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70
- 10
- 3
- 2
- 109
- 58
- 21
- 13
- 10
- 35
- 27
- 24
- 16
- 1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吕机生 邵大清 等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25卷8期 1223-1225页 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黏膜表面麻醉和胸内迷走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自主呼吸麻醉技术时抑制咳嗽反射的效果,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行单侧胸腔镜手术且ASA分级为Ⅰ或Ⅱ级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术中咳嗽反应...
【中文期刊】 汪华娟 吴望晟 等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28卷6期 1173-1176页
【摘要】 目的 探究胸腔镜手术中两种阻滞方式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年 1月至 2023年 1月在本院接受胸腔镜手术的患者 80 例,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给予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
【中文期刊】 曹存礼 岳修勤 等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8年15卷11期 1-5页 CA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迷走神经阻滞抑制咳嗽反射非气管插管胸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2月拟在我院行胸腔镜手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double-lumen endobron...
【中文期刊】 郑永波 刘文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7年17卷9期 1079-1080,1091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对颈动脉窦和迷走神经的影响,探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引起心血管副反应的原因.方法 杂种犬20只,通过对犬实施一点法颈深丛神经阻滞麻醉,解剖颈内动脉起始部和颈部迷走神经,观察该麻醉下颈动脉窦和颈部迷走神经被麻醉药物浸润情...
【中文期刊】 黄蔚 尹燕 等 《四川医学》 2002年23卷4期 382-383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尤其是胃部手术,牵拉反射在所难免.虽静脉给予辅助药,仍有部分效果不尽人意,我们采用胃迷走神经阻滞以减少恶心呕吐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文期刊】 王淑珍 顾恩华 等 《中华眼科杂志》 2010年46卷11期 1016-1020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眼眶手术前颈部迷走神经阻滞方法对术中眼心反射(OCR)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对照试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右侧眼眶壁骨折修复术患者分为试验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20例,全身麻醉前行右侧颈部迷走神经阻滞,Ⅰ组用1...
【中文期刊】 尹慧 胡有力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24年40卷4期 384-38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胸腔内迷走神经阻滞对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验证胃肠-迷走神经-脑轴在肺叶切除术PONV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方法 选择择期行胸腔镜下右侧肺叶切除术的女性患者180例,年龄30~75岁,BMI 18~30 k...
【中文期刊】 张琦玮 李洪超 等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33卷9期 815-819页 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颈部迷走神经阻滞(CVB)对眼心反射的预防效果.方法 招募行巩膜后兜带术或眼球摘除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全麻组和复合麻醉组.2组患者入室后均进行常规全身麻醉诱导插管,复合麻醉组另采用1%利多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行右侧CVB...
【中文期刊】 邱荣恩 兰允平 等 《中国医药》 2024年19卷9期 1361-1365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TPVB)联合胸内迷走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快速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于衢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胸腔镜手术的6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2...
【中文期刊】 薛松维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30卷13期 7-9页
【摘要】 近年,国内外指南或专家共识已发布新的窦性心动过缓标准,以往窦性心动过缓定义为心率在60次/min以下的情况可能要改变.窦性心动过缓发生原因主要为各种病因导致的窦房结功能障碍,特别是其自律性降低,以及窦房结及周围组织传导功能受损、各种类型的房...
【中文期刊】 程晨 范坤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41卷1期 66-6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颈部迷走神经阻滞(cervical vagal block,CVB)联合胸椎旁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2...
【中文期刊】 简文亭 简道林 等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4年30卷9期 897-90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胸段硬膜外阻滞(TEA)交感神经,探讨TEA对迷走神经传出放电频率的影响.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8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ham)组、TEA组、硝普钠(SNP)组、胸段硬膜外麻醉+麻黄碱(TEA+EPH)组.在记录MAP、迷走传...
【中文期刊】 李明磊 王华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年25卷8期 1644-1647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NK1受体阻滞剂对电针大鼠内关穴抗AMI损伤效应的自主神经及中枢SP、NOS的影响.方法:静注NK1受体阻滞剂观察心交感神经、迷走神经放电频率变化;观察治疗前后下丘脑室旁核、延髓迷走神经复合区及脊髓外侧角SP、NOS灰度值的变化....
【中文期刊】 袁越 柴晓敏 等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7年22卷10期 745-747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儿童进行食管调搏,测量儿童房室交界区的各种不应期和传导时间,以评价一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的特点及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在一度AVB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0-05-2006-07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患儿.体...
【中文期刊】 王利 郑璘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年25卷20期 96-100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价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局部麻醉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择期在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60例,年龄58 ~ 8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和TAP阻滞组(B组),每组30...
【中文期刊】 周蓓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8年24卷6期 71-7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胸内迷走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胸腔镜单侧肺大疱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58例接受胸腔镜下单侧肺大疱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胸内迷走神经阻滞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
【关键词】 胸腔镜下单侧肺大疱切除术; 胸内迷走神经阻滞麻醉; 胸段硬膜外阻滞;
【中文期刊】 高春 郝易白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30卷12期 844-847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迷走神经阻滞方法的大鼠模型对外源性胆囊收缩素(CCK)诱导的胰腺外分泌的影响.方法 利用成年SD大鼠构建急性迷走神经切除和慢性迷走神经辣椒素阻滞的动物模型,比较不同剂量外源性CCK诱导下的胰腺外分泌的状况,根据结果评价动物模型...
【中文期刊】 王贤芳 吴文胜 《新医学》 2009年40卷9期 612-61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绝经综合征妇女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绝经综合征患者30例,以1%利多卡因10 mL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隔日1次,两侧轮流进行,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于治疗前及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应用改良...
【中文期刊】 张媛 赵东华 等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07年28卷2期 86-86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1 临床病例 男性患者,30岁,因神经衰弱,自感卧位后心悸,胸闷,夜间明显,站立及活动后症状减轻,于2006年3月前来就诊.
【中文期刊】 赵紫玲 陈文平 等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7年13卷3期 154-155页 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麻醉选择在预防PPH手术中因牵拉直肠中下段黏膜而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症状的临床意义.方法:将95例行PPH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组(47例),治疗组采用中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腰俞穴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
【中文期刊】 叶有国 黄映善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7年10卷12期 1350-1352页 ISTIC
【摘要】 <篇首> 炎症反应对于消除引起炎症的病原体和恢复细胞的正常功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炎症反应的强度必须恰当,否则将会加重组织细胞的损伤.
【中文期刊】 袁琳 黄赛银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4卷10期 901-902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非睡眠状态间歇出现的房室传导阻滞(AVB)的原因与临床意义.方法 对22例在非睡眠状态间歇性出现Ⅰ度或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15例,其中5例晚上睡眠加重,...
【中文期刊】 闫同玉 王俊秀 《职业与健康》 2003年19卷5期 115-116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1临床资料陈某某、男、汉、44岁、干部.心动过缓史30余年,近期加重.患者从上小学起就常觉心跳缓慢,运动量稍大便出现面色苍白.
【中文期刊】 赵爱英 武智斌 《实用医技杂志》 2002年9卷10期 797-798页
【摘要】 以5个体位检查A-VB,发现右侧卧位是激发P-R延长最敏感的体位,不同体位的P-R差数能反映迷走神经张力的程度,密切结合临床,及对判断P-R延长是功能性还是器质性有重要参考价值,又可作为消除和激发A VB的试验方法.
【中文期刊】 王利 郑璘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年25卷20期 96-100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价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局部麻醉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择期在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60例,年龄58 ~ 8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和TAP阻滞组(B组),每组30...
【中文期刊】 孙志军 吴永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1年25卷2期 103-104页 ISTIC
【摘要】 腺苷试验不仅应用方便,检查过程迅速,而且价格低廉.200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晕厥诊治指南中已经将腺苷试验列为不明原因性晕厥的实验室检查手段之一.由于近年来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因此关于腺苷试验的适宜人群和应用条件尚未得到专家的广...
【中文期刊】 于亭亭 范志宁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0年37卷12期 847-850页 ISTIC
【摘要】 肥胖症的流行已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仍未获得最佳治疗手段.新近对肥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对能量平衡的调控等方面,而迷走神经是其重要通路.本文就近年来迷走神经调控治疗肥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中文期刊】 袁琳 林玫瑞 等 《中国基层医药》 2006年13卷11期 1866-1867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非窦性心动过缓功能性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 对15例在非睡眠状态下、基础心率正常或窦性心动过速、间歇性出现Ⅰ度或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出现Ⅰ度或Ⅱ度Ⅰ型房...
【中文期刊】 刘沙 肖明第 等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4年20卷2期 105-107页 ISTICCSCD
【摘要】 目的研究CO2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对心脏神经的损伤.方法在动物心脏上模拟CO2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治疗,观察特异性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刺激剂作用下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血流动力学情况显示激光治疗后神经反应完好无损,而迷走和交感神经切断后神经反应...
【中文期刊】 袁琳 黄赛银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18卷z1期 198-198页 ISTIC
【摘要】 本文报道二例患者安静(非睡眠状态)时出现Ⅰ度或Ⅱ度Ⅰ型房室阻滞,说明清醒时,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可以出现互相竞争的临界状态.只要稍微安静,迷走神经就占优势;稍活动时,交感神经就占优势.提示交感神经兴奋性减低.
【中文期刊】 张莉娟 陈伯銮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4年25卷3期 181-183页 ISTICCA
【摘要】 Bezold-Jarisch反射系心室壁感受器受化学性或机械性刺激诱发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属机体的保护性机制.在低血容量、椎管内或神经丛阻滞下,有可能诱发该反射过度的反应而导致不良的后果,临床上应予以关注与处理.
【中文期刊】 齐玉华 王国年 等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34卷4期 289-289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对颈丛神经阻滞时由于迷走神经被阻滞所出现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循环副反应的防治作用.方法 20例择期甲状腺腺瘤手术病人,以1%利多卡因及0.375%布比卡因混合液(不含肾上腺素),行双侧颈4深丛阻滞及颈浅丛阻滞.阻滞完全后,...
【中文期刊】 陈晓影 蒋俊丹 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18卷8期 111-114页
【摘要】 目的 探索0.2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颈中间丛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和95%有效容量.方法 选择 29 例行择期颈部手术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 0.25%罗哌卡因颈中间丛阻滞,若颈丛分支所属皮区痛觉均消失,则视为完全阻滞(完全阻滞组,14...
【中文期刊】 周静 梅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9年35卷9期 934-93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晚期肿瘤患者常常极度衰弱,且合并有多种疾病,使得麻醉风险明显增加,麻醉方式的选择也受到很多限制. 因此,对患者进行仔细评估,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尤为重要.我们采用超声引导下双侧胸椎旁多点阻滞联合颈部左侧迷走神经阻滞,成功地应用于一例肺癌晚期全...
【中文期刊】 王向东 蔡开灿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12年28卷15期 2641页 ISTICPKUCA
【摘要】 近来非气管插管胸腔镜手术已在处理自发性气胸[1-3]、肺结节[4]方面得到应用,但可能因长时间自主单肺呼吸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手术操作刺激支气管引起难以抑制的咳嗽、肺移动干扰手术[5].有台湾学者用胸段硬膜外麻醉、迷走神经阻滞加适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