治疗30 min,并于治疗前后行rs-fMRI扫描,健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帅 何家恺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年37卷9期 5451-54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索耳穴刺激经迷走神经(taVNS)对失眠患者尾状核功能活动的调制作用.方法:对纳入的18例失眠患者给予4周taVNS治疗,同时招募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19名,采集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人基线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功能磁共振数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亚楠 王瑜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年37卷10期 6168-61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耳穴刺激经迷走神经(taVNS)对失眠伴抑郁患者客观睡眠结构及各睡眠阶段脑电功率谱的影响.方法:纳入21例失眠伴抑郁患者,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原则,评估经taVNS治疗4周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家恺 贾宝辉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年36卷11期 6422-64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索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taVNS)对原发性失眠(PI)患者奖赏、觉醒相关脑区功能连接的即刻作用.方法:20例PI患者进行30min的taVNS治疗,并于刺激前后进行磁共振检查,对比刺激前后PI患者奖赏环路、觉醒相关结构的多个种子...
【关键词】 原发性失眠;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经皮耳穴-迷走神经电刺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祥丽 郑可 等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1年35卷2期 105-10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治疗慢性耳鸣的疗效.方法:采用taVNS治疗慢性失代偿耳鸣,10 d为一疗程.记录分析患者在治疗期间主观症状的改善情况,并于治疗结束时(治疗10 d)、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进行THI、PSQI、D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钰昕 张立波 等 《生理学报》 2021年73卷3期 389-40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非侵入性电刺激神经调控技术是一种潜力巨大的非药物镇痛手段,具有经济、易操作、安全性高等优点,已被应用于各类临床疼痛的治疗.然而,目前仍缺乏对不同电刺激神经调控技术镇痛特性的深入理解.本文从镇痛效果和镇痛机制两个方面入手,评述非侵入性外周神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倩 戚仁莉 等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22年44卷11期 2152-2163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癫痫是一种由大脑神经元过度兴奋或异常同步放电引起脑部功能障碍的慢性神经疾病,具有反复性、发作性和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等特征.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反应的异常激活在癫痫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炎症信号分子成为抗癫痫治疗的新靶点.迷走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覃小雅 袁媛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20年37卷4期 699-707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癫痫发作是由于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的扩散而引起的,因此半个世纪以来脑电图(EEG)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癫痫以及评估癫痫治疗的重要工具.本文综述了近30年头皮EEG在迷走神经电刺激(VNS)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从基于EEG特征预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斌 毕研芝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年35卷5期 2585-25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治疗原发性失眠(PI)的中枢效应机制.方法:纳入PI患者15例,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原则,予以taVNS治疗4周,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采集治疗前后患者的脑核磁数据,通过局部一致性(ReH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创 侯良绢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0年39卷4期 1867-18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拟探讨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轴突再生和排斥性导同因子A(RGMa)蛋白表达的影响.首先,准备成年雄性SD (Sprague-Dawley)大鼠36只,并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佳 刘恺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9年37卷7期 1766-1770,后插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联合迷走神经电刺激(VNS)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清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刺激组、黄芪甲苷组、联合组及对照组,各20只.模型组、电刺激组、黄芪甲苷组、联合组大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泊静 李云林 等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34卷3期 141-14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SCN1A基因异常相关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行VNS治疗的5例SCN1A基因异常相关难治性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后...
【关键词】 SCN1A基因,癫痫;儿童;迷走神经刺激术(VN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强强 徐纪文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6年31卷1期 45-50页ISTICPKUCSCD
【摘要】 儿童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对于无法进行切除性手术的患儿来说,神经调控技术是可以考虑的治疗方法之一.随着神经调控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国际上逐渐出现了迷走神经刺激、大脑深部刺激及反应性神经刺激等方法.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若菡 陈柯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36卷4期 406-410页ISTICPKUCA
【摘要】 在心衰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存在交感神经的激活,而且存在副交感神经功能减退.动物研究显示迷走神经刺激有助于逆转心衰的心室重构,提高迷走神经张力有助于增加心衰患者心肌内NO合成、减少炎症因子和增加缝隙蛋白的表达.CardioFit和ANTH...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刺激;心力衰竭;vague nerve stimulati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晴 杨玲 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35卷10期 1465-1468,148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通过电刺激迷走神经观察植入式闭环芯片系统对清醒兔心率的调控作用.方法:将12只心率正常的新西兰兔随机分2组:对照组、迷走神经电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组.VNS组兔体内植入自主研发的闭环芯片1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媛香 胡越 《癫痫杂志》 2021年7卷1期 49-53页
【摘要】 癫痫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慢性功能性神经疾病,是几个世纪以来困扰医学界的难题之一.药物难治性癫痫以反复癫痫发作为主要特征,通常规范使用2种及以上抗癫痫药物(AEDs)症状难以控制,伴有认知功能损害的疾病.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阳 张庆勇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36卷1期 70-7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比研究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常规电生理检查及左房高频刺激.方法:11例拟行迷走神经节消融的血管迷走型晕厥患者术中先行常规心脏电生理检查评价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后,房间隔穿刺后,在左房迷走神经节丰富的部位行高频刺激方案,治疗终点:消融后不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泊静 李云林 等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31卷3期 151-153,16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总结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联合多种手术方式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研究2例VNS联合多种手术方式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术后1年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疗效.结果 2例儿童难治性...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刺激术(VNS);联合手术;神经调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孙海 周洪语 等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31卷1期 18-22页ISTIC
【摘要】 目的 双侧颞叶癫痫(bilater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BTLE)足癫痫治疗的难点问题,当不适合单侧颞叶切除手术时,探讨应用神经调控治疗BTLE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BTLE患者,经过术前评估和颅内电...
【关键词】 双侧颞叶癫痫;脑深部刺激(DBS);迷走神经刺激术(VN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定一 魏祥品 等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31卷6期 325-328,33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对学龄期难治性癫痫患儿认知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5例学龄期难治性癫痫患儿,通过术前多模态神经影像评估和神经电生理监测方法明确诊断后行迷走神经刺激术,分别于术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学海 李超 等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7年53卷6期 635-63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迷走神经刺激术(VNS)前超声定位颈动脉鞘内迷走神经、颈内静脉(IJV)及颈总动脉(CAA)的应用价值.方法 健康成人45例,超声观察左侧颈动脉鞘内的迷走神经、IJV及CCA.结果 45例迷走神经、IJV和CCA均能显示.迷走神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丹丹 袁冠前 等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29卷3期 138-14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国产迷走神经刺激器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分析.方法 对11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国产迷走神经刺激手术治疗,术后2~4周开机,分次调试参数,脉冲发生器输出电流从0.2 mA逐渐增加,刺激时间为30 s,间歇5 min,频率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艺耀 熊金彪 等 《癫痫杂志》 2019年5卷5期 376-381页
【摘要】 自1997年美国食物药物管理局批准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作为≥12岁难治局灶性癫痫患者的辅助治疗以来,VNS因其有效性、相对安全性被广泛应用.但大部分研究主要针对成年药物难治性癫痫(Dru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桐 汤继宏 《癫痫杂志》 2019年5卷6期 463-466页
【摘要】 癫痫患儿中约有30% 为药物难治性癫痫,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是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无手术治疗指征时的一个选择.VNS治疗癫痫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但长期大量的临床应用已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佃旭 王桂松 等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5年28卷5期 261-26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耳甲腔)迷走神经耳支电刺激(ta-VNS)与迷走神经电刺激(VNS)对药物难治性癫痫(RE)大鼠癫痫发作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 采用氯化锂-匹鲁卡品制备颞叶癫痫大鼠,苯巴比妥钠(PB)诱导筛选RE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大鼠随...
【关键词】 药物难治性癫痫;大鼠;经皮迷走神经耳支刺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彦腾 程岗 等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5年28卷5期 313-316页ISTIC
【摘要】 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主要用于临床顽固性癫痫和药物抵抗性抑郁症的治疗.近年来,一些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表明,VNS对颅脑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它可以减少继发性脑损伤和促进脑外伤后实验动物或病人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金彪 曹艺耀 等 《癫痫杂志》 2018年4卷3期 229-233页
【摘要】 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自1997年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批准以来,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为止,全世界约有80 000多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接受了VNS治疗.大量文献证实,VNS不仅能减少药物难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窦博生 许阳阳 等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7年32卷3期 28-31页
【摘要】 迷走神经电刺激是通过神经外科手术将线圈放置于左颈部内的迷走神经上,并且将刺激装置埋在胸前,再调整装置参数与模式,使刺激器自动刺激迷走神经而达到治疗目的.目前迷走神经刺激术已被批准应用于临床难治性癫痫和抑郁症患者,其在疼痛、记忆功能障碍、颅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Iren Orosz David McCormic 等 《癫痫杂志》 2016年2卷5期 454-460页
【摘要】 为了进一步探究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在儿童难治性癫痫中的作用,进行了连续随访达24个月,系迄今最大样本量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主要目标是评估VNS术后癫痫主要发作类型(定义为最易致残的发作类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少源 导师:荣培晶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 2015年
【摘要】 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器官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的慢性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白熙 导师:张国君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神外)(硕士) 2013年
【摘要】 [目的]对于不宜采用切除手术,或不愿承担手术风险,或开颅手术后仍有发作的难治性癫痫患者,临床医生一直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1997年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治疗癫痫应用于临床。探讨评价VNS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鲍民 导师:栾国明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神经外科)(博士) 2012年
【摘要】
目的:
癫痫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影响了世界上近1%的人口,其中约30%为药物难治性癫痫。迷走神经刺激(VNS)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手段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其治疗癫痫的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明确。
神经肽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栾国会 导师:李文志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麻醉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目的:观察兔失血性休克时交感迷走神经平衡的改变对胃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
方法:建立兔失血性休克模型,经股动脉放血使平均动脉压降至40±5mmHg时停止放血。取成年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为四组:休克组(S组)、回血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宜军 导师:杨国栋 金国琴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基础(博士) 2008年
【摘要】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刺激(VNS)结合电针疗法对条件性线索及小剂量海洛因引燃诱导的大鼠海洛因觅药行为的影响,并通过观察其对信号转导分子的表达的影响揭示其作用的中枢位点和分子生物学机制,为临床抗复吸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采用固定比率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海洋 导师:林志国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神外)(硕士) 2006年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迷走神经刺激(vagusnervestimulation,VNS)引起的脑电、脑血流改变及其对脑代谢和中枢性苯二氮卓受体(cBZR)密度的影响;分析VNS对顽固性癫痫患者脑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顽固性癫痫的可能机制。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