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9
- 8
- 5
- 93
- 11
- 8
- 7
- 2
- 22
- 9
- 9
- 9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晗 孙亚澎 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45卷1期 13-1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大鼠腰椎侧后方入路节段失稳模型并利用影像学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取健康4月龄SD(Sprague-Dawley)大鼠10只,均经腰椎侧后方入路,距后正中线8 mm纵行切口,沿肌间隙钝性分离,暴露L5水平关节突与横突及L4~5椎间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楚豪 展嘉文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3卷10期 1803-180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究补肾活血方对内源性"筋伤"腰椎失稳兔模型的影响.方法 22只健康新西兰兔行韧带损伤型"筋伤"腰椎失稳动物模型手术,造模后随机分为补肾活血方组和模型组,每组 11 只,另取 11 只健康新西兰兔为假手术组.补肾活血方组予补肾活血方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瑞 朱立国 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15卷11期 1992-1997,200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中药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Instability,DLSI)的关键靶点以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补肾活血常用中药熟地、牛膝、当归、威灵仙和三七的有效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泰丰 陆茂德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14年18期 2930-293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单枚与双枚椎间融合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的中期疗效。方法:随访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于我院因腰椎失稳症行手术治疗的142例患者,根据植入融合器数量分为 A 组(单枚)和 B 组(双枚)。术后随访36个月,测定手术时间,术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伟强 艾元亮 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38卷12期 107-11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究腰骶角与腰椎退行性疾病发病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云南省中医院骨科就诊诊断为腰椎退行性疾病且符合纳入标准的400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改良Ferguson测量法测量各患者的腰骶角;按照年龄将400例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之盟 钟远鸣 等 《广西医学》 2015年5期 660-662页ISTICCA
【摘要】 退行性腰椎失稳症和骨质疏松症均好发于中老年人,退行性腰椎失稳症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施行腰椎融合术联合围术期治疗策略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但是,骨质疏松对腰椎融合术后骨融合有一定影响,而近年有关这方面的文献报告仍不够系统,其防治措施也无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文君 徐静 等 《中国医药》 2014年9卷1期 96-9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退行性腰椎失稳患者进行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及椎间融合器与双侧椎弓根螺钉椎间融合器治疗的疗效情况.方法 选取广西骨伤医院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进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及椎间融合器的5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病椎情况将患者分为...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失稳;椎弓根螺钉固定,单侧,双侧;椎间融合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乔 董黎强 等 《中国骨伤》 2009年22卷10期 733-737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系统加单枚碳纤维椎间融合器和椎弓根螺钉系统加双枚碳纤维椎闯融合器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中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1月至2006年10月收治且获得2年以上随访的退变性腰椎失稳症患者97例.所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仝慧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5卷34期 275-27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失稳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接受退行性腰椎失稳治疗的12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术后护理),各60例;对比围手术期康复护理与常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铭 朱文雄 等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68-69,72页
【摘要】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失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7月~2011年10月使用 PLIF 手术方式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伴腰椎失稳患者75例,46例采用单节段减压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丽兰 廖惠玲 等 《福建中医药》 2015年46卷6期 76-77页
【摘要】 正常腰椎的稳定性由椎间盘、椎间小关节、韧带和肌肉共同维持,并受周围神经、肌肉、腹压和体位等因素影响.腰椎运动节段失稳是指一个或者多个腰椎运动节段的运动动能异常.任何一种原因导致这些稳定成分的改变都可能导致腰椎失稳,同时出现临床症状者称为退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涂瑞芳 于丹 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3年13卷1期 27-29页
【摘要】 目的:观察手法加热敏灸对腰椎假性滑脱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的改变.方法:选取50例假性滑脱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施予相应的手法及热敏灸治疗,7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痊愈28例,占56%;显效15例,占3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富鑫 刘少喻 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3年27卷6期 703-70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海峰 刘智 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31卷3期 297-298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不同临床表现退行性腰椎失稳的效果.方法 自2013-10-2015-01诊治36例退行性腰椎失稳,A组19例表现为腰痛和下肢痛,B组17例仅单纯表现为腰痛,且以平卧翻身和弯腰活动时为重.A组行椎板减压、椎弓根固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歌海 郑建河 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29卷9期 928-92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退行性腰椎失稳症行单双侧椎弓根钉椎间融合器治疗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将94例退行性腰椎失稳症分为单侧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单侧组,n =58例),双侧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双侧组,n=36例),比较两者的疗效及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谢瑞导师:朱立国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 2021年
【摘要】 退行性腰椎失稳(DegenerativeLumbarSpinalInstability,DLSI)是临床中引发下腰痛的常见疾病,该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对于DLSI的研究投入在逐渐增加,在该病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军 路大明 等 《脊柱外科杂志》 2025年23卷2期 99-10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站立前屈位X线片联合卧位MRI评估腰椎滑脱症患者椎间稳定性的灵敏度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腰椎滑脱症椎间失稳并行手术治疗的83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分析站立位前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穆笑雨导师:王树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骨伤科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目的:
1.探讨Endo-TLIF手术中全程应用大通道完成骨窗成形及椎间融合的可行性及安全性;2.观察在大通道下进行单枚融合器联合单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的短期疗效;3.进行双枚融合器联合双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的应...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失稳 ; 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谢忠辉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19年推拿分会学术年会 2019年
【摘要】 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退行性腰椎失稳的发病机制与推拿治疗进展.本病多因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为风寒湿邪侵袭,伤筋及骨,导致宗筋束骨功能失常,筋骨失衡,形成骨错缝.腰椎关节突关节、腰椎间盘、脊柱韧带和腰椎稳定肌退变以及由此引发的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永超导师:赵斌 新乡医学院 临床医学 外科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目的: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滑脱的对比分析。
方法:
回访收集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科收住院的老年性轻度腰椎滑脱患者56例,分别采用微创TLIF和...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失稳滑脱 ;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兵导师:钟远鸣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骨伤科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
探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失稳症术后疼痛发生的危险因素,以期更好的预测腰椎术后综合征的发生。
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脊柱外科住院,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述华 全国骨关节与风湿病暨第三届武汉国际骨科高峰论坛 2012年
【摘要】 腰椎失稳的定义是:在正常的生理负荷下,腰推运动节段超过正常限制范围并表现出异常反应,即由于脊柱功能单位的稳定性降低,导致在一定负荷下运动节段的运动范围增加或异常。腰椎退变性滑脱,又称为假性滑脱,指椎弓完整但由于椎小关节退变性骨关节炎引起的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洲进 第十届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 2009年
【摘要】 退行性腰椎失稳症是指腰推退行性变,致该段脊柱硬度下降,属正常负荷下不能保持相互之间正常位置关系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本文现对于腰椎失稳的定义、诊断,如动态体格检查情况、影像学表现等以及治疗,如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理疗疗法等存在的争议进行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述华 第5届全国脊柱外科学术论坛暨国际脊柱外科学术会议 2009年
【摘要】 腰椎退变性滑脱,又称为假性滑脱,指椎弓完整但由于椎小关节退变性骨关节炎引起的椎体滑移统称为退变性滑脱。腰椎退变性滑脱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本文分析了腰椎滑脱对脊柱矢状平衡和骨盘平衡的影响,介绍了腰椎失稳症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述华 第四届中国武汉国际微创外科学术研讨会 2009年
【摘要】 本文介绍了腰椎退变性滑脱治疗进展、腰椎失稳的诊断、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探讨了腰椎失稳与滑脱前路手术的适应症与手术方式,以及腰椎滑脱对脊柱矢状平衡和骨盆平衡的影响,分析了腰椎滑脱复位的要求、方法、微创手术治疗腰推滑脱的意义及局限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邹培 第四届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 2008年
【摘要】 腰痛是困扰人类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至少有30%与退变性腰椎不稳有关。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尤其是在失稳的早期就能阻止或延缓其进程,对于人类的健康无疑是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本文旨从生物力学角度就其发病机制作一探讨,供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思余 全国第十五届颈肩腰腿痛学术经验交流会 2008年
【摘要】 腰椎失稳是指各腰椎节段运动范围异常或关节变位可导致腰背甚至腿痛,退变是腰椎失稳的主要病因。本文作者对80例该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进行总结:通过手法治疗能缓解腰部肌肉紧张痉挛,纠正关节紊乱或错位,改变关节内能稳定脊柱结构;通过穴位注射,以及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定汉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腰椎失稳症是先天因素或外伤、劳损所致,椎体间关节不稳,椎体间隙变窄,椎间活动异常,腰椎峡部断裂继而滑脱,继发椎管狭窄压迫神经引起腰部及下肢出现神经症状而称之.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解除脊髓压迫和通过植骨内固定维持脊柱稳定性.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梁伟雄导师:孙保国 贺长清 河南医科大学 郑州大学医学院;郑州大学 临床医学 骨科学(硕士) 2000年
【摘要】 目的是评价自体筋膜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术后循环负荷下的生物力学性能,为该技术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结论:1.该实验建立了三种能反映脊柱失稳的指标.①矢状面的水平位移;②活动范围(ROM);③初始刚度.2.采用自体筋膜固定退行性腰椎滑脱术后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芝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9年19卷5期 445-448页ISTICPKUCSCD
【摘要】 退行性腰椎滑脱( 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是脊柱退行性变使腰椎椎体失稳而引起的疾病,是中老年人腰腿痛的常见原因.据流行病学统计[1] ,退行性腰椎滑脱在50岁以前很少发生,男女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浩沙强 郭瑞 等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11卷8期 622-624,633页ISTICPKUCSCD
【摘要】 背景:腰椎退行性疾病是骨科的研究热点,融合与非融合内固定治疗长期存在争议.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疾病应用Dynesys非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的的中长期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收治3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男19例,女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原颜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23期 6795-6796页ISTICPKUCA
【摘要】 慢性腰椎病多发于50岁以后的高龄群体,症状涉及颈、肩、腰、腿痛为主诉,脊柱保健操对慢性腰椎病具有预防和康复保健作用。由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腰椎病中多以腰椎受外力或腰椎退行性病变所致,均不同程度与腰部肌肉收缩能力下降、腰椎失稳等具有相关性〔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戈 段洪 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4年7期 766-7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低转换型骨质疏松与脊柱退行性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讨骨质疏松对老年人脊柱退变的危害。方法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测,临床观察及影像学资料,大样本随机抽样,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一年来505例50岁以上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云龙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5期 4381-4382页ISTICPKUCA
【摘要】 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40岁左右的青壮年体力劳动者,症状涉及颈、肩、腰、腿痛为主。病因多为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尤其在暴力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从而导致脊神经根等受到刺激或压迫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而高龄老年群体发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晁铭鑫 何磊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5期 4336-4337页ISTICPKUCA
【摘要】 腰椎病多发于50岁以后人群,病因较复杂且各有不同,但大多以腰椎受外力或腰椎退行性病变为主,患者主诉症状涉及颈、肩、腰、腿痛〔1〕。各种原因所致腰痛均不同程度与腰部肌肉收缩能力下降、腰椎失稳等相关,而一些增强躯干肌力的训练则对腰痛患者有一定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戎利民 刘斌 等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2年05卷2期 117-122页ISTICPKUCSCD
【摘要】 背景:传统开放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问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由于剥离肌肉广泛及长时间牵拉,可导致部分患者持续性腰背痛.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发展,采用微创手段实施TLIF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立业 夏虹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年15卷48期 8985-8988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腰椎失稳、腰椎滑脱等腰椎退行性疾病常常需要实施腰椎融合,其目标是稳定脊柱,但究竟采取何种内固定方式仍存在争论.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经椎间孔减压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人新鲜尸体腰椎标本6具,L4~5模拟微创经...
【关键词】 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钉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峰 谢国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0年16卷12期 1625-1627,1633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探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初期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腰椎失稳症患者21例,失稳节段均行后路棘突间椎管减压、Wallis置入固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林 周水添 等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8年27卷4期 544-546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研究腰椎退变患者腰椎骨质、椎间盘、韧带、椎小关节退变及腰椎退变性失稳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探讨腰椎退变规律.资料与方法 对1 180例腰椎退变患者的腰椎CT进行分析,观察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间椎体骨质、椎间盘、椎小关节、韧带退变以及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