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
- 9
- 2
- 5
- 3
- 3
- 2
- 2
- 7
- 4
- 4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秀颖 何秀萍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11年27卷7期 1049-105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酵母菌是乙醇发酵工业中非常重要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胁迫一直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重要瓶颈之一,选育具有广泛温度适应性的酵母菌株对提高发酵性能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化学诱变和基于基因组DNA诱变的遗传重组技术对乙醇工业酵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小进 杨庆岭 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12年29卷3期 275-279页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探讨无精子症患者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与遗传重组的情况.方法 对7名汉族正常人(对照组)和7例汉族无精子症患者,包括2例梗阻性无精子症(obstructive azoospermia,OA)和5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n-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光远 杨庆岭 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9年26卷4期 476-478页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探讨可育男性减数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重组.方法 应用铺展技术制备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以SCP3抗体、MLH1抗体和CREST抗血清孵育来显示联会复合体侧轴、重组位点和着丝点.结果 5例可育男性中,粗线期细胞的比例介于67%~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珊 高轶静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年20卷3期 718-7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揭示斑茅割手密复合体在杂交利用过程中的斑茅、割手密野生特异基因在各世代的遗传规律,为利用斑割复合体创制甘蔗育种新亲本提供理论依据.利用AFLP-PCR分子标记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对斑割复合体在杂交利用过程中的斑茅、割手密野生特异基因在各世代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翰文 吕慧颖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8年19卷3期 390-3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传统遗传育种方法是建立在有性杂交的基础上,通过遗传重组和表型选择进行新品种选培.随着所用品种遗传多样性逐步减少,传统育种瓶颈效应愈来愈为明显,利用常规育种技术已经很难育成突破性新品种.生物技术的创新极大地推动了现代育种的发展.随着分子生物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硕康 罗泽伟 《生物技术通报》 2018年34卷7期 119-1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将四分子分析应用于多倍体遗传重组的研究,本研究从qrt1基因突变的二倍体Columbia(Col)与Landsbergerecta(Ler)生态型拟南芥出发,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核基因组加倍,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筛选出成功加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慧敏 马玉超 《生物工程学报》 2010年26卷9期 1199-120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因敲除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工业微生物代谢工程中具有广泛应用.以下从基因敲除技术 的遗传重组原理出发,总结了基因敲除策略的类型、特征和应用,重点介绍了采用线性双链DNA 的λ Red 同源重组系 统、使用环状质粒载体介导的单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瑛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2年37卷9期 570-5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从理论上讲,任何外源基因在载体介导下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和同源重组技术均可以转移至体细胞、生殖细胞或早期胚胎细胞和胚胎干细胞(ES细胞)中.由于早期胚胎细胞具有全能性,因此,经过遗传重组可以获得包括生殖系在内的任何转基因组织.现仅就其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 2001年21卷9期 526-5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尿素酶B亚单位(ureB)基因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疫苗菌.方法用PCR扩增ureB基因,经适当酶切-连接反应将其克隆入高效原核表达质粒pTrc99A,进行基因测序,重组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玥 《中国社区医师》 2005年21卷24期 55-56页
【摘要】 <篇首> 禽流感是由甲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禽类和人类之间,病毒的直接传播一般不会发生,但甲型流感病毒不仅能引起禽类的严重疾病,而且对人类和低等哺乳动物也具感染性.除此之外,禽流感病毒还有可能通过遗传重组,将病毒基因转给人类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光远 导师:于德新 安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泌尿外)(博士) 2016年
【摘要】 研究背景:人类精子的发生是由包括精原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精子成熟和变形这一系列受到精确调控的连续过程组成的.其中任意一个过程出现问题,均会引起精子发生异常,进而引起少精子症或无精子症等生殖障碍的产生,诱发男性不育.影响精子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星星 导师:陈文新 田长富 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博士) 2014年
【摘要】 根瘤菌为土壤腐生细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相匹配的豆科植物形成根瘤,建立共生固氮体系.根瘤菌剂在特定土壤条件下竞争结瘤能力差的现象严重制约了根瘤菌剂的推广应用.与大豆共生的慢生根瘤菌在世界范围广泛分布,市场上主要的大豆根瘤菌剂为这个属.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晓明 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2013年
【摘要】 接合,转化,转导是目前被公认的三种水平基因转移途径.在这三种途径中,接合过程对DNase不敏感,转化过程不需要细胞间的接触但需要外源游离DNA的参与.我们研究的枯草芽胞杆菌细胞间遗传重组过程对DNase敏感,并且严重依赖于供体和受体细胞间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晓明 2013年湖北省暨武汉微生物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接合,转化,转导是目前被公认的三种水平基因转移途径.在这三种途径中,接合过程对DNase不敏感,转化过程不需要细胞间的接触但需要外源游离DNA的参与.我们研究的枯草芽胞杆菌细胞间遗传重组过程对DNase敏感,并且严重依赖于供体和受体细胞间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晋婷婷 2012年鄂粤微生物学学术年会-湖北省暨武汉微生物学会成立六十年庆祝大会 2012年
【摘要】 自然转化、接合和转导是目前已知的三种细菌基因水平转移途径,可以通过测试其是否依赖于细胞间接触以及对DNase处理是否敏感对它们进行区分.我们对枯草芽胞杆菌的研究发现,该菌可在不添加外源DNA的情况下进行细胞间遗传重组,该过程对DNase敏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晋婷婷 2012年湖北生物产业发展高端论坛暨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2012年度学术交流会 2012年
【摘要】 自然转化、接合和转导是目前已知的三种细菌基因水平转移途径,可以通过测试其是否依赖于细胞间接触以及对DNase处理是否敏感对它们进行区分.我们对枯草芽胞杆菌的研究发现,该菌可在不添加外源DNA的情况下进行细胞间遗传重组,该过程对DNase敏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秦鸿雁 第七届全国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第四届全国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学术研讨会暨医学生化分会会员代表大会 2011年
【摘要】 目的:利用Cre重组酶介导的遗传重组系统,探讨活化诱导的胞嘧啶脱氨酶参与免疫细胞发育的调控机制.方法:1.将AID-Cre的转基因小鼠和ROSA26的报告基因小鼠(R26R和Rosa-tdRFP)交配,获得AID-ROSA和AID-RFP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田大成 "基因、进化与生理功能多样性"海内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比较生理学学术会议 2009年
【摘要】 同源染色体对称的系列等位基因,是经典遗传学赖以成立的基础.但基因组学的研究表明:同一物种的同源染色体间基因的数量和位置是不同的.这种非对称的基因或DNA序列,表现出与经典遗传很不相同的规律性.我们的研究表明:1)插入/缺失(Indel)两侧...
【关键词】 遗传重组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 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 2007年
【摘要】 转化是原核生物中遗传物质发生遗传重组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对原核生物基因进行染色体作图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对细菌如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然而,由于在转化过程中的非平衡交换、单链 DNA 降解以及细菌研究中特殊的分析方法将将导致一些初学者难于理解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陆龙喜 中国蚕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研讨会暨浙江省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蚕桑分论坛 2001年
【摘要】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主要利用两种个同遗传类型的原生质体,经过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的融合,来进行遗传重组为新类型的生物技术.本文简要阐述了真菌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着重介绍了营养缺陷型标记、抗药性标记、灭活原生质体、原生质体荧光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汉民 山东免疫学会、山东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 2001年
【摘要】 <正> 人类宿主行为的改变也许是导致新疾病出现的原因之一,或因新出现的病原体变得对抗体具有抵抗力或(通过遗传重组)变得对宿主的防御更加具有抵抗力.遗传重组的结果或缺乏与之接触,能够导致人群对病原体免疫力的丧失,这已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得到了充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