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37
- 7
- 3
- 25
- 16
- 13
- 8
- 6
- 232
- 31
- 28
- 27
- 2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潘萍 郑灵燕 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17卷2期 6-10页
【摘要】 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医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更能发挥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育人实效.文章以《大学生与生殖健康》为例,探索医学类通识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模式,从而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引领"同步提升.在教学管理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青 王红妹 等 《高教学刊》 2022年8卷30期 101-104页
【摘要】 微生物学学科的成果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高校中微生物学多数以一门专业课出现而非以通识教育课程出现在培养方案中.作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不仅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价值引领,为了更好实施学校777互联互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魏根 姜双林 等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3期 34-36页
【摘要】 通过对阜阳师范学院实施学分制管理以来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对2008级、2009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由于课程建设滞后、师资力量薄弱等方面原因,并没有完全达到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目的。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切实促进通识教育课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恕 于淑华 等 《新闻界》 2011年2期 144-145,155页
【摘要】 传播学理论及应用在高职通识教育中能够依据大众传媒事件的分析,整合多门学科的知识,实现高职院校教育实用型、实践性的特点.本文从通识教育与传播学、传播学课程建设要解决的问题和传播学课程建设原则三个方面对高职传播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进行了探析,提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正伟 袁侨英 等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7期 57-60页
【摘要】 课堂教学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和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该定位为高校的重点、基础系列课程,不能简单地把通识教育课程当作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高校应该建立科学的、系统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推进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改革、教材建设、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添舒 孔璐 《卫生职业教育》 2025年43卷4期 37-41页
【摘要】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法和个别学生访谈法,结合专家评估,全面检验东南大学毒理学特色通识教育课程毒物简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成效.研究结果表明,将思政元素融入毒物简史课程显著提升了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增强了教育的亲和力和学生学习兴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云云 秦建平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22卷1期 27-30页
【摘要】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之一,更是大健康时代的一种潮流理念.文章分析西医院校中医治未病通识教育课程现状及开设中医治未病通识教育课程的必要性,以遵义医科大学为基地,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及配套考核3个方面,构建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惠艳娉 李立博 等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42卷11期 24-27页
【摘要】 选取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生,开展基于大学通识教育的康复医学实践课程思政.将大学通识教育与康复医学实践课程思政有效融合,为实施生命教育、人文教育、爱国教育"三融合"的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效途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璨 霍颖异 等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4年14卷3期 61-65,后插1-后插4页
【摘要】 生命科学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性院校中开展较多,覆盖较广.欧美高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尝试建设此类课程,我国高校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跟进.生命科学作为21世纪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学科,在人类如何从"活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莉萍 林颖 等 《海峡药学》 2024年36卷12期 69-73页
【摘要】 目的 在"新医科"建设大背景下,本文通过研究韶关学院药学专业导论课的课程性质、授课内容、学时以及学生对课程的反应,探索我校药学专业导论课程建设方法.方法 以韶关学院2022年药学、临床、检验、护理本科学生和2023级药学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玉超 刘旭东 等 《高教学刊》 2023年9卷2期 166-169页
【摘要】 通识选修课是大学生拓宽视野、促进专业学习的重要环节,在通识选修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十分贴切且必要,可成为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将思政教育贯穿于通识选修课程中,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手段之一.该文以通识选修课为对象,探索课程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兮彧 李惠玲 《中国医学人文》 2023年9卷4期 10-1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医学人文关怀》融入通识选修课程体系面向全专业本科生教学的课程设计、应用与效果,为推广医学人文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选修并完成全部课程的大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牟长军 王兆彦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4期 129-132页
【摘要】 通识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实际上是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的.甘肃省一流课程"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与伦理"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教学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案例、开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俊娟 宋学坤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9期 88-91页
【摘要】 在数智化时代和课程思政双重背景下,通识教育中对学生统计素养的培养除关注统计知识和能力等技术层面的学习外,还应关注学生统计观念与思维、统计道德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结合河南中医药大学通识课建设现状,从通识教育中大学生统计素养培养的重点内容、统计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根福 吴科杰 《生物学杂志》 2021年38卷3期 116-1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物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可以将通识课作为载体,将社会热点、重大科研成果和学科发展史作为抓手,结合专业特点开展.鉴于当前专业课程课时紧张、专业教师思政能力不一的实际情况,建议将生命科学中适于课程思政的案例集中串联,精心整合,开设"生命教育概论"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项毅帆 梁凌毅 等 《眼科学报》 2022年37卷3期 165-170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医学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眼科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的开展效果,为相关医学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纵向观察性研究.观察分析2020年秋季学期眼科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通识课程学生人群,课程考核结果以及学生对课程的整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根福 林小清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2年12卷5期 32-36页
【摘要】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本文论述浙江大学开设以生物学知识为载体的"生命教育"通识课程并践行课程思政的相关工作.生命教育通识课程的开设是对"德育为先"教育指导思想、"能力为重"教学要求及"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积极探索,有利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芹 廖富林 等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24期 172-175页
【摘要】 通识课程重在通识性,不受学科和专业的限制,旨在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良好公民素质的学生,该理念与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相一致,因此通识课程具有开展课程思政的独特优势,是进行课程思政十分理想的载体.以嘉应学院开设的通识课"植物识别与应用"为例,通过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运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0卷1期 6-8页
【摘要】 通识教育是进行大学思政教育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在中国大学中仍较缺乏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此文着重探讨中医药与健康通识课程建设的意义,以内容要有特色代表性、学习态度要科学客观、教学方式要通俗易接受为构建原则,围绕中医药文化史、中医的思维方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国祥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40卷14期 59-62页
【摘要】 分析通识教育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阐述合理用药通识教育课程课程思政目标的形成性评价实践,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熠 林文飞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5年52卷3期 1362-13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菌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菌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动物学、植物学一样,菌物学应当是高等教育通识课程的重要部分.但目前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往往忽略这一重要的生物类群,大部分高校未开设菌物学相关的通识课程.长期以来,公众和政府管理人员大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生美 梁少宇 等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年29卷2期 203-206页
【摘要】 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培养复合型临床医学人才和交叉学科人才非常重要.本文以"新医科"建设为契机,通过探索临床研究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构建临床研究多学科交叉教与学团队,实行临床研究本科生导师制,设计临床研究全过程模块化课程内容,创新临床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选选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33卷1期 86-87页
【摘要】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逐步深化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是职业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习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继彪 王明强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22卷1期 47-51页
【摘要】 中医药院校如何开展大学外语通识教育仍然处于探索之中.中医药院校大学外语通识教育要为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学科服务,为中医药"走出去"服务,为掌握中医药国际话语权服务.然而,目前中医药院校大学外语通识课程建设中存在着开设语种较为单一、课程体系缺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琨 贾立伟 等 《甘肃科技》 2021年37卷18期 80-82,35页
【摘要】 对目前医学高专院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所面临的学时不足、教学资源短缺以及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采用"局部试行"、"全面试行"、"逐步深入"和"全面施行"四步走策略来制定出真正符合医学高专院校自身发展需要,实现医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目...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2.0";人工智能通识课;课程建设方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蕾 《西部素质教育》 2021年7卷12期 55-56页
【摘要】 为了推进高校通识课程改革,文章首先阐述了高校通识课程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大学生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通识课程改革策略,最后论述了大学生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通识课程改革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昱成 吉玲玲 等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年29卷2期 199-203页
【摘要】 法医齿科学是法医人类学分支学科,目前国内尚无高校在法医学专业独立开设"法医齿科学"课程.该研究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理工类通识类课程《在死亡现场透视生命价值—法医学导论与死亡教育》,讲授法医齿科学相关内容,课后采用现场电子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法医齿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闵建中 孔平 等 《科教导刊》 2021年4期 163-165页
【摘要】 本文以应用型本科医学院校上海健康医学院为例,结合上海健康医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全校通识核心课程架构,通过对数学文化课程的内容梳理,对上海健康医学院的数学文化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设计,把数学文化中的真,善,美自然融入上海健健康医学院的厚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加 《医学与哲学》 2007年28卷11期 57-58页ISTICPKU
【摘要】 21世纪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逐步走向综合的世纪,而综合性通识课程内容的构建则是通识课程改革的关键.为了有助于我国医学院校构建综合性通识课程,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综合性通识课程内容的组织、设计和实施的分析,探讨了高等医学院校综合性通识课程内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瑜 王晶 等 《重庆医学》 2019年48卷17期 3046-3048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混合式教学改革在医科院校通识教育核心公选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整群抽取广州某医科大学251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线上十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开展通识教育核心公选课程“医学生的情绪管理”教学改革研究,并采用自编课程评价调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大亮 《中国大学教学》 2020年2期 66-71页
【摘要】 课程思政是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实行全课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新探索.通识教育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核心目标.通识课程中课程思政的融入,是高校在深化改革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将意识形态教育渗透到各类课程的新举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晓君 周树敏 等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9期 30-31页
【摘要】 通识教育作为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其育人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作为上海大学课程思政建设项目,通识课《植物与人类文明》在建设期间,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探索和实践,充分挖掘思政元素,进行正确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玥 于智恒 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20卷3期 293-296页
【摘要】 通识教育理念和课程设计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共识.中国大学在借鉴发达国家通识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基于本国国情和校情实际的通识教育实践路径.独立设置医科大学增设人文类选修课以弥补现有课程体系的不足是医科大学的共同选择.研究选取四所案例学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瑜 杨文娇 等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0年1期 61-62页
【摘要】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课程对提升医学生情绪智力的效果.方法:以我校选修大学生的情绪管理的100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6周(7次)的课程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情绪智力量表、教学效果调查表以及半结构式访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82名学生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亮 罗利 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24期 70-72页
【摘要】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改变过去高校困于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难以融合的窘境.在医学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能够更好地将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思想建设、品德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春岩 《科技与创新》 2020年22期 70-71页
【摘要】 大类招生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培养模式下需要新的课程体系进行支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与"专业培养"课程体系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这两种课程体系有着共同的建设目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肖光 闫芮 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12卷24期 53-56页
【摘要】 通识教育目的 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健康类通识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健康意识和宏观层面的思考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健康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实践案例,探讨如何通过教学内容调整、师资队伍建设、引入思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勇 姚虹 等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38卷1期 55-56页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人人关心的问题,大学生需要掌握健康与药物相关知识,因此开设药物与健康通识教育课程非常有必要.根据药物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坚持既要体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又要体现药物的特征原则,我们围绕药品监督管理、中药、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承英 《高教学刊》 2020年24期 53-56页
【摘要】 当今时代,在大学开展通识教育已非常必要.从目前四川省几所省属医学院校的管理类专业开展的通识教育现状来看,无论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涵涉、课程设置的安排,还是在实践平台的开拓方面都做出了诸多的努力和探索,总体上基本构建起了各具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学云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0年4期 29-32页
【摘要】 人文通识创新梯级教育课程建设在卫生类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它的建设途径可以从两个方来面考虑:一是不同内容模块之间的课程应该按不同年级的不同专业学习特点来设置.二是具体课程内容的知识点与教学方法要紧密贴合医学专业,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